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教材共分为九章:
第1章核事故医学救援的准备。主要介绍核事故医学救援的组织准备、物资器材药品准备、训练与演练等内容,简单介绍了救援现场人员的防护。
第2章核事故伤员分类与登记。主要介绍了伤员分类的目的、原则、方法和等级,放射性损伤伤员与非放射性损伤伤员的分类方法,分类流程,现场登记等内容。
第3章人员体表、伤口放射性污染的处理。主要介绍了去污剂和去污装备、放射性污染检测方法及评估标准、体表污染去除方法等内容。
第4章核事故现场急救。主要介绍了止血、包扎、通气、固定、搬运、基础生命支持、服用抗辐射药等内容。
第5章核事故放射性损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主要介绍了外照射急性放射病的诊断及治疗原则与处理方法、内照射放射性损伤的诊断与治疗、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的诊断与治疗等。
第6章心理防护与心理干预。主要介绍了面对核辐射事件时人员的心理效应特点、心理干预前期准备、心理干预的原则与方法等内容。
第7章剂量检测、评估。主要介绍了物理剂量检测与估算方法、生物剂量估算方法、根据临床表现的初步剂量估算方法等内容。
第8章伤员转送。主要介绍了后送指征与后送原则、转送时的人员职责与防护方法、转送所需的装备器材、车辆与直升机后送的程序和方法等内容。
第9章核应急医学救援的撤收。主要介绍了撤收的时机及原则、撤收时人员的分工与职责、撤收流程等内容。
目录
第1章 核事故医学救援的准备
1.1 核事故医学救援的组织准备
1.1.1 医学救援原则
1.1.2 现场医学救援组织实施及要点
1.2 物资、器材、药品准备
1.2.1 类别
1.2.2 管理
1.2.3 常见物资、器材配备清单
1.2.4 药品
1.2.5 常用的去污剂与器材
1.2.6 个人剂量监测设备
1.3 训练与演练
1.3.1 内容
1.3.2 方法
1.4 核事故医学救援现场人员防护
第2章 核事故伤员分类与登记
2.1 分类目的、原则、方法和等级
2.1.1 分类的目的
2.1.2 分类的原则
2.1.3 各级分类的特点和方法
2.2 分类方法
2.2.1 放射性损伤伤员检伤分类法
2.2.2 非放射性损伤伤员检伤分类法
2.2.3 伤员伤势评估及处置顺序参考条件
2.2.4 伤员分类标识
2.3 分类流程
2.3.1 检伤分类组的任务、人员、职责与装备
2.3.2 分类的程序
2.3.3 各组的处置工作流程
2.3.4 分类注意事项
2.3.5 生物样本采集
2.4 现场登记
2.4.1 现场登记的内容
2.4.2 伤员登记卡的样式
第3章 人员体表、伤口放射性污染的处理
3.1 去污剂和去污装备
3.1.1 去污剂
3.1.2 去污装备
3.2 人员体表、伤口放射性污染检测
3.2.1 人员体表、伤口污染的检测方法
3.3 体表污染去除方法
3.3.1 去污基本方法
3.3.2 体表、伤口放射性污染处理原则
3.3.3 健康体表去污程序和方法
3.3.4 伤口去污程序和方法
3.3.5 终止去污要求
第4章 核事故现场急救
第5章 核事故放射性损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第6章 心理防护与心理干预
第7章 剂量检测、评估
第8章 伤员转送
第9章 核应急医学救援的撤收
参考文献
缩写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