猜你喜欢
沉默契约

沉默契约

书籍作者:琳达·D.安德森 ISBN:9787505753457
书籍语言:简体中文 连载状态:全集
电子书格式:pdf,txt,epub,mobi,azw3 下载次数:9343
创建日期:2023-04-20 发布日期:2023-04-20
运行环境:PC/Windows/Linux/Mac/IOS/iPhone/iPad/Kindle/Android/安卓/平板
下载地址
内容简介

老板没帮我加薪,因为他知道我不好意思提。

我觉得伴侣应该换一份更累但薪水更高的工作,可实在开不了口。

朋友常常占我小便宜,但我不知道要怎么说才能不伤感情。

沉默契约就是人际关系中未曾言明的“潜规则”,它源自你未说出口但又认为他人应该明了、应予以尊重的一些设想、期望和观念。这些问题看似不大,但因为爱面子、怕冲突、不想伤感情,你从未挑明,却没想过每次寄希望于对方心领神会都只是在增加隐患,陷关系于分崩离析的境地!

本书从沉默契约的原生家庭源头讲起,逐一破解了我们与爱人、父母、子女、朋友、同事、老板间的沉默契约,将我们身边每天发生的故事分析拆解开来,并提供了实用好掌握的解决方案。最后它通过“沉默契约工具包”,分步骤、手把手地教我们做好沟通的每一步,打开彼此的心结。比起转弯抹角、暗中许愿,学会主导这些对话,才能维护好高质量的成熟关系!


作者简介

琳达·D. 安德森 Linda D. Anderson

临床心理学家、治疗师,哥伦比亚大学临床心理学博士。曾在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和巴德西蒙洛克学院任教,个人执业超过25年。

索尼亚·R. 班克斯 Sonia R. Banks

临床心理学家和行为健康策略师。执业超过25年,主张运用行为游戏治疗,让人了解“可能的自我”,进而改变。还以开创性的跨学科方法进行关系咨询和辅导。

米歇尔·L. 欧文 Michele L. Owens

临床心理学家和精神治疗师,执业超过30年。一向热衷女性、伴侣和家庭的关系发展议题,并致力于改善青少年及年轻人的心理健康。对于文化和传统如何支持和增强心理健康也有着独到的见解,并为此创立了整合课程。


编辑推荐

☆多年经验之作,令人耳目一新的理念

3位心理专家逾80年经验凝聚成册,打造“沉默契约”这一概念。“沉默契约”可以涵盖所有“你没明说,但觉得对方应该懂”的状况,只有跨越这层心理上的阻碍,人际关系才能良好持续地发展下去。

☆我们渴望心意相通,但总在不自觉中负重前行

面对伴侣、朋友、老板或家人,有太多爱面子、怕冲突、不想伤感情的时刻。书中有就加薪问题面临冲突的上司和下属,在事业和感情面前无法权衡的爱侣,隐忧家人之爱与自身健康无法两全的少女……只要用心体会,就会发现每一个案例都有我们日常生活的影子。

☆能够立刻上手的保姆级教程

比起怎么开头,担心后果不堪设想才是大部分人内心的担忧。对此,作者提供了完整、具体的谈话方案和技巧,搭配自问自答、框架表格,让读者无负担地将自己需要的对话过程设计出来,并进一步开启谈话,良好解决不愿说、不会说、不敢说等问题。


《沉默契约》电子书免费下载

pdf下载 txt下载 epub下载 mobi下载 azw3下载

前言

何谓沉默契约,它如何影响我们的人际关系

浪漫的恋爱关系通常如浪漫喜剧那般拉开帷幕。两个人因缘邂逅,然后惊喜地发现:天啊,我们两人之间竟然有如此多的共同点。两人都喜欢同一类型的音乐!都想尝试滑翔飞!等一下,你竟然也对猫过敏?这个时候的相互吸引和个人魅力、双方共同点以及激素有关。爱情刚开始时,双方都是那么令人陶醉,那么魅力四射,堪比电影明星。渐渐地,双方的真面目开始慢慢浮现,往日明媚热情的爱情气息逐渐消退。此时你才知道他其实并没有那么体贴,根本不喜欢为你开门,对现场音乐表演也没什么感觉,又或者你惊讶地发现她根本不喜欢网球,处处和你唱反调。那现在该怎么办呢?

