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你喜欢
后危机时代美国喜剧电影类型研究

后危机时代美国喜剧电影类型研究

书籍作者:吴琼 ISBN:9787505753167
书籍语言:简体中文 连载状态:全集
电子书格式:pdf,txt,epub,mobi,azw3 下载次数:8342
创建日期:2022-11-21 发布日期:2022-11-21
运行环境:PC/Windows/Linux/Mac/IOS/iPhone/iPad/Kindle/Android/安卓/平板
内容简介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美国整体社会文化氛围日趋紧张,喜剧电影以“冒犯”为己任,被容许的边界却不断缩小,于是相应呈现出新的类型格局和创作取向。本书围绕当下占据北美市场主流的四种亚类型展开研究,即动作犯罪喜剧、动作冒险喜剧、浪漫喜剧、公路喜剧,以票房、口碑为依据,筛选代表性影片进行文本细读,探讨其类型形态、人物形象、情节模式、喜剧机制,尝试构建类型理论体系。对于当下本土创作而言,颇具参考价值。此外,本书还深入分析了喜剧精神与时代精神的辩证关系,涉及新自由主义危机、身份政治、民粹浪潮等热门社会议题,为读者理解喜剧的本质、理解我们这个时代,提供了一种新颖、广阔和富有启发性的视角。


作者简介

吴琼,北京电影学院电影学系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类型电影、电影叙事学。主讲课程:剧作理论、类型电影、电影叙事学。学术代表作:专著《中国电影的类型研究》《影片分析——华语武侠电影文本细读》。编剧代表作:电影《警官崔大庆》(1996),电视连续剧《天命姻缘》(1999)、《可怜天下男人心》(2000)、《风云世家》(2002)、《奇缘背后》(2003)、《重金防线》(2005)、《海上嫁女记》(2018)等。《海上嫁女记》曾入围第30届中国电视金鹰奖。

编辑推荐

能把人逗笑就是喜剧吗?

不,喜剧是一门“冒犯的艺术”。

“冒犯”被容许的边界不断收紧,这是当前时代美国喜剧所面临的困境。

作为一本类型研究,本书并未将视野局限于喜剧电影本身,而是着眼于其与时代的关系来理解喜剧创作的原理。作者不仅分析了近年来具有代表性的影片,提炼出四种亚类型“创作公式”,而且对美国社会文化环境作了细致思考,深入探讨了喜剧电影的社会文化意涵。

对于创作者来说,这既是一本干货满满、揭开喜剧创作奥秘的案头常备书,也是一本引向更深领悟,帮你拍出深入人心、经久耐看作品的进阶宝典。

○ 即学即用的喜剧公式

准备讲个什么样的故事?普通人的英雄之旅?小男孩被迫成熟?哥们儿搭档盲打误撞获得成功?无能之父的归家之旅?

类型形态、人物形象、情节模式、喜剧机制,四个维度揭开喜剧奥秘,全盘掌握特定亚类型的核心创作原理。

○ 聚焦四种主流亚类型

四种主流亚类型逐一剖解,深入动作犯罪喜剧、动作冒险喜剧、浪漫喜剧、公路喜剧的精神内核,摆脱一般剧作书原理过于宽泛、难以应用的缺陷。

○ 细读近年卖座佳片

反复比较票房和获奖数据,筛选在市场、艺术与社会三方面表现皆佳的作品,所选片例北美票房大多在1亿美元以上,并获得了较高评价。

○ 放眼时代的开阔视角

既研究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如何影响喜剧创作,也探讨喜剧创作如何回应这些环境因素。从与时代的关系角度来理解喜剧的原理,在日趋狭窄的话语空间里为“冒犯的艺术”探寻出路。

○ 重要科研成果

本书为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的研究成果,由北京电影学院科研经费专项资助出版。


前言


吴 琼

2021.5.

