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你喜欢
企业级业务架构设计:方法论与实践  [Enterprise Business Architecture Design Methodology and Practice]

企业级业务架构设计:方法论与实践 [Enterprise Business Architecture Design Methodology and Practice]

书籍作者:付晓岩 ISBN:9787111632801
书籍语言:简体中文 连载状态:全集
电子书格式:pdf,txt,epub,mobi,azw3 下载次数:2838
创建日期:2021-02-14 发布日期:2021-02-14
运行环境:PC/Windows/Linux/Mac/IOS/iPhone/iPad/Kindle/Android/安卓/平板
内容简介
这是一部从方法论和工程实践双维度阐述企业级业务架构设计的著作。
  作者是一位的业务架构师,在金融行业工作超过19年,有丰富的大规模复杂金融系统业务架构设计和落地实施经验。《企业级业务架构设计:方法论与实践》在出版前邀请了微软、阿里、百度、网易、Dell、Thoughtworks、58、转转等10余家企业的13位在行业内久负盛名的架构师和技术专家对该书的内容进行了点评,一致好评推荐。
  作者在书中倡导“知行合一”的业务架构思想,全书内容围绕“行线”和“知线”两条主线展开。“行线”涵盖企业级业务架构的战略分析、架构设计、架构落地、长期管理的完整过程,“知线”则重点关注架构方法论的持续改良。
  全书分为五个部分:
  业务架构基础篇(第1~3章)
  介绍了业务架构的发展历程、作用、与IT架构的关系,以及业务模型的相关知识。
  业务架构设计篇(第4~7章)
  详细讲解了战略分析、对标分析、组织结构的影响、业务架构设计方法、标准化方法,并以一个虚拟案例综合演示了业务架构的设计过程。
  业务架构落地篇(第8~13章)
  演示了业务架构方案制作、基于业务架构的实施、项目完成后的管理机制,比较了与敏捷开发的异同,集中讨论了企业级项目的实施困难,最后以一个设计实例展示了业务架构设计对提升企业开发效率的作用。
  架构方法改良篇(第14~16章)
  系统总结了如何进行面向构件化的业务架构设计、如何构建轻量级架构设计工具、如何基于构件模型提升传统企业产品创新效率,该部分属于对之前方法的改良设想,需要读者对此多加思索,切勿生搬硬套。
  业务架构与中台篇(第17章)
  将业务架构设计方法与当前热点——“中台”模式进行了对比,“传统”方法并不一定会因新技术、新概念的发展而黯然失色,对方法论的深入探索和积极思考往往会让“传统”焕发新的“生命力”,深度思考比追逐热点更重要。
作者简介


付晓岩

资深的企业级业务架构师,有超过19年的金融行业工作经验,目前就职于建信金融科技有限责任公司。2000年加入建行从事金融业务,2012年调入建行总行成都开发中心,2016年调入建行总行北京开发中心,各中心2018年整体转制,成立建信金融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从事金融业务期间,多次作为核心业务人员参加业务系统开发工作,并就此转入技术开发部门,多年专职从事企业级业务架构设计。

工作期间,认真钻研软件过程、系统设计与分析、架构设计方面的理论知识,将其与实践相结合,不断融合设计思路,逐渐超脱原有工作经历和指导理论的限制,形成对企业级业务架构设计一般方法的认知。

InfoQ中文站专栏作家,发表《中台之上》系列文章,累计阅读量超过10万。维护着个人微信公众号:晓谈岩说,与各行业读者广泛交流,持续提升方法的普适性。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1.架构师。业务架构师是本书的核心读者,其次是技术架构师。2.CTO和技术研发工程师。

