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作者:康乐 | ISBN:9787559636140 |
书籍语言:简体中文 | 连载状态:全集 |
电子书格式:pdf,txt,epub,mobi,azw3 | 下载次数:3562 |
创建日期:2021-02-14 | 发布日期:2021-02-14 |
运行环境:PC/Windows/Linux/Mac/IOS/iPhone/iPad/Kindle/Android/安卓/平板 |
公元493 年,北魏孝文帝力排众议
将国都从平成迁往洛阳,并致力推行汉化运动
完成了祭天大典从“ 西郊”到“ 南郊”的转变
使游牧之俗渐慕华风
孝文帝热烈推动的改革
改变了中古史的走向
何以如此?
本书对这一问题给出了回答
“西郊”与“南郊”指的是两种不同的国家祭典——“西郊”是拓跋人的祭天大典,代表北亚草原游牧文化的一支;“南郊”则是汉族王朝国家祭典的核心,同样也是祭天仪式。从西郊到南郊,意味着游牧之俗向华夏之风的转变。
在北魏史的研究中,孝文帝的汉化改革历来为史家所重视。本书追根溯源,从嘎仙洞鲜卑石室的发现讲起,对北魏内部势力进行细分,极具创见地提出“代人集团”这一重要概念,指出其居于北魏政权的核心地位,再以统计学的方法,揭示改革前后各方势力的消长。在讲述孝文改革之前,作者首先回顾了文明太后的崛起之路与统治手段,她推动的俸禄制、三长制、均田制,实为孝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对于孝文改革,作者则详人所略,另辟蹊径,敏锐地抓住以祭典为代表的礼制改革,并着力探讨孝道与北魏政治间的关系。
孝文帝热烈推动的迁都与改革,对后世影响甚巨,改变了中古史的走向。何以如此?本书洞幽察微,对这一复杂问题进行了解答。
康乐(1950—2007),台湾台南人。大学就读于东海大学历史学系。1973年入台湾大学历史学研究所硕士班,得傅乐成指导。1978年入耶鲁大学历史系,师从余英时。1983年博士毕业,此后长期就职于“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著作有《从西郊到南郊》《佛教与素食》等,并担任《新桥译丛》总主编,与妻子简惠美合作翻译马克斯??韦伯著作十余种。
序
“西郊”与“南郊”指的是两种不同的国家祭典,分别代表了两个关系既密切、却又颇有一点距离的文化体系—“西郊”是拓跋人的祭天大典,代表北亚草原游牧文化的一支,“南郊”则是两千年来汉族王朝国家祭典的核心,同样也是祭天的仪式。
在北魏史的研究领域里,孝文帝的迁都与汉化,无疑是个聚光的焦点,特别为中国史家所津津乐道。孝文帝的致力汉化,当然是个无可争议的史实,只是,史家在研究这个主题时,多半强调拓跋人“汉化”的必然性与正确性,有意无意间似乎忽略了当孝文帝开始推动其汉化政策,尤其是迁都洛阳时(A.D.493),北魏的国势正处于极盛;然而,就在孝文帝迁都不过三十载之后,北疆即爆发了“六镇之乱”(A.D.523),北魏帝国的丧钟自此响起。从某个角度来看,孝文帝热烈推动的迁都与汉化运动,反而间接导致了帝国的土崩瓦解,为何如此?
