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作者:吉训明 | ISBN:9787573905659 |
书籍语言:简体中文 | 连载状态:全集 |
电子书格式:pdf,txt,epub,mobi,azw3 | 下载次数:4274 |
创建日期:2024-05-01 | 发布日期:2024-05-01 |
运行环境:PC/Windows/Linux/Mac/IOS/iPhone/iPad/Kindle/Android/安卓/平板 |
三高、脑梗死、心肌梗死、冠心病……其实都和血管老化有关。首都医科大学副校长、北京脑重大疾病研究院院长、神经外科教授吉训明在几十年临床工作中发现,血管竟然是可以训练的,这意味着只要挖掘出藏在血管中的自愈潜能,我们就有可能延缓血管老化,轻松防治血管硬化、堵塞、出血等问题,真正实现生命质量和长度的改变,老得慢,活得久!
作者在书中通过讲述血管运行理论、健康饮食“五高一低原则”、血管训练术的“前世今生”以及详细实操指南,并附以大量真实临床案例,将传统认知中必须求医问药的血管疾病,用在家中就可以进行的“血管训练术”将其变得可防可控,这无疑是关于血管疾病防治的一部颠覆性力作。
吉训明
神经外科教授、博士生导师。
首都医科大学副校长,北京脑重大疾病研究院院长。
互联网医疗诊治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国家卒中抢救中心主任。
中国老龄健康促进工程和国家卒中防治百万减残工程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
在973、863等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军民融合重大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等支持下,对脑动脉和静脉卒中进行了系统创新性研究。
获发明专利授权80余项,获“全国创新争先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4项,以及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和吴阶平医药创新奖。
1.身份权威、方法权威。作者吉训明为神经外科教授、博士生导师。原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副院长,现为首都医科大学副校长,北京脑重大疾病研究院院长。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该方法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常见危重问题的低成本解决方案。心脑血管问题已经成为困扰国人的重大健康问题,本书颠覆了传统血管相关问题必须去医院、看医生的理念,人人都可以在家养护自己的血管,书中详细讲解了血管训练术即“缺血预适应”的理论与方法。操作便捷,年轻人可预防,中老年人可预防兼具治疗,无创伤,0用药,目前世界范围内暂无明显不良反应报道。
3.实用性强,结合一日三餐和傻瓜式训练。从人体血管结构及运转过程,到如何通过“五高一低”科学饮食预防和降低血管疾病的发病几率,讲到“缺血预适应”理论的诞生与发展,将如何自己在家完成日常血管养护分步骤详细说明,随手拿起即可实操。
4.适用于各年龄层。这本书不仅仅适用于老年人,对于年轻人和中年人也意义重大,血管训练术集预防与治疗作用于一体,作者也在书中提出生命全周期管理的理念,在血管出现问题之前我们完全有可能将血管训练到足以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风险的程度。
前 言
但愿世间人无病 , 何妨架上药生尘
2018 年的一个早上,我像往常一样走在去医院的路上,突然收到一条信息:我的一个朋友跳楼自杀了。
收到这个消息后,我的第一反应,是回想起他几个月前来我所在的医院参加一个重要仪式时,我们聊过的话。他告诉我:“我眼睛出了问题,读个文件都看不清楚,到眼科医院去配眼镜,怎么也配不上合适的;而且最近一段时间整宿都睡不着觉,每天早上起来头上像顶了个锅一样,不仅头痛剧烈,还反应迟钝;颅内杂音也总是搅扰我,一会儿耳鸣,一会儿脑鸣。”
