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作者:钱存训 | ISBN:9787547320921 |
书籍语言:简体中文 | 连载状态:全集 |
电子书格式:pdf,txt,epub,mobi,azw3 | 下载次数:9509 |
创建日期:2023-06-02 | 发布日期:2023-06-02 |
运行环境:PC/Windows/Linux/Mac/IOS/iPhone/iPad/Kindle/Android/安卓/平板 |
“中国古代的书籍和文字记录的多彩多姿、源远流长,是中国民族精神之所寄,也是世界文明中特有的奇迹。”
本书是对印刷发明以前中国古代文字记录及其载体的系统性综合研究,上起殷商,今日所见最早的中国文字,下迄唐初(公元700年左右),印刷术的发轫时期,揭示了中国文字记录的丰富、延续和普遍性是世界文化史上所独具的特色。第一章,讨论中国古代文字记录的特色和重要性,及其演进的社会背景和学术因素。第二章至第七章,分别叙述各个时代的主要文字载体,包括甲骨、青铜、陶器、玉石、简牍、缣帛和纸卷,详细讨论其内容、书体、制度及其特质。第八章讨论各种书写工具的形式和演变。第九章,总结以上各章所述要点,以通俗语言做概括性的阐释。本书的重点在考察铭刻和书籍之起源及其形体的演变,如材料、形式、技术、方法等。各种书写材料,都分别根据考古学和文献上的资料,详细研讨。
钱存训(1910—2015),字公垂,号宜叔。北美有影响力的东亚研究图书馆学家,享誉世界的中国书籍史、印刷史专家。
1910年出生于江苏泰县(今泰州市)的书香世家。青少年时代接受新式教育,思想进步,曾从军参加北伐。1927年入金陵大学攻读历史学、图书馆学,从此与图书馆事业结缘。1931年任金陵女子大学图书馆代理馆长。1932年任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副馆长。1937年任北平图书馆南京分馆(工程参考图书馆)主任,1938年转任北平图书馆上海办事处主任。抗战期间始终坚守在上海,守护南迁古籍善本,并冒生命危险寄存美国国会图书馆。1947年至1978年,任芝加哥大学远东图书馆馆长,将该馆建设成北美最重要的东亚研究图书馆之一。
先后用中、英文发表专著、论文等170余种,范围涉及图书馆学、目录学、书籍史、印刷史、中外文化交流、历史、传记等。所著《书于竹帛:中国古代的文字记录》《中国科学技术史:纸和印刷》是中国文化史、书籍史、印刷史研究的经典著作,被译成日、韩等多种文字,在中外学界影响广泛。
★生动诠释中华民族独特精神标识的经典之作
中国古代的书籍和文字记录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中华民族独特精神标识的代表。本书以广征博引的资料、贯通中西的视野、精深通达的史识、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述了中国文字记录从殷商至唐初刻于甲骨、镂于金石、书于竹帛、写于纸卷的发展过程、载体特点、内容特色、技术方法和性质作用,揭示了中国古代的文字记录“其延续、多产和广被性在世界历史长河中独树一帜,没有其他文字记录可以相比”,生动诠释了中华文化继继绳绳,中华民族生生不息,成为“世界上一个最伟大的文化整体”的独特精神标识。
★百年来中国图书出版史上最重要的书史著作之一
本书突破传统文字学、版本学、文献学研究范式,综合运用古文字学、文献学、考古学、历史学研究方法,系统介绍了印刷发明前中国文字的书写、材料,记载与编排方式,书籍制作技术的发展,以及对后来中国印刷术的发明和中国书籍制度的影响,填补了中外学界关于中国印刷发明前文字记录研究的空白。沈津先生誉之为“百年来中国图书出版史上最重要的书史著作之一”。
★撰写、增订、修订历六十年,是学术论著从内容到形式的经典范本,为中国文化史、古文字学、书籍史的入门必读书
李零教授言:“钱存训,以一书名世,曰《书于竹帛》。”
此书于1947年开始撰写,1957年完成博士论文,1962年英文初版由芝加哥大学出版社出版,综合了20世纪上半叶中国考古发现成果。之后四次增订,直至2006年,加入最新的文献研究和20世纪下半叶的考古发现成果。
