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作者:[日] 河合隼雄 | ISBN:9787559639554 |
书籍语言:简体中文 | 连载状态:全集 |
电子书格式:pdf,txt,epub,mobi,azw3 | 下载次数:3976 |
创建日期:2021-02-14 | 发布日期:2021-02-14 |
运行环境:PC/Windows/Linux/Mac/IOS/iPhone/iPad/Kindle/Android/安卓/平板 |
●物质丰富的时代,养育孩子的烦恼似乎更多了,大家对孩子有了更高的要求,又时刻担心孩子养不好,父母每日每夜面对着诸多养育困惑,由此而产生了大量的焦虑、担忧、恐慌、烦躁,而这些都只是浮于表面的感受,问题的根源在于不知道究竟什么样的父母才是真正的好父母。
●日本心理大师、村上春树一生推崇的心灵导师河合隼雄,用朴实的语言轻巧地破解父母的48个养育困惑,从孩子出生到成年,娓娓道破养育本质。抛开高深的心理学术语,用智者般的人生禅语,谈天说地间让万千父母豁然开朗。
●本书汇集河合先生毕生心理咨询经历中,深深困扰父母的疑惑。囊括从孩子出生到学龄期到青春期再到成年的完整成长历程,帮你看清养育与人生的关系,父母与孩子的关系,以及养育的本质。在这本书里,你能找到让孩子和自己都获得幸福的玄机。
河合隼雄
●临床心理学家、心理治疗家,日本心理学界重量级人物、箱庭疗法之父。他是获得荣格学派分析家资格的di一位日本人,是日本心理治疗领域无可争议的开拓者和奠基人。
●历任京都大学教授、国际日本文化研究中心所长、日本文化厅长官。2007年,河合隼雄去世后,日本民众曾感慨:“日本再无心理大师。”
●他是日本超人气作家村上春树的良师益友,日本天后作家吉本芭娜娜的心灵导师,绘本大师几米的灵感来源。
●河合隼雄一生著作多达300余种,涉及学术专著、心理学普及读物、心理治疗方法、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家庭问题和社会问题、心灵成长、与名人的对谈等。著书有《神话与日本人的心灵》《心的处方笺》《心灵晴雨图》《心的栖止木》《大人的友情》《共鸣的灵魂》《爱哭鬼小隼》等。
[译者简介]
张日昇
●字子照,山东省即墨灵山人。1987年赴日留学,后相继在横滨国立大学、湘南工科大学、神户大学和早稻田大学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2001—2010年受聘为早稻田大学临床健康心理学研究所客员教授。
●曾多次接受河合隼雄先生督导,现为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
●日本心理学大师经典养育著作,畅销20年,影响两代日本人。
河合隼雄是日本心理学界重量级人物、荣格学派精神分析大师,是日本心理治疗领域无可争议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也是村上春树一生推崇的心灵导师。这本书在日本畅销20年,影响了两代日本人的育儿观。
●48个直击心灵的问题,化解父母内心深处的烦恼和焦虑
本书汇集河合先生毕生心理咨询经历中,深深困扰父母的48个疑惑,以谈心般的话语娓娓道破,帮你看透养育的本质,以及养育与人生的关系,化解内心焦虑和困惑。
●河合先生亲传学生、北师大心理学部教授张日昇倾情翻译作序,细腻还原河合先生语风,温情再现河合先生的养育智慧。
●日本超人气作家村上春树、日本天后作家吉本芭娜娜、绘本大师几米一致推崇。
●童书作家、三五锄教育创始人粲然盛赞推荐。
●湛庐文化出品。