我嘱咐他:“活动过后你一定要来找我,我给你做个彻底检查,这些症状八成是因为脑静脉梗阻,要抓紧。”
可是他工作繁忙,活动过后并没有来找我,我也忘记再催促他。猛然得到他自杀的信息时,我的内心受到了非常沉重的打击。他一个工作狂,由于不了解自己的身体,终究承受不住身体每况愈下带来的痛苦,最终崩溃而走向了绝境。但是我,作为一个医生,明明已经发现他身上的脑卒中信号,却没有及时帮到他,这让我的内心充满了遗憾和自责。
提到脑卒中,大家可能不熟悉,但对它的俗称“中风”一定耳熟能详。
这种急性脑血管疾病,是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阻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
大脑而引起的脑组织损伤,分为出血性脑卒中(俗称“脑出血”)和缺血性脑卒中(俗称“脑梗死”)。脑卒中的死亡率非常高,我国每 21 秒就有一人死于脑卒中,每 5 名死亡者中就至少有一人死于脑卒中。
除了高死亡率,脑卒中还呈现出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等特点,患者家庭还将承受高经济负担。这“五高”不仅是患者的痛苦,更是医学界面临的挑战。
不仅如此,脑梗患者常常会出现一些跟其他疾病相似的症状,这些症状容易被混淆、忽略,造成严重后果。比如,患者出现的肢体麻木发软、走路摇晃或拿东西无力等症状,有可能被误当成颈椎病的表现;再如,头晕、饮水呛咳、恶心呕吐等反应,往往被误当成低血压、低血糖、劳累过度或者急性肠胃炎等问题的表现而被忽略;甚至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表现也很容易被忽视——意识障碍根据其严重程度可以表现为嗜睡(白天睡眠时间过度延长,被叫醒后可以回答一些问题,又很快入睡)、昏睡(处于熟睡状态,只有强刺激后才能被唤醒,醒后答非所问)、昏迷(意识完全丧失,任何言语和疼痛刺激均不能唤醒),等等。大多数情况下,患者都是在严重昏迷后才被紧急送往医院,前面轻症的情况往往会被家属忽视,造成病情的延误。
在我国,脑卒中的现象相比其他国家更为特殊且严重,我们认真做了脑卒中的中美对照研究,发现两个问题:第一,发病人群年龄段差异很大,中国患者的发病年龄普遍更早,脑
卒中致死率、致残率比美国要高。
我国脑卒中患者中,有 40% ~ 50% 的患者处于 50 ~ 60 岁人群,而美国脑卒中患者集中所在的年龄段是 70 ~ 80 岁。按照人的生理周期来说,低年龄段人群的体质比高年龄段好,恢复能力更强,致残率、致死率应该低一些才符合常理,但事实恰恰相反——中国的脑卒中致死率和致残率是美国的 4 ~ 5 倍。
第二,治疗方案一致,但治疗效果天差地别。
我们和美国用同一套临床指南来治疗脑卒中。但据统计,我国每年新发脑卒中患者 350 万,而且每年以 8.7% 的速度增加,脑卒中的每年复发率也达到 17%。这个发生率、复发率都是远远超过美国的。
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这些问题我想了很久,直到 2005 年,我以访问学者的身份到美国麻省总医院,亲身体会到了脑卒中的临床进展。
上班的第一天,我走进重症监护室后,老师就拿出一张片子给我看,他说:“吉大夫,我知道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科在中国甚至世界上都是有名的,你来看看,这个患者该怎么治?”
我了解了一下情况:患者是个 70 多岁的老人,CT 显示大面积脑梗死。我回答说:“按照我们常规的治疗,要给予脱水、扩容,给予抗血小板药、降血脂药、神经营养药等七八种药物。”
刚说完,他就问我:“为什么用这些药?”
我有点儿尴尬地说:“老师教我们就是这么用的。”这时他又问了两个问题:“你用的这些药物有循证依据吗?临床指南推荐你这么用吗?”
我就脸红了。
他告诉我:“这个患者入院以后做了查体,没有找到任何危险因素。按照临床指南,我决定只给他吃一片阿司匹林,明天就让他转到附近的康复医院进行康复治疗。”
这件事给我的触动很大。
没有复杂的治疗方案,仅仅一片阿司匹林加上康复治疗,竟然就可以了?
当时我们在常规临床治疗中,早就习惯了给患者相对统一的标准治疗方案,遇到脑卒中就直接用。
为什么这样治疗这个患者?方案依据在哪里?