本书博大精深,贯通中西,结构严谨,资料详实,见解独到,深入浅出,要言不烦。如古代图书分类法的中西比较、《纸卷》一章诸节、文字书写的直行与横向,以及象形、表意与拼音文字的比较等,均涉中西,彰显了中华文化之伟大。
本书研究颇多上升至理论性、规律性和哲理性的问题。如指出中国文字记录具有持久性和延续性、普遍性和广被性、丰富和多产三大特点;总结了书写材料的类别、古代文献的传承、中国书籍的起源和发展、书写和复制技术、中国文字书写的顺序等的发展和演变规律。特别是指出,虽然印刷术和计算机时代书籍产量增加,但“还没有产生一部著作,其体例、规模和创见能超越二千年前‘书于竹帛’上的某些经典……人类思维的能力和文字载体的方式,其间究竟具有怎样的关系,这是值得我们继续深思的一个重要课题”。
★问世一甲子,历久弥新,呈现研究全貌的六十周年纪念版
六十周年纪念版,根据芝加哥大学出版社2004年英文增订再版本,收入了之前各中文本未收的夏含夷所撰后序《1960年以来中国古文字学的发展》,以及《重大考古发现(1899—2000)》《中国文化、书籍与文字记录年表》两个附录和参考文献,特别是参考文献汇集了20世纪考古发现和中外文献研究成果,以此可见钱存训先生为学之博观约取、厚积薄发,并可作读者“为学之门径”。
书前刊印钱存训的博士论文扉页,1960年芝加哥大学霍华德·文格(Howard W. Winger)教授、顾立雅(Herrlee G. Creel)教授向著名出版人、芝加哥大学出版社卡罗尔·G. 鲍恩(Carroll G. Bowen)先生推荐出版钱存训先生博士论文的信函,以及1961年哈佛大学杨联陞(Lien-sheng Yang)教授关于出版此书的审稿意见。
第一章 绪论
一、中国古代的文化遗产
人类的历史,大部分多赖文字记录的流传,得以保存至今。中国人对于思想与活动的记载方式和技术,在世界文化发展史上,自有其特殊的地位。譬如现代世界上通行的书籍和读物,其基本特质是将文字用黑墨印在白纸上。在制作材料和生产方法的演进中,中国的贡献可以说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纸于公元前后在中国发明并应用于书写,是人所共知的事实。远在公元7世纪至8世纪,中国人便首先应用雕版印刷,而活字版的发明,亦远在欧洲谷登堡(Johann Gutenberg,约1397—1468)之前400年。由煤烟制成的墨,可以溯源到中国远古时代,其优良的特质,尤其光泽、吸附和耐久性,向为中外人士所称颂。在纸、墨和印刷术被结合采用以后,书籍才能大量生产,流通广远。
印刷术由反体取得正文的原理,是中国人最早设想的一种巧妙构思,而纸则更是文字记录最重要的载体。一般学者都公认,在古代文化交通的各种成就中,没有一种发明是可以和造纸术及印刷术的重要相比的,二者对现代文明皆有极其深远的影响。甚至在现代的日常生活中,虽然另有其他各种传播媒介,但至今都还不能代替纸和印刷术所具有的基本功能。
甚至在纸的发明以前,中国在文字记录的载体上,就已经有不少重要的发展。譬如远在古代,一些世界上其他民族所罕用的材料,像竹简和缣帛,只有中国人用以书写。其他如兽骨、青铜、石板等,虽亦曾为其他民族所采用,但在中国却使用得更普遍,也更精巧。至于毛笔,在中国很早就用作书写的基本工具,不仅影响了中国文字的风格,更创造了书法,成为中国杰出的艺术之一。由于笔墨和竹帛的结合使用,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古代思想和著述,就都记录在这些原始的材料上而得以世代传承。
中国人很早便致力于文字的机械复印。公元前1000年左右,浮雕的阳文印章和铜器字范的应用,以及其后使用雕刻100多字的大型木章,都已显示出这种努力于代替手抄复本的趋向。在纸的质量改进之后,印刷术发明之前,用刺孔镂花的纸版复印图案和画像,以及用纸墨拓印碑文的方法都已很普遍。尤其拓本技术,很近似雕版印刷,因此促进了文字大量复印的可能性。
