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你喜欢
每当我和我妈聊起艺术, 她说“哦”

每当我和我妈聊起艺术, 她说“哦”

书籍作者:[西] 胡安霍·赛斯 ISBN:9787559635488
书籍语言:简体中文 连载状态:全集
电子书格式:pdf,txt,epub,mobi,azw3 下载次数:9916
创建日期:2021-02-14 发布日期:2021-02-14
运行环境:PC/Windows/Linux/Mac/IOS/iPhone/iPad/Kindle/Android/安卓/平板
下载地址
内容简介

全书采取真实与虚幻相结合的手法,将艺术、亲情与想象融为一体,以图画的形式呈现艺术家作者与不懂艺术的母亲之间,关于艺术的或真实或假想的对话,借由这些通俗幽默的日常对话来重新解构艺术史上一些有趣的内容,反思艺术作品和艺术家的形象。

作者在勇敢表达自己对现代艺术看法的同时,更完成了一项伤感而温情的任务:他通过想象,回忆与母亲的生活点滴,重温亲情之暖,生命的点滴之美,倡导人们学会以欣赏艺术品的眼光来欣赏、善待自己的亲人和人生。


作者简介

胡安霍?赛斯,西班牙插画家。1972年出生于巴塞罗那,曾在马萨纳学校学习艺术与绘画。他曾与众多艺术、文艺类 出版物合作,如音乐杂志Rockdelux,增刊《地球的月亮》 《读什么》,以及《加泰罗尼亚日报》和《国家报》等。还 为加泰罗尼亚电视台绘制了Arros Covat系列动画片。此外, 胡安霍?赛斯还与多家zhiming品牌有合作,如耐克、匡威等。

代表作品有《以故事为生》《焦虑危机》《情感打击》等。


编辑推荐

1.西班牙知名插画家亲自著绘,重新解构艺术史上的伟大作品|不了解现代艺术与当代艺术,不知道什么是审美回音、行为艺术,不认识杜尚、博伊斯还有考尔德……不用担心,这本书将以你能听懂的方式来一一讲解,这些作品究竟好在哪儿。


2.原作十周年增补收藏版!一首献给母亲的生命赞歌 | 原作上市十余年,版权销售西班牙、法国、意大利、阿根廷、巴西、墨西哥等多国。书中艺术家儿子以其风趣独到的见解,为对艺术知之甚少的母亲分析艺术品的精妙与荒诞。在亦真亦幻的对话间,感受到儿子对罹患癌症母亲的浓浓深情和眷恋。


3.幽默清新的童真画风,揭示耐人寻味的生命真谛 | 书中刻意保留一些错别字,让那些羞于明说的亲情,借由难以理解的艺术,笨拙传递出温暖隽永的力量。


《每当我和我妈聊起艺术, 她说“哦”》电子书免费下载

pdf下载 txt下载 epub下载 mobi下载 azw3下载

前言

胡安霍?赛斯写过一本很美好但鲜为人知的小书,叫作《死亡的好时机》。在这本由莫尔萨出版社于 2000 年出版的书中,胡安霍以他惯用的连环画手法再现了某次他在巴塞罗那的拉瓦尔区散步时看到的场景。当时我正好和他在一起,在某种程度上,我觉得自己也是那个场景的一部分。当时,在某个二楼的阳台上,一条挂在外面的白色床单吸引了我们的注意,床单上有几个手写的大字,是一句简单的标语:绝不畏惧。

倘若在抛开情境、不知晓其由来的前提下看这条床单,这个朴素的标语就变成了一句真正的、蕴含深意的存在主义宣言,甚至称得上是一个艺术“行为”。绝不畏惧。如果我们停下来思考这句话,就会发现它是有隐藏含义的。后来我们了解到,应该是在1999 年,一场街头暴力摧毁了这个街区,而这条床单所表达的正是居民对暴力行径的抗议。然而,在第一眼看到这条床单时,这句神秘的标语的确使我们产生了一种特别的感受,想必对其他路过的行人而言也是如此。为了显得我们很厉害,不妨引用艺术家杜尚的话,把它称为一种“审美回音”。它让我们感动,向我们揭示了某种难以用文字表述的东西,使我们产生了某种类似宗教信仰或坠入爱河的情感体验。于是,我们开始思考这句标语对于世界、对于写下它的人、对于我们自己又有着何种意义。

