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作者:孟元 | ISBN:9787550733459 |
书籍语言:简体中文 | 连载状态:全集 |
电子书格式:pdf,txt,epub,mobi,azw3 | 下载次数:6223 |
创建日期:2023-01-01 | 发布日期:2023-01-01 |
运行环境:PC/Windows/Linux/Mac/IOS/iPhone/iPad/Kindle/Android/安卓/平板 |
本书系统阐述了金融机构在我国反洗钱中的核心地位,梳理了金融机构反洗钱有效性相关国内外文献,借鉴风险偏好理论分析金融机构反洗钱有效性作用机制,运用约束激励机制,参考国际反洗钱规则、标准和我国反洗钱相关法律制度以及反洗钱工作实践等多种因素,基于实践以寿险类金融机构为例,采用平衡计分卡方法构建了有效性作用机制模型。实践已证明该模型找准了金融机构有效性作用机制当中风险与控制两个基本方面相互作用的逻辑内涵,符合人民银行对金融机构反洗钱工作的定位和方向,模型的进一步实操性探索正由中国人民银行深圳支行反洗钱处主持开展,为持续评价和提升我国金融机构反洗钱有效性提供了新的参考路径和理论支撑。
作者简介
孟 元:男,深圳大学理论经济学博士研究生。2006年参加工作,长期从事金融机构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内部审计、合规及反洗钱管理工作。
陶一桃:女,经济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经济特区问题研究专家,深圳大学原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现深圳大学中国经济特区研究中心主任;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国家社科基金评审专家;中国经济思想史学会副会长、广东经济学会副会长、广东省优秀社会科学家;深圳市学术领军人才、深圳大学理论经济学学科带头人、深圳大学荔园领军学者。
黄 键:男,曾任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反洗钱处副处长,长期从事反洗钱理论政策研究和监管实践工作。
71相关研究专著较少,创新性较强。
71学术出版物、金融专业领域研究
序 三
PREFACE III
反洗钱是实现风险效益均衡的能力
这本书是我博士研究的重要成果,也是我对反洗钱问题的理论探究与现实考证。它承载了我五年博士生涯的心路历程,同时反映了我理论探寻的成长轨迹。
2019 年4 月17 日,FATF 正式发布第四轮《中国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互评估报告》,肯定了近年来中国在反洗钱工作方面取得的积极进展,认为中国的反洗钱体系具备良好基础。同时,报告指出中国反洗钱工作也存在一些问题,建议中国拓展国家洗钱和恐怖融资评估信息来源;加强对金融机构和特定非金融机构风险评估,加大监管力度,提高金融机构和特定非金融机构合规和风险管理水平等。从中,我们不难看出中国金融机构反洗钱的主要矛盾集中在金融机构风险管控与业务效益不相适宜,欠缺系统全面的反洗钱合规和风险管理能力,难以体现反洗钱有效性等方面。此后,中国人民银行进一步明确金融机构反洗钱有效性实现的方向和路径,于2019—2021 年相继发布一系列重要监管文件,强调金融机构反洗钱工作的根本任务不是片面地满足监管需要,而是应以风险为导向,贯彻风险为本理念,提升有效性。在此背景下,金融机构应依据自身的风险偏好,优化反洗钱资源配置策略,在主观目标和客观现实之间、在效益性和稳健性之间取得平衡。
方向与路径明确了,金融机构该如何实现?反洗钱的目的是什么?金融机构应基于怎样的前提开展反洗钱?什么样的反洗钱有效性机制可以为金融机构赋能?在对反洗钱持续数年的研究中,我经历过高潮与低谷,却始终保持着对答案的渴求和理性的思考。提出问题是每一位反洗钱人的权利,寻求答案并验证论点则是我—一名反洗钱人责无旁贷的义务。问题有很多,但其具有合理性的答案深深扎根于实践和历史。
师,事也。事无师,故可为师。历史经历是最好的老师。学术研究归根到底是对事物的历史性总结及现实问题的再思考,研究是否成功取决于是否充分运用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来探究事物发展的本质。“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1 理论的高度取决于它反映时代问题的深度。十年后反洗钱人对当下反洗钱认识的高度,取决于当前反洗钱实践的广度和学者对这一实践认识和理论研究的深度。
本书将风险偏好理论与反洗钱治理相结合,从洗钱风险识别与评估、控制执行与质控、数据标准与治理、反洗钱成果及有效性四方面入手研究金融机构反洗钱有效性,于国内外尚属首次,而这一具有一定创新意义的研究成果,得益于本书的两位合作者。
陶一桃教授是知名经济学家,深圳大学理论经济学带头人,也是我的博士生导师,她从制度经济学视角对反洗钱的理解,给了我重要的启发。陶教授认为:反洗钱制度安排可以理解为由政府向社会提供的金融安全环境与社会道德环境这一公共物品,当政府以立法的形式提供这一公共物品时,就是把个人选择(银行个体的选择)转化为集体选择(政府法律文本)的过程。她认为,“零容忍”的成本是高昂的,而且金融机构很有可能为最大限度降低因“黑钱”流入带来的风险,出现“孩子与洗澡水一起泼掉”的“无谓损耗”。于是在“零容忍”原则下,金融机构反洗钱会呈现出更加突出的边际成本递增、边际收益递减的情况。随着