前言:冒犯艺术的衰退

回顾20世纪90年代,持续了40余年的意识形态紧张对峙格局终结,后冷战时期开启,伴随着对自由民主空前高涨的乐观自信情绪,美国主导的全球化与新自由主义如脱缰野马,美国喜剧电影恰逢其时地将这一波时代红利收入囊中,形成了长达20年的繁荣与兴盛。然而,2008—2009年的金融危机暴露了新自由主义内部结构性矛盾愈演愈烈,已至必须改革的临界点的问题,而西方政治精英、金融资本利益集团,以及包括好莱坞在内的主流大众媒体,都未能采取真正有效的措施加以应对。

过去10年间的“后危机”语境下,新自由主义在两个方面进一步强化了其价值理念和经济实践:一是经济和市场的全球化,二是聚焦身份政治话语。对美国喜剧电影而言,这两个方面带来的影响都是弊大于利。迪士尼集团和漫画改编超级英雄电影对电影市场的垄断构建了一个超级霸权话语体系,严重压缩了以自然人为主角的喜剧电影的生产和销售空间。喜剧类型体系相应地出现了较为明显的调整,以动作犯罪喜剧、动作冒险喜剧和浪漫喜剧亚类型构成了寡头垄断的态势,其他亚类型如公路喜剧、家庭喜剧、校园喜剧、R级喜剧等则被吸纳进前述三种亚类型之中或被边缘化,严重对立于1990—2010年繁荣和巅峰时期较为丰富和多样的亚类型格局。而身份政治话语和2016年后美国政治日趋极化,则形成了对作为“冒犯的艺术”的喜剧的不友好氛围。

美国当代的时代精神表现为政治极化、身份政治狂热和对平等主义的集体渴望,对于尊严和被承认的集体意识前所未有的高涨,以及好莱坞日益僵化、教条化的政治正确策略。尽管创作者竭力将上述时代精神与喜剧精神进行交融,但作为“冒犯的艺术”的喜剧电影仍然陷入日趋严峻的困境与危机之中:冒犯被容许的边界不断地收紧、缩小,言论自由和民主的氛围亦名存实亡。喜剧创作的创新性、艺术表现力和思想性呈现出乏力、薄弱的颓势,沦为对粗俗化、低级化、暴力化等喜剧效果的追捧,这种喜剧艺术的“返祖现象”不啻是对高度文明的发达资本主义自由民主社会进步主义价值理念的讽刺和反拨。

美国社会严重分裂令所谓的普遍原则与普世价值不再适用,任何一个政治阵营的所谓标准、规则、习俗、惯例、正常的概念和内涵,都被反对者指责为带有居高临下的优越感、自我中心主义,是产生歧视和偏见的根源。这也意味着,喜剧的美学原理受到道德相对主义和多元文化主义的严厉制约,注定陷入危机。喜剧逻辑不得不变得非常谨慎,以免被认为是基于狭隘的刻板印象,或涉嫌歧视。

在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多维研究视野之下,本书综合运用了电影学范畴内的类型理论、电影叙事学、文化研究(身份政治研究)、意识形态批评等多种理论和方法论作为学理框架,同时运用艺术学范畴内的美学研究和社会学、心理学等研究方法,深入细致地探询“后危机”时代(2010年至今)语境下,美国喜剧电影的类型范式(类型特征、叙事形态、喜剧机制),继而对其建构的类型价值和意义导向进行判断,挖掘其社会文化意涵,建立跟创作体系对应的喜剧类型理论体系。

在研究对象选取标准方面,主要依据两个维度:一是IMDb数据库中喜剧类型项下的北美市场票房数据;二是影片在奥斯卡奖、金球奖的提名和获奖情况。

本书的第一章概述“后危机”时代美国喜剧电影的创作现状与危机。第二章至第五章对喜剧电影进行亚类型研究,包括动作犯罪喜剧、动作冒险喜剧、男性视角的浪漫喜剧、公路喜剧。第六章在回顾和总结了喜剧理论史中最为主要的代表观念后,对喜剧精神与时代精神的辩证关系进行了深入分析与阐述。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六章的撰写者是吴琼,第四章的撰写者是姜淳子,第五章的撰写者是宋佳。