一年后,胡安霍?赛斯把这件真实发生过的事情画成故事,试图将那个令人顿悟的瞬间传达给读者,让他们也能亲身体验。根据胡安霍在书中的解释,早在几十年前,当代艺术就接受了这样的观点:只要有东西可表达,又有意愿进行表达,那么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艺术家。他还推断说,艺术家能赋予对象其原本所不具备的价值和意义,而观众的目光使作品的意义更完整。出于类似的原因,对于如今的艺术家来说,艺术技法或者科班学历都已不再是必不可少的,更不用说高超的艺术修养了。

胡安霍?赛斯以及他故意缺失的技巧就是上述观点的鲜活证明。尽管他完成了与艺术相关的学业,而且画功远比你们想象的要好,但是他很早就放弃了炫技式的画法。不知道有多少次,我站在他的画作前,听到人们说:“我六岁的侄女都比他画得好。”然而,当他还在那所位于巴塞罗那的“神童的学校”马萨纳读书、在学校的“危险大厅”接受培训时,他就已经选择了相反的道路,故意解构、搞砸自己的画作。如今,他的选择已经被时间证明是正确的。如果你停下来思考胡安霍的笑话的幽默之处,就会发现有一部分重要的笑点并不在于他的构思或文字,而是源自他的画作本身。一幅画之所以能引人发笑恰恰是因为它的疯狂,因为它被画“坏”了,从学术的角度上来讲是这样的。胡安霍的画不仅好笑,而且感人,因为他省略了画中的细节和精确的解剖学特征,这样读者就可以依照自己的思想去完善它、理解它、赋予它意义。他希望通过画作表达观点,而不是用描绘性的图案

去复述现实。在省略细节的基础上还需要加以规划,不能随意下笔,这同样需要经过深思熟虑,不打草稿,不做擦除,在那些富有特色的涂改痕迹和拼写错误中,有一些能让人看得到的东西。在我看来,那是他的一种表达思想的尝试,尽可能采取纯粹的方式,让思想从心中流淌到笔下,而笔误也被用作表达的元素。错误就好比人生的隐喻,它是生命长河中固有的成分,因为只有我们(人类)才能选择允许有错误存在的人生(动物就永远不会“犯错”)。

好吧,如果一幅画能同时做到上述所有这些,那么它就是一幅好画——不可能是画坏的,只能是画得很好的。而胡安霍这种富有表现力的优势得益于他决定无畏地以自己的方式绘画——坦率地说,这一点对我们很多人来说都很难。

他的作品中还有另一个元素一直让我非常关注。我们知道,胡安霍总是通过插画和连环画来讲述自己的生活,因为他的作品基本上都是漫画,他毫不介意展示自己的窘境或做一些会给读者留下负面印象的事情,而这恰恰是我们大多数人所畏惧的。重申一下,他不畏惧展示真实的自己,对于他来说,不完美也没有关系,正因为不完美,我们才是人类。

由本书可见,即使是和自己的母亲在一起时,他也表现得时而温柔可爱、时而卖弄学识、时而傲慢又不耐烦。然而,他之所以会给我们留下这样的印象是因为他选择这样做。这是他不断刺激读者的一个方式,他想把整部作品变成一种挑衅,变成对人类真理的某种追寻(当然,是在整个故事所编织的谎言范畴内)。在追寻的过程中,他经常夸大或歪曲自己的行为,以此来激发读者的反应,不计较自己是会得到否定、赞同还是理解。

这是他在工作中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也是引领他不断尝试超越自己作品的“刺激标杆”。起初,他在《最初的圆》《空无一物》等同好杂志上小试牛刀,接下来是《多彩摇滚》等摇滚刊物,从此开启了自己的职业生涯。再后来还有《加泰罗尼亚日报》《.H》《世界报》《读什么》。他还尝试制作了《过去的饭》等系列动画片,策划过众多广告作品。在此期间,他也有过几次作品(绝对是成就!)被拒之门外的经历。在这方面,他无所畏惧。体格瘦小的他,从三岁起就饱受哮喘病困扰,如今四十三岁了,体重也才五十千克而已 ( 而且还是穿着衣服的 )。但是,多亏他所选择的人生道路,每一天他的快乐都能增长几厘米。“幸福就是无所畏惧”,我们总是听爱德华?庞塞特在电视上反反复复这样说。这就是事情的根本,至少对胡安霍?赛斯来说是这样。“在生活中不能畏首畏尾,因为无论怎样,人最终都会丢掉性命。”几天前胡安霍在他的脸书上这样写道。

