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你喜欢
教养在生活的细节里. 妈妈是最初的老师

教养在生活的细节里. 妈妈是最初的老师

书籍作者:蔡颖卿 ISBN:9787569933284
书籍语言:简体中文 连载状态:全集
电子书格式:pdf,txt,epub,mobi,azw3 下载次数:1720
创建日期:2021-02-14 发布日期:2021-02-14
运行环境:PC/Windows/Linux/Mac/IOS/iPhone/iPad/Kindle/Android/安卓/平板
下载地址
内容简介

妈妈无须十全十美,但须尽心尽力。

把日常生活的力量扩大,让教养融入到点滴细节中。

《教养在生活的细节里:妈妈是最初的老师》集合了蔡颖卿所深信的“亲可以为师,师应该如亲”两股生命情感。在养育“十全十美的孩子”与做“尽心尽力的妈妈”之间,蔡颖卿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

身兼数职的蔡颖卿,不会放弃创造日日可循环的家庭幸福:在旅馆里设法开饭;通过准备晚餐和鲜花创造有仪式感的氛围来和孩子们分享一天的收获;不因读书而让孩子远离生活琐事……蔡颖卿以此来维持一个家庭生活的温暖与稳定的节奏。教养在生活的细节里,孩子的成长中妈妈是最初的老师。不只是生活照顾,妈妈也会是知识与品格教育的直接影响者,从而使孩子拥有健全的人格。“孩子小的时候,给他深根;长大之后,给他翅膀。”

愿大家能宽心愉快地当母亲,更成熟地看待养儿育女所经过的一切,在回顾自己所做的一切时,得以心情平静,欣慰地同意说:妈妈是最初的老师,代代都如此!

作者简介

蔡颖卿 Bubu——

畅销书作家、生活美学家、教养专家。

养育两个女儿,先后经营八家餐厅,装修设计30个空间,出版17本畅销书,还主理一间教养生活空间,传递“好好生活、好好工作、好好吃饭、好好说话”的生命热情。

生活美学系列:《家与美好生活》《回到餐桌 回到生活》《两个人的餐桌 两个人的家》《有爱意的人生真好看:旅行私想》《用细节把日子过成诗》《唯爱与美食不可辜负》《我想学会生活》《放下手边事,坐下来读读书》

教养美学系列:《教养在生活的细节里:洪兰 蔡颖卿 爱与智慧的对谈》《教养在生活的细节里:写给孩子的工作日记》《教养在生活的细节里:妈妈是永远的老师》《教养在生活的细节里:安定的妈妈有力量》《教养在生活的细节里:我的工作是母亲》《教养在生活的细节里:妈妈是最初的老师》

翁书旂Pony——

蔡颖卿的小女儿,从小喜欢用图说话,更热爱任何与食物相关的活动。书旂“温柔却有定见”,有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她的物质需求非常简单,但永远可以用与众不同的心思与巧妙的双手,创造出许多小乐趣。

编辑推荐

☆一位母亲的十年教养札记,也是她给两个女儿的爱的双结:在养育“十全十美的孩子”与做“尽心尽力的母亲”之间,蔡颖卿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她希望每一位母亲,在快速转变的社会氛围中,回归关爱孩子的初心:妈妈是孩子最初的老师,代代都如此!

☆ZUI美好的教养方式——摆脱父母法则说教式的理所当然,蔡颖卿的教育方式,有别于其他教育方式的是,她认为

教养如果不在生活中耕耘,任何追求都会成为空中楼阁。她把对生活的美好的感受力融入到教育里,在生活的实作中,在每一个日常的作息里,衣、食、住、行、知、乐的每一个场景都是亲子共习的域所。

☆蔡颖卿“好好生活就是教育”的教养美学观正逐步掀起热潮:目前蔡颖卿的教养美学著作已出版4本,《教养在生活的细节里:洪兰 蔡颖卿 爱与智慧的对谈》《妈妈是永远的老师》《写给孩子的工作日记》《安定的妈妈有力量》,豆瓣评分高、读者美誉度好,育儿kol、阅读社群、亲子类大号自动自发地领读、推荐。十点读书、凯叔讲故事、果妈阅读等都有推荐。

☆TED演讲者、台湾教养专家洪兰教授作序推荐:这是一本我所看到最好的亲子教养书……

☆繁体版甫一出版,即长距台湾诚品畅销书排行榜、博客来亲子教养类TOP十。在台湾有超1000万人浏览过她的教养与生活博客,在她的带动下,很多年轻父母将对孩子的教养贯穿在日常的生活习作中,对他们来说,蔡颖卿已经成了她们在教养方面的精神导师。


