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你喜欢
慢游中国:只道寻常

慢游中国:只道寻常

书籍作者:王身敦 ISBN:9787121440366
书籍语言:简体中文 连载状态:全集
电子书格式:pdf,txt,epub,mobi,azw3 下载次数:7442
创建日期:2023-05-01 发布日期:2023-05-01
运行环境:PC/Windows/Linux/Mac/IOS/iPhone/iPad/Kindle/Android/安卓/平板
内容简介

《慢游中国:只道寻常》是摄影师王身敦长期摄影专题的集结出版,现阶段包含1983到1988年、2009到2022年两个时间段的影像。几十年来,他持续用黑白胶片记录着这片土地上的普通人和日常生活场景,平静如水,静默如歌,像是久违的乡音和民谣。相比于宏大壮阔的时代背景,他真正关心的还是生活其间的人。在多年的观察和拍摄的过程中,他始终用脚步感受这片土地的平缓脉搏。将所有的视角集中在“始终是百姓的生活,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中间。这些影像具有社会学和人类学意义。他所使用的相机、镜头,甚至胶片型号在几十年的时间中保持一致,从来没有改变过(柯达TRI-X 400),两台徕卡胶片相机跟随摄影师超过30年,镜头的选择也十分克制,只用了35mm和50mm。王身敦觉得黑白照片脱离了色彩的影响,可以更好地传递情感与信息。《慢游中国:只道寻常》的照片都是全画幅输出扫描,可以看到胶片的边边,没有做出第二次剪裁,因为摄影师希望观众能与他一起看到拍摄时在取景器看到的景象与气氛。

作者简介

王身敦,摄影师,曾任职于合众国际社 (United Press International)、 路透社(Reuters)、盖蒂图片社(Getty Images); 亦曾任世界新闻摄影比赛 (World Press Photo Contest)评委,世界新闻摄影比赛大师班 (World Press Photo Joop Swart Masterclass)学员提名委员会成员。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摄影师、摄影爱好者。

你心里的镜子需要常常打磨,才能看清这个世界——王身敦

王身敦的作品,是那种愿意把自己隐藏起来只用作品说话的摄影师。专注,低调,安安静静地做着一个记录者和聆听者。王身敦之前在通讯社做图片编辑、摄影师、副总编辑,还当了几次荷赛评委和世界新闻摄影大师班的导师——这些光环给人的想象,是他的作品一定是“极具冲击力”“视觉盛宴”“火树银花”那样子的,但事实上,他耗费近40年拍摄的个人专题“慢游中国”里的那些黑白银盐影像,宁静、深邃得如同贝加尔湖的水面。

他在一线新闻单位多年,深知摄影如何引人入胜,但自己拍摄的影像和一般人想象间存在着巨大的反差,而这反差中所浓缩和酝酿出来的,正是我要做这本画册的理由——久违的,日常的阳光和空气带给我们的真实情感;从他人的生活和心灵中我们能够体会到的一切,所有人的幸福,都与他人有关。

当“日常生活”变为一种渴望

我从他的照片里面读出了什么呢?一张张各具表情的面孔,一些充满了故事的场景,一些主人公和土地的联系,一些贯穿历史的现象,一些风俗和习惯传承,一些相互呼应的空间关系中发生的事情。在抽离了色彩的黑白空间中,有空气,有风,有雨水,有冷暖,有味觉,有触感,有情绪。这一切是因为,我去感受了他人的生活、情感、关系,主动去感受了照片里的空气。这一切,也许在以往不算什么,但在全球新冠病毒肆虐的环境中,显得尤为珍贵。这样的客观环境提醒我们,“日常”也许是最珍贵的,也是容易被忽略的。

这本书不需要有那种极强的主题性、符号性、风格性。相反,我要做的正是去掉这些符号,连摄影师和编辑都退居幕后,取而代之的是让照片本身说话,给读者创造理解的空间,用生活本身去阐释生活。

我们平时习惯了“中心思想”,习惯于目的性,习惯于“你的目标是什么”。而这本画册的作品,让你放下杂念,去慢慢地游走,遵从和打开自己的内心,去看,去读,去感受。去寻找——什么关系和情感,能让摄影师按下快门。读者会从照片里、日常生活里顿悟属于他们的真实。

这是一本“纯粹”的摄影画册

整个“慢游中国”专题本身是很纯粹的艺术品——摄影师整组作品的时间跨度很长,关注点很集中,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加,摄影师本人对于这个题材的理解也在不断地深化,观察视角在扩展,但是这些增长的能力,他没有用来去开辟新的题材,没有用来去做别的事情,而是全部专注地继续注入到“慢游中国”这个项目里。这些年来的作品,在内容上、摄影语言的运用上,能够看到变化,但是保持着形散而神不散的表达方式。在现代社会这个商品经济的大环境中,摄影师能保持这样的专注度、行为方式和定力是难能可贵的。所以在这个维度上,这本画册是“摄影师的画册、读者的画册”,是摄影师用几十年给读者带来的叙事诗,而不是我们在网络世界、电商世界中已经习以为常的“以用户为中心,注重读者体验”的画册,这两者是有本质区别的。我想,在我们所处这个时代,也许非常缺乏这样的“牺牲的毅力”和“对于纯粹的信心”。这一点也是我作为编辑,想让广大读者了解的一点。