早在位于巴塞罗那的萨格雷拉街区的工作室进行创作时,他就已经摒弃了自己在上一本书《以故事为生》中所采用的对现代的讽刺。现在的他,想把艺术讲给我们听,想告诉我们艺术与他的母亲、祖母、读者,甚至与生死的关系。为了能让你们安心,我先声明一点:如果你不了解现代艺术与当代艺术,不知道杜尚、博伊斯还有考尔德,不用担心,因为很可能你更不会认识胡安霍的朋友拉法?卡斯塔涅尔或者马里奥?托雷西亚,

而在这本书中,胡安霍会负责给我们解释清楚这些人都是谁。同样,如果你不知道什么是“审美回音”,什么是行为艺术,也不用担心,因为作者为了让母亲理解,会把这些都解释给她听。胡安霍的母亲对于官方艺术知之甚少,尽管她在烹饪或者其他家务中很要求“艺术感”。说实话,胡安霍在这本书中所做的一些名词解释,诸如什么是艺术的去情境化,以及沃霍尔的作品的本质是什么之类的,是我所读过的最简明、最有说服力的描述。

换句话说,没有人期待这是一本关于艺术的理论书籍,胡安霍也没有试图这样做。他的创作风格很“直接”,他有时会跑题,会简化,会自相矛盾。所以,在书中的某几页他看起来还对艺术和自己最喜欢的艺术家充满崇拜,过了几页又开始以他典型的尖酸刻薄把那些艺术家模仿得惟妙惟肖,令人捧腹,让人不禁怀疑他对这些人的看法到底是怎样的。在我看来,他的意图不在于写一篇“权威性的”随笔,而仅仅是想表达他个人对艺术的观点,或者说得更准确一些,对一部分现代及当代艺术的观点。他的观点是片面的、主观的、零零散散的、不求严谨的,也是带有可批判性的——胡安霍最喜欢引发批判了,可他身上并没有人们意料之中的那种自负。

除此之外,如今,胡安霍?赛斯还喜欢向自己、向我们提出一些古老的问题。其中主要包括:艺术对我们有什么用?我们为什么需要艺术?是什么促使我们创作、欣赏艺术作品?为什么我们只有用艺术武装自己,才能理解世界,才能向自己解释自己,才能赋予生命意义,才能试着掌控自己的命运?为什么我们渴望留存,渴望传承,渴望创造出高于生活的东西?为什么世界上有那么多所谓的“边缘艺术”,由没有任何艺术知识的人——可能是乞丐,也可能是被关在精神病院的精神病患者所创作?

其中,有一位边缘艺术家名叫尼克?昌德,这位道路巡查员花费数年时间秘密修建了昌迪加尔岩石花园(现在它成了印度访问量第二多的景点,仅次于泰姬陵)。他给出了这样的答案:“现在人们叫我‘艺术家’,我不喜欢这个称呼,我建造这个公园只是因为上帝促使我这样做。我没想到人们会来参观,我这样做只是为了自己高兴。”

胡安霍?赛斯同样不认为自己是一位“艺术家”,而是一个“单纯画画的”,对于“什么是艺术”以及“艺术有什么用”,他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正因如此他才创作了这本书。在本书中,他以自己特有的方式,风趣幽默而又富含情感地对上述问题做出了诠释。就像他本人所说:“生命本身只是一片虚无之中一段小小的插曲。”生命起源于虚无,但不应在虚无中消亡,我们最好贯彻飘扬在拉瓦尔的那条床单所宣扬的终极智慧,否则只会蹉跎岁月。胡安霍?赛斯在以毕生之力践行“无畏”的智慧。要我说,到目前为止,他做得都还不赖。

佩波?佩雷斯


目录

绝不畏惧

到达

艺术的殿堂

考尔德,大孩子们

不是真的

米罗,距离这里很遥远

我与母亲的假想对话

塔皮埃斯,此处有艺术

学业

毕加索很丑

我母亲是个艺术家

没有人是无辜的

伟大的博物馆

散装的艺术

沃霍尔,不是天才

老人家都喜欢达利

关于“简约”的一些观点

奇利达,物质与反物质

艺术与生活

伟大的行动

一只袜子就是一只袜子

自由

最后的艺术


产品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