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作者:黄灯 | ISBN:9787020161874 |
书籍语言:简体中文 | 连载状态:全集 |
电子书格式:pdf,txt,epub,mobi,azw3 | 下载次数:2948 |
创建日期:2021-02-14 | 发布日期:2021-02-14 |
运行环境:PC/Windows/Linux/Mac/IOS/iPhone/iPad/Kindle/Android/安卓/平板 |
作者黄灯在一所二本院校从教,长期的课堂教学以及课后的师生交流,使她成为这群学生成长变化的见证者。《我的二本学生》相当于她的教学札记,这里面有她15年一线教学经验的分享,对4500个学生的长期观察和长达10年的跟踪走访,也有两届班主任工作的总结思考,更有近100名学生的现身说法,是黄灯向读者描摹一群年轻人生活剪影的尝试。
截至2020年6月,全国有3005所高等学府,其中本科院校1258所,人们熟知的985和211院校只占100多席,二本及以下学生面目是有点模糊的。为了让读者真切了解二本学生这一群体的社会性现实,在书中,黄灯做了跨越时间的、空间的、地域文化的差异性对比,借以考察时代变化、生源地、家庭流动情况对学生就业去向和人生目标设定的影响。
书中最真切动人的,是一个个具体学生的采访日志。在这些用学生名字命名的章节中,访谈个体向读者倾吐着他们对于高考的回望、对于城市生活的生疏、对于毕业的迷茫以及就业的慌张。在这些倾诉中,你将了解他们彼此之间的社交距离、他们和这个社会的认识过程;他们与父母兄妹之间交流的阻畅、与故园乡土的亲疏;他们对于网络文学和游戏的认识、对于新媒体时代的适应和迷失;他们对于考公务员和考研之间的权衡,对于安稳和漂泊的抉择。还有他们对自己人生还有父母、乃至国家责任的担当与跋涉。这每一个被当事人讲述出来的故事,都带着看得见的呼吸、烟尘、脚步还有凝视。在这些极为细致和具体的生命切片中,我们看到的已经不再是二本学生,而是八五后、九零后这一批年轻人,他们所有人。他们所遇到的困惑和难题,并没有将他们彼此区分很开,反而,成为他们共享的课题。
黄灯:
2016年,发表《一个农村儿媳眼中的乡村图景》一文,引发春节期间全国乡村话题大讨论,首发公号阅读人数228万,各大公号阅读量过千万,并被中央电视台拍摄了纪录片《家在丰三村》。2017年出版《大地上的亲人》获得“第二届华语青年作家奖”非虚构主奖。2020年*新作品《我的二本学生》,关注中国最普通二本院校学生的命运。
“中国二本院校的学生,在某种程度上,折射了中国最为多数普通年轻人的状况,他们的命运,勾画出中国年轻群体最为常见的成长路径。”
“二本院校的学生是最能倾听到祖国大地呼吸的年轻群体。他们的信念、理想、精神状态,他们的生存、命运、前景;社会给他们提供的机遇和条件;及他们实现人生愿望的可能性,是中国最基本的底色,也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
序言
读者即将翻开的这本书,其实是一本教学札记。换言之,本书更像普通高校教务处要求老师提供的教学反馈,我不过用另一种语言、另一种形式,表达了对多年从教经历的审视。
1995年,我毕业于湖南一所地方院校,按今天的划分,也算是二本院校的学生。2005年,我博士毕业,进入广东F学院当了一名教师,见证了八零后、九零后两批年轻人的成长。我的人生经验,包含了双重视域下的自我成长和见证他者成长的参差图景,这种亲历,伴随对现实的体察和感慨,让我直观地感受到一个问题:短短二十多年,那些起点像我一样的二本学生,在彻底市场化和应试教育盛行的时代语境中,到底面临了怎样的机遇和挑战,又承担了多少不为人知的压力?通过念大学,他们在立足社会的过程中,在就业、深造、定居等具体的人生节点,是否如我一样,总能倚仗高等教育提供的屏障,越过一个个在今天看来无法逾越的暗礁?
