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你喜欢
第三帝国的兴亡(增订版)

第三帝国的兴亡(增订版)

书籍作者:[美国] 威廉.夏伊勒 ISBN:9787544781664
书籍语言:简体中文 连载状态:全集
电子书格式:pdf,txt,epub,mobi,azw3 下载次数:7096
创建日期:2021-02-14 发布日期:2021-02-14
运行环境:PC/Windows/Linux/Mac/IOS/iPhone/iPad/Kindle/Android/安卓/平板
下载地址
内容简介

1933年到1945年,被称为“第三帝国”的纳粹德国迅速兴起又急速覆亡。威廉??夏伊勒自1925年起开始观察纳粹活动,以亲身经历与采访手记,结合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缴获的大量秘密文件、军事命令、私人日记,以及纽伦堡审判席上的供词和证言等,全景式描绘了希特勒德国的历史。
《第三帝国的兴亡:纳粹德国史》根植于海量历史文献,以无所不包的视角,呈现出阿道夫??希特勒的个人生活全史、纳粹党兴起的历史渊源和掌权过程、德国各方政治势力的角逐、西方大国的外交政策演变、第二次世界大战重大战役的转折等历史场景。书中描绘了纳粹德国每一项重大决策、每一次重要行动的制定过程与行为细节,生动地塑造出戈林、戈培尔、希姆莱、德国军中反对派代表施陶芬贝格、英国前首相张伯伦等一大批地位、性格迥异的正反面人物,不仅忠实还原了历史事件,更对人性的各个层面进行了展示与挖掘。作者威廉??夏伊勒以亲身经历的独特视角、新闻写作练就的出色文笔,以及对素材的深耕细读,为这部历史著作注入了生动而真实的生命力。

作者简介

威廉??夏伊勒(William L. Shirer,1904—1993)
美国作家、记者、历史学家。曾供职于《芝加哥论坛报》、《先驱论坛报》、环球通讯社、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等知名媒体。他曾在欧洲工作、生活了十几年,目睹纳粹德国兴起和衰亡的全过程。战后,夏伊勒结合亲身经历与大量第三帝国原始档案,创作出《第三帝国的兴亡:纳粹德国史》《柏林日记》《第三共和国的崩溃》等十余部历史作品。
威廉??夏伊勒主要年表:
1904年,出生于美国芝加哥。
1925年,21岁的威廉??夏伊勒靠在一艘运牲畜的船上打工来到欧洲,从此一待就是15年。
1925年,成为《芝加哥论坛报》的欧洲特派记者,报道欧洲、近东和印度的事件。在印度成为甘地的好友。
1933年开始报道纳粹德国,包括萨尔区回归德国、莱茵兰军事行动等。
1934—1940年期间在纳粹德国生活、工作。
1934年,接受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爱德华??R.默罗(后为美国新闻署署长)邀请成为“默罗新闻队”的一员,后成为报道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力记者团队,对改变美国民众的“孤立主义”起到了重要作用。
1938年3月11日,德国强并奥地利,夏伊勒是wei一在维也纳的美国记者,为了报道Du家新闻,他从维也纳经柏林飞到伦敦,发出了报道。这次报道产生了日后新闻报道常用的综述新闻模板,被沿用至今。
在第三帝国亲历过的重大历史场合:《慕尼黑协定》签订现场;捷克斯洛伐克、波兰被吞并;战前多次在柏林参加希特勒的演讲和纽伦堡游行;第二次世界大战法国投降之际,德国官方本来命令所有记者回到柏林,但是夏伊勒巧妙地逃开监视来到签署协定的场外,在距离希特勒50码的近距离写出了报道,在6个小时之后德国的官方公告才发出。
1940年,柏林局势紧张,夏伊勒获悉盖世太保正在罗织间谍罪给他,因此在12月他与家人离开了柏林。他5年来每天都在日记中记录纳粹德国发生的事件,这些日记和笔记被偷运出德国,后来成为他写作《柏林日记》的重要来源。
1945年,返回柏林报道纽伦堡审判。
1960年出版《第三帝国的兴亡》,出版当年在美国售出200万册,Di一年加印20次。
著书17册,14册非虚构历史作品,3册小说作品。

