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作者:野村萬斎 | ISBN:9787541158056 |
书籍语言:简体中文 | 连载状态:全集 |
电子书格式:pdf,txt,epub,mobi,azw3 | 下载次数:7486 |
创建日期:2021-02-14 | 发布日期:2021-02-14 |
运行环境:PC/Windows/Linux/Mac/IOS/iPhone/iPad/Kindle/Android/安卓/平板 |
人生的起点是无法选择的,而有时,人生的道路亦如此。就像他,出身于狂言世家,三岁初登舞台,从此走上“狂言机器人”的养成之路。“我为什么一定要表演狂言呢?”这句从未能说出口的怀疑,只有用一生的努力来寻找答案。为了毫无破绽地站立在舞台上,日复一日地在严苛的声音和身体训练中习得教养,在一呼一吸之间感受着对手的微妙。当自由的自我意识突破传统的条条框框,便将抵达“人间狂言师”的境界。
野村万斋,狂言师,日本国宝级艺术家,重要非物质文化遗产综合指定者。1966年出生于东京,师从其祖父六世野村万藏和父亲野村万作。毕业于东京艺术大学音乐学部邦乐科,主修能乐。1994年依日本文化厅艺术家在外研修制度赴英国留学。1999年获日本文化厅艺术节戏剧部门新人奖。2005年获纪伊国屋戏剧奖。主办剧团“狂言是也座”,2002年起出任世田谷公共剧场艺术总监。担任东京奥林匹克运动会开闭幕式总导演兼创意总监。
自三岁初登舞台以来,在国内外演出了数十部经典狂言剧目,并致力于狂言的现代化,运用古典艺术手法跨界执导了舞台剧《敦:山月记•名人传》《国盗人》等。在为能•狂言的普及做出贡献的同时,还参演了许多舞台剧、电影、电视作品,如:主演蜷川幸雄的《俄狄浦斯王》《浮士德博士的悲剧》,在三谷幸喜的《贝吉•帕顿》中饰演夏目漱石,在《上海月亮》中饰演鲁迅;出演黑泽明的《乱...
(展开全部)
「我为什么一定要表演狂言呢?
在我将“活着”的那种喜悦
分享给在场所有人的那一瞬间,
答案就会宛如彩虹一般显现。」
野村万斋,当代首屈一指的人气狂言师,活跃于多方舞台的跨界艺术家,被誉为日本未来的“人间国宝”。怎么看都是成功的人生,他却自比“狂言机器人”。生为狂言,在自我意识形成之前,身体里便被编入了“程序”。背负着宿命,只有在这条路上不停地走下去,才能证明自己的存在;只有不断地证明自己,才能真正地活下去。
在这本随笔集中,野村万斋分享了他的成长历程、创作焦虑、不满足的自省,以及自我挑战与突破。正如狂言,有正经,才得以欢笑。当他将宿命化为活着的原动力,生命之花已然绽放。
* * *
◎ 通过“解剖”狂言师的身体,从头到脚、由内及外地生动展示了狂言这门“徒手之艺”。
◎ 编年体讲述了个人狂言生涯的发端与修行,从武司时期的点滴到成为人气狂言师万斋。
◎ 回顾了留学英国期间尽情呼吸自由的现代空气,与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家切磋的宝贵经历。
◎ 阶段性记录了在“狂言是也座”的创作体会与演出心得,以及在海外文化交流中的有趣见闻。
◎ 分享了在古典艺能、现代戏剧和影视表演中的尝试与探索,以及对“传统的当下”和狂言未来的思考。
◎ 字里行间流露真性情,绝美写真令人惊叹,原来他是这样的野村万斋。
* * *
#万斋OS#
「自我幼时起,狂言就被灌输进了我的身体里,它将我改造成了一台适合展现狂言艺术的计算机。」
「一年的时间里,我将头发留到了肩部,长度足够在脑后束起来。但回国后第二天我就把头发剪了。要是我解释说这是为了梳成丁髻,或许就不会有人说什么了吧?我一边在脑子里想着这些强词夺理的解释,一边惋惜地望着自己的头发像流水素面一样簌簌掉落,仿佛自己逝去的青春。」