我的教育工作,为我提供了审视这一问题的机会。从保留的学生名单看,我教过的学生多达四千五百多名,无数课堂课后的近距离、不间断的师生交流,让我充分接触到一个群体,并真正看见他们。细数我的从教日常工作,也无非就是教公共课、当班主任、以导师制的形式私下里带学生,参与日常的教学、教研活动,辅导学生的学年论文、毕业论文、三下乡实习、挑战杯项目,给各类比赛当评委,随时接受学生的求助和咨询等,但这种琐碎、立体的职业体验,却让我获得了诸多见证学生群体成长的维度。随着时光的推移,以及对学生毕业后境况的跟踪,我深刻意识到,中国二本院校的学生,从某种程度而言,折射了中国最为多数普通年轻人的状况,他们的命运,勾画出中国年轻群体最为常见的成长路径。
众所周知,在大众化教育时代,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获得机会接受高等教育,但不可否认,只有少数幸运者能进入几十所光彩夺目的重点大学,更多的则只能走进数量庞大的普通二本院校。以我任教的广东F学院为例,尽管学校处于经济发达的广东地区,但从生源而言,接近一半来自广东的粤北、粤西和其他经济落后区域。我的学生,大多出身平凡,要么来自不知名的乡村,要么从毫不起眼的城镇走出,身后有一个打工的母亲,或一个下岗的父亲,和一排排尚未成人的兄弟姐妹。务农、养殖、屠宰、流连于建筑工地,或在大街小巷做点小生意,是他们父母常见的谋生方式,和当下学霸“一线城市、高知父母、国际视野”的高配家庭形成了鲜明对比。尽管在高校的金字塔中,他们身处的大学毫不起眼,但对于有机会进入大学的年轻人而言,他们可能是村里的第一个大学生,是寂寥村庄的最亮光芒和希望。来到繁华的都市后,他们对改变命运的高考充满了感激,并对未来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他们来到大学的路径,完全依赖当下高考制度提供的通道。在应试教育的机制里,他们一律经过了紧张的课堂教学、题海战术、千百次考试的淬炼,在一系列严密的规定动作中,他们被删削掉个性、血性、活力,以标准答案为突破口,从高考中艰难突围,就这样一步步来到大学的校园,来到我的课堂,并在不知不觉中养成温良、沉默的性子,以至面目日渐模糊。作为教师,通过无数课堂的观察和见证,我深感这个群体经过严苛的刷题和排名竞争,加上就业的焦虑和现实生存压力的逼近,业已过早透支了他们生命的能量,削减了青春的锐气,以至呈现出某种漠然的生存状态,其思考力、创造力,在残酷的考试进阶中,悄然磨损而不自知。
他们的去向,更是在严酷的择业竞争中,有着触目可见的天花板。根据我的观察,在中国大学的层级分布中,不同级别的大学,学生去向会对应不同的城市。顶级大学对应的是全球最好的城市;重点大学对应的是一线城市、省会城市;一般大学对应的是中小城市、乡镇甚至乡村。一层层,一级级,像磁铁吸附着各自的隐秘方阵,干脆利落,并无多少意外发生。任何群体中,若要跨越不属于自己的城市和阶层,在当下的社会格局中,个体要经历怎样的内心风暴和艰难险阻,只有当事人知道。作为二本学生,他们踏进校门,就无师自通地找准了自己的定位,没有太多野心,也从未将自己归入精英的行列,他们安于普通的命运,也接纳普通的工作,内心所持有的念想,无非是来自父母期待的一份过得去的工作。毕业以后,他们大多留在国内、基层的一些普通单位,毫无意外地从事一些平常的工作。