董乐山(1924—1999)
翻译家、作家、美国文化研究者。曾任新华社翻译、审稿,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教师,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研究员、研究生院美国系主任等职。主要译作有《第三帝国的兴亡:纳粹德国史》(合译)、《一九八四》、《巴黎烧了吗?》、《西行漫记》等。
1961年,董乐山回到新华社工作,开始与李天爵、郑强、陈庭祐、沈苏儒、李奈西、周家骖、程祁昌、赵师传合作翻译《第三帝国的兴亡:纳粹德国史》,并校订了zui终译稿。

编辑推荐

《第三帝国的兴亡:纳粹德国史》是美国著名战地记者、历史学家威廉??夏伊勒富有盛名的代表作,自1960年出版以来,始终是读者获得史学通识教育、了解第三帝国历史的*选读本。

1. 经典史书,塑造思想
《第三帝国的兴亡:纳粹德国史》(以下简称《第三帝国的兴亡》)起源于威廉??夏伊勒在欧洲和纳粹德国生活的真实经历,取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缴获的德国文件、德国军官和文官的审讯记录和证词、幸存下来的日记和回忆录。虽然当时许多史学专家对威廉??夏伊勒提出质疑,认为时间沉淀不够长,不足以以客观角度撰写第三帝国的历史。但是,夏伊勒认为,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如此丰富的Di一手资料能为写作者使用,加之他自己独特的亲身经历,促使他无论如何都要写下这段历史。《第三帝国的兴亡》出版后,在全世界范围热销,出版当年仅在美国就售出了200万册,此后加印不断,成为史上销量惊人的历史类畅销书。同时,图书界和史学界也给予了高度认可,《第三帝国的兴亡》先后获得美国国家图书奖非虚构图书奖、凯里-托马斯非虚构图书奖。英国史学家、牛津大学历史系教授休??特雷弗-罗珀不吝赞美之词,说:“这是一部出色的作品,记述客观,论断公正,结论无可辩驳。”60年来,这部史学著作始终在历史类图书的必读榜单占据重要位置,成为千万读者了解第三帝国历史的*选读物。

2. 中国史学通识读本,翻译界教科书
《第三帝国的兴亡》不仅在英语世界畅销,更影响了世界各国的读者。日本作家村上春树在读过东京创元社推出的日语版之后,曾写道“我对这本书入了迷,还有他的《柏林日记》”。1961年,《第三帝国的兴亡》中文版开始进行翻译,译者由当时任职于新华社的董乐山领衔,还包括李天爵、郑强、陈庭祐、沈苏儒、李奈西、周家骖、程祁昌、赵师传,译稿由董乐山校订终稿。中文版出版以来,成为国内史学通识读本,广受读者好评,在知识界、思想界产生了持久的影响,译本更成为许多大学翻译课堂的教学范文。

3. 译林版本,全新增订
2020年,在世界反法西斯战役胜利75周年、《第三帝国的兴亡》中文版出版55周年之际,译林出版社推出四册修订版,主要包含以下三个方面:Di一,对照英文原版重新校订译文,针对全书三千多条人名、地名,按照通行的译名法则进行修订;第二,补充近200张珍贵历史照片,图文对应,全景式展现真实的历史场景;第三,编写大事年表、德国政府架构,为阅读增加辅助资料。