本书系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4JDWYB008)《喜剧精神与时代精神交融:近年美国喜剧电影研究》的最终成果,本人是项目负责人,宋佳和姜淳子两位同学是我2014级、2015级的硕士研究生,她们出色的硕士毕业论文被收入本书。

我要首先感谢北京电影学院科研处对该成果的出版资助。同时,我要诚挚地感谢北京电影学院党委副书记、副校长胡智锋教授,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王宜文教授,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李道新教授,北京电影学院研究生院院长王海洲教授,中国传媒大学影视艺术学院蒲剑教授。在我的研究过程中和结项阶段,这些成就非凡的学者和同仁严谨的治学态度、宽广的学术视野、深邃的理论思辨令我受益良多。

后浪出版公司的陈草心女士、田朝阳先生为本书的编辑、出版付出了诚挚的努力和难以想象的大量细致劳动,向他们表示由衷的感谢。

无论世事如何变化,在电影的场域里,人类对道德的热爱不应以牺牲喜剧的冒犯为代价。时代精神与喜剧精神的融合,将促进而不是阻碍我们的世界最终抵达那个公平、正义、和平与充满爱的未来。

向喜剧致以永远的爱与崇敬。

吴 琼

2020.5.29

后 记

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以下简称“讲话”)引发了全国文艺界的认真学习和热烈研讨。他在讲话中提出,希望中国文艺界能创作出无愧于时代的伟大作品,并指出,当前,我国文艺创作空前繁荣,但“也存在着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的现象,存在着抄袭模仿、千篇一律的问题,存在着机械化生产、快餐式消费的问题”。有的作品“调侃崇高、扭曲经典、颠覆历史”;有的“是非不分、善恶不辨”;有的“搜奇猎艳”“低级趣味”;有的“胡编乱写、粗制滥造”;有的“追求奢华、过度包装”,“形式大于内容”;有的“热衷于所谓‘为艺术而艺术’,只写一己悲欢”,“脱离大众、脱离现实”。他指出,如此浮躁,是不可能创作出精品力作的。

2010年后,中国电影的商业化进程和类型电影的创作态势发生了较为剧烈和超乎所有人预期的变化,影院和银幕数量的急剧扩张、市场容量的高速增长都从本质上对电影的内容和类型造成了极为深刻的影响;一方面电影类型化的趋势愈演愈烈,但另一方面,类型格局单一、类型文化缺失、美学水准偏低等问题也相当明显。因为能够带来最佳的经济效益,喜剧电影类型已经成为中国电影一家独大的类型,但中国喜剧电影的社会效益严重不足,其思想性、艺术性水平较低。

与创作实践相呼应的电影理论和评论领域,特别是对于喜剧电影的研究,也存在数量大质量低、研究内容单一、研究方法趋同、研究视野后狭窄、前瞻性不足等问题。其中,对于近年美国喜剧电影的关注度严重不足,不仅缺乏有深度的研究成果,在某些研究方向上甚至呈现空白。在研究过程中,笔者梳理出了2008年以来美国喜剧电影的获奖及票房数据,反复比较后筛选出在市场、艺术与社会3种维度上比较平衡的作品,多达百部左右。大多数样本是在北美市场取得1亿美元以上票房、口碑和评价相对较正面的喜剧电影。那些口碑、评价较好(主要依据是获得奥斯卡奖或金球奖的提名、奖项),但北美市场票房不足5000万的则未被纳入研究视野。

我们对每部电影进行文本细读,对情节主线、人物、桥段设计、台词、细节等诸多要素做拉片笔记。这部分文本细读的工作属于最基础的研究工作,较为繁重,但尤为重要。这是我们研究工作的主体,且获得了大量相当有价值的、第一手的学术收获。