(1)作者在金融行业有19年工作经验,2000年加入建设银行,几乎经历了建行所有核心系统的业务架构设计,经验丰富。

(2)本书内容得到了国内外绝大多数互联网公司的资深架构师和技术专家的认可和推荐,比如微软、阿里、百度、网易、滴滴等十几家公司。

(3)本书重思想和方法论,从业务架构“知行合一”的角度阐述业务架构的战略分析、架构设计、架构落地、长期管理,以及架构方法论的持续改良。


前言

为何写作本书

社会早已步入“信息时代”,以A(人工智能)、B(区块链)、C(云计算)、D(大数据)等技术为代表的科技应用正逐渐改变社会与生活,而在数字化浪潮中,很多企业仍处在艰难的转型甚至是转型前的阶段。

企业是否一定要转型呢?有的人说,一些企业没转型,现在也运转得挺好。这个现象有点类似于人类社会,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不均衡的,既有步入信息社会的发达地区,也有原始朴素、低生产水平的欠发达地区,那这些“欠发达”地区是否需要“转型”呢?这并非是一个要与不要的问题,如果这些地区想要保持原有状态,那么,减少与外界的接触可能是不得不采取的措施,因为接触会带来融合,融合会带来改变。

对于企业而言也是如此,企业无法脱离其生存环境,如果环境发生了改变,那么企业也不得不跟着改变,因为企业是不能靠与外界隔离来生存的。企业转型是必然的,无非是要考虑转型的时机等。在信息时代,转型的方向自然是信息化、数字化,实现业务与技术的深度融合,讨论这类内容的书籍并不少,但是,实践效果却难以让人满意,“众里寻他千百度”,依然不见“灯火阑珊处”。

企业级转型是一个很艰难的过程,它并非一个单纯的技术问题,因为转型涉及企业的方方面面,如果想走通这条路,尤其是对传统企业而言,充分认识自身、寻找适合自身的方法极为重要。笔者多年从事企业级业务架构设计与管控工作,有幸参与了一次历久弥新的企业转型工程,对业务架构在企业级项目和企业转型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深有体会,因此,笔者将对业务架构工作的感悟与自身的学习结合起来,超脱原有的工作实践和理论指导,面向可操作的一般方法论写作本书。

本书在写作过程中受个人经验局限,仍多以金融业务为讲解对象,但是其方法在读者自行学习后,可以引入到其他行业的实践中,而非局限于金融业,这一点在笔者运营的公众号(晓谈岩说)的读者交流中得到了证实。纵然如此,本书终归是一家之言的分享,期待能为各位读者带来些许思考和灵感,以共同促进业务架构、企业转型方面理论与实践的发展。

本书的主要特色

本书希望能够成为一本让各类读者都可以读得懂的架构书,因此,书中没有让人拿捏不准的概念。殊少概念可能会因为追求易懂的效果而让部分读者觉得有失严谨,但是,“易懂”也是架构设计应当追求的目标之一。与概念较少相对应,本书的“感受”成分稍多,因为笔者相信融入“感受”比单纯写方法更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与思考。

本书的主要内容

完整的企业级业务架构实践应当包含两条并行展开的主线,一条为“行线”,一条为“知线”,如图1所示。

“行线”是读者在日常工作中通常会比较关注的,其覆盖了企业级业务架构设计、实现及后期管理的完整过程;而“知线”则常常容易被忽视,尤其是在架构师或其团队之外。架构师有责任和义务持续改进、宣传架构设计方法,推动架构理念在企业以及社会范围内的磨砺、传播,实现架构工作的“知行合一”。出于这种认知,本书在内容方面设计了5个部分,其中,基础篇、设计篇、落地篇介绍了“行线”;改良篇、业务架构与中台篇探讨了“知线”,具体内容如下。

图1 业务架构的“知行合一”

业务架构基础篇(第1~3章)分别介绍了业务架构的发展历程、作用、与IT架构的关系及业务模型的相关知识。

业务架构设计篇(第4~7章)分别介绍了战略分析、对标分析、组织结构的影响、业务架构设计方法、标准化方法,并以一个虚拟案例综合演示了业务架构的设计过程。

业务架构落地篇(第8~13章)分别介绍了业务架构方案制作、基于业务架构的实施、项目完成后的管理机制,并比较了与敏捷开发的异同,集中讨论了企业级项目的实施难度,最后,以一个设计实例展示了业务架构设计对提升企业开发效率的作用。

