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你喜欢
防风林的外边

防风林的外边

书籍作者:黄启泰 ISBN:9787510893735
书籍语言:简体中文 连载状态:全集
电子书格式:pdf,txt,epub,mobi,azw3 下载次数:3455
创建日期:2021-02-14 发布日期:2021-02-14
运行环境:PC/Windows/Linux/Mac/IOS/iPhone/iPad/Kindle/Android/安卓/平板
下载地址
内容简介

站在防风林里,黄启泰凝视外边的风景,将内心的感受写成11篇小说,折射出性别倒错、欲望冲突、精神分裂等片段;并借由运用后设形式,以及将故事建立在主观臆想与客观现实的边境,让这些作品蕴含独特氛围。

这部特殊的短篇小说集,也是一份处于濒危边缘的文本。虚构与真实互相渗透,角色与创作者彼此侵犯,一切仿佛处于危地自持的状态;但最终文本接近崩解的极限时,小说家在不可能抵达的心灵尽头,召唤出“书写”最原始的面貌


作者简介

黄启泰,1967 年出生于台湾花莲。毕业自台湾大学心理学系暨研究所、伦敦大学心理学系博士班。担任过台大医院临床心理师、慈济大学人类发展与心理学系副教授,现为政治大学心理学系教授。曾以《白蚁之夜》荣获第 7 届中国台湾“中央日报文学奖”小说奖佳作,著有短篇小说集《防风林的外边》。

编辑推荐

☆ 黄启泰被作家杨丽玲称为“心灵黑洞的探索者”,作品聚焦人类内在的感受与意识;精密的结构、分析性的语言,他的小说如同处在密林间隙中的冷静凝视,痕迹隐秘地划下心灵的横切面。

☆ 林燿德曾推荐有潜力的“新世代”作者,黄启泰即为其一,并因此在1990年出版《防风林的外边》。本次再版,增收未发表篇章,也邀请黄锦树、言叔夏导读,从“内向世代、后设小说”各种角度分析,全面呈现黄启泰的创作。

☆ 随书制作一款精美明信片,图像设计结合文字摘录,四种du家样式随机赠送,供读者使用、收藏。


《防风林的外边》电子书免费下载

pdf下载 txt下载 epub下载 mobi下载 azw3下载

前言

黄启泰的《防风林的外边》1990 年初版于台北,尚书出版社,距今已二十八年,台湾文坛记得这作者的人大概不多了。因为《防风林的外边》之后,作者几乎就从文坛消失,大概努力当一个学者去了。还记得这名字的,大概就几个写作的同代人。

《防风林的外边》在 1999 年左右曾经有一次重新出版的机会,台北元尊出版社杨淑慧女士甚至找我为它写过序,后因杨女士猝逝而作罢。元尊原拟出版的黄启泰小说是两本,包含一本题作《花与美神相食的存亡录》的新著。其中有四篇(即《韩波的朋友》《觅食者的晚宴》《穿过记忆的欲望》《角力》)如今被移到简体版《防风林的外边》。尚书版《防风林的外边》收了八篇小说,除了《黑狗奇遇记》之外,其他七篇都重现于简体版。换言之,简体版《防风林的外边》是迄今最完整的版本。

