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你喜欢
帝国之裘

帝国之裘

书籍作者:[美] 谢健 ISBN:9787301305515
书籍语言:简体中文 连载状态:全集
电子书格式:pdf,txt,epub,mobi,azw3 下载次数:1149
创建日期:2021-02-14 发布日期:2021-02-14
运行环境:PC/Windows/Linux/Mac/IOS/iPhone/iPad/Kindle/Android/安卓/平板
内容简介

  《帝国之裘》荣膺2018年美国亚洲历史学会列文森奖。

  以全球史和新清史视角讲述边疆与皇室的故事。

  以奢侈品消费为切入点,皇帝、贵族、边疆大臣、猎人、采珠者、挖参人、流民、冒险者都被卷入全球市场的新故事中。

  《帝国之裘》广受欧立德、卜正民等著名学者称赞。


作者简介

  谢健,2012年毕业于哈佛大学,获博士学位,现为印第安纳大学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与内陆亚洲,环境史,早期现代帝国的族群、商品与消费。

  关康,2015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获历史学博士学位。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清史、满族史、满文文献、清代宗教史。


前言

前 言(节选)

清朝皇帝不是保护了纯净的边疆,而是“创造”了它



1886 年,H.埃文·詹姆斯(H. Evan James)a 在满洲地区发现了原始的自然景观。他激动地向皇家地理学会(Royal Geographic Society)汇报 说:“这里的景色……真是美不胜收——有森林、鲜花和茂密的草地—— 对于热爱大自然的人而言这里绝对是天堂。”他看到的是秋天之前的景色, “(我)仿佛来到了伊甸园”。詹姆斯后来回忆攀登长白山时的情景:



我们来到了一片肥沃、开阔的草场。人类能够想到的颜色的 鲜花这里都有,一片片蓝色的鸢尾花、鲜红的虎皮百合、香气扑鼻 的黄色萱草、橙色的大型金凤花以及紫色的附子让人眼花缭乱。更 远处是一小片一小片花园一样的乡村,成片的云杉和冷杉装饰着大 地,短短的生苔覆盖着土壤,数不清的深蓝色龙胆闪闪发光。这里 还有各种淡紫色、浅黄色耧斗草,白色和红色的兰花,以及其他诸 芳百卉。[1]

满洲大地堪称大自然的恩赐。其他欧洲旅行家惊讶地发现满洲地区 2 “完全未被开发”;看起来当地“杳无人烟”,且一直“与世隔绝”。[2] 当时 的一位俄国探险家说他从未见过这么多鱼:“大马哈鱼、鳟鱼、鲤鱼、鲟 鱼、鳇鱼 [3]、鲱鱼从河里跳出来,制造着震耳的噪音;这条(黑龙)江简直是个人工鱼塘。”[4] 大马哈鱼和鲱鱼游到这里产卵时,天上的“天鹅、 鹳、鹅、鸭子和野鸭成群结队地”尾随而来。[5] 茂密的丛林从未遭破坏, 如果想通过这里就得用手斧开路。古斯塔夫·雷德(Gustav Radde)a 一路 “砍”过兴安岭。探险大功告成后,他说:“大自然以她全部的处女之力创 造了如此丰富的植被”,所以“穿越这一区域……费了我九牛二虎之力”。

A.R. 阿加西(A.R.Agassiz)宣传道:“现如今在世界上绝大多数地区,狩猎 活动正在迅速消失。只有在满洲地区顽强地保存下来,为冒险家提供着打 猎的乐趣。”[7] 虎、熊、麋鹿、野猪、狐狸和貂遍布丛林。满洲地区只有一 种秩序,那就是大自然本身。

两个世纪前的 1743 年,乾隆帝(1735 年—1795 年在位)在《御制 盛京赋》中用相同的语言赞美了满洲地区的富饶。与詹姆斯一样,他也被 当地多种多样的动物深深吸引住了,这里有“虎、豹、熊、罴、野马、野 骡、鹿、獐、狍、麂、狼、豺、封驼、狐狸、獾、貉”。他还赞美了满洲 地区丰富的植物(芦苇、茅草、水葱、红花、蓼等)以及大量的禽类(野 鸡、沙鸡、鹅、鸭、鹭、鹳、鹤、鹈鹕、燕子和啄木鸟)。[8] 然而对于乾隆 帝而言,满洲的生命力不仅限于动植物,她的力量同样触及人类世界:“法 天则地,阳耀阴藏……形胜之选,奕世永赖。俯临区夏,襟控中外。”[9] b 作为一位满洲“圣主”,乾隆帝与满洲的虎、豹、熊分享着某些共同的元 素。他用满洲最珍贵的物产丰富自己:貂皮和水獭皮袍子、口蘑、镶嵌东 珠的帽子。满洲的大自然具有某种力量。