我得承认,作为教师,我对世界安全感边界的认定,来源于对学生群体命运的勘测。二本学生作为全中国最普通的年轻人,他们是和脚下大地黏附最紧的生命,是最能倾听到祖国大地呼吸的年轻群体。他们的信念、理想、精神状态,他们的生存、命运、前景,社会给他们提供的机遇和条件,以及他们实现人生愿望的可能性,是中国最基本的底色,也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多年来,在对学生毕业境况的追踪中,负载在就业层面的个人命运走向,到底和大学教育呈现出怎样的关系,是我考察学生成长过程中,追问最多的问题,也是本文竭力呈现的重点之处。我想知道,学生背后的社会关系、原生家庭,以及个人实际能力,在就业质量中所占的具体权重。如果其权重越来越被个人实际能力以外的因素左右,那么,对大学教育的审视,尤其是对彻底市场化后大学教育的审视,将成为一个不容回避的命题。
在中国快马加鞭的教育背景中,无论名校的光环怎样夺人眼球,都不能否认多数的年轻人,无论如何努力,都不可能挤过这座独木桥,而只能安守在各类普通大学,这是我写作本书一个基本的观照和讨论前提。毫无疑问,在自我瓦解、自我提问式的写作过程中,本书承载的落脚点,意在探讨中国转型期青年群体尤其是普通青年群体的命运和可能,换言之,这些文字不仅面对教学日常,更面对青年成长、命运和去向,它打开和呈现了一个群体隐匿的生命境况,是有关年轻个体的生命史和心灵史。
——本文出场的年轻人,全部来自我任教的广东F学院,时间跨度始自2005年直至今天。写作的线索,主要依赖我教公共课、先后两次当班主任的观察、私下的导师制施行过程,以及我对广东学生的刻意聚焦。我欣喜地看到,尽管年轻人的抗争夹杂了无数心酸,但他们蓬勃的生命力,哪怕处于压抑状态,在并不光鲜的布景中,依然呈现出了生命本身蕴含的创造本质。他们努力、认真、淡定,有着成人群体无法想象的韧劲;他们蕴含的巨大力量,足以迸发出各种可能。
今天,二本院校的起点,也许让他们默默无闻,但没有人否认,无数个体的努力,正悄悄改变群体的命运,并事实上推动社会更为稳固的站立。
世界已悄然改变,对大多数人而言,日常生活并未产生太多的变化,但那宏大的转身,终究会渗透进我们生活的细枝末节,会介入年轻的生命。
看见他们,看见更多的年轻人,是我作为一个在场者反思的开端。
作为一个民办二本的老师,看这本书有很多启发。虽然是本小书,但背后是作者对于教育和学生十数年的倾心付出。教育是个良心活,要向作者学习。
2020-08-25
好久没有这么认真看书了 广东F学院就是我的母校 很好奇黄灯老师笔下的校友是什么样子的 很多地方很有共鸣 比如超生的话题比如考公考研租房以及广深等等的话题
2020-09-01
这本书真正令我这个23岁读文学研究生的县城文艺女青年觉醒。过于细密的残酷现实第一次进入我的眼睛,尤其是那些已经深入到思维和习惯的,来自原生家庭的烙印。婉丽的故事十分震撼,她像浮萍一样遭受命运,唯一能做的就是保证自己绝对努力。黄灯在婉丽故事的结尾给了相对亮色的描述,是因为她善良细腻希望读者心存希望。而现实反复推演的分明是另一套生存逻辑:时代的裂缝早已圈出了每个人的天花板,我们在市场化的浪潮中东奔西走...
2020-08-26
双一流正如火如荼,985、211的标签并未远去,但除此之外的高校和学生群体得到的关注则少之又少。第一次听说“四非大学”的时候不知所云,也十分诧异,北大清华的天之骄子固然数量稀少,能考入双一流高校的学生已经是幸运儿。黄灯老师用良心和关怀,带着理解和困惑,邀请我们一起去看见,看见数量庞大的普通高校的普通学子的生活经验和人生轨迹。尽管零散,尽管不够透彻,但看见意味着沉默的大多数的面容,有了一个粗线条的画...