你会成为什么样的父母
1997 年,日本神户发生了青少年连续伤人,甚至杀人的事件。此后,青少年犯罪案件不断出现,日本的父母们陷入了深深的不安之中。
于是,很多人开始向我咨询孩子的心理问题、子女养育问题等,讲座的邀请也是络绎不绝。虽然我很理解这种焦虑不安的心情,但如果对所有提问和邀请都一一回应的话,那我肯定是忙不过来的。面对各种各样的提问,我常回答说:“我写了很多书可供参考,很抱歉,就麻烦你去看看那些书吧。”没想到有人竟然说:“先生,您的书很难读……”这让我大吃一惊。因为我一直自诩自己的书很容易读,平白易懂。
但当我真正开始关注父母们关于“养育孩子”的烦恼以及咨询之后,就明白了为什么他们认为我的书“难读”了。而且我发现,即使是我们专业人士眼中微不足道的小事,也让很多父母感到焦虑不安,他们想要找人私下聊聊或者咨询一下专业人士,但却没有合适的对象,因此而烦恼不已。当今社会,核心家庭化急速地发展,原本地域社会中人们的联结也变得日益薄弱,这样就很难找到合适的倾诉对象了。
而且说到生儿育女的书,在时间划分上,几乎讲的都是从孩子出生到小学入学前的几年。可那之后的小学时期呢?还有令很多家长都感到头疼的初中和高中时期,即对青春期子女的教育呢?包含了从孩子出生到青春期教育的书,可以说几乎没有。
正当我想着必须做些什么的时候,《朝日新闻》的记者,当时也是《幼儿园妈妈》杂志的编辑中村谦先生带着一份出版策划找到我。我们对“养育孩子”的问题有着相同的认识,都感觉有必要出版一本简明易懂的养育儿女的书。就这样为了便于读者阅读理解,本书做成问答的形式,以我自由谈话为基础,辅以口语化的文笔再编辑成书。
我和中村谦先生,以及身为自由撰稿人的编辑市河纪子女士一起讨论和探究,两位再把我们讨论的内容编辑成本书。感谢两位编辑的辛苦工作,让这本书更通俗易懂了。
因为是以问答的形式呈现,有人可能会期待本书像指南书一样给出明确的答案,可读过后,你就会发现,这本书并非是什么指南书。因为养育孩子根本不能按照指南来。有很多家长,就是照着指南书去养育孩子,结果事情反而越来越糟。因此,虽然说是问答的形式,但可能有读者会感觉回答跑题了,扩展到了与问题无关的地方。但是,这也恰恰是本书想达成的目标。
只要能够重视孩子的“个性”,就一定不会出现指南式的答案。与其寻找指南式的育儿方法,倒不如充分发挥父母的“个性”,并与孩子的“个性”碰撞。这一过程更为重要。当然,话虽如此,但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如果没有任何提示,只跟您说:“请随意去做就好。”恐怕也让人摸不着头脑。所以,我在此书中给各位父母提供了一些养育孩子的灵感和提示。请各位读者不要认为本书有“标准的”答案,而是在阅读的过程中,自由地发挥想象,找到属于自己独特的教育方法,这也是我心中最大的愿望。
本书是沿着从出生到青春期的成长过程来进行问答和讨论的,但也并不是完全按照非常固定的阶段性写成的。因为人类心理的发展虽然从某种程度上说是阶段性的,但这一发展过程其实是像“之”字形一样波折变化的。有很多人不懂得这一点,经常感觉自己孩子的成长脱离了标准的轨迹,因此而感到焦虑不安。可能日本人中患这种“标准病”的还更多些。因此很多父母对孩子有些不必要的担心,或者会把孩子硬塞进标准的模子里去,从而破坏了孩子原本的个性。其实,我觉得有必要更宽松地看待、思考孩子的成长。
本书的章节是按照上述顺序来排列构成的,也许您从头开始读比较容易理解,但因为是问答形式,所以从自己在意的事情或关心的问题开始读也完全没有问题。
另外,读后您可能会发现,我基本上是在回答母亲提出的问题,但我也特别希望父亲们也能读一读。至于原因,我想您在阅读过程中自然就会明白的。