满洲地区的环境和物产对乾隆帝和詹姆斯各自的世界来说都堪称独 特,二人就此均有论著行世。他们都称赞满洲大地是资源的汇集地和自然 生命力的源泉;这片土地本身就有自我创造力,而且完全未被人类侵扰。 两位作者都认为满洲的自然是未加雕琢的璞玉;时光也没有侵蚀这片沃土。詹姆斯和他同时代人看到的是一片史前的大地,满眼都是远离尘嚣的风光。而乾隆帝心中的满洲地区则是一个永恒的源泉,源源不绝地为帝国 提供支持和世俗力量。对于詹姆斯而言,满洲地区无非是另一个边疆而 已。这里是乾隆帝的故乡:它像皇帝一样培育了文明。我们可以在有关亚 洲、非洲和美洲原野的描述中找到詹姆斯所看到的景象。那么乾隆帝眼中 的满洲地区是什么样的?究竟是满洲地区造就了皇帝,还是皇帝造就了满 洲地区?是什么构成了清帝国原始的自然,它又是如何形成的呢?

本书利用满文、蒙古文的文献重新考察中国清代的环境史。像满洲 地区这样的边疆,在环境史中的地位非常模糊:它是研究的重点,但是有 关的很多文献完全无人问津。不少人将边疆视作农业和商业扩张的出口或 文学想象的对象;大多数人之所以这样看问题是受占优势的汉文文献所 限,而且他们力图服务于一个更宏大的中国史叙事框架。这种研究方法 忽略了另一半故事:与已经公布的汉文记载相比,清朝的满蒙文档案为我 们描述了边疆地区别样的图景。一个全面的视角可以为我们提供全新的历 史。我们必须谨记要从两个角度考察边疆:中国历史不仅仅是关于汉人的 故事。

本书的重点在于揭示 1760 年—1830 年之间满洲、蒙古地区出现的环 境变迁,当时一股史无前例的商业扩张和自然资源开发热潮彻底改变了中 国内地和边疆的生态环境。这股浪潮之凶猛绝不亚于今天,它在制度、意 识形态、环境方面渊源颇深,影响也相当深远。其中还有伴随而来的动 荡、对环境的焦虑和危机意识。地方官的请愿书如潮水般涌进北京:森林 里的貂、狐狸和松鼠消失;野生人参被采光;采菇人把蘑菇连根挖掉;淡 水蚌(freshwater mussels)无法孕育珍珠。朝廷千方百计地试图让满洲大地 恢复原始的状态:征召士兵、设立卡伦、绘制舆图、注册人口、惩罚盗猎 盗采者、调查贪污案件、改革官僚机构。官府还夷平参田、突袭采菇人的 营地、设立无人区,在那里杀害甚至“惊扰”野生动物都是违法的。皇帝 下令“令蚌繁育”。他还要求“肃清”蒙古草原。“肃清”满洲、蒙古地区的结果并非恢复大自然的原始状态;它反映 的是政府的本质。清帝国并不是在保护边疆地区的自然环境,而是“创造” 了它。本书即旨在阐明这一创造的历史过程,并探究其背后的环境压力和 制度框架。为了说明演变的来龙去脉,本书将聚焦在档案记录最多的三种 现象上:东珠的消亡、蒙古地区采摘野生蘑菇的狂潮、中俄边界地区毛皮 动物数量的锐减。以上每种现象都有更广泛的历史背景,即 18 世纪末至19 世纪初期席卷从清朝边境到东南亚和太平洋地区的商业浪潮。到 1800 年,从蒙古到加利福尼亚的毛皮动物猎手在同一个世界里劳作、面临同样 的问题、满足同样的市场需求。不过,只有在利用多语言文献和多种档案 的情况下,这部环境史才能变得清晰。




译后记

多年前,我有幸在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举办的一次满文文献国际 研讨会上听过谢健先生关于清代贡貂问题的报告。当时一位老师对我说, 日后中国年轻一代清史研究者的主要竞争对手就是这些熟悉理论、懂语言

(满、汉、蒙古语等)的外国同龄人了。不过会后我没有再关注此人的研 究。2017 年下半年,我的博士生导师张永江老师向北京大学出版社的编辑 王立刚先生推荐我翻译谢健的这本《帝国之裘》。当时我工作繁忙,颇有 推辞之意,但简单翻阅部分章节后,感到该书独具特色,确有向国内同行 介绍之必要,遂应下此项工作。

该书最值得注意的一点是作者打破了传统中国环境史的框架。国内外 已有的相关著作多注目于汉地的环境变迁而不及于边疆。如伊懋可的《大 象的退却》堪称典范,但作者采用的是汉地中心的研究范式:



“中国”的社会历程,大抵是“汉族”或“华人”人口、政权和 文化所经历的 4000 年的发展史……总的来说,这幅图画在一个方面 反映了汉人的中国向天然疆界,也即海岸、草原、沙漠、高山和丛 林的扩展。a