不得不承认,我们确实缺少深入系统的思考研究,总是囫囵吞枣,简单照搬,而不是知其然知其所以然。这次经历让我认识到,中国的脑血管病防治不能只是简单套用国际治疗指南和诊治技术,而是要搞清楚中国的脑血管病为什么高发、为什么有 前面说到的那些特点,以此开发适合中国人的治疗方案。另外,一个人的 力量是有限的,我们要联合和培养能够解决疑难问题的、具有创新意识的青年医学科学家, 一起来解决这个神经医学难题。
回国以后,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简称宣武医院)的支持下,我 们成立了宣武医院与麻省总医院合作的中美神经科学研究所,从事脑卒中 的基础研究、临床转化研究以及临床研究,还特别针对脑卒中的新型治疗方法、仪器设备和药物筛选进行研究。
在医学上,根据临床特点和影像学、实验学的检查结果,缺血性脑卒中被分成 5 种不同类型,主要分类依据是病因的不同,我们把这种分型称为缺血性脑卒中病因分型(TOAST 分型)。
第一种是大动脉粥样硬化型,也就是和大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的脑梗死。
第二种是心源性栓塞型,即心脏来源的血栓导致了脑梗死。
第三种是小动脉闭塞型,即通过计算机断层扫描术(CT)或者磁共振检查才能发现的病灶直径在 1.5 厘米以下的腔隙性脑梗死。
第四种是其他原因型,主要指的是感染性、免疫性因素,高凝状态,遗传性血管病以及吸毒等原因造成的脑梗死。
第五种是不明原因型,是指存在一个以上病因,难以归类于以上任一种分型或目前检查手段无法确诊病因的脑梗死。
我们从这个分型可以发现:
第一,脑卒中有的是大血管出现问题,有的是小血管出现问题,问题主要集中在动脉;
第二,能查明原因的脑梗死,问题大部分不在脑部就在心脏。
其中第五种情况,我要特别说一下。
在我每天接诊的患者中,80% 症状是一样的:晚上失眠、早起迷迷瞪瞪;后脑勺和颈部都不舒服,头又昏又沉,记忆力下降;颅内有杂音,经常耳鸣、脑鸣;等等。
不少人来就诊的时候,都会问我:“大夫,我是不是过于焦虑了?会不会是得抑郁症、更年期综合征、神经衰弱了?”
其实,大多是脑静脉梗阻引起长期脑供血不良导致的脑功能下降。
这句话读起来大家可能觉得很拗口,但是你看这个名称“脑静脉梗阻” 中两个主要的字一组合:脑梗。是不是就熟悉了?其实也就是前面说到的脑卒中的一种。
但是这个词中最重要的一个部分是:脑静脉。
做过神经内科检查的朋友会发现,神经内科最常见的检查项目是脑核磁共振检查和脑动脉检查。这两项检查都会忽略脑静脉病变问题,这使得一部分患者按照焦虑抑郁治疗脑静脉问题,导致病情被贻误。
我们通过进一步研究发现,同样是脑卒中,美国脑卒中患者疾病特点和中国脑卒中患者的疾病特点相比,有很多细微差别。
一是高发位置不同。
美国脑卒中患者病因主要来自颅外动脉和心脏,而中国脑卒中患者病因以颅内动脉粥样硬化问题为主。
例如,有数据显示,中国由颅内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血管狭窄或闭塞导致脑卒中的患者占所有脑卒中患者的 46% ~ 56%,而美国由颅内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血管狭窄或闭塞导致脑卒中的患者只占 9%,比例很低。
二是中国人的颅内动脉粥样硬化高发在不易发现的颅内小血管。
我们还发现,中国 50% 以上的脑卒中患者的病因是颅内小血管发生粥样硬化。而颅内小血管粥样硬化通过 CT 是无法发现的,只有通过核磁共振才能发现。
中国 60 岁以上人群发生颅内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脑白质变性或脑小血管病的比例在 70% ~ 95%,年龄越大,比例越高。而在美国,这个比例只有 30% ~ 40%。也就是说,我国颅内小血管粥样硬化的发生率也是美国的两倍。
这些细节决定了从临床角度医生要考虑诊疗思路的本质差别,不能生搬硬套美国指南。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这些差异导致我国脑卒中患者的平均发病年龄比美国要提前 10 岁以上——我国脑卒中患者发病年龄一般在 60 ~ 70 岁,而美国脑卒中患者发病年龄在 70 ~ 80 岁。
如何改善这种状况?