很多日本的父母都热心于子女教育,但我感觉正因为他们太过热心,所以有时容易固执己见和钻牛角尖,结果让自己和孩子都陷入苦恼之中。
在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中,两位主人公死后,维罗纳亲王批判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父母“用爱扼杀了欢乐”,这句话我很想送给日本那些过于热心教育的父母与老师。大人们认为自己是出于对孩子的“爱”而拼了命地做了很多事,结果却把大人和孩子的欢乐全都扼杀了。关于这一点,我们真的需要好好地思考思考了。
因为中村先生和市河女士都是我过去的老相识,所以,我在他们面前可以轻松自如地说话交谈。但也正因如此,有时我在文中会出现一些自相矛盾、粗心大意的地方。但两位说这样才更显真实呢,于是,以上问题以及在文中出现的我的家乡话——关西腔,就都被保留了下来。希望读者不要认为这本书是养育孩子的教科书,请轻松愉快地读一读,再轻松愉快地想一想就好了。虽然说养育孩子是非常重要的事,但也别因此而顽固死板、着急忙慌。希望父母自己先做到怀着悠然自在的心情养育孩子,我的这份心愿就凝聚在书中。如果父母自己慌乱着急,却对孩子说什么“自由成长”,那可就真是滑稽之谈了。
在本书著成之际,衷心感谢中村谦先生和市河纪子女士对我的帮助。同时,在本书的印刷过程中,朝日新闻出版社书籍编辑部的小山惠子女士也提供了大力支持。在此向各位致以最诚挚的谢意。
希望本书能为那些因孩子的问题而烦恼的父母和老师提供一点帮助,这将是我最大的荣幸。
译者序 用心育子,啐啄同时
前言 你会成为什么样的父母
第一部分 远离“标准病”,做有个性的父母
01 明明现在条件更好了,为什么孩子的问题反而更多了?
02 孩子的养育不尽如人意,是母子关系导致的吗?
03 我能顺利地把孩子养好吗?一想到这个问题就十分不安,怎么办?
04 为什么我总是忍不住对孩子唠叨呢?
05 好害怕做了“母亲”之后,我就不是“我”了,怎么办?
06 对孩子来说,现在的不良诱惑太多了。我该怎么应对呀?
第二部分 学前期,用心储蓄亲子关系
07 对婴儿来说,什么是最重要的呢?
08 很讨厌养孩子怎么办?
09 为什么我觉得为孩子付出那么多,孩子却觉得我没做什么?
10 为什么我总是烦躁不安,总忍不住责骂孩子?
11 总忍不住唠叨孩子“快点”“不行”,怎么办?
12 孩子做的事总是不如我意,是教育方法不对吗?
13 当孩子不听话时,总忍不住想揍他,怎么办?
14 孩子经常发呆,我好担心啊,怎么办?
15 当孩子出现“压力信号”时,我该怎么办呢?
16 孩子特别爱撒娇,他以后能自立吗?
17 什么时候告诉孩子“世界上没有圣诞老人”比较好呢?
18 该怎么跟孩子谈“死亡”呢?
19 学前教育对孩子究竟是好,还是坏?
第三部分 小学期,好父母守住悠然心境
20 都说“表扬孩子很重要”,可我不擅长,怎么办?
21 为什么孩子十岁了,又变得不愿意一个人睡觉了呢?
22 为什么孩子到了四年级,画的画变得乏味起来了?
23 为什么孩子想养动物呢?
24 什么时候让孩子有自己的房间比较好?
25 我不知道作为父亲该如何与孩子相处,怎么办?
26 孩子不去上学,到底是怎么了?
27 孩子在学校受欺负了,我该怎么应对呢?
28 “个性”“有个性地活着”到底是什么意思?
29 在孩子青春期之前,我应该事先做些什么?
第四部分 青春期,接受孩子在对抗中独立
30 为什么孩子上中学后突然变得沉默寡言了?
31 为什么我怎么都接受不了孩子做的某些事?
32 我不想让孩子经历我当年的辛苦,为什么孩子就是不明白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