这种忽视边疆的研究会让人们误以为草原、森林原本是“纯净”的,是等待汉人移民开发的“真空”(原书第 7 页)。这种刻板印象已经成为边 疆史、环境史固有的叙述模式。谢健则利用满蒙文档案证明历史上存在一 个“更宽广、复杂的世界:不是汉地,而是整个清帝国”(原书第 15 页),

且中国历史“不仅仅是关于汉人的故事”(原书第 3 页)。作者注意到,为 了满足清代君主和内地消费者对毛皮、珍珠、口蘑、人参等边疆特产的需 求,生活在乌里雅苏台的猎户、东北的乌拉牲丁等各族群在朝廷的指派下 投身资源开发和贸易,在相当程度上改变了当地的自然环境,还融入了一 个将内地、边疆以及其他国家连接在一起的贸易网络。而这些变化的出现 比汉人移民进入当地早得多。

其次,国内外有关毛皮、蘑菇、东珠贸易的研究数量不少、质量亦 高,但作者以以上三种物品为例,为我们介绍了在 18 世纪中期至 19 世纪 初期,中国北方边疆出现的史无前例的环境变迁,并探究其背后的制度、 意识形态原因及后果。作者更注意到中国如何参与 19 世纪全球贸易:中 国市场对边疆、海外珍稀物品的需求,将北京、广州、恰克图、北海道、 俄罗斯、夏威夷,甚至更遥远的阿拉斯加连为一体,而中国消费者对商品 的热切追求也导致很多地区出现了资源过度开发、物种灭绝的问题。从全 球或区域(如内陆亚洲、东亚等)的角度研究中国史的著作已不稀奇,但 关注奢侈品贸易网及其引发的环境、政治后果者尚不多见。

最后,作者谙熟满文,系统地利用了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的《内务府 奏销档》《军机处满文录副奏折》,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军机处档折件》 以及蒙古国家中央档案馆的《乌里雅苏台将军衙门档》。这些档案为读者 揭示的内容往往不见于汉文史料。例如第三章提到的内地人潜入蒙古地 区采菇问题,在汉文文献中仅有只字片语的记载,而作者通过乌里雅苏 台将军衙门的满文档案不但将采菇热潮的发展变化过程描述出来,而且 深入地剖析了若干案例,弥补了传统史料的缺漏,也增强了该书的可读 性。与某些外国学者简单地摘引几条档案即敢于立论不同,谢健研读档案 非常仔细,故得出的结论可谓信而有征,这一点从其对 18 世纪末至 20 世纪初毛皮进贡数量的统计即可见一斑。a 当然,作者作为年轻的美国学者,著作中出现若干错误在所难免。如

第 68 页混淆了扈伦的乌拉国和打牲乌拉。此外,作者对满汉文文献的理

解有一些偏差。如第 42 页将清世宗的话张冠李戴为大臣的话;第 85 页将 受处分的开原城守尉六十七和复州骁骑校七十八两人的名字误作人数。(以 上错误皆已由作者本人改正)不过,这些错误对作者的论点之成立与否基 本没有影响。

最后 需要说 明的 是,我在 翻译 该书的 过程中 多次 向好友 孙思 淼、 Пламен Станиславов Андреев 求教语言、自然科学方面的问题。爱人孟修 帮我查找了很多资料。我的博士生导师张永江教授在春节期间拨冗审阅译 稿,并纠正了原著和译文中的错漏。没有他们的帮助,我的这本译著恐怕 难以问世。因我缺乏翻译英文学术专著的经验,翻译时间亦较紧迫,译文 中必然有很多不如意之处。所有翻译中的错谬皆由本人负责,在此恳祈方 家赐教。