「“我为什么一定要表演狂言呢?”当年我因为害怕师父万作,所以不敢这样问他。轮到我的儿子,他却很简单直白地问出了这个问题。我苦苦思索答案而不得,于是老实地回答道:“其实我和你想的一样。”」
狂言与计算机
2000年,我应文部省中央教育审议会的邀请,参与了一次研讨。当时讨论的主题是“教养”。所谓“教养”,究竟是什么呢?借着此次研讨,我再次思考了这个问题。
我所认为的教养,就是“身体为了生存所具备的机能”。以知识的形式死记硬背下来的不是教养。若以狂言为例,狂言师为了掌控舞台而习得的教养,我们称之为“型”。一边通过个性和经验编排这种“型”,一边将其展现出来,这就是狂言的一大修习之道。
狂言的教授是师父与弟子一对一进行的,弟子要学习狂言,需从模仿师父开始。其中尤以父子之间“口耳相传”的情况最为多见。说到模仿,其实就是令自己变成旁人,也可以称为表演这种行为的源头。因为狂言是借他人来表现自身,所以也可以说,是模仿的艺术促进了狂言的发达。
狂言师的弟子——也就是他的孩子——会以声音和身体为核心去模仿父亲,并记下这种模仿。这其实与动物为了保护自己、寻得食物而模仿父母,并将父母的行为全部记忆下来是一回事。对于后代的教育,我们常强调要尊重孩子的个性。然而,没有亲身习得教养的孩子,恐怕是没有办法真正拥有个性的。
对于我们这些狂言师来说,自幼所习之艺和尊重个性毫无关系。师父说出“吾乃居住于此附近之人”,弟子便重复这句话,就这样一句一句地学习下去。师徒二人面对面,父亲——也就是师父——会将声音直接传递过来,然后徒弟会在内心中通过自己的感受去理解这句话,继而将它再现,回复给师父。整个练习过程就是这样不断地反复。
倘若用时下的计算机语言去解释这种行为,那么“狂言的训练”其实就是编程。“编程”这个词,可以说是一个重点。不去理会儿童会如何理解,而是将一名狂言师所应具备的功能大量地植入孩子的体内,这一点非常重要。这一过程中根本不存在“个性”。为了避免弟子出现“程序错误”,师父——也就是程序员——会要求徒弟无数次地重复模仿。
以台词、语言为例,它们是通过传递内容、含义的信息和声音才得以成立的。此处的“声音”可以从种种形式的角度去分析。音质、音色、音量自不必说,还有能量及其所表现出的整体印象等方面需要顾及。所以即便是师父亲口传授,还是会有孩子所无法理解的部分存在。最初,弟子先是模仿“音程”,小声重复“吾乃居住于此附近之人”,然后师父会提醒他“声音太小了”,于是弟子就要进一步模仿“音量”。也就是说,师父会故意让弟子暴露出没顾到的细节,然后提醒他注意,如此循环往复,最终固定下来。
狂言中存在着“立姿”。在狂言中,“立姿”指的就是“毫无破绽地站立”。能舞台是一种不使用舞美道具的“空的舞台”,身体必须能持续承受来自观众的那种专注力所带来的紧张感。这种“立姿”也是弟子模仿师父,从师父那里习得的。但是,每个人的手臂、手腕、腰围的长短比例都是不同的,所以师父从整体出发做示范,然后弟子对所见进行理解,模仿师父的“立姿”并展示给他看。师父也从其所呈现的整体状态着手修正。比如弟子摆好“立姿”,伸出一只手,倘若师父觉得手的位置太靠下,就从下向上敲打它;如果觉得手抬得过高,就从上向下敲打它。通过敲打,被击中的那一部位的神经就会受到触动,弟子的精神也会逐渐集中,“型”便得以逐渐扎根于他的身体里。
就这样,一边不时有痛苦伴随,一边逐渐令意识深化,久而久之,全身的线路将被打通并开始工作。到此为止,一名狂言师便习得了他应有的“教养”。
在拍摄照片时,经常有人说我“看上去仿佛全身的神经都接通了一般”。但我在儿时是做不到全身的神经都连接起来去摆“立姿”的。所谓的教养与人本身的意志无关,在某种程度上,它是在进行一种“数字化”的编写。我们常看到这种情况:因为无法完全信任自己的身体机能,所以演技就显得不甚舒展流畅。这也能够说明,所谓古典艺能,就是虚拟的人在驱使着“型”或“立姿”这类“数字化”的东西。