2020-09-02
作者在真实描写二本学生的同时,又把他们的生存境况高度概括,使他们的生存看来有些渺小,否定了生命的超越性。最起码,我身边的朋友们,有许多并不因为社会境遇感到自己低人一等,他们工作、读书、看电影、交友,像一百年前新文化运动里振奋的青年。我想,在这个时代,每一个思想着,想要真实活着的人都是Great man,万万不要把“普通”这个咒语贴在他们身上(包括作者本人我也认为是伟人)。因为我看到他们用自己的方式...
2020-09-02
黄灯 读者即将翻开的这本书,其实是一本教学札记。换言之,本书更像普通高校教务处要求老师提供的教学反馈,我不过用另一种语言、另一种形式,表达了对多年从教经历的审视。 1995年,我毕业于湖南一所地方院校,按今天的划分,也算是二本院校的学生。2005年,我博士毕业,进入...
2020-08-30 09:54:18
作为一个二本院校的工作人员,阅读黄灯新作《我的二本学生》,开始时源于一种职业义务和了解同行的习惯,读完后则相见恨晚,这是一部认真的书,一部诚实的书,说出了二本院校老师和学生的心声。 作者在其广东F学院的十三年从教生涯中,通过对学生群体的持续观察,以及来自师生...
2020-09-01 10:27:32
《我的二本学生》黄灯:我始终没有找到一条理解90后的通道 “我们这一代的真实面目从外表看不出来,我们都有自己的保护壳,所有的事情,全都自己吞。” 采访 | 黄锫坚 黄灯是广东某高校的教师,她的《我的二本学生》等系列文章在文学杂志和媒体发表后,引起巨大反响。二本院校...
2020-09-04 20:45:28
新学期刚开启,那场改变许多人命运的高考,已结束近两个月。在这期间,有个“发明”时间仅三个多月的新词,成了很多人口中的流行语——“小镇做题家”。有人预言,这个词将在未来成为像“精致的利己主义者”那样人尽皆知的精辟词汇。 “小镇做题家”,是那些通过高考进入重点高...
2020-09-04 20:50:51
《我的二本学生》作者黄灯湖南人,70年代生,在岳阳大学念完本科,分配到国企,三年后遭遇下岗潮。她靠着扎实的基本功,勤奋自学,在很短时间里考上武汉大学硕士。作为湖北人,深知在湘鄂一带,年轻人想着远方,常常希望走出去,“去广东”。黄灯研究生毕业后继续深造,去中山...
2020-09-03 13:44:37
那天看豆瓣好友动态,提到了这本书,有了点兴趣。因对文学性的追求,对诸如柴静《看见》之类的社会纪实小说一直冠以“文笔肤浅”之名,而这本书 ,虽然是类似体裁,但或许是因为主旨深处和本身生活的共通处,而果断地买下它。这些话,上面也好,下面也罢,似乎不算是书评,但我...
2020-09-03 11:17:28
初看到《我的二本学生》这个书名的时候,我首先联想到的是那不勒斯四部曲的《我的天才女友》,以为同样是一部娓娓道来的生活史小说。结果我只猜中的前半段——确是一部“娓娓道来的生活史”,但并非小说,而是一本教学札记。本书记录了作者博士毕业后在广东F学院这所二本院校任...
2020-08-30 16:25:18
如读书时的作文课,看题目让思想去大海上冲浪。看书名,“我”限定为一名老师,“二本”是一个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中庸成绩,我以为是一个老师对于那些成绩斐然学生的交往录、回忆录,没想到是一个更为宏阔的社会图景。读书是最公平的,知识里揉不进半粒尘沙。然而读书人的心境...
2020-08-29 00:2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