中国文字记录的一个重大特点,便是它独有的持久性和延续性。这一特点使得世界上一个有创造性的远古文化,得以继继绳绳,绵延至今。中国文字除了一般文字通有的音、义以外,还有其特殊的形体,这种具有特殊形体的文字,超越了时间上的变化和空间上的限制,团结了中华民族,更造成了世界上一个最伟大的文化整体。在古代世界曾经使用过的各种古文字,都已先后夭亡,只有中国文字仍为今日通行的一种活文字,在继续广泛地使用。3000年前所使用的一种书写符号,虽然数量已经增加,形体也有变化,但其构造的原则依旧,今天仍然继续使用,作为日常生活、大众传播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媒介。
中国文字的悠久历史,不仅保存了中国人的理想与抱负,记录了历史上的盛衰与兴亡,更使得这代代相传的文化传统,能得长存于天壤之间。因此,现代生活及社会上的许多现象,从口头上的成语、书写的顺序,以至一般礼俗习惯、思想行为、政教制度,都可追根溯源,有迹可寻。譬如中国文字的直行书写,甚至目前用现代技术印刷的书籍,有时仍采用狭直的行格,或在行格之间加用线条。有人以为这是增加版面的美观,而不知这种形式乃是根源于古代简牍的形制而来。这个悠长的中国文化传统之形成,主要的原因是自古以来,继续不断地采用古代的经典作为基本教材的结果。因此千百年来,人们只有钻研古圣先贤的著述才能平步青云,在社会上飞黄腾达,而其中所代表的古代思想、行为和制度,乃成为中华文明的传统。
中国文字的另一特色是它的普遍性和广被性。这种具有形体的文字,即使各地方言不同也可以共同使用;不仅中国人在使用,也是东亚许多其他民族的共同文字。他们虽各有自己的语言,但也采用中国文字的全部或一部,作为思想传播的媒介,如越南、朝鲜、日本及琉球,中国文字的应用于书写和书籍,在历史上都有一段很长的时期。直到如今,中国的方块字,仍被一些国家采用作为他们文字的一部分而无法割离,成为今天世界上被最多数人使用的一种文字。
中国古代文献的丰富和多产,也是世界文化中的另一项奇迹。中国古代的著述,无论质量和数量,都有很辉煌的成就,中国古典著作很多是世界上第一流的作品,这已为许多国际学者所公认。而中国历史文献的丰富和详细,更没有其他民族的记载可以相比。自公元前722年春秋时代以来,直到今日,几乎没有一年缺少编年的记录。以数量来说,中国十三经的字数要数倍于同性质和同时代产生的《旧约圣经》。至于中国书籍的产量,直到15世纪末,比世界上其他各国书籍的总数还要丰富。而中国的丛书、类书、方志、家谱卷帙之繁,亦少有其他文字的著作可以相比。
公元前1世纪左右,因为书籍的数量增加且内容繁杂,由此产生了一种详细的分类制度,这是世界上最早将人类知识加以系统化的一种创举。最初的方法是将各种性质的书籍,归纳为六大类和若干细目。公元3世纪所制定的一种四部分类法,在5世纪定型为经、史、子、集,为中国目录学家沿用了1500余年,至今仍为编制古典目录者所采用。英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1561—1626)将人类知识归纳为历史、诗歌和哲理的三分法,是现代西方各种图书分类法的基石,他的分法除了经部以外,其他和中国的类目完全相同。培根又在哲理之下,再分为神道、自然和人文三项,这和中国古代经典中将知识分为天、地、人的思想极为相似。中国自从隋代以来所编制的各种类书,便早已采用这种天、地、人的观念,以统御从各种文献中所摘出的繁杂条目。由于培根对中国文化的景仰,在他的著作中曾多次提到中国的发明和事物,因此他所提出的三分法,很可能受到中国思想和分类方法的影响。
中国文字记录的丰富、延续和普遍性是世界文化史上所独具的特色,没有其他民族或国家的文献可以相比。中国古代典籍在质和量方面的发展,更显示出古代中国在文化传播和学术研究上的辉煌成就。这些成果乃是中国文化的基石。因此要了解中国文化的起源、发展和承传的过程,主要便得从这些古代文字记录的遗产中去探索。换言之,要了解中国古代典籍的制作、保存、传播和散佚的流绪,更需要从当时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背景中去研讨。以下略述其中要点,以供思考。
百五人瑞: 钱存训先生一生行述 许倬云1
