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你喜欢
打击孩子的话,拯救孩子的话

打击孩子的话,拯救孩子的话

书籍作者:出口保行 ISBN:9787514521559
书籍语言:简体中文 连载状态:全集
电子书格式:pdf,txt,epub,mobi,azw3 下载次数:1466
创建日期:2024-06-27 发布日期:2024-06-27
运行环境:PC/Windows/Linux/Mac/IOS/iPhone/iPad/Kindle/Android/安卓/平板
内容简介

  父母对孩子说的每句话里,都藏着孩子的未来。本书是日本久负盛名的犯罪心理学家全新力作,专为父母量身定做的沟通话术指南,书中从真实案例切入,聚焦“父母不经意的6句话,影响孩子的一生”,针对当下父母关注的教育痛点,从培养孩子的个性、训练预测能力、提高学习积极性、提升自我肯定感等6个方面,教父母读懂孩子的内心,从根源解决孩子的行为问题,解密“如何成功养育孩子”的底层逻辑,手把手教你快速掌握说话之道。

作者简介

  出口保行

  日本著名青少年犯罪心理学家,东京未来大学儿童心理学系教授、主任,毕业于东京学艺大学研究生院发展心理学专业。应届考取日本国家公务员高级心理职务,在法务省矫正局、矫正协会中央研究所、法务大臣官房秘书科国际室、法务省法务综合研究所研究部工作过。在日本全国的司法系统中,累计对10000名罪犯进行过心理分析评估。

  在日本内阁府、法务省、警视厅、各地政府及警察部门主办的演讲会中引起热烈反响。同时在富士电视台《全力!脱力新闻》节目担任固定嘉宾,并在各大电视台报道和资讯节目中开展预防犯罪解说工作。


编辑推荐

  ★原版销量10万+,长踞日本亚马逊畅销榜,深深触动和改变父母的说话方式

  本书自问世以来,长踞日亚家庭教育类畅销榜,每个章节将身边常见的案例为引子,聚焦“父母不经意的6句话,影响孩子的一生”,每个父母读完后都会深深地顿悟并发生彻底的转变。


  ★“日本犯罪心理分析第一人”潜心22年心理研究,帮助“问题少年”重启人生

  日本久负盛名的犯罪心理学家全新力作,他凭借22年儿童心理教育经验,以及对10000名罪犯进行心理分析的实践经验,精心筛选出典型的沟通问题,为父母提供正确的沟通方法与技巧,教你读懂孩子的内心,给孩子好的心理抚养,从根源解决孩子的行为问题。


  ★父母常说的6句话,很可能适得其反!

  为什么“快点做”会破坏孩子的预测能力?

  为什么“要说多少次你才明白”会降低孩子的自我肯定感?

  父母对孩子说的每句话里,都藏着孩子的未来。否定、打击,会给孩子消极的心理暗示,从而让其习惯性地自我批评和否定,成年后心理上的缺陷将可能无法修复。孩子只有在温暖、鼓励的话语中成长,才能激发他们勇往直前的信心和动力。


  ★覆盖当下家庭常见的教养难题,即学即用

  本书针对当下父母关注的教育痛点,从培养孩子的个性、训练预测能力、提高学习积极性、提升自我肯定感等六个方面,深度剖析家庭教育失败案例,解密“如何成功养育孩子”的底层逻辑,手把手教父母快速掌握说话之道。


前言

  前言

  我从在法务省见到的10000名罪犯身上学到的事情


  犯罪、违法、不良行为的发生,与成长在什么样的家庭环境中有很大的关系。在家庭环境中,并非只存在虐待和弃养儿童、贫困等这类明显的教育不足。

  事实上,在很多情况下,父母出于为孩子好而说出的话语,可能反而成为了“打击孩子的话”,并毁掉孩子的未来。

  没错,父母在育儿方面不易觉察的小疏忽才是问题所在。

  对10000名罪犯、失足青少年进行心理分析后,我对此深信不疑。

  虽然目前我在大学教授心理学,但以前在日本的法务省工作过。在法务省从事心理工作的22年里,我曾供职于青森、横滨、高知、松山的4所少年鉴别所,关押重大刑

  事犯的宫城监狱,以及东京拘留所。

  此外,我还曾在霞关的法务省矫正局和法务省大臣官房秘书科、法务省综合研究所等处工作过。

  我对很多类型的犯罪,以及有违法行为的青少年进行过心理分析。

  当我在东京拘留所工作的时侯,正值二战后日本的犯罪案件数量达高峰的时期。从盗窃犯相关人员,到指定暴力团、大规模盗窃集团、外国犯罪集团等,我对在日本发

  生的各种类型的犯罪进行过心理分析。另外,由于宫城监狱集中关押了包括被判处无期徒刑在内的长期服刑犯,所以我也对实施抢劫、强奸杀人、恐怖袭击杀人、骗保杀人

  等各种穷凶极恶的罪犯进行了心理分析。在少年鉴别所中,我也尝试对偷窃、使用兴奋剂等各类型的失足青少年进行心理分析。以上的每段经历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至