美国喜剧电影从1990至2010年持续了20年的繁荣期,涌现了大量在商业、艺术、社会3个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功、具有较高综合价值的优秀电影。2012年之后,在失衡的市场结构和极化的政治氛围的综合作用下,美国喜剧电影出现了明显的颓势,进入衰退期,体现为创新性、艺术表现力和思想性方面的乏力、薄弱,对粗俗化、低级化、暴力化的喜剧效果的追求也日趋严重。在过去三四年中,这种衰退表现得尤为迅速。

喜剧精神与时代精神的关系是辩证的,喜剧的本质在于超越,超越时代、环境、国族、语言、文化的制约,如基顿、卓别林等喜剧电影大师的作品就是全人类的精神文化财富,历久弥新。同时,喜剧又是时代的风向标,民族文化的折射镜,全世界最优秀的喜剧作品都鲜明而深刻地反映了所属时代、民族文化的独一无二性。真正伟大的喜剧作品,是喜剧精神和时代精神的高度统一,是美学与思想的完美融合。

吴 琼

2021.5.30

出版后记

学习电影创作,如同学习任何一门技艺,我们需要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电影通常是怎么拍的?以前的创作向我们提供了什么样的范式?在依循这些范式的基础上,我们有哪些创新的空间?一般的剧作书倾向于总结出一套适用于一切电影的理论。然而,不同类型电影的叙事模式之间往往有很大的差异,要精通某一类型的创作,最好是对这一特定类型做深入的研究。从这个角度来看,本书作为一本专门研究喜剧电影的著作,有着不可或缺的意义。

实际上,即便在同一类型领域内部,不同电影间的差异性有时也超过了共性。《十一罗汉》和《阳光小美女》都可以把人逗笑,除此之外,二者还有什么共同点?正因如此,本书对喜剧电影做了进一步类型拆分,从当下的喜剧电影中选取了四种主流的亚类型——动作犯罪喜剧、动作冒险喜剧、浪漫喜剧、公路喜剧,分别分析它们的人物形象、情节模式和喜剧机制。你会发现,在不同的喜剧亚类型中,不仅主题、角色迥然相异,而且把人逗笑的手段也不尽相同。

本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的美国喜剧电影。作者选取了多部代表性影片进行文本细读,这些影片无论在口碑还是票房方面都有突出表现。此外,与更早的电影相比,它们与我们当下的生活也有着更紧密的联系。电影创作不孤立于时代环境。与很多局限于文本的电影研究著作不同,本书将喜剧电影置于时代背景之下进行考察,既研究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如何影响喜剧电影创作,也探讨喜剧电影创作如何回应这些环境因素。这样的观察,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准确地把握喜剧电影的意义。

在本书编辑过程中,我们主要对书中出现的影片名、人名进行了统一,补上了部分影片的英文片名,核对了票房数据,并按规范统一了脚注格式。如有疏漏之处,敬请读者朋友们批评指正。

关于喜剧电影,我们之前出版过好莱坞喜剧教父史蒂夫·卡普兰的《喜剧这回事》一书,您可以在该书中获知更多关于喜剧创作的奥秘。如果您对其他类型片感兴趣,我们还出版有《好莱坞类型电影》《美国电影和美国文化》《如何写动作冒险片》《如何写惊悚片》等。更多关于类型电影和电影创作的书籍正在译介之中,即将陆续推出。

为了开拓一个与读者朋友们进行更多交流的空间,分享相关“衍生内容”“番外故事”,我们推出了“后浪剧场”播客节目,邀请业内嘉宾畅聊与书本有关的话题,以及他们的创作与生活。可通过微信搜索“houlangjuchang”来获取收听途径,敬请关注。

后浪电影学院

2021年11月


目录
前言 冒犯艺术的衰退
第一章 后危机时代的美国喜剧电影
1.1 现况与问题
1.2 症 结
1.2.1 失衡的市场:迪士尼的超级垄断
1.2.2 严苛的语境:政治正确的道德压力
· · · · · · ()
标签
电影,电影学院,艺术,后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