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作者:徐锦庚 | ISBN:9787533966393 |
书籍语言:简体中文 | 连载状态:全集 |
电子书格式:pdf,txt,epub,mobi,azw3 | 下载次数:4133 |
创建日期:2023-03-16 | 发布日期:2023-03-16 |
运行环境:PC/Windows/Linux/Mac/IOS/iPhone/iPad/Kindle/Android/安卓/平板 |
2021年,恰逢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一个世纪以来,中国共产党以《共产党宣言》为精神引领,带领中华儿女沐风栉雨,为人民谋幸福、求解放,越过急流险滩,躲过惊涛骇浪,而今已踏上高质量发展的康庄大道。追溯《共产党宣言》首部中文全译本的前世今生,了解《共产党宣言》在传播过程中对中国第一代领导人的影响和带给中国革命的意义,在对党史的回眸中感悟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在抚今追昔中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恰逢其时,十分必要,也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本书入选“回望建党百年”国家出版基金专项资助项目、2021年度中国作家协会重点作品扶持项目、浙江文化艺术发展基金2021年度主题出版类资助项目、浙江省“十四五”重点出版规划项目、2021年度“浙版传媒好书”、2021年12月中国好书榜单。
本书是庆祝建党百年重点选题,国内首部系统全面考证《共产党宣言》的报告文学,是一部厚植于党史的优秀现实题材作品。本书以报告文学手法,从小角度纵深切入,追根溯源,从马克思、恩格斯著述《共产党宣言》,到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再到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的过程,全景式讲述了《共产党宣言》首部中文全译本出版的前世今生,并牢牢把握翻译 《共产党宣言》 这条主线,刻画二十世纪初知识分子中的“望道们”,以及在《共产党宣言》传播过程中,对中国第一代领导人的影响和带给中国革命的意义。
全书饱蘸厚重历史之墨,兼具生动文学之笔,深入诠释毛泽东“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著名论断,又在世界共产主义运动和中国革命的大背景下,刻画了以陈望道为代表的一大批仁人志士群像,将个人抉择置于时代洪流之中,真实而细腻地展现了其对革命的上下求索和对信仰的不懈追求。
同时,本书又从多角度深入地剖析中文版《共产党宣言》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和中国革命的胜利,起到了重要的铸魂引航作用。在追溯中,中国共产党筚路蓝缕又光辉灿烂的征程也缓缓展现,给予读者持久磅礴的心灵力量。
徐锦庚
籍贯浙江江山,出生浙江开化,人民日报社山东分社社长,高级记者,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理事,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出版《中国民办教育调查》《国家记忆》《台儿庄涅槃》《大器晚成》《涧溪春晓》等长篇报告文学,发表《懒汉治村》《行走的脊梁》《驯虫记》《老汤》等短篇报告文学,被《新华文摘》《学习活页文选》《红旗文摘》等转载,入选中宣部2020年“优秀现实题材文学出版工程”和多个纪实文学精品选本,获第六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三届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第八届徐迟报告文学奖、山东省第七届“泰山文艺奖”、山东省第十一届“文艺精品工程”奖,作品被翻译成英语、俄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罗马尼亚语、土耳其语。根据《国家记忆》改编的电影《大火种》,被中宣部和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推荐为纪念建党95周年重点影片。《国家记忆》和《台儿庄涅槃》被评为“中国有声”70年70部优秀有声阅读文学作品。
★国内首部系统全面考证《共产党宣言》的报告文学和研究著作
★中宣部第十三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图书奖、鲁迅文学奖、徐迟报告文学奖获奖得主全新作品
★“回望建党百年”国家出版基金专项资助项目、2021年度中国作家协会重点作品扶持项目、浙江文化艺术发展基金2021年度主题出版类资助项目、浙江省“十四五”重点出版规划项目、2021年度“浙版传媒好书”、2021年12月“中国好书”
