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你喜欢
审美决定品质——产品设计的美学评价

审美决定品质——产品设计的美学评价

书籍作者:[荷] 保罗·赫克特 ISBN:9787519836344
书籍语言:简体中文 连载状态:全集
电子书格式:pdf,txt,epub,mobi,azw3 下载次数:5331
创建日期:2021-02-14 发布日期:2021-02-14
运行环境:PC/Windows/Linux/Mac/IOS/iPhone/iPad/Kindle/Android/安卓/平板
下载地址
内容简介
本书讲述了我们对设计人工物的日常审美偏好。在两个反作用的审美张力之间,这种设计是否足够熟悉,但又具有独特性?这种设计是否既可以代表一种自主性,又可以赋予某种形式的社会联系?人们与设计交互的方式是否适合设计要达到的目的?这些肯定的回答都会带来愉悦的审美反应。这种审美偏好根植于我们对安全的需求(例如:秩序、控制、归属感),而另一种力量则推动我们朝着成就迈进( 例如:新颖性、独特性、挑战性)。本书从感知层面的“统一性与多样性 ”,从认知层面的“典型性和新颖性”,从社交层面的“关联性和自主性”,从物理层面的“互动的审美愉悦”,以及意向层面的“美学和意图 ”若干角度,层层深入地阐述UMA模型。书中既有关于产品体验的基本概念、原理、程序及方法的理论阐述,也探讨了产品美学的审美原理如何扩展到产品设计、交互设计、服务设计、社会设计。
本书适合于产品设计、体验设计、情感设计、设计美学等领域的研究者、专业设计师等参考和借鉴,以及高等院校相关专业课程师生使用。同时本模型也对于产品设计评价、消费者与市场、感官营销等领域的决策者或管理者也有直接的指导。
作者简介
作者:PaulHekkert,荷兰人,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工业设计工程学院教授,他的主要研究方向为:产品体验;美学;视觉和交叉感官;造形意义与产品表达;设计方法;设计愿景;社会变革的设计等。PaulHekkert教授是形式理论的全职教授,是工业设计部门的负责人,也是设计美学团队的主席。在2011年,他从荷兰科学基金会(NWO)获得了创新研究奖励计划(VICI)的资助,以开发一个统一的美学模型(UMA)。UMA项目可能是有史以来大的美学研究项目。 Paul在主要国际期刊、会议上发表了关于产品经验和美学的120余篇文章,是DesignandEmotion的编辑《日常事物的经验》(2004)和《产品体验》(2008)。他与MatthijsvanDijk一起发表了《设计愿景:创新者指南”》(2011年)。他经常在(国际)国家活动上讲授上述主题,并担任“设计杂志”,“艺术实验研究”和“国际设计杂志”的编辑委员会成员。 Paul是设计与情感协会的联合创始人兼主席,也是CRISP执行董事会主席,CRISP是一项针对荷兰创意产业的国家合作研究计划。 PaulHekkert 《产品设计愿景》PaulHekkert,MatthijsvanDijk,2011年 ISBN:9789063692056 《产品体验》HendrikNJSchifferstein,PaulHekkert,2007年 ISBN:9870080450896 甘为 《共振:社交网络与社交设计》,专著,2016年 译者:甘为 广州工业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副教授
《审美决定品质——产品设计的美学评价》电子书免费下载

pdf下载 txt下载 epub下载 mobi下载 azw3下载

前言

美学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设计学则是更为年轻的学科。对“美”和“设计”之间关系的科学研究,一直是学术界感兴趣的问题。自古以来,东西方先哲们曾提出过诸多美学观点和思维。中国古代对“美”的问题也有不少论述,如孔子、孟子、荀子都曾谈过美。老子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到18~19世纪,西方哲学家开始发展出不同体系的美学理论,在思辨层面上系统地思考美与人、美与自然、美与社会的关系。20世纪,欧美学者开始建构美学与心理学的交叉学科“审美心理学”,西方心理学家从行为科学、信息论、精神分析等不同学术流派对美的规律进行研究。到了20世纪80年代,神经科学和神经成像技术的发展,各国学者开始从更深的科学研究层面探索审美的神经机制。然而,与其他美学、心理学理论一样,审美机制研究几乎都尚未涉及“设计”与“设计产品”深层的系统关系研究,对设计产品的审美机制研究,仍然是一个非常新颖的课题。
本书源自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工业设计工程学院保罗·赫克特教
授所主持的荷兰科学基金会创新研究奖励计划项目(VICI)。作为迄今为止欧洲最大的美学研究项目之一,该项目提出的“美学统一模型”整合了认知和社会心理学、消费者神经学、哲学、人机交互和设计学等多个学科的现有成果,在解读了众多文献的研究结论基础上,创建以审美感知作为切入点的新型设计心理学模式,具有高度的统摄性和辐射性。
该模型基于理论依据、实验数据实证了审美偏好存在于两种进化根源及其动机张力的平衡之中:一种张力来自对安全和保护的需求,它有利于提升人的感官理解和选择,有效地促进群体互动;另一种张力涉及学习和成就的需要,形成多样性、新颖性和独特性的偏好。该模型扎根于人性,弥合了感官、认知和社会层面上的日常审美反应,开启了设计美学研究领域一系列新的研究路径,展示了设计科学的最新发展成果。该研究不仅对我国设计学和设计科学的发展有重要启迪,而且对我国产品审美质量标准的提出,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广东工业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甘为博士在代尔夫特理工大学访学期间,有幸参与赫克特教授的相关课题研究,并将赫克特教授的科研论文翻译整理成书。通过该书我们清晰地看到科学研究中的人文价值,尊重人与自然的形成定律,实现用“美的法则”去设计产品和塑造人类自身。近年来,我已看到我国一批著名科学家投身设计科学的研究,从而丰富并发展着我国的设计学领域,我期待它愈加成长为一个新兴的知识领域,愈加调和科技作用于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期盼的创新力量!
方海
广东工业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
目录
目录