《教养在生活的细节里. 妈妈是最初的老师》电子书免费下载

pdf下载 txt下载 epub下载 mobi下载 azw3下载

前言

推荐序/被信任的孩子会自重自爱

“中央大学”认知神经科学研究所教授 洪兰

这是一本我所看到的最好的亲子教养书。看完后心中非常感动,真希望天下父母都能像这位妈妈这样开明、善解人意,天下老师都能像书中老师那样鼓励孩子上进,天下孩子都能像作者的两个女儿一样聪慧努力,自动自发。

细想起来这三者是互为因果的。父母先要有正确的观念,知道分数只是评量的一种,却不是唯一的一种;成绩单只是一张纸,重要的是孩子学进去了多少。父母的观念会影响老师的态度,老师又会影响孩子的动机,若都是正向的,自然就会得出书中主人翁的成果了。

其实现在我们收研究生已经不再看成绩单了,因为甲校的一百分可能等于乙校的五十分,何况课堂上学到的若不会实际运用也是枉然。因此,当作者的孩子以要考试为由,要求母亲减免洗碗时,母亲断然拒绝说“不差那二十分钟”,这令我拍案叫好。现在的父母只要孩子念书,什么事都不要孩子做,使孩子变成生活上的白痴,而且很自然流露出念书最大、考试最大的神情,这是不对的。读书只是成长的一部分,为未来做准备,而“未来”还需要很多的能力,那是课本不能给,必须从生活中去体验的。所以这位母亲在煮菜时,把孩子叫到厨房来看,学习过日子。我的母亲也是从小叫我们姊妹做家事,使我们每一个人都会拿菜刀和剪刀,到现在打毛衣、钩钩针、做饭菜都不必求人,更让我们知道“薄技随身胜过良田万顷”,读书和做家事是不相抵触的,只要你知道如何利用时间。这位母亲的观念是她孩子成功的最主要原因。

作者因为丈夫工作的变动,带着孩子从台湾到曼谷又到新加坡,在这过程中,孩子经历了不同国家的不同学制。当我看到台湾中学三年级的数学家课是一百九十六题,而曼谷最多才四十题时,真是难过。我们的孩子天天困在四墙之内演算那些永远做不完的习题,真的有这个必要吗?为什么其他国家的孩子花在做习题上的时间比我们少,数学成就却没有比我们少?

书中有一篇是《是做功课还是抄功课?》,为了应付不可能做得完的作业,孩子学会了作弊,但是在大人生气之前,请先想一想,没有孩子愿意作假,这是官逼民反!大家都知道质比量重要,不知为何,台湾始终跳脱不开“量”的窠臼,连大学教授升等都是看篇数。

或许中国人人情压力太大,只好都用“量”来求公平,其实这段文章的最后点出了台湾教育的问题:老师因为担心孩子不能自动自发,所以派了很多功课,但是忘记了只有被信任才能养成自动自发的学习习惯。作者说得没错,台湾的教育是消极的防范,而不是积极的教导,其实我们所有的政策都是消极的防弊,现在汇款一次只能汇三万元了,但是歹徒依然继续诈骗、逍遥法外,人民生活却被法规绑得不便了。

作者的女儿不喜欢上台湾的美劳课,因为老师常要求学生这样、那样做,使得学生的作品出来都是一个模样,这是台湾教育最大的问题,我们到了二十一世纪仍然用十九世纪的模子来套学生,使教出来的学生个个一个样,失去了自我个性。连美劳课都不给学生一点创作的空间,难怪台湾的学生对上学这么没有兴趣。

台湾的教育千头万绪,但是在这本书中,通过孩子亲身的体会,你可以嗅出我们学生不快乐的原因,我们要求孩子照着我们的话做,因为我们吃过的盐比他们吃过的米多,走过的桥比他们走过的路多。我们忘记了在演化上,只有子代超越亲代、青出于蓝更胜于蓝,才是成功;要更胜于蓝,我们必须给他们超越我们的空间。

这本书文字流畅,浅显易读,但道理很深。希望这本书能够给天下的父母和老师一个反省的机会。学习可以是快乐,有实质的,但是我们第一,必须改变分数是唯一标准的观念;第二,必须放手给孩子一个发展的空间。一个被信任的孩子才会自重自爱,一个会自重自爱的孩子才会主动去学习,在社会上才会成功。