《第三帝国的兴亡(增订版)》电子书免费下载

pdf下载 txt下载 epub下载 mobi下载 azw3下载

前言

前言
在第三帝国短促的生命的前半期,我曾在那里生活和工作过,亲眼看到阿道夫??希特勒怎样巩固他作为这一伟大而又茫然不知所从的民族的独裁者的权力,后来又怎样引导这一民族走向战争和进行征服,但是,如果不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发生了一件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事情,我的这种个人经历还不会诱使我尝试写这本书。
这件绝无仅有的事情,就是缴获了德国政府及其所有各部门的大多数机密档案,其中包括外交部、陆海军、纳粹党以及海因里希??希姆莱的秘密警察的机密档案。我相信,这样大批的珍贵材料落入当代历史学家手中的事情,过去是从来没有发生过的。在此以前,一个大国,即使战败了,它的政府被革命推翻了,像德国和俄国在1918年所遇到的情况那样,它的档案也总是由它自己保管的,只有那些对后来的统治集团有利的文件,zui后才会公布。
1945年春,第三帝国迅速崩溃,因此人们不仅缴获了它的大量秘密文件,而且也缴获了其他许多非常宝贵的材料,诸如私人日记、极度秘密的发言记录、会议报告和通信,甚至还有纳粹领导人电话中谈话的记录,这是赫尔曼??戈林在航空部设立的一个特别机构所窃听收录的。
例如,弗朗茨??哈尔德将军写日记一直没有断过,他用加贝尔斯贝格速记法不仅记下了逐日的事件,而且也记下了当天每小时的发展。要了解1939年8月14日到1942年9月24日这一段时期的确切情况,这就是一个很难得的材料来源。当时他担任陆军参谋总长一职,同希特勒和纳粹德国其他领导人每天都有联系。他的日记是德国人日记中提供情况zui多的一部。但是也有其他日记具有极大价值,包括宣传部长、希特勒在党内的亲密同事约瑟夫??戈培尔博士的日记和武装部队zui高统帅部(OKW)作战局局长阿尔弗雷德??约德尔将军的日记。还有zui高统帅部自己的和海军总司令部的日记。比如,在科堡附近的坦巴赫城堡缴获的6万卷德国海军档案,就几乎包括了从1945年4月缴获之日起一直回溯到1868年现代化德国海军建立之时止的全部德国海军的信号、舰只的航海日志、个人日记、备忘录等。
德国外交部的485吨档案藏在哈尔茨山脉的各个古堡和矿井里,在奉柏林方面的命令正要烧毁的时候,为美国Di一军团所缴获。这批档案不仅包括第三帝国时期,而且还包括魏玛共和国时期,并一直追溯到俾斯麦的第二帝国创建的时候。战后许多年来,成吨的纳粹文件被封存在弗吉尼亚州亚历山德里亚的一个美国陆军大仓库里,美国政府没有表示有什么兴趣要想打开木箱,看看里面可能有些什么有历史价值的东西。zui后到1955年,在这些文件被缴获后十年,由于美国历史学会的创议和一些私人基金会的资助,藏在亚历山德里亚的文件才被启封,数目少得可怜的一批学者,在人手和工具缺少的情况下,趁政府迫不及待地要把这些文件送还给德国之前,进行了翻阅和摄影的工作。结果证明这是一次丰富的收获。
其他的一些文件也是如此,例如希特勒大本营每天研究和讨论军事形势的51次“元首会议”部分速记记录,以及这个纳粹战争元凶在战时同他党内老伙伴和秘书们饭后酒余谈话的比较完整的记录。前者是美军Di一○一空运师一名谍报军官在贝希特斯加登从一些焚毁的希特勒文件余烬中抢救出来的,后者是在马丁??鲍曼的文件中找到的。
纽伦堡举行纳粹主要战犯审讯的时候,曾经匆匆忙忙集中了数十万件缴获的纳粹文件作为证据。我在采访那次审讯的前半期时,曾经收集了成捆的油印副本和后来出版的42卷证词和文件,还有许多重要文件的10卷英译本。关于纽伦堡后来又举行的12次审讯所出版的15卷材料中,也有一些其他文件是很有价值的,虽然有许多文件和证词被节略了。
除了这些前所未有的丰富文件以外,zui后还有德国军官和党政官员的详尽提审记录以及他们后来在战后各次审讯时起誓画押的证词,其中所提供的材料,我相信是以前历次战争结束后从来没有从同样的这类来源得到过的。