又或者你现在正开始一份新的工作。刚开始时你对工作抱有很高的预期。你工作努力,绞尽脑汁地为公司想出各种奇妙的点子,表现极其出色。按道理,公司很快就会给你大幅加薪,对吧?可事实呢?你发现你的老板脾气暴躁,你不得不花费大量的时间安抚他。而且他还任人唯亲,喜欢提拔自己喜欢的员工,而非工作能力最强的员工。

你竭尽全力配合团队工作,但你内心真正渴望的是去挑战更难的工作,坐进更大的办公室,拿到更多的薪水。所以你开始问自己:“我为何会沦落到这步田地?我该如何摆脱现状?”

其实在上述两个例子中,都是沉默契约在背后作怪。

何谓沉默契约

沉默契约就是你的人际关系中未曾言明的规则,它源自你未说出口但又认为他人应该明了、应予以尊重的一些设想、期望和观念。沉默契约存在于各种人际关系中,你继续阅读本书后,可能就会发现自己竟已和他人订下好几份沉默契约。其中一些沉默契约可能已存在很长时间。个人早期阶段所经历的人际关系会对其之后的行为举止、个人决策、做事动机(包括各种有意识动机和无意识动机)产生重大影响。所以在本章接下来的内容中,你将会了解自己童年时期的经历是如何影响你在沉默契约中所扮演的角色的。

沉默契约听上去可能是这样子的——“他母亲可以对我的厨艺评头论足,但我不应予以回应”或“老板没有给我加薪,他知道我不会开口要求加薪”,抑或“我女儿成绩越来越好,所以我没必要盯着她的功课不放”。这些“心照不宣”的想法可能会无限期地持续下去,同时,出于恐惧、内疚、责任感或对冲突的担忧,双方通常不会开诚布公地谈及这些想法。这些想法有时候确实是有益的,能够促进双方关系;但大多数时候,则只会阻碍你的人际关系发展。

你的人际关系也可能因你从未大声挑明心中的想法而变得更为复杂混乱。你可能会觉得对方也了解沉默契约的相关条款,和你想法一致,应全力配合你的行动。此时请回想一下,你是不是经常说诸如此类的话——“他应该早就知道了吧”“为什么非要我直接向她挑明这事?”但实际上,对于未说出口的事情,他人和你的想法可能大相径庭,相去甚远。

你悄无声息地在心中和他人订下沉默契约后,就可能在未与他人确认的情况下默认双方已就这段关系中的期望达成一致,都明白谁有责任去满足这些期望,清楚该如何实现这些期望。当然,有时候,即使你从未言明心中的观念、期望和设想,它们仍能得到很好的满足。此时,你的这份沉默契约将会加深你与对方的关系,让这段关系充满愉悦之情,得到进一步发展。但更多的时候,你心中的期望根本没有得到满足。有时你和对方都了解彼此的期望,但却无力满足它们。如果你对此继续保持沉默,不和对方沟通,那你们之间接下来就可能误会丛生,相互失望,关系急转直下,因为你是根据对方是否遵循这份错位的沉默契约来评估你们之间的关系,并对此做出回应的。你通常对沉默契约避而不谈,因为你担心一旦将问题搬到台面上,就可能会失去很多东西。在这种情况下,你会因担心关系破裂而一直保持缄默。更糟的是,你甚至可能都未意识到这份沉默契约的存在,也没有意识到那些未曾说出口,导致你在沉默契约中越陷越深的观念和期望的存在,所以你会在没有完全意识到的情况下,稀里糊涂地就某件事情同意他人的做法。

那么你心中的这些观念、期望源自何方呢?其实通常都来自你内心深处的想法,比如,“除非碰到我的梦中情人,否则我绝不将就”“我愿意为我的孩子牺牲一切”“事业优先”。这些内心深处的想法其实就是你和自己签下的沉默契约,它们会一直指引你以何种姿态进入一段关系,对他人抱有何种期待。它们还会暗示你该与他人签下何种沉默契约,如此你才能更好地履行你与自己的沉默契约。更重要的是,它们早早为你规划好了人生的路线图,指导你该如何驾驭自己的人生,影响你所做的决定、所选择的工作、所建立的友谊以及所成立的家庭。

我是谁?对我来说什么是重要的?为什么重要?如果你不清楚自己在这些问题上所抱有的设想、期望和观念,那你和自己的关系就会受到制约。如果不清楚自己所抱有的相关观念,就更难觉察自己和他人所签下的沉默契约了。你会在没有认清自己想法的情况下,假设他人已经了解你的人际关系相处守则,同意遵守你所设下的条条框框。等到你开始质疑他人的行为时,就会纳闷:“搞什么鬼,他到底在想什么啊?”其实这个时候你最好问一下你自己:“我到底在想什么啊?”

