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写这本书
2015年8月下旬,机械工业出版社华章经管的王颖女士与我联系,由于今年股市大热,拙著《炒股一定要懂股指期货》售罄,希望我能够修改之后再版。《炒股一定要懂股指期货》是2012年的作品,已经有3个年头。3年来市场变化已经翻天覆地,原书的架构已经不能覆盖当今市场的特点,与其在原书上修修补补,不如另起炉灶重新构思。今年市场剧变,凡尘俗事不少,几年未动笔已有生疏,写书最怕断断续续,周期可能拖很久,与其如此,不如不写。王颖说,今年很多股民一片迷茫,莫名其妙地赚了钱,又莫名其妙地亏了钱,到底股指期货在今年的市场动荡里扮演了什么角色,需要我这样的“业界良心”给股民整理头绪,怎么才能守护财富,怎样才能从输赢的迷局中解脱。一时感动,便利用每天晚间的时间,整理了三个月,终于完稿。
为什么以这样的形式写
原先本书也计划像之前《期货兵法》《期货策略》《炒股一定要懂股指期货》那样,采取章节方式,阐述市场方方面面的特点与规律,并调用各种例子佐证。这样的写法比较规矩,但是容易写的过于专业,不接地气;同时经过这么多年市场的体会,尤其经营行业媒体之后,我更加明白,市场的分析从来没有确定唯一的答案,任何理论方法,都是对市场规律的一种探讨形式。如果书里都是强调“什么就是什么”,反而会丧失对市场的客观认识。尤其今年市场纷繁复杂,谁也没法保证自己说的就一定正确。
所以经过仔细思量,我决定本书采用一种特别的写作方式,以一名新入行的财经编辑的第一人称视角,用写日记的形式,按时间维度来记录和探讨2015年4~9月证券期货市场的行情政策、众生百态。这样就不再是教科书式的“一是一, 二是二”的结论,而是开放性的探讨。我想说的是,一个问题可能有N种答案和解读方法,只要你能有客观缜密的逻辑,你就能在纷繁复杂的市场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生存之道。本书不想对很多事情下结论,仅是提供思考问题的一些思路。
这种写法,教材不像教材,小说不像小说,各位也不用计较“瑶瑶”是不是“瑶瑶”,“方总”是不是“方总”,只需要看看能不能顺着本书的时间线,一步步进入到市场深处即可。本书也不想写成史书、年鉴,财经小编的视角虽小,但是见微知著,一叶知秋,汹涌澎湃的市场,正是由一个个充满财富渴望和人性弱点的个体构成。
本书讲了什么
在本书创作之前,秉承互联网思维模式,我们在和讯期货相关媒体渠道上做了投资者问题征集,得到众多用户的支持,搜集到大量共同关心的问题,在此感谢大家,本书最后也汇编了主要的94个问题。这些问题都在本书中做了解答。
本书虽然是按时间的维度、日记的形式来写,但是并不为了写成流水账,在内容方面是按照对市场的认识深度逐渐展开的。所幸今年的行情变化正好吻合这样的认识过程。
4月1日~4月16日这段时间是股市优雅上涨、新的股指期货积极筹备时期,本书安排为编辑新入行并积极了解探索股指期货与股市联动规律的阶段。这里极为开放性的探索,旨在表达任何观念想法,都可以用微观盘面进行分析求证,并付诸实盘操作。市场也不是一片混沌,而是在涨跌之后,隐藏着诸多符合自然规律和人性法则的交易逻辑。
4月17日~5月22日这段时间是股指期货新品种上市的一个月,也是市场在顶部区域微妙转变的一个月,本书这里重点讨论对冲交易的内涵,并以此开始复盘至全书结束。想表达的是在对冲的时代,以对冲的视角来分析研究市场,能够获得不一样的收益与风险比例。
5月25日~7月10日这段时间,股市发生了空前剧烈波动,本书在此讨论市场波动发生的机理,旨在寻找风险和危机的应对之道,而非把盈亏归咎于市场或他人。
7月13日~9月7日乃至之后一段时间,股指期货在社会舆论中被推到风口浪尖,并在争议中逐渐被打入冷宫。本书在此处讨论了量化交易、短线交易、高频交易等交易形式的是是非非,旨在让大家了解其原理和方法之后,再给予其客观的社会评价。
考虑到阅读体验和出版进度,不能让篇幅无限扩大,本书已经进行了大量精简,没有尽列今年资本市场的大事。创作过程中,从出版社、和讯网内部、兄弟媒体到行业协会、金融机构、私募基金、一线交易员、网友及其他好友乃至家人,粗粗算来,仅提供直接帮助的已达数百人,在此无法一一罗列,感谢之余,更是深深体会到行业人士的社会责任与使命感,支撑着我们共同为中国金融市场繁荣发展不懈努力。
2015年11月22日
上海保利广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