当然,我没有全部读遍这些数量惊人的文献—这是单独一个人力所不及的事情。不过,我努力翻阅了其中相当大的一部分,只是由于缺乏适当的索引而不免进度缓慢,在这样一片丰富的园地中工作,这样的事在所难免。
我们在纳粹时期驻在德国的人,不论是新闻记者还是外交官,对于第三帝国堂皇的外表后面发生的事情,所知道的真实情况,可谓微乎其微。一个极权主义的独裁政权,由于它的性质所决定,必然是在极度秘密的情况下进行活动的。它也知道如何保守这种秘密,以防外人的窥探。把第三帝国内部所发生的赤裸裸的、怵目惊心的、往往是令人作呕的事实—希特勒的上台,德国国会纵火案,对罗姆的血腥清洗,德奥合并,张伯伦在慕尼黑的投降,对捷克斯洛伐克的占领,对波兰、斯堪的纳维亚、西方、巴尔干各国和俄国的进攻,纳粹占领下和集中营中的恐怖,消灭犹太人的暴行,等等—一一记录下来或做一番描述并不困难。但是秘密做出的重大决定、阴谋诡计、背信弃义、其动机成因、主要角色在幕后起的作用、他们所造成的恐怖的程度以及他们制造这种恐怖的伎俩—所有这一切,还有许多其他情况,在德国秘密文件出现之前,大部分是我们所无法获悉的。
有些人可能认为,现在要想写一部第三帝国史,为时尚嫌过早,这样一个任务应该留给后代的作家去完成,因为时间会使他们具有历史的眼光。我到法国去从事一些研究工作的时候,发现这种看法在那里特别流行。有人对我说,历史学家能写的材料zui近不应超过拿破仑时代。
这种看法是颇有它的道理的。大多数历史学家往往等了五十年或者一百年,甚至一百年以上,才敢着手写作一个国家、一个帝国、一个时代的历史。但是,这主要的原因难道不是他们要经过这么长的时间才能得到有关的文件,掌握所需要的确凿材料吗?虽然时间使他们具有了历史的眼光,但是由于他们对他们所要写的时代的生活和气氛、对他们所要写的历史人物必然缺乏亲身的了解,总不免有所欠缺。
在第三帝国这个具体问题上,绝无仅有的是,几乎所有的文件材料都在它覆亡的时候公之于世,而且由于所有活了下来的领导人—不论是军人还是文官—的证词,而更加丰富充实了(有些证词还是在就刑前提供的)。有了这样迅速获得的、这样无可比拟的材料来源,加之我对于纳粹德国的生活,对于统治这个国家的人们,特别是阿道夫??希特勒的表现、行为和本性又记忆犹新、刻骨难忘,因此我决定,无论如何要做一番尝试,把第三帝国的兴亡史记载下来。
修昔底德在其《伯罗奔尼撒战争史》这部历史巨著中曾说:“我经历了整个战争,当时的年龄已经能够理解事态的发展,同时为了了解其确切的真相,我也注意了当时事态的发展。”
要了解希特勒德国的确切真相,我发现是极其困难的,而且是不一定能够做得到的。固然由于有了大批文件材料而能够比二十年以前能做到的更接近于了解真相,但是这些材料浩如烟海,也往往会使人感到迷乱。何况在一切凡人提供的记录和证词中,必然会有令人难以弄清楚的矛盾。
毫无疑问,本书不时掺杂着我本人的偏见,这是我的个人经历和人生观所必然产生的。我在原则上憎恶极权主义的独裁政权,而对于这个独裁政权尤其感到憎恶,因为我曾经经历过、亲眼看到过它对人类精神所做的丑恶的进攻。尽管如此,我在本书中还是努力保持严格的客观态度,让事实自己说话,而仅仅注明每一事实的出处。本书所列举的任何事件、场面或引语,无一出诸作者的想象,全部根据文件、目击者的证词或者我个人的观察。有五六处地方,由于事实阙如,不免有所猜测,但是也做了坦率声明。
对于我的看法,不少人将会提出异议,我对此毫无怀疑。这是不可避免的事情,因为没有一个人的见解是绝对不会出错的。为了使本书的叙述更加清楚和有深度,我冒昧提出的一些看法,不过是我尽力根据事实和根据我的了解和经验得出的东西而已。
阿道夫??希特勒也许是属于亚历山大、恺撒、拿破仑这一传统的大冒险家兼征服者中zui后的一个,第三帝国也许是走上以前法国、罗马帝国、马其顿所走过的道路的帝国中zui后的一个。至少由于氢弹的突然发明,由于弹道导弹和能够击中月球的火箭的突然发明,那一阶段的历史已经闭幕了。
在我们不断有新的可怕的杀人玩意儿补充原有的杀人玩意儿的新时代中,大规模的侵略战争如果竟然爆发的话,那么Di一场这样的战争一定是一个自取灭亡的疯子按一下电钮所发动的。这样一场战争不会历时很久,也不会再有后继的战争。这种战争的结果不会有征服者也不会有被征服者,而只有烧成焦炭的尸骨堆在一个渺无人迹的星球上。