第一部分
美学的统一模型
第一章 设计的审美反应:一场冲动之战 2
1.美的困境 2
2.审美的功能 4
3.为什么我们喜欢我们所喜欢的? 6
4.感知层面:多样性的统一 9
5.认知层面:新颖的典型性 12
6.社会层面:独特的关联性 16
7.交互和意图 18
8.统一的审美模式 21
9.UMA项目 23
第二章 迈向统一的设计审美愉悦模型 24
1.进化适应:安全与成就需求 25
2.整合为统一的模型 29
3.测试美学统一模型 33
4.识别美学统一模型 37
5.美学统一模型的解释力 44
第三章 设计中的审美愉悦量表 48
1.测量审美愉悦 50
2.定义审美愉悦 52
3.决定因素量表 55
4.探索量表阶段 60
5.验证量表 62
6.五项设计的审美反应测量 72
第二部分
面向感官层面的多样性统一
第四章 网页审美中的多样性统一 78
1.审美中多样性的统一 78
2.研究1:系统操作网页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82
3.研究2:统一性和多样性的审美欣赏 100
4.评估网页的审美欣赏的多样性统一 105
第五章 产品服务系统之美 111
1.产品的审美原理如何扩展到产品服务系统 111
2.两种产品审美原则的分析研究 114
3.讨论 124
第三部分
面向认知层面的典型性和新颖性
第六章 “最先进但又可接受”:典型性和新颖性作为工业设计中
审美偏好的联合预测因素 128
1.典型性与新颖性 128
2.研究1:审美吸引力对比 131
3.研究2:专家与非专家对比 135
4.研究3:引入集中趋势变量 138
5.审美偏好的双重过程模型 141
第七章 典型性与新颖性对产品设计审美愉悦的共同影响:
安全与风险的影响 145
1.审美愉悦的认知决定因素:典型性与新颖性 146
2.最先进但可接受(MAYA) 146
3.研究1:典型性与新颖性的平衡效应作为产品设计
审美愉悦的联合预测因素 148
4.研究2:安全性和风险性对典型性和新颖性对产品设计
审美的共同影响 151
5.一般讨论 156
第八章 产品隐喻的审美偏好决定因素 158
1.什么是审美上令人愉悦的产品隐喻 158
2.隐喻与审美 160
3.隐喻的潜在关联 162
4.隐喻的应用 164
5.产品隐喻感知与审美偏好的关系评价 165
6.产品隐喻应用与审美偏好的可控分析 176
第四部分
面向社会层面的自主性与关联性
第九章 自主但又关联:产品审美欣赏的社会设计原则 180
1.审美设计原则 181
2.研究1:关联性与自主性的审美评价 183
3.研究2:产品类别与审美欣赏间关系 186
4.关联性与自主性对产品社会属性审美判断的解释力 189
第十章 自主但又关联:产品社会审美原则的多向性评价 191
1.社会审美原则 192
2.发展“自主但又关联”的原则 194
3.研究1:关联性与自主性的最佳审美平衡 197
4.研究2:社会安全型产品的审美评价 206
5.研究3:监管焦点契合与审美评价差异 211
6.研究4:风险感知与审美评价差异 217
7.一般讨论 222
第五部分
审美与意图
第十一章 效率之美:最小化手段实现最大化效果 228
1.最小化手段实现最大化效果 228
2.研究1:最小化手段实现最大化效果的综合效应 234
3.研究2:最小化手段实现最大化效果的可控分析 242
4.一般讨论 251
第十二章 以最小化手段实现最大化效果:效率美学 254
1.产品影响中的设计美学 254
2.判断最小化手段实现最大化效果的基础知识 259
3.判断最小化手段实现最大化效果的复杂性 262
4.一般讨论 265
第十三章 产品欣赏与设计意图 269
1.设计意图影响产品的欣赏方式 269
2.研究1:设计意图知识影响的定量实验 273
3.研究2:设计意图知识影响的定性访谈 278
4.一般讨论 286
第六部分
交互中的审美愉悦
第十四章 交互审美愉悦中的平衡 292
1.审美与交互 292
2.审美愉悦—— 一种神奇的平衡 294
3.影响交互审美愉悦的决定因素研究 296
4.一般讨论 304
第十五章 谨慎拿捏!设计师为何以及如何使用产品隐喻 307
1.什么是隐喻? 309
2.什么是“产品隐喻”? 311
3.为什么要使用产品隐喻? 313
4.如何应用产品隐喻? 317
5.什么时候隐喻(不)有效? 324
6.一般性讨论 326
7.结论 328
索引一 专有名词/术语(中西对照) 330
索引二 人名(中西对照) 336
标签
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