《从西郊到南郊》叙述的就是这个故事,想解答的则是这样的一个问题。在本书中,笔者除了分析孝文帝汉化运动背后的客观形势压力外,更着重探讨其个人意志在整个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除此之外,笔者也尝试从反对者——姑且称之为“保守派的代人贵族”—的角度,来了解他们反对汉化的缘由。希望通过这样一个正反的辨证过程,让我们在一千五百年后的今天,能更清楚地看出当年这出悲剧的来龙去脉。
书与论文的写作形式到底不同。本书收集旧稿十余篇,写作时间前后相距长达七八年,重复之处在所难免,既要成书,斧削自是必要;年岁渐长,涉世日深,观点自也有所不同;新出资料的补充更是写作者的义务。本书面貌与旧作相去甚远,自属必然。然而斧削之举,观点之变,读者见仁见智,意见或许不尽相同。爰将旧稿发表时地列于文末,读者若有兴趣,可自行参阅。
踏入史学领域已有二十年,长路漫漫,如果没有师长亲友的一路扶持,是不可能走到今天的。在这里要特别感激家人对我无止境的关怀与信心,余英时师多年来的引导与启发,史语所诸友的问难、鼓励与支持,以及当年海外进修时好友夏伯嘉、柯娇燕(Pamela Crossley)的情谊。没有他们,或许就没有本书的问世。个人也深切了解,这一点点的小成果,与他们的期望之间实有甚大落差;然而,来者犹可追,期待今后的努力能尽快地弥补这个差距。此外,在本书的电脑编排过程中,彭明辉兄协助解决许多技术上的问题,特此致谢。最后,谨以本书献给先父尔珪公、先师蓝孟博(文徵)、祁乐同与傅乐成诸位先生在天之灵。
康乐
1994年12月12日
序
导 言 从草原游牧封建制到家产制
第一篇 代人集团
第一章 “帝室十姓”与“国人”
第二章 拓跋魏的国家基础
第二篇 文明太后
第三章 文明的崛起
第四章 文明的改革
第三篇 从西郊到南郊
第五章 国家祭典的改革
第六章 民爵与民望
第七章 孝道与北魏政治
第四篇 附录
“代人集团”这一概念契合读史者对北魏乃至北朝的印象,考证也颇坚固。通观国史,大抵在大争之世,多有以籍贯集结的地域武力集团,而承平之世,常见以出身阶层、学术政见不同应求而联合之政治党派。前者若西汉之淮泗沛县集团、东汉之南阳集团、三国曹魏之汝颖集团谯沛集团、孙吴之淮泗集团江东集团、蜀汉之益州荆州东州集团、朱元璋之淮西勋贵、按陈寅老的说法所还有谓隋唐三源之关陇、江左和山东集团。后者如东汉之清浊两流、唐之...
2020-07-06
抱着礼制史期待读这书的人恐怕要失望了,它其实是挺典型的政治史研究,也颇具开创性。可能是爱酥及乌吧,感觉康乐是我喜欢的那种学者——用好常见书,当个正常人,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写的东西让人懂。
2020-07-08
(几条长评非常精彩,以本书的分量定价比台版良心很多,封面拼音还是闽南语么?) 作为余英时之徒,韦伯中文译者的知名学人康乐的这本成书较早的北魏政治史见解之精辟自不待言。 拓跋鲜卑从游牧部落联盟到家产制国家的建立,立国基础由离散部落的"帝室十姓"构成的代人集团结合中原士族和领民酋长;文明太后的俸禄 三长和均田制改革在制度上由“宗主督护”转向国家官僚制;孝文帝废北族传统西郊之祀,到行汉地南郊祭天之仪,仿...
2020-07-02
讲魏晋南北朝的书不多 这本写得非常详实 看了这部外族“占领”中国的历史 觉得满清是真的很操蛋 虽然也吸收汉文化但是却对汉人很鄙视 统治者也只是把自己当成管理中国的“代理人”而不把自己当中国人
2020-07-02
北朝知识一片空白的我努力学习了!
2020-07-03
以学术为一生志业 ——追念历史学者康乐先生(1950.9.23~2007.10.26) 康乐先生是新史学杂志社创社常务社员,曾担任《新史学》第七卷(1996)、第十四卷(2003)执行编辑,以及第十五卷(2004)主编,与新史学杂志社渊源深厚,并对《新史学》的刊行贡献卓著。2007年10月...
2020-06-23 11:14:21
西郊是北亚草原游牧文化的象征,南郊则是汉族王朝的国家祭典,从西郊到南郊意味着北魏国家的转型,本文探讨的即是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与众多研究的关注点不同,本书作者以礼制改革作为切入点,这大概是作者发觉孝文帝改革内容涉及礼制方面较多之故。同时既往研究多关注拓跋(甚...
2018-06-10 17:18:27
中國歷史上所謂“征服王朝”的“漢化”問題,長久以來受到了中外史學界的關注。在現代中國,由於受到馬克思“野蠻的征服者總是被那些被他們所征服的較高的民族的較高文明所征服。這是一條永恆的歷史規律”之說的影響,少數族群對於漢文明的吸收、接受就是一個“漢化”的過程。...
2013-12-23 23:16:55
《从西郊到南郊》一书,包含了作者历年发表的九篇论文。这些文章的主题相近,都与北魏的政治、文化有关,再经作者修改整理,首尾贯串,颇成体系,和专著的差别不大。无论就课题的选择或见解论证而言,本书都有相当的特色。此处爰为介绍,并略抒读后的感想。 本书的主体部分共有...
2020-06-22 11: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