目录

Di一卷
前言
Di一编 阿道夫??希特勒的崛起
Di一章 第三帝国的诞生
第二章 纳粹党的诞生
第三章 凡尔赛、魏玛和啤酒馆政变
第四章 希特勒的思想和第三帝国的根源
第二编 胜利和巩固
第五章 取得政权的道路:1925—1931年
第六章 共和国的末日:1931—1933年
第七章 德国的纳粹化:1933—1934年
第八章 第三帝国的生活:1933—1937年

第二卷
第三编 走向战争的道路
第九章 开始的步骤:1934—1937年
第十章 决定命运的奇异插曲:勃洛姆堡、弗里奇、牛赖特和沙赫特的倒霉
第十一章 德奥合并:强夺奥地利
第十二章 通向慕尼黑的道路
第十三章 捷克斯洛伐克再也不存在了
第十四章 轮到了波兰
第十五章 纳粹-苏联条约
第十六章 zui后几天的和平日子
第十七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开始

第三卷
第四编 战争:初期的胜利和转折点
第十八章 波兰的覆亡
第十九章 西线的静坐战
第二十章 征服丹麦和挪威
第二十一章 西线的胜利
第二十二章 海狮计划:入侵英国的失败
第二十三章 巴巴罗萨:轮到了俄国
第二十四章 形势的转变
第二十五章 轮到了美国
第二十六章 伟大的转折点:1942年——斯大林格勒和阿拉曼

第四卷
第五编 末日的开始
第二十七章 新秩序
第二十八章 墨索里尼的垮台
第二十九章 盟军对西欧的进攻和德国内部刺杀希特勒的尝试
第六编 第三帝国的覆亡
第三十章 征服德国
第三十一章 诸神的黄昏:第三帝国的末日

简短的尾声
后记
致谢
参考资料
索引
附录 德意志第三帝国大事年表
纳粹德国政府架构
纳粹德国武装部队领导结构

短评

再经典的书经过多次再版后也会让人心生厌烦,这会使人在这领域的思维受到局限,何况夏伊勒的这本书经过第三帝国历史研究学这么多年的发展,其中一些史料引用和解读已经或被证伪或是有失偏颇,这样的普及类书,在信息源如此发达的今天,还有必要反复再版吗

2020-04-09

有很多历史学家从不同角度并不赞同夏伊勒写作的专业度,不过真的,这是他独特经历和第一手材料造就的真实历史。夏伊勒把那些人物、事件、时刻复活了过来,有血有肉,尤其施陶芬贝格后来刺杀希特勒的经历,悬疑、揪心、惨痛,完全带动人的情感。历史不仅属于学术,也是人性,是情感。那些在至暗年代的每个人的经历,共同构成了历史。高级战地记者的文笔,第一手材料的引用,亲历者视角的还原,读过来酣畅淋漓。这个版本还有实景照片...