上述三部分完整介绍了业务架构设计的一般实现方法,并将企业级项目需要注意的问题及痛点融合在论述过程中,以供需要开展相关工作的读者参考。

架构方法改良篇(第14~16章)介绍了如何进行面向构件化的业务架构设计、如何构建轻量级架构设计工具、如何基于构件模型提升传统企业产品创新效率,该部分属于对前文方法的改良设想,需要读者对此多加思索,切勿生搬硬套。

业务架构与中台篇(第17章)是对业务架构设计方法与当前热点—“中台”模式的一个比对。“传统”方法并不一定会因新技术、新概念的发展而黯然失色,对方法论的深入探索和积极思考往往会让“传统”焕发新的“生命力”,深度思考比追逐热点更重要。

附录部分收录了笔者做业务架构设计期间撰写的两篇读后感,希望对读者了解业务架构设计的作用、扩展设计思路有一定的帮助。

如何阅读本书

本书适用于如下几类读者群体。

企业管理者

管理者决定着企业的发展方向,以下内容都适合其阅读:本书第一部分中对业务架构发展历程和业务架构作用的探讨;第二部分中对企业战略的分析,对标问题的分析和组织问题的阐述;第三部分中对企业级项目实施、实施后管理和企业级难点的集中论述。实施问题虽然涉及项目中一些琐碎的工作,但是这些琐碎工作对项目的成败却有较大的影响,需要管理者在推动转型之前就有充分的认知。目前,很多企业在转型方面遭遇困难,这些企业并非不善于设计“战略”,也并非不精通“业务”,而是不熟悉“架构”,不清楚如何将战略通过架构落实到业务和技术实现中,企业需要具备“架构”能力,而这种能力应该由管理者带头,从业务架构能力开始,自上而下地建立起来。

实施管理者

实施管理者通常为项目总监、各级项目经理、业务经理、技术经理等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担任具体管理工作的人员。本书的前三部分对企业级业务架构设计及落地的阐述有助于实施管理者将本书的方法论引入其企业级项目工作中。第五部分的对比分析,也有助于各位实施管理者认真思考,寻找适合自身的方法论。第四部分则需要各位深入思考其方法与自身行业的适配性。

技术人员

在实现业务与技术的融合方面,技术人员自然是需要向业务侧多迈出一步。相信很多技术人员对自己到底是在实现“业务人员”的要求,还是在实现“业务”的要求产生过困惑。本书前三部分论述的方法有助于技术人员掌握一种可以与业务人员更好地进行沟通的方式,也能够在项目中,尤其是在企业级项目中,从“业务人员”的众多要求中抽离出“业务”的要求。后两部分则有助于促进技术人员对方法论的深入思考。

业务人员

在实现业务与技术融合方面,业务人员可能会更“痛苦”一些。一般业务人员在进行技术知识方面的学习时往往会更关注垂直领域,比如AI、区块链、大数据等,属于以应用为导向,但是很多人却忽略了对软件构建过程的关注,正是这种忽略导致了在开发中出现大量 “冲突”。本书作为业务架构设计方法论,技术门槛相对较低,有助于业务人员了解如何结构化自己的思维。通过对本书,尤其是前三部分的阅读,辅之对其他软件工程经典著作的一般了解,业务人员足以对软件的设计与实现有一个清晰的理解,使业务人员与软件的交互度更高。

希望成为业务架构师的读者

业务架构师并非一定要技术出身,但是技术实力雄厚的人显然具有基础知识方面的优势。业务出身的业务架构师需要克服更多的技术障碍,本书虽然不能帮助你学习更多垂直领域的技术知识,但却有可能是你成为业务架构师必读的一本书。

资源和勘误

由于笔者的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一些不准确的描述,恳请读者批评指正。如果读者有更多宝贵的意见,欢迎通过邮箱[email protected]联系笔者,期待读者们的真挚反馈,以在探索业务架构的道路上互勉共进。本书部分资源可在笔者的微信公众号(晓谈岩说)上获得。