几年前,我曾经在一篇讲稿里提到,在《防风林的外边》集子里主要的几篇小说发表的 1988 年间,恰也是同龄人骆以军(1967)初试啼声,在文学奖试身手的时候;比我们小两岁的赖香吟(1969)、邱妙津(1969—1995),比我们年长一岁的袁哲生(1966—2004)也开始发表作品了。但他受肯定是 1994 年以《送行》得中国时报短篇小说首奖,比骆以军还晚了三年(骆 1991 年以《手枪王》获同一奖项),我自己则比袁哲生还晚一年得该奖。而黄启泰,不是循文学奖路线登场(不知是没参加还是没得奖),受野心勃勃的林燿德(1962—1996)赏识,作为“新世代”的领头羊,作品得以顺利发表并快速出版。但书出版后文坛没任何反应,作品也很少被学界讨论。林氏鼓吹的“新世代”随着他早逝而烟消云散,迅速成为历史陈迹。学界一向倾向把目光投注在几个“明星”身上。那时的台湾文坛,张大春、黄凡是当红炸子鸡,同世代不过三十多岁的朱天文、朱天心也很被看好。其时,台湾刚历经政治解严,新思潮大量涌入,很快就会被学者宣布进入后殖民∕后现代时期;激烈的认同分歧即将成为常态,且遍及所有的领域,学潮、社运纷起。黄启泰的小说仿佛一开始就与这一切无关(可能也因为年轻),集中心力关注主体的内在风景。

我曾在《他者之声——论黄启泰的〈防风林的外边〉》那篇“废序”里,针对《防风林的外边》的主体篇章(《少年维特的烦恼导读》《秋日盐寮海边》《防风林的外边》),借用黄启泰的自白为引子来解释。他说:“我的构思通常凭着一种深刻的情绪状态,不事先拟定故事大纲,而是顺着故事的开头,慢慢地把那种情绪或是感觉,尽可能完整地呈现出来。”因此没什么故事性,像抒情诗那样,着意经营的并非情节。他又说,那些作品

“十分强调气氛的营造,尤其喜欢叙述单一景色,这景色不是纯然的客观现实,而是存在于人的心理状态的时空横切面;读起来好像是一幅幅的心理风景……也正因为我把故事建立在主观现实和客观现实模糊的边境,忽略了许多外界正在进行的有意义事件,过度专注内在视景的呈现,而不能从社会、政治、历史……等朝外的观点来剖析事件,而且由于这种建构故事的方式,主观成分非常强,使得正文本身变得不够透明化。”

这些自白相当准确地描述了那些作品的特性。抒情、唯美、图像化、内省——内在风景。从最早的《年轻计程车司机的海岸心事》那种单纯而不可救药的耽美抒情,到《防风林的外边》《秋日盐寮海边》较为冷冽的观照,经由一趟没有目的的旅程,我,及作为“他我”的流浪汉,看不出因果缘由的死亡,相似的场景(防风林,海边)、意象(木麻黄,尸体),甚至关键工具——照相机——摄取物象光影之物,机械之眼,《秋日盐寮海边》:“我努力微笑着走向前,对准镜头,按下快门。”在溺死者的相机内留下自己的影像,“这样一来,他便要将我永远摄入他底灵魂”,犹如跨越死生的另类自拍。《防风林的外边》更内嵌一个写作者作为观察者,于是小说乃自我指涉,叙事随旅程所见蔓生,不断被作为读者及评论者的角色干扰。于是小说正如其篇名所引的林亨泰的《风景 No.2》所示:“防风林 的∕外边 还有∕防风林 的∕外边 还有”……仿佛可以无限延伸。正因为主观臆想还是客观现实的界 线并不明确,外在的旅程因而可能不过是内在的旅程。而主词位置的松动(我―他),文类边界的溶蚀(诗,小说),性别界线的混淆(常以人称转换的方式呈现),暗示了书写者及书写本身处于危险的状态,表达的不可能性悄悄吞噬它的可能性,写作和叙事本身均趋向衰竭——主体亦濒临消亡。