我觉得,很重要的一点是做到尽早预防,从生活方式入手,防患于未然。
毕竟在整个医学界,心脑血管疾病可防可控已经成为共识,确定差异,找出原因,预防一定是大于治疗的。
加拿大的科学家就曾经做过一个研究,通过对 600 万人进行跟踪调查, 发现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如果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能够让心脑血管疾病等 慢性病的发病率减少 50%,比如科学运动能够有效控制 70% ~ 80% 的慢性病。
再如科学饮食。
国际上很多年前就有不少关于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饮食研究,例如近些年大家比较熟知的地中海饮食。美国营养学会也评出了针对不同 慢性病的饮食方案排名。临床数据已经明确证实科学饮食对于这类疾病防控的有效性。
此外,身心愉悦、充足睡眠等科学生活方式都对心脑血管疾病防控有着积极的影响,而真要做到这些,需要注意很多细节,也需要在时间的长河中点滴积累,密度和长度缺一不可。
除了预防,还要做的是“预见性治疗”。
既然如前面所说病因有这么大的不同,患者数量又如此之多,治疗方案上该如何解决这些巨大的差异呢?
如患者出现颅内动脉狭窄,我们在以往的治疗中,要么是放支架治疗,要么是做开颅的搭桥治疗。但是这两种治疗手段的效果都不太理想,这是国际多中心的临床研究结果证明过的。
同时,颅内动脉粥样硬化会带来记忆力减退、走路不稳、失眠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干扰到人们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可是又没有可以进行干预的药物。
……
间人无病 , 何妨架上药生尘
PART 01
重新认识我们的生命之河
生生不息的隐秘通道
动脉和静脉:心脏的左右护法
被误解的静脉
毛细血管:血液旅程的最后一公里
爱出者爱返:血液循环联盟
线路完善是基本
动力核心要稳定
协作盟友也要硬气
血管好,人不老
血管衰老是有信号的
好血管的三个标准
血液成分影响血管构造
激素水平调节血管功能
让血管年轻化的“五高一低一加强”方案
预防大于治疗
人的潜能超乎想象
PART 02
取之有道,血管更年轻
少盐的背面:无机盐的“三高”
少盐——防控高血压
避开“隐形盐”
钾:与钠相爱相杀
钾离子主要存在于哪些食物中
盐敏感人群要格外关注低盐与补钾
钙镁联盟保心肌
哪些食物含镁多
高钙食物有哪些
少油的细节——“一高一低”
少油——防控高脂血症,不是越少越好
减少饱和脂肪酸,增加不饱和脂肪酸
严控反式脂肪酸摄入量
少糖的背面:高膳食纤维
远离高升糖指数食品:控制高血糖
高膳食纤维:减糖捷径,推荐量比膳食指南高
得舒饮食的总原则
推荐食谱
PART 03
本自俱足,颐养天年
血管是可以训练的
祸福相倚
求医不如求己
高原反应消失了
脑梗死复发率奇迹般降低
生命自带备份通道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
找对“钥匙”,缺氧是可以耐受的
大脑的“保护欲”一触即发
把炎症消灭在摇篮里
功能可改善,损伤可修复
你所不知道的极限
科学使用血管训练术
不是药物胜似药物
小血管硬化:大河不满小河干,打通最后一公里
颈动脉重度狭窄不想放支架:大路不通走小路
脑梗死堵了 3 根主血管,依旧健康自如
脑动脉堵得一塌糊涂,再次脑清目明
晚期糖尿病患者的健康逆生长
高血压老病号告别失眠
错过脑梗死黄金抢救期依然有一线生机
和烟雾病和平相处
科学训练六要素及特别提醒
后 记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