合规成本不断提高,反洗钱的成本—效益的天花板日渐显现,其相关资源投入会逐步趋于停滞,有效性也会开始逐步削弱。
黄键是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反洗钱处原副处长,长期从事一线反洗钱监管工作,他关于反洗钱监管、约束与激励、成本与收益、有效性等方面的观点,不仅让我们的研究更贴合中国反洗钱工作的实际,更使本书的成果在出版之前就经历了实践的检验、反馈和修正,让我们对于本书成果在中国实际应用中的适应性更加自信。他认为,中国的反洗钱工作,对有效性的要求和追求是初心,但不论是监管部门还是义务机构,都有一个认知提升的过程。近二十年,反洗钱工作经历了从“应付式”的“规则为本”,到以风险为导向、有效性为目标的“风险为本”,这期间有过阵痛和教训,也积累了大量的经验教训,在通往反洗钱星辰大海的历程中,只有抓铁留痕、久久为功,才能在过程中不断地自我修正、自我升华,才能让现在的认知凝聚成共识。作为反洗钱主力军的金融机构是理性经济人,所有的成本投入要考虑是否能形成匹配的收益,博弈也因此产生。因此对于反洗钱方面的投入与收益,需要有关于有效性及其实现路径的理论引导与实践支撑。金融机构在认知洗钱风险的基础上,通过自主的反洗钱举措,不断完善洗钱风险分析、评估、监测、管控体系;通过该体系与其他风险管控体系的有机融合、连通,不断健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实现风险管控能力提升所带来的长远效益。
本书对反洗钱有效性的研究从总结历史开始,将当下广泛运用的“风险为本”原则作为认识出发点,探究金融机构反洗钱有效性的理论思维,重点参考国际反洗钱规则、标准和中国反洗钱相关法律制度以及反洗钱实践经验,借鉴风险偏好理论,运用约束激励机制,深入诠释了金融机构反洗钱外部威胁与内部脆弱之间的作用关系,重新认识了金融机构洗钱风险与反洗钱有效性之间的作用关系,系统性分析了金融机构反洗钱能力与业务发展之间的作用关系。
“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反洗钱实践同理。本书的相关研究内容,已在部分金融机构得到良好验证。例如书中的理论与模型研究成果已被某大型国有寿险公司采纳,将“反洗钱有效性一体化”模型转化为反洗钱管理软件应用于实际业务工作中。该寿险机构在“反洗钱有效性一体化”实践中采用了平衡计分卡方法,构建了风险监测和控制执行两大系统。两个系统通过有效性传导机制联系在一起,其技术框架囊括了三大模块十四项主要功能,实现了从客户准入到退出全流程覆盖和实时监控。实践证明该模型找准了金融机构反洗钱有效性要素间相互作用的逻辑内涵,将金融机构反洗钱成果与社会效益相结合,指明了金融机构反洗钱工作的定位和方向,为持续提升中国金融机构反洗钱有效性提供了新的参考路径。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1 中国反洗钱有效性的不断提升,靠的是贴近中国实际的实践、思考与总结。这是无法通过简单地复制国外的做法产生的,它只能来源于基于中国国情的实事求是的研究。比较、总结、实践周而复始,任何虚浮和热闹的东西终将消逝,真正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将会在历史实践中逐步绽放光芒。本人正走在一代又一代反洗钱人踏上的道路,决以先贤为榜样,争取为国家和民族,也为自己哪怕做一点微小而有用的事。
实践没有终点,真理探索也未有穷期。值本人毕业之际,海天出版社经选题论证后同意出版这部书,我深感有幸,这使本书多年的研究与实践有了在更高更开阔层面上接受实践检验的机会。希望读者在阅读时多运用自己的实践经验检验书中的观点、模型和结论,与作者一同探索中国金融机构反洗钱有效性提升的道路。
孟元
2021 年11 月于深圳大学
目录
第一章 国内外反洗钱的基本经验 1
第一节 历史经验值得借鉴 3
国际洗钱形势 5
国内洗钱形势 7
反洗钱的历史总结 8
反洗钱有效性成为关注重点 13
第二节 有效性作用机制不明 14
“风险为本”难以落实 14
金融机构反洗钱有效性作用机制不明 18
缺乏一套以提升有效性为目标的金融机构反洗钱体系 20
第三节 有效性命题及其分析 20
命题的提出及其意义 20
有效性是反洗钱的核心目标 24
第四节 反洗钱是实现风险效益均衡的能力 27
研究重点 27
研究难点 27
研究创新点 27
第二章 反洗钱是在斗争中进步的 29
第一节 洗钱活动及其特征 30
什么是洗钱 30
金融业洗钱活动特征 32
第二节 反洗钱与反洗钱研究 34
反洗钱国际规则体系 35
对反洗钱研究的回顾 47
反洗钱约束激励机制的一般性说明 5
第三节 将风险偏好理论引入反洗钱约束激励机制 57
第四节 局限和启示 61
第三章 对反洗钱有效性作用机制的理论分析 61
第一节 反洗钱有效性作用机制影响因素分析 64
反洗钱有效性与“风险为本” 65
反洗钱有效性与风险评估 80
反洗钱有效性与实现路径 95
第二节 基于风险偏好理论分析反洗钱有效性作用机制 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