目录

中文版序言 / i

致 谢 / ii

转写说明 / vi

前 言 / vii

第一章 北京的视角 / 1

事物的衡量尺度 / 2

质朴的根与帝国的宫廷 / 5

汉人能穿毛皮吗 / 13

清帝国的整合 / 17

新常态 / 23

被奢侈品连起来的世界 / 34

本章小结 / 37



第二章 珍珠窃贼与完美的秩序 / 39

作为生产区的东北 / 40

在满洲故乡之外:帝国机构和种类 / 45

乌拉、珍珠和清廷 / 51

蚌、人以及秩序的问题 / 57

人参的案例 / 62

重塑满洲 / 70

本章小结 / 72

第三章 蘑菇危机 / 73

第一罪:无证 / 76

蘑菇贸易 / 83

控制采菇浪潮:1818年—1829年 / 88

帝国回应的本质 / 93

净土与禁区 / 100

本章小结:纯净的环境与地域 / 105



第四章 毛皮产地的自然环境 / 107

全球毛皮贸易 / 108

东北贸易的崩溃 / 113

乌梁海的案例 / 118

净化的必要性 / 124

乌梁海地区的毛皮危机:一个视角 / 128

毛皮危机的角度——对数量的考察 / 137

本章小结 / 143

结 论 / 145

清帝国的纯净故土 / 147

帝国的遗产 / 151

附 录 1771年—1910年的毛皮进贡 / 156

注释 / 159

参考文献 / 216

索 引 / 242

译后记 / 258


短评

新清史第二代光视野上就已经值得我们学习了

2019-10-29

并非传统的边疆环境史,环境在作者那里不是永恒不变的,而是为人塑造的,与人的影响时刻互动,自然不止关乎动植物,它还涉及政治(自然政治)、帝国想象,以及清廷的统治焦虑。

2019-10-03

清帝国通过“净化”土地实际上也是为了廓清不同民族的身份与边界,进而维持一个多民族的帝国。有启发,但也没有期待地那么好,另封面和原版比起来丑多了~

2019-09-20

“这是个用貂皮镶边的世界”。补充了我之前认识的不足。

2019-10-27

一口气读完。叙述生动,论述详实,观点独特。“绝对的控制下才有绝对的自然”

2019-09-24

帝国之裘的书评

延续自2016年以来新清史与环境史结合的取向,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布鲁明顿分校历史系助理教授谢健(Jonathan Schlesinger)的新著《皮草妆点的世界:清朝治下的野物、净土与自然边缘》(A World Trimmed with Fur: Wild Things, Pristine Places, and the Natural Fringes of Qing...

2017-09-10 14:37:05

http://www.sup.org/books/extra/?id=27054&i=Introduction.html (不是翻译!不是翻译!不是翻译!) 1886年,《满洲旅行记》的作者H. Evan James爵士被满洲的原始生态所震撼,他将眼前茂密的森林、花丛和草原报告给英国皇家地理学会。同期其他欧洲旅行者也如此惊叹,满洲似...

2017-06-30 13:09:46

(为什么我要给读书笔记起个大象公会式的哗众名字...) 很易读有趣的一本书。Schlesinger围绕清朝三种珍贵货物(东珠、口蘑、海毛皮)的采集生产、贸易运输及管理控制等,来讨论多民族帝国的统治,边境的确立与控制,并由此切入相关环境危机及环境管理讨论。 我最感兴趣的部分...

2017-10-15 07:43:22

无论国内抑或海外,对清帝国的研究,总是会随着研究视角的转变会而呈现出不同的样貌。从“冲击-反应”模式到“在中国发现历史”,再到“新清史”,学者们愈发从清朝本身看待问题,并进而得出了许多与常见的看法或刻板印象不同的观点;而从文明史观到社会史观、全球史观,再到生...

2019-10-08 12:35:30

前几天刚好读过柯文的《在中国发现历史》,作者在正文前的2010年新版序言里专门提到了“新清史”学派——尽管他并未使用“新清史”这一定义。柯文说,对非汉族群体的研究是“中国中心观”难以处理的领域之一。就清史研究来说,“从传统同化或汉化模式等汉人观点来看待满人的历...

2019-09-30 23:46:06

本书利用满文、蒙文和汉文文献,提供了一个篇幅紧凑却非常详尽的研究。本书考察了内亚的素朴边疆与中国的都市生活的关系,讲述了一个由市场驱动的精英阶层的消费时尚,奢侈品的消费混杂着家园想象。 ——欧立德(哈佛大学历史学教授) 汉人能穿毛皮吗 在清帝国,服饰、物质文化...

2019-08-05 15:42:20

《帝国之裘》是一部很有趣的作品,至少于我而言是这样的,无论是这本书简介里提及的新清史还是环境史,抑或是身为一名西方汉学家的作者本身,在此之前我都没有了解,尤其是对于环境史这个领域,我似乎从来没有想过以这个领域作为切入点去解读一段历史,可以说这本书给了我一种...

2019-10-09 16:09:10

《帝国之裘》是美国学者谢健的新著,获得2018年美国亚洲历史学会列文森奖。关于本书的特点,译者关康在《译后记》里面讲得很清楚了,概括如下(举例略,具体文字见本书的《译后记》以及《关于<帝国之裘>研究的几个问题》(关康)): 1、传统的中国环境史研究通常重视汉...

2019-10-09 15:23:24

本书是印第安纳大学副教授谢健的新作,作为欧立德教授的学生,作者继承了新清史研究的思路,又结合时下热门的环境史学方法,以宏观的全球史视角,结合对清代中国三个小地域的分析,为我们阐述1760-1830年间满洲、蒙古地区的环境变迁。 提到东北和蒙古,立刻想到的,或许是辽阔...

2019-10-08 11:17:26

标签
海外中国研究,历史,清史,新清史,环境史,古代史,经济史,2019
产品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