“存粹”的另一个说法,是在技术上及印刷方面。王身敦为了保持视觉的一致性,这么多年来只用一种胶片(柯达Tri-x),一种旁轴相机(徕卡M6),使用的两个镜头是35mm和50mm,来拍摄这个专题——当然胶卷的批号是很难保持一致的了,无法达到一部电影采购一个批号的胶片来保持实用感光度的精度那样的地步——但是至少银盐颗粒的密度感和厚度感,基本是连贯的、自然的。之后通过专业高精度底片扫描将胶片数码化,所有照片都是王身敦自己来调图,印刷之前,我们在印刷厂用经过校色的电脑将照片调整成印刷格式——长调黑白模式。然后,我们从六种特种纸中选择一款表现亮部、暗部、各种反差下,看着都比较舒服的纸张,作为本书的印刷用纸。

排版方面也是如此——照片全部一样大,位置一致,就如同纸上的美术馆展览。页码和图注不会干扰读者对图片的阅读,图注都放在书的最后,全书简洁,保持足够的留白,这些久违的画册语言,也书写了一份从容,它的全部设计语言都在对你说:“别急,慢慢翻阅吧,慢慢感受它的气息”。

关于视角的问题

王身敦是坚持不剪裁照片的摄影师。你们看画册里的照片还保留着很细的黑边,这个黑边,这是35mm胶片的边缘,也是取景框的边缘——同时它也是镜头后面那颗有思想的头和眼睛观察范围的边缘——凡是他看到的,就让你都看到。这是一个摄影师的执念,很久不见了。

而取景器,只是一个“视角”的外化概念,导演维姆·文德斯在《一次》里,将镜头的力度一分为二:镜头指向前面叫做射击,镜头的后面叫做后坐力,那么对于王身敦来说,是什么让他框住并按下快门呢?

王身敦在香港出生,之后在伦敦生活,给合众国际图片社(这个社在越战中的报道中大放异彩)和路透社做报道摄影师,80年代来到中国大陆,是以一种外国人的视角在拍摄,但是随着他之后在北京扎下跟,生活了20多年,期间游历全国拍照片,拍摄公益项目,他的视角已经和当初产生了巨大差别,我们应该能从书中看出这种融入感。用王身敦的话说:“从1983年到1988年,在这土地上,我是游客;从2009年到2022年,我是居民,我喜欢慢慢地游走在这土地上。”这也是编辑中遇到的非常有趣的问题。

其次是空间关系,能看出他对于空间和透视非常敏感,用画面中的元素来构建了一个相互产生关系但又保持独立的视觉世界。我也能够看出多年的新闻摄影经历在纪实摄影中对于摄影师的影响和塑造——拍摄题材虽朴实,却可见深厚功力。

第三个是历史变化的视角。毕竟时间跨度有将近40年,这里面一点点的改变和人们的状态的一点一滴的变化,最终汇聚成历史的洪流。

以上就是我作为策划编辑的工作全过程,希望对于读者理解摄影师的作品,有所帮助。王身敦说,“心里的镜子需要常常打磨,才能看清这个世界。”我希望这本画册就是一个磨刀石,正在耐心等待着有心人的到来。


前言

慢慢观察,打磨内心


从20世纪80年代到今天,四十个年头,在这片土地上,我从一名过客变身成为居民。我喜欢慢慢的游走在这古老的国度里,用胶卷照相机记录无数的脸孔,身影,生活。

这里,有生活,有情感,有故事。

场景可以是街头,是市场,是车站,是公园,是江边。

人物可以是被怀抱的孩子,被搀扶的老人,看风景的情侣,扛重担的挑夫....

动作可以是跳舞,是过路,是锻炼,是谈情,是买卖,是游园,是遛狗,是烧纸,是看相,是卖艺,是下棋.....

一张黑白图片,没有颜色的纷扰,回归平静。

图片里面的元素突出了:一个人,两个人,三个人,几个人,人的分布,关系,层次,以致每个人的神情,姿态,他们处身的环境,进行的活动,层层叠叠,相互交接;这些拍进镜头里面的人们,就在身边,是熟悉的,也是被忽略的。

真实的影像,记录着平实的人们和平凡的生活,他们从何而来?会走到那里?他们的过去、现状、未来;他们立足的社会,所属的民族,拥有的历史……影像背后,有很多故事。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个地方的文化特质,其独有的名片,是来自生活在那片土地上的人,而这些人的种种思想、行为、个性、观念、信仰,又是这片土地的地理、气候、风俗、历史等因素所赋予的。

纵然没有可歌可泣的历史事迹,没有英雄将相儿女情长,没有开天辟地的神话传说,过去现在,芸芸众生过日子,依旧有滋有味。


目录

引言 刘香成
自序 王身敦
摄影师笔记 王身敦
编辑手记 杨磊
图片索引
个人简介

产品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