六十周年纪念版序 沈津15
中文第四次增订本序 李学勤23
中文第四次增订本 自序27
写作缘起31
第一章 绪论37
一、 中国古代文化的遗产37
二、 贞卜和祭祀文字41
三、 官书和档案43
四、 史官的职权44
五、 私家著述和藏书47
六、 焚书之祸48
七、 古籍的整理49
八、 宗教文学的盛行52
第二章 甲骨文56
一、 甲骨文的起源和性质56
二、 甲骨文的发现和研究57
三、 商代的字汇和书体60
四、 甲骨的形式和契刻63
五、 卜辞的内容和排列66
六、 甲骨中的记事文68
第三章 金文和陶文74
一、 金文的性质和类别75
二、 金文的款式和用途78
三、 镜铭81
四、 货币文字83
五、 印章和封泥85
六、 陶器款识88
七、 砖瓦款识90
第四章 玉石刻辞96
一、 石鼓文和古代刻石97
二、 碑碣、摩崖和墓志99
三、 石经101
四、 释、道经典刻石106
五、 玉器刻辞109
六、 拓印的起源和技术112
第五章 竹简和木牍117
一、 书籍材料的演化117
二、 战国及秦代竹简120
三、 汉晋简牍123
四、 竹木的整治128
五、 简牍的形式130
六、 行格和书体132
七、 古书的单位和种类134
八、 编装的方式136
第六章 帛书143
一、 丝织文化的起源143
二、 帛书的年代145
三、 帛书的发现147
四、 长沙缯书和帛画149
五、 帛卷的材料和形式152
六、 帛书的特殊用途154
第七章 纸卷161
一、 纸的定义和起源161
二、 纸的发明和改进166
三、 纸的流传和广被168
四、 纸的西源说170
五、 古纸的发现173
六、 敦煌纸卷175
七、 古纸的材料和制作177
八、 古纸的加工和保存181
九、 卷轴制度183
第八章 书写工具192
一、 毛笔的发展193
二、 毛笔的形式194
三、 黑墨和丹书197
四、 烟墨198
五、 漆书和石墨201
六、 砚石的质料和形式203
七、 书刀的形制和用途205
第九章 结论212
一、 书写材料的类别212
二、 古代文献的传承213
三、 各种铭文的年代214
四、 中国书籍的起源和发展215
五、 书写和复制的技术216
六、 中国文字的演化217
七、 字汇的增加218
八、 中国文字书写的顺序218
九、 中国文字记录发展的因素219
中文本第一版后序 劳榦222
英文增订再版本后序: 1960年以来中国古文字学的发展 夏含夷231
增订说明 郑如斯260
重大考古发现(1899—2000)263
中国文化、书籍与文字记录年表274
附录277
一、中文本《中国古代书史》评介 李棪279
二、英文本《书于竹帛》评介 李约瑟286
三、日文本《中国古代书籍史》序 平冈武夫289
四、《书于竹帛》评介摘要 别立谦编译293
五、钱存训书史著述编年 钱孝文302
西文缩略语316
参考文献318
图版379
上午下单,下午就送到了。书好,价格合理。
2023-02-27 09:18:01
书籍史与出版史名著,旧版已是洛阳纸贵,新版比较亲民,可以承受。终于可以一饱眼福。
2023-02-25 07:44:06
钱存训先生的书,之前在书店看到的,印的非常好。
2023-02-21 10:36:20
钱存训先生的《书于竹帛∶中国古代的文字记录》这本书由东方出版中心出版了60周年纪念版。是2022年11月1版一印的。这本学术专著得以重新出版,对于研究印刷术以前的文献史,文学史都有重要参考价值。
2023-02-21 01:48:51
这本书非常好!!!!!!
2023-02-21 20:11:01
非常好非常好非常好非常好
2023-02-21 02:37:45
很好的书,很值得,买了很幸福。
2023-02-21 22:17:40
书籍质量不用说,商家放心。
2023-02-13 18:12:41
送货速度非常快,打折力度不错,东西质量也很好
2023-02-21 08:34:17
此书出版60周年纪念版,内容丰富值得收藏阅读!
2023-02-20 22:0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