2020-04-14

比小说更狂野的现实真相,一直想了解却又迷糊的历史片段。夏伊勒的作品真是好读不乏味,展现出教科书上的事件背后鲜活的人物

2020-04-14

为部分内容做了印前审读,皇皇巨著,与有荣焉。部门两位同仁为新版殚精竭虑,附加诸多新的价值。推荐。

2020-04-22

了解纳粹德国最权威最经典的一本书,从希特勒的出生说起,节奏时而舒缓娓娓道来,时而紧张刺激扣人心弦。多读历史,以史为鉴,人会变得更加睿智。这一本《第三帝国的兴亡》值得读三遍以上。

2020-04-14

第三帝国的兴亡(增订版)的书评

首先,这本书应当是喜欢研究二战和第三帝国的人的必读书。 本书的特点在于: (1)主要的内容集中于战前的历史进程,主要是希特勒上台前后德国的政治情况以及上台后德国社会的一些变化,介绍的比较详细。但作者离开德国后的部分感觉以道听途说居多。不是说就是假的,但是很多地...

2007-11-17 22:35:14

国家的兴亡,意味着每一个人的存亡。 在柏林已被封锁,帝国已经逃脱不了陷落的命运时,依旧有无数优秀的德意志子弟执着地从机舱跳向已经变成地狱的柏林,宁愿与他们的国 家共存亡;斯大林格勒无数优秀的俄罗斯子弟几乎是用肉体来阻挡敌人的进攻;国共两党军队在各自的战场对日...

2005-12-28 23:07:09

柔兆阉茂 其一 《第三帝国的兴亡》 一般而言,我对历史著作的最低要求是真实,真实且客观,如果可能的话,那么让事实本身说话。另外,一定的可读性是必不可少的,特别是部头很大,有几百到上千页篇幅的书,就更是如此。倒不一定文采飞扬,可总得让人有读下去的欲望不是...

2006-03-05 16:25:27

已经是第二遍读这套书了,在我所有与二战和NAZI德国有关的书里,威廉.夏伊勒的描述是少有的让我感到毛骨悚然,扼腕兴叹的。 这次的重读主要是研究德国有着优秀军事素养和传统军事荣誉的容克军官团如何沦为希特勒的战争机器。有人往往会把德国人和日本人在二战中犯下的相同反人...

2006-01-30 22:56:13

小说是现实世界的折射,而现实世界有时会比小说还要光怪离奇。      纳粹建立起来的第三帝国和二战,本身就比小说还要小说。      我并不是不知道二战是怎么一回事,但在国内的时候,接触的关于二战的方面,多是日本在亚洲的侵略,来澳洲后又了解了澳洲与二战的关...

2014-08-16 12:51:45

周末看完了第三帝国的兴亡。第3册看的非常艰难。痛苦的是讲44年企图推翻希特勒的那帮人那一章。周末2天里,经常是看了几页就放下,等会儿才能继续。痛苦因为已经猜到他们的结局。这么好的人,在希特勒的茫茫黑暗中好不容易闪烁的一点点灯光一直坚持着,而仿佛蜡烛的最后一...

2007-01-08 17:07:59

有人说,史实本身比所有的小说、文学都精彩,这句话有时是真的,有时也不大好说。因为对于大多数后代人而言,历史本身一定是靠文字来传播的。文字这东西,有的时候实在是太容易文学化了。就像中国的史记》,无韵之离骚,历史和文学还真的不容易分家。但是这种不分家有时真的会...

2005-12-15 18:53:47

希特勒就是合法地上台,但是上台后他的许多政策都得到了人民的支持。在建立独裁制度时,曾经有全民选举,对纳粹党的赞成票高达80-90%。并且,除了少数人以外,无论什么阶层:大地主和大资产阶级、军队、保守派、知识份子、工人阶级都支持了希特勒。希特勒就是先利诱、欺骗...

2006-12-27 12:06:40

读完这本书已经有一个月左右的时间了,不过我还没有想好如何去给这本书写一个合适的总结,这是一本内容很丰富的书,而且能够给我很多的启发。 我认为没有正义的战争,无论战争的结果如何,特别是战争在消耗大量社会物质和生命的角度上。 不过如果抛开上述情况,不可否认的是...

2013-04-29 20:30:49

I read this book intermittently in two weeks. The stories of the second world war has always been fascinating for me, even a book as long as this one is. Under world wars, things are changing so rapidly that nothing is impossible. Sometimes, they're just as...

2012-08-16 02:34:41

标签
德国,历史,二战,第三帝国,纳粹,世界史,纳粹史,近代史
产品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