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你喜欢
读懂中国金融:金融改革的经济学分析

读懂中国金融:金融改革的经济学分析

书籍作者:黄益平 ISBN:9787511571434
书籍语言:简体中文 连载状态:全集
电子书格式:pdf,txt,epub,mobi,azw3 下载次数:8127
创建日期:2023-03-31 发布日期:2023-03-31
运行环境:PC/Windows/Linux/Mac/IOS/iPhone/iPad/Kindle/Android/安卓/平板
内容简介

  《读懂中国金融:金融改革的经济学分析》系统梳理了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金融体系的发展、变革历程,对中国金融体系的运行特点进行了深入分析,论述了中国政府对金融体系干预的历史合理性和对经济增长和金融稳定的促进作用,以及政府干预金融在当下经济环境中的局限性,对未来可能的发展进行了合理预测、分析。《读懂中国金融:金融改革的经济学分析》还对公众普遍关注的“金融不支持实体经济”“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中国数字金融如何领先全球”等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对相关问题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读懂中国金融:金融改革的经济学分析》还对未来的金融体系进行了分析、展望。


作者简介

  黄益平,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金光金融学与经济学讲席教授、副院长和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宏观政策与金融改革。曾任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兼任国务院参事室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副理事长、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金融科技发展与研究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学术委员会主席、成员,中国经济50人论坛成员,英文学术期刊《China Economic Journal》主编。

  王勋,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宏观经济、金融改革与国际金融。曾在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从事经济调研、在瑞典斯德哥尔摩经济学院从事关于金融改革的博士后研究工作。在《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经济学季刊》、《金融研究》以及Oxford Bulletin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JIFMIM, JAPE, CER, AEP等中英文期刊发表论文多篇。


编辑推荐

1. 中国金融改革最重要的经验是“务实”:从实际出发,以结果为导向,这种策略也可能会带来新的问题,改革必须持续向前走。

2. 讲好中国金融改革故事,揭示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奥秘

3. 直面矛盾:金融抑制下的结构失衡,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减弱,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

4. 拨开云雾:中国金融改革未来方向、中国金融监管落地、数字金融发展新阶段

5. 4P全景拉页,全书重点骨架式梳理


前言
20世纪80年代:引进市场经济金融体系的基本结构
  20世纪80年代是我国国民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早期,金融市场领域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引进市场经济金融体系的基本结构。
  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的计划经济时代,我国“大一统”的金融体系中只有人民银行一家。当时金融体系最明显的特征是,人民银行既管宏观平衡,又提供商业性金融服务。80年代金融改革的一项主要内容就是改变这一金融组织体系结构,通过建立一些新的金融机构,将中央银行和商业性金融体系分开,构建一个所谓双层银行体系。在这个体系中,中央银行专注于宏观调控、金融监管和为银行提供支付清算等金融服务;商业性金融机构则从人民银行独立出来,面向企业和居民提供商业性金融服务。具体而言,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以及中国人民保险公司都是在20世纪80年代前后建立或恢复建立的。建设银行过去服务于财政功能;中国银行在恢复设立之前实际上是人民银行内部的国际局(对外加挂一个牌子);农业银行当时是一块虚的牌子;中国人民保险公司过去只做进出口方面涉及的货运险,是人民银行和财政部的下属机构。
  与此同时,80年代还在探索证券交易。当时没有成立股票交易所,80年代后期有个别证券营业部试点开展了证券交易。
  20世纪90年代上半期和中期:建立符合市场经济需要的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基本框架
  20世纪90年代上半期和中期,金融改革发展以党的十四大和十四届三中全会为根据,与国家开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框架相平行,主要特征就是建立符合市场经济的金融市场和组织结构的基本框架。
  首先是专业银行转向商业银行。当时,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四大国有银行和交通银行都已经成立了,但四大行还是专业银行,分别服务于工商业、农业、国际业务和项目建设等行业或领域,相互之间没有充分的竞争。这显然不符合竞争性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同时也难以进行调控。并且,如果国家在某一领域有政策性要求,如有企业发不出工资,国家要求给予支持,那么四大行也必须负责自己领域的政策性业务。这不仅不利于银行业的发展,也不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市场主体的健康发展。基于这种考虑,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成立三家政策性银行,即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专门承担政策性服务,四大行只承担商业性业务,同时四大行不再按专业领域划分业务,相互之间可以交叉、竞争,以便改进服务。
目录
代引言 金融改革发展及其内在逻辑周小川

第一章 金融改革的“中国故事”
一、欧美金融模式黯然失色?
二、中国金融改革的三个困惑
三、金融改革的经济学分析
四、中国金融改革的特征事实
五、“双轨制”体制的惯性
六、金融模式与改革策略

第二章 渐进改革策略下的金融体系
一、为什么要在改革期间重建金融体系?
二、渐进改革中的金融发展
三、金融抑制下审慎的对外开放
四、目前中国金融体系的三大特征
五、中国金融抑制的具体表现
六、“双轨制”改革策略决定了抑制性的金融政策
七、金融抑制下的金融结构

第三章 金融抑制的动态效果
一、金融抑制阻碍经济增长了吗?
二、金融抑制的效果为何由正转负?
三、金融抑制下结构失衡不断凸显
四、新发展阶段呼唤金融模式转型
五、商业银行与资本市场支持创新的不同特点

第四章 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减弱
一、经济发展新阶段对金融提出了新要求
二、传统金融体系转型滞后
三、民营企业贡献大与融资难并存
四、影子银行用“错误的方式做正确的事”
五、政府不断出台措施支持民营企业发展
六、金融支持经济增长要做好普惠金融发展

第五章 数字普惠金融创新及其风险
一、数字技术帮助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
二、中国数字金融发展的推动力量
三、数字信贷的三种模式
四、数字金融的经济影响
五、数字金融监管重构
……

第六章 金融监管从“形式”走向“实质”
第七章 中国金融改革往哪里去
短评

我们要努力学习努力工作。

2022-04-23 18:30:38

2022-04-27 00:21:37

产品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