致谢

非常感谢InfoQ中文站的编辑杜小芳女士,是她的积极支持促成了本书前身《中台之上》系列文章的连载,也感谢InfoQ中文站的郭蕾老师和Linda老师对笔者的长期支持。


目录

推荐语

前言

第一部分  业务架构基础篇

第1章 业务架构的发展历程2

1.1 Zachman模型2

1.2 TOGAF4

1.3 FEA和DODAF5

1.4 沉吟至今6

1.5 业务架构的定义8

第2章 业务架构的作用及与IT架构的关系10

2.1 业务架构的作用10

2.2 业务架构与IT架构的关系14

第3章 架构伴侣:业务模型18

3.1 模型与业务模型18

3.2 常见的建模方法21

3.3 建模原则与模型思维的应用25

第二部分  业务架构设计篇

第4章 业务架构的设计起点33

4.1 企业战略分析33

4.2 对标分析38

4.3 组织结构的影响不容忽视40

第5章 业务架构的设计过程44

5.1 价值链分析44

5.2 行为分析:业务领域和业务流程46

5.3 数据分析:企业级数据模型49

5.4 组件分析:行为与数据的结合51

5.5 业务架构的整体逻辑关系53

第6章 业务架构的设计难点56

6.1 基本的标准化方法56

6.2 避免“过度整合”59

6.3 何以解忧,唯有“融合”59

第7章 虚拟案例:商业银行业务架构设计61

7.1 价值链设计61

7.2 存款领域的模型设计63

7.3 贷款领域的模型设计65

7.4 跨领域的标准化67

7.5 组件设计70

7.6 案例总结73

第三部分  业务架构落地篇

第8章 从业务架构模型到业务架构方案76

8.1 业务架构设计不是为了替代需求分析76

8.2 制作业务架构方案77

8.3 小团队的应对之道83

8.4 需要充分解释架构方案84

8.5 努力打造“通用语言”85

第9章 基于业务架构方案的实施过程88

9.1 基于业务架构的设计89

9.2 基于业务架构的协调94

9.3 处理架构调整的原则96

9.4 企业级物有所值吗?100

第10章 建立转型后的长期应用机制103

10.1 项目结束了该怎么办?103

10.2 促进深度融合的需求管理机制106

第11章 这个“笨重”的过程与敏捷沾边吗?110

11.1 传说中和现实中的双模开发110

11.2 与正宗的敏捷对比112

11.3 与非正宗的敏捷对比114

11.4 且行且珍惜115

第12章 企业级的“五难” 117

12.1 捷径难寻118

12.2 文化难建119

12.3 预期难控120

12.4 权责难定121

12.5 长志难立123

第13章 实战:实现了快速设计的案例124

13.1 项目背景及需求124

13.2 设计思路和业务架构方案125

13.3 案例总结129

第四部分  架构方法改良篇

第14章 如何支持面向构件的设计132

14.1 “乐高积木”式的软件设计132

14.2 “颗粒度”问题134

14.3 构件模型的设计方式136

14.4 建立构件模型的虚拟案例139

14.5 构件模型的技术设计建议146

14.6 本章小结148

第15章 构建轻量级架构管理工具150

15.1 构件模型的抽象要素及逻辑关系150

15.2 轻量级架构管理工具的设计原理153

15.3 采集项目信息的价值155

15.4 轻量级架构管理工具的优缺点155

15.5 应用轻量级架构管理工具管理新需求156

第16章 基于构件模型谈谈传统企业的产品创新159

16.1 信息传导:打造信息传递高速公路160

16.2 信息分析:创造高维数据162

16.3 创新平台:扩展构件模型165

16.4 构件模型及其应用设想的不足169

第五部分  业务架构与中台篇

第17章 中台之上172

17.1 阿里中台简介172

17.2 企业文化的作用174

17.3 由业务架构方法可以推导出中台设计吗?176

尾声 对实践的再次思考179

附录A 位置、力量、资源183

附录B 积木式创新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