而年轻的黄启泰走得最远的地方,即是《少年维特的烦恼导读》。探索书写的不可能所导致的存在的不可能——仿佛只有书写的可能性可以保障存在的可能性。那造成了主人公(甯秀男)的精神分裂,失去自我,被想象的、曾经存活的强大的书写主体占据。那其实是复数的他者,主人公过度崇拜的对象,那位置,游移于三岛由纪夫,或三岛的妻子,或歌德之间。最后,这被他者侵占的意识,以伪主体的清醒目光回过头来,指称这小说不甚可靠的叙事者为威廉,歌德《少年维特的烦恼》之叙述者“我”的收信人。《少年维特的烦恼》中为情所困,甚至殉情的主人公,那样的抒情主体,被植入“殉国”的妈宝三岛由纪夫,几种不同的“烦恼”被叠印为一种错体的“导读”。这样的小说常被归类为“后设小说”,但“后设小说”自 20世纪 80 年代中旬被引进台湾之后,常被小说家和学者从纯粹技术的角度来理解(视为“后现代小说”的技术指标),或视为对写实主义的彻底颠覆(尤其是张大春的小说)。然而,像《少年维特的烦恼导读》(1988)这样的小说,其实比黄凡《如何测量水沟的宽度》(1985)、张大春《写作百无聊赖的方法》(1986)更深刻地触及写作主体的存在危机。那已不是文字游戏,那样的小说暗示,写作的不可能,源于存在的不可能——因为,所有的写作者必然是个有丰富阅读经验的读者。然而,作为“入戏太深”的读者,《少年维特的烦恼导读》的隐含作者发现,不止一切可写的都被“早行人”写过,甚至一切经验都曾经被经验过,“我”可能早已被“活”过。那个以为可以持有自我意识的“我”,其实早已是他人。

如此以书写的不可能来创造写作的可能,爆发出的或许是衰竭的灰色光芒。那仿佛是过于耽溺内在风景、长期蛰居都市、耽于阅读却经验贫乏的“内向世代”早衰的寓言。

由木麻黄构成的防风林是为了挡风,挡潮水,挡盐分,保护沙滩,保护土地。防风林的外边还有什么?当然就是海。真正深不可测,但即将被垃圾填满的大海。

2018 年 10 月 10 日


目录

【自序】 对镜

7 【推荐序】 关于海,与及波的罗列/黄锦树

15 年轻计程车司机的海岸心事

39 韩波的朋友

63 少年维特的烦恼导读

91 秋日盐寮海边

105 防风林的外边

133 觅食者的晚宴

157 乡村精神科医生的画像

187 郊游

205 穿过记忆的欲望

219 魔王为父

239 角力

247 【文论】 风景的废墟/言叔夏

255 【附录一】 一座墓碑的身世

257 【附录二】 林中小径


短评

华语语系的面向非常广阔,这是一个全新的近乎无限的空间!

2020-10-31 00:39:56

提哦婆塔 hope 破狗肉木娜是我婆婆说

2020-10-19 08:14:50

非大促期间买的,优惠力度一般般。

2020-10-10 10:01:49

华语文学的上乘之作。

2020-10-16 11:43:59

很好的书。

2020-10-10 23:39:44

好书活动拿下,值得看。

2020-10-11 11:21:35

原先价格有点贵,现在有优惠价,买了!

2020-10-13 15:58:40

好的作品好的服务

2020-10-12 13:18:42

风格令人过目难忘。

2020-10-09 20:22:44

防风林的外边的书评

自序:对镜 比利时画家马格利特有一幅画:一位男子站在镜前,镜中却映现他的背影,而不是脸。因为镜台上的书本忠实地反射在镜中,表示他看见的倒影确实是自己。然而,如果镜子是真实的,为什么人和书本反射出不同的镜像?第一次看到这幅画是在大学时,有一种莫名的困惑,因为我...

2020-10-12 14:20:49

黄启泰的《防风林的外边》1990 年初版于台北,尚书出版社,距今已二十八年,台湾文坛记得这作者的人大概不多了。因为《防风林的外边》之后,作者几乎就从文坛消失,大概努力当一个学者去了。还记得这名字的,大概就几个写作的同代人。 《防风林的外边》在1999 年左右曾经有一次...

2020-10-16 16:53:36

标签
台湾文学,台湾,黄启泰,文学,小说,后浪,当代文学,短篇小说
产品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