简体版自序/妈妈是最初的老师

很难忘这本书在二〇〇七年的一月完成编辑工作之后,最后要定书名时的心路历程。幸运有那番自我挣扎与出版社一片善意又多重角度的讨论,最后才把我人生这段自省的教养记录给了一个符实的书名──《妈妈是最初的老师》。

这本书的内容最终以八个字完成收纳。这十几年来,因为读者同意、体悟与实践,它因而超越了我个人的经验与主观的感受,完成了书名所应该具有的客观意义,也回应我所认知的亲子内涵。如今,再也没有人像这本书刚出版的一两年那样,在相关的演讲之后,带点疑惑或挑战地问我:“为什么书名是《妈妈是最初的老师》,那爸爸的角色呢?”

教养的实质,不在于如何去谐音或仿义书名的用字;更不在于窄化理论或泛谈方法;一个人既是母亲,又真正成了孩子初次学习的老师,只因为她处于“了解”的位置:

始教之初,了解自己的言行对孩子有多重要;

施教之时,了解自己对所教之事意义与技巧的掌握;

教导之后,了解孩子是一个独立与完整的个体,因而再不放心也能放手地让他们去踩踏责任的实地,在生活场中,挥汗练习自己的课题。

正因为这份有层次的了解,又因为生命有相对的岁差;岁差形成经验的隔绝,才使得“年长”受到尊重。因此“妈妈”这个角色也才能一再地成为孩子新经验中“最初”的老师。这是我身为年近六十的女儿,对九十岁母亲继续给我身教的感谢;也是我对两个年过三十的女儿永远开放心胸,乐意给予指导的心情。

亲可以为师,是必然,师应该如亲,是泛爱;这本书的内容并不是因为出版而写的,但所记录的点滴集合了我所深信的两股生命情感;也正是如今提供我教学与照顾孩子所需要的力量活源。

当读者看到这篇序言时,这本书已是第三次以简体再版。我很感动时代华文在编辑上精益求精的态度,因为,那正是每一位母亲无论站在教养的哪一个进程都天生怀抱的精神。

十周年纪念版序/妈妈是最初的老师,代代都如此

《妈妈是最初的老师》从出版到现在,刚好过完十整年。十年在时间的长河里只是滴水之量,算不上什么,但对一个人的生命长度来说,十年好珍贵。

我在二○○七到二○一六这十年里,刚好从壮年、中年过渡到前老年,而当母亲的资历,也满三十年了。这十年社会的转变给我的感触,比过去自己所经历的每一个十年都要多。更特别的是,因为这本书的出版,我认识了很多新一代的父母和他们的孩子。我们曾长期一起工作或读书,这些踏实的经验,使我深深感受到教养经验中继承与传递的意义。

“继承”使人有富足、安全与受照顾的感觉,是爱的接受;传递使人自尊自重,充满关怀的热情,是爱的给予。就教养的意义来说,如果我们不欢喜继承,所有的经验都要重新摸索,一定难免慌张失措;就实际生活来看,如果我们不努力传递,老年的未来会变得尖刻孤寂,充满不安。这十年里,我觉得最踏实的,就是把自己继承来的经验传递给有机会彼此认识的朋友,大家一起努力守住旧价值里最坚实的一面,也吸收新时代的展望和贡献,让被爱与爱在不同的世代母亲之间感应并合理地循环。

回头看这本书,浮现的是从十年前又往前回推那十年的自己。

生活几乎被工作与孩子的需要占满的日子虽然已远,但是,那份忧喜总是掺杂、时间总嫌不够的深刻,却从来没能忘怀。而今,我眼前一个个新一代的母亲,也都正为此而努力。我但愿她们宽心愉快地当母亲,我但愿她们比我更成熟地看待养儿育女所经过的一切,然后在跟我同一个年龄时,回顾自己所做的一切,得以心情平静,欣慰地同意说:妈妈是最初的老师,代代都如此!

目录
推荐序/被信任的孩子会自重自爱 洪兰
推荐序/妈妈传给她的,她也传给孩子 邓美玲
推荐序/一道平淡的菜 余安邦
简体版新序/妈妈是最初的老师
十周年纪念版序/妈妈是最初的老师,代代都如此
繁体版自序/爱的双结
· · · · · · (更多)
短评

当了妈妈之后,才深深体会到“妈妈是最初的老师”这句话的分量之重。

2020-05-20

跟蔡老师继续学习。

2020-05-20

标签
蔡颖卿,老师,教养美学,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