锦庚文名,早已“遐迩” 。电话中,知他在写关于陈 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的 报告文学,心头一沉:这可 是一件大活重活难活。 文学与历史、文学与理 论、叙述与论述、形象思维 与抽象思维,自古沟通难, 融通更难。近世以来,它们 犹如两股道上跑的车,分道 扬镳现象越来越明显。 文学如诗词、小说、戏 剧,可虚作,报告文学首先 是报告事实,必须写实、实 写,以形象思维、文学笔法 写实、实写。锦庚写的是经 典理论家马克思、恩格斯撰 著《共产党宣言》的往事, 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无 产阶级革命家和理论家阅读 理解《共产党宣言》经典理 论的故事,二十世纪初理论 翻译家翻译《共产党宣言》 的本事,理论要素占据相当 分量。无论是对象和材料, 还是思维和手法,写起来, 虽不至于“难于上青天”,也 有“难于上华山”之艰辛。 锦庚在电话里说,鉴于 我有文艺学、美学的学历和 从事理论编辑工作的经历, 基于我们多年同事抑或知音 的关系,希望我为本书作序 。“怦”“怦”,心跳骤然加剧 ,“嗡”,头一下子就大了。 何德何能?何名何望?读说 尚可,点评也罢,研之不足 ,岂敢为这宏大叙事“看门” ?羡慕之余,只能写个“读 后感”。 “叮咚”一声,微信来了 。《望道》初稿,瞬间映入 眼帘。晚上11点看到,一口 气读到天明。这样的阅读体 验,一个字,爽! 梅林等的《马克思传》 ,早年认真拜读过。没想到 ,锦庚从马克思同恩格斯第 一次相见写起,一写就是两 章,写到两位伟大导师先后 仙逝,重点描述他们撰写《 共产党宣言》的过程,写得 头头是道、栩栩如生,有些 情节细节,比梅林写得还具 体生动。由此想到,锦庚之 “望道”,先在“溯道”,追寻 科学社会主义的来源和信仰 ,犹如理论确立的前提、根 基、依据,“是其所是”,把 所“望”之“道”的思想性、真 理性、革命性、指导性叙述 清楚了,“望”的理由就充分 了,那么不惜代价,那么“ 虽九死其犹未悔”地翻译之 、追随之,就水到渠成、顺 理成章了。这份寓理于事、 寓逻辑思维于形象思维的构 思,这等皓首穷经的功力, 这种以点带面,通过创作《 共产党宣言》,刻画两位伟 人一生友谊的叙述力,让人 油然而生的,是敬佩,是拍 手叫好。 近代思想界、教育界和 新闻界都存在“望道”期。列 强侵略、国破家亡、民生凋 敝,出路何在、复兴何途? 探索出路者,寻求发展者, 喷薄而出,络绎不绝。传统 思想、太平天国农民革命思 想、改良派自由主义的变法 维新思想、革命派民主主义 的“三民主义”思想等,交汇 奔涌,浩浩汤汤。变法维新 者如粱启超,三民主义者如 孙中山、朱执信、戴季陶, 无政府主义者如刘师培,众 多留学生、外国传教士,都 通过报刊宣介马克思主义和 社会主义。陈独秀、李大钊 等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更是 极力宣传推广马克思主义, 建立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 主义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 思想,成就了中国历史上开 天辟地的一大壮举。 锦庚取精用宏,牢牢把 握翻译《共产党宣言》这条 主线,刻画20世纪初知识分 子中的“望道”们。当时,译 品匮乏,多数人没有读过《 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等 马克思主义代表作,李大钊 从北大图书馆借出《共产党 宣言》英文版,托陈独秀找 人翻译。戴季陶很早就筹划 翻译,自觉力有未逮,找邵 力子推荐人选,提出三个条 件:深入了解马克思主义, 至少精通德、英、日三门外 语之一,具备较高语言文学 素养。邵与人创办《生活日 报》(《民国日报》前身) ,主持《觉悟》副刊,多次 刊发李大钊、陈独秀、瞿秋 白等人的文章,人脉广泛, 脱口而出:“此等重任,非 杭州的陈望道莫属!”陈望 道留日时接触过马克思主义 学说,精通英语、日语,汉 语功底深厚。这是1920年 初的事,陈独秀、李大钊可 能在为中共召开“一大”进行 理论准备,企盼把所“望”之 “道”落地落实,提高党员认 识,吸引更多志同道合者。 望道者,亦问道、求道 、认道、取道、用道、弘道 之谓也。在一众“望道”者中 ,陈望道无疑是本书的主角 。锦庚用相当篇幅,仍以翻 译《共产党宣言》为主线, 书写这位著名学者的传奇经 历。他是浙江义乌人, 1891年出生,6岁上私塾, 1915年赴日本留学,1919 年受五四运动热潮感染回国 ,任教浙江第一师范学校。 1920年初,受命翻译《共 产党宣言》,回到乡村老家 ,收拾柴房,搁上木板,足 不出户,挑灯夜战。译到忘 我处,蘸着墨汁吃粽子,还 说味道很甜。1920年8月, 《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 出版发行,首印1000册, 引起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强烈 关注,再印又千册,很快售 罄。《共产党宣言》中译本 像一盏灯,照亮中国共产党 人前行的进程;像一把火, 点燃中国先进知识分子追求 真理的火炬。于陈望道而言 ,也像一座里程碑,完成从 “望道”“受道”到“认道”“成道 ”的转变,为中共建党、提 升党员思想水平办了一件镌 刻史册的大事。 通过展示大量党史文献 ,《望
引子 心有所信,方能致远
第一章 植根于土壤之中
一 冷淡初识
二 行星相遇
三 天鹅之家
第二章 从空想到科学
一 点燃火炬
二 星火燎原
第三章 风起于青蘋之末
一 同道中人
二 独秀落难
第四章 在困厄中求索
一 救亡图存
二 殊途同归
第五章 走出分水塘
一 耕读人家
二 毁佛办学
三 救国梦碎
四 父子过招
第六章 人生的抉择
一 亡国之忧
二 改名立志
第七章 在斗争中成长
一 四大金刚
二 山雨欲来
三 一师风潮
第八章 重返分水塘
一 自我革命
二 寒夜孤灯
第九章 革命的火种
一 意外变故
二 酝酿建党
三 错印封面
第十章 从这里开天辟地
一 百川归海
二 南湖红船
第十一章 跌宕起伏的人生
一 沉浮命运
二 分道扬镳
三 重拾初心
第十二章 永恒的明灯
一 继往开来
二 薪火相传
三 度尽劫波
四 空棺秘藏
五 红色经典
尾声 百年风华
附录1 陈望道译本《共产党宣言》全文
附录2 中共中央编译局版《共产党宣言》全文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