例如,假设你选好一套公寓,准备和两位朋友一起合租。你开始盘算房租该如何分配才合理。你选的卧室是三人中最大的一间,不但装有壁炉,还能一览室外美景,所以你的朋友都认为你应该多付点租金,但你却不同意。三人爆发激烈的争吵,导致友谊差点破裂。

然后其中一位朋友问你:“你住的房间最大,还带有壁炉,所以你才要多付一点钱,你到底为何会感到不公平?我想你心里也明白这么分配是合理的,你就是嘴上不认输,死活要争出个输赢。”朋友的话一针见血,刺痛你的神经。他说的没错,你确实明白他们的意思,那为什么你就是不愿让步呢?是不是你长期和自己签下的沉默契约(“没人能占我便宜”)让你与他们的协商变得更为复杂?如果你到这个时候还不承认这份沉默契约的存在,那恐怕以后还将经常碰到这样的情况。你可能会误以为自己只是和他人意见不合,但稍微挖掘一下,你就会发现与自己订下的沉默契约是如何影响你和他人的互动的。

一些心理学理论有助于你弄清楚沉默契约是如何展现的。个人的早期经历会随个体成长而不断得到强化。对许多人而言,父母是他们儿时认识世界的窗口,对父母的认知会影响他们对世界的看法和互动方式。如果自幼年时起,你的父母就以充满爱意的方式回应你,不断地肯定你、认可你、接受你,那你就会觉得自己是有价值的,会打心底肯定自己。因此,你之后会逐渐发展出健康的自我意识,积极和他人互动。另外,如果你在内心深处一直苛求自己、否定自己,不停地自我疏离、自我排斥,那你可能就会渐渐形成消极的自我意识,不敢对他人抱有期望。你内在对自己的这种消极认知通常是建立在身边重要人物自相矛盾的举止上的。例如,一个人可能非常爱你,但同时又老是批评你。

这种矛盾的行为会扰乱你的自我认知,让你难以正确认识自己,不知道该对他人抱有何种期待。然后你可能会渐渐觉得自己虽然被爱着,但从未被人真正接受过。

一些心理学家指出,若在建立自我认知的过程中并没有得到早期阶段照料者的肯定和回应,你就会发展出“假我”以期获得更多的肯定。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儿童会经常改变自己的行为举止,以期符合社会认可的互动规则。但在某些极端情况下,这样的变化发展会让个体脱离真正的自我,终其一生都戴着面具,过着不真实的生活。为什么在介绍沉默契约时要提到这些特定的心理学理论呢?那是因为,正是你不断压抑自己内心真实的愿望、信念和期望,并将他人的期望内化为自己的需求,才导致你和自己签下沉默契约。它们的形成有时是因为你需要维持早期阶段发展出来的“假我”形象。当你认为自己真正的自我形象不恰当或没有价值时,就可能发生这种情况。例如,假设你现在和自己签下一份沉默契约:自己永远要保持独立。这一想法可能和你内心深处的渴望相反——你真正想要的恰恰是希望自己能够依赖真正爱你的人。但如果你的早期经历告诉你,依赖他人会遭到拒绝或否定,所以你选择通过固执地追求绝对独立来保护自己,以免感到失望,以及被自己真正想要依赖的人拒绝。


目录

序 言 何谓沉默契约,它如何影响我们的人际关系

第一章 沉默契约从何而起

第二章 改变四部曲

第三章 两性关系中的沉默契约

第四章 金钱背后的沉默契约

第五章 承诺背后的沉默契约

第六章 家族中的沉默契约

第七章 职场中的沉默契约

第八章 健康方面的沉默契约

第九章 沉默契约工具包

附 录

致 谢

参考文献


产品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