  今记忆犹新。

  虽然违法、犯罪行为本身是绝对不可以原谅的,但当我看到失足青少年们时,在某种程度上深感他们其实是大人们的“牺牲品”。因为那些青少年们并不是自己主动变

  坏的。

  正如本书开头所述,在一个看似没有问题的家庭里,很多情况下,监护人“觉得是为孩子好”的事情,对孩子来说却并非如此。这就像“扣错扣子”一样,最初的一步

  错,将导致步步错,最终酿成大问题。

  当然,世界上没有哪位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变成罪犯。

  绝大多数父母在得知自己孩子的违法行为时,都会大吃一惊,“真没想到我家的孩子竟然做出了这样的事”。

  周围的人也会十分震惊,感叹“那么好的孩子为什么会犯罪呢”,这样的情况屡见不鲜,甚至有些家庭还被周围人认为是“如画般的理想家庭”。但是,如果耐心地探寻

  孩子出现不良行为的心理轨迹,就会发现犯罪一定是有缘由的。

  怎样才能使孩子适应社会、幸福地生活下去呢?周围的大人们应该注意哪些方面呢?我曾对10000名罪犯和失足青少年进行了心理分析,这也意味着我接触过很多育儿

  失败的案例。了解育儿失败案例不仅可以预防育儿失败,还可以成为思考“如何成功养育孩子”的契机。换言之,这与所有的父母息息相关。

  因此,我根据以往的经验,写了这本育儿书籍。这是我第一次执笔撰写面向大众家庭的书籍,所以书中或许会存在个别不易理解之处。但我希望,本书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另外,本书列举了一则违法、犯罪的案例。当然,出于保密原因,不能将本人在现实中负责过的心理分析案件原封不动地记叙下来。因此,本书中的案例皆为虚构,案例中人物的名字均为化名,但大部分内容建立在事实的基础上。为了不照搬真实的案件,我在本书中改写了事件细节,或者将两个以上的案件组合在一起进行撰写。

  在本书中,我将列举出特别典型的“打击孩子的话”,同时加以说明,以便能够更好地运用到父母真实的育儿和教育中。


目录

序章 “为了孩子好”是父母的自我满足

为什么“为了孩子好”,反而会导致孩子犯罪?

在心理分析中,重要的是“主观现实”

任何人都可以改过自新

父母认为的“为了孩子好”,却有可能给孩子带来困扰

父母容易陷入确认偏误的陷阱

经常反思自己是否单方面地施压于孩子

调整育儿方针的前提是建立信任的亲子关系


第1章“与大家和睦相处”会破坏孩子的个性

小渡的案例 盗窃(偷窃)

“与大家和睦相处”,会压抑孩子的个性

“与大家和睦相处”不同于“不区别对待他人”

掌握保持心理距离的方法

说“漂亮话”导致的教育问题

“因为你是哥哥”,这样说对孩子是巨大的困扰

父母过度管教,会让孩子失去自我

培养既有协作性又能表达自我主张的孩子

用积极的话语,把孩子的短处转变为长处

指出缺点并进行鼓励能够激发孩子的个性

培养孩子发展正面的兴趣


第2章 “快点做”会破坏孩子的预测能力

由佳的案例 挪用公款

缺乏事前预测能力,导致做出不理性的行为

为什么不能对孩子说“快点做”?

帮助孩子养成逆向思考的习惯

有能力,却不知道该做什么的人

在考虑未来之前,先让孩子思考现在的处境

培养孩子预先设想困难、应对问题的能力

为什么自律很困难?

要让孩子具备逻辑思考的能力

天才提高预测能力的方法


第3章 “加油”会破坏孩子的积极性


直人的案例 违犯大麻取缔法

父母看似鼓励的话,孩子可能会有截然相反的理解

“加油”有时候并不能激发孩子的积极性

“努力了也没用”——什么是习得性无助?

孩子表现出没有干劲儿,可能是源于对父母不信任

孩子无法努力的原因是什么?

孩子为什么不能实现自我价值?

奖励起了反作用?

恢复孩子的心理弹性

从对运动员的心理分析中了解保持心理弹性的诀窍

与其追究原因,不如对孩子说重燃希望的话


第4章“要说多少次你才明白”会降低孩子的自我肯定感

小瞳的案例 发生不正当行为

不珍惜自己的孩子,往往自我肯定感低

自我肯定感不是以自我为中心

打动人心的夸奖来源于仔细观察

观察细微变化,发现孩子的努力和成长

培养孩子的自我肯定感与自我效能感

“要说多少次你才明白”,会降低孩子的自我肯定感

“我家孩子不行……”,孩子听到后会失落


第5章“好好学习”会给孩子带来过大的压力

浩司的案例 杀人未遂

“好孩子”为什么会犯下重罪?

当孩子出现心理狭隘的现象时,可能会做出极端的行为

帮助孩子找出产生错误念头的心理动机

预防犯罪和违法行为的“风险和成本”是什么?

利用最大的成本——家人,打消犯罪的念头

让孩子明白不是“在竞争中输了就走投无路了”

越是让孩子好好学习,孩子越不想学——飞镖效应

与孩子谈论学习以外的话题

学习受挫时,运用“小步子原理”将目标细分


第6章“小心点!”不让孩子体验,缺乏同理心

麻衣的案例 诈骗(投资诈骗)

缺乏同理心造成的悲剧

“不是我的错”——合理化的心理

培养孩子的同理心和道德心

为什么不能经常对孩子说“小心点”?

让孩子学会内省,而非反省

直面自我感受的“角色书信疗法”

你是否对孩子过度保护或过度干涉?

过度保护和自由放任,都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遇到难题,与其父母插手,不如咨询专家


终章 父母的陪伴和关爱,是让孩子成长的力量

我是没有走上歪路的“老师的孩子”

无论发生什么事情,家人都会一起商量

通过“家庭品牌建设”,打造无可替代的家庭

只要坦诚地面对孩子,孩子就能感受到父母的态度

写给那些认为“都是父母让我变成了这样”的人


产品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