人体其实很像是一种“硬件”。只要拥有一台能够通过身体(而非知识)习得“型”和“立姿”这一类“软件”的“计算机”,就拥有了能够发挥自身个性的力量。这和我本身的意志无关。这是因为自我幼时起,狂言就被灌输进了我的身体里,它将我改造成了一台适合展现狂言艺术的计算机。
其实,不论是我来表演狂言,还是一位业余人士来表演狂言,“型”都是同样的,没有区别。但是倘若累积的经验及表演者生活的环境不同,那么表现出来的那种“质”也会有所不同。专业人士能够发挥他的专业性,加倍、加速地提高技艺水准,令身体机能逐渐增强。狂言这种艺能形式并不是只有“古老”这么一个特征而已,它还具备普遍性——一个完成了的方法论。
举个例子,在狂言中,“笑”也有其相对应的“型”。一般在西方,如果要表现欢笑或悲伤这类情感,就需要先令自己产生这样的情感,然后再思考如何在此基础上做出“表现”这一情感的行动。但是在狂言中,即便没有想要发笑的情感,只要使用“型”这种“软件”,演员就会像突然按下开关一样自动做出表现发笑的行动。总之,套用“大声发笑”这样的“型”,就能让自己倾诉出来,随之也就豁然自在,感到“想笑”了。这正是一种“编程”啊。虽然一开始不明白其中的道理,但是只要学习了相关的手法,就会逐渐熟练,相关功能也会开始运作,并为我所用。而涉及“表现”的行动,是不能通过灌输知识习得的。日本的古典艺能就是这样一种拥有高度精练表现手段的文化。
从我的角度来说,电影导演黑泽明先生所遗留下来的工作,正应该由亲身习得了“教养”的人去完成。因为黑泽先生本人就是将能乐当作“教养”去学习的。也因此,其作品中那些影像所表现出来的感觉和我们所习之事其实非常相近。如果我们能够凭着这份“教养”,昂首挺胸,自信地将日本的文化和戏剧展示出来,那么这种“教养”就永远具备普遍性。
我在现代剧场中表演狂言的时候,会觉得“剧场狂言”非常具有前卫性。二十年之后再看“剧场狂言”,恐怕也不会觉得这种形式很过时吧。相比之下,过去的地下戏剧当年虽走在时代前沿,二十年过去后,它的表现形式却让人感觉非常陈旧老套。而狂言这种形式,不但在能乐堂表演不显陈旧,在现代剧场的舞台上表演也一样,总是令人耳目一新。
在国际化的进程中,我们常听到“日本人应该有日本人的样子”这句话。它当然没有右倾的意思。它指的是我们应该从最根本的角度,让日本传统文化这样一种我们习得的“教养”发挥它的能力,并促使我们拥有身为日本人的自信。
自序 狂言与计算机
1 狂言与“身体”
吾乃武司 编年史1987—1994
2 狂言与“感觉”
吾乃万斋 编年史1995—2000
3 狂言与“性质”
后记 我是狂言机器人
文库本后记
出版后记
书拿到了,很满意。
2020-12-07 01:04:12
人们赞誉野村万斋,称他是日本未来的人间国宝。出身艺术世家的他,沿袭曾祖父野村五世的隐居名,自幼师从父亲野村万作,小小年纪便要登台,模仿着父亲的一招一式,似乎注定无法逃脱传承狂言的家族使命。 他总是以“狂言机器人”自比,像是嗔怨自己被传统艺术力量支配的命运。过...
2020-11-17 14:03:15
此次《狂言机器人》出版,本来有千言万语想要说,也辗转反侧许多个晚上,思索要如何记录下自己想要表达的一切。 但是犹犹豫豫反而不知从何下笔。 正巧今日阳光不错。收起倾诉欲,先短短写几句吧~ 《狂言机器人》这本书,从策划到推荐,再到成功后有幸亲手去翻译万斋所说的一字...
2020-11-30 12:2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