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作者:王风丽 | ISBN:9787550632356 |
书籍语言:简体中文 | 连载状态:全集 |
电子书格式:pdf,txt,epub,mobi,azw3 | 下载次数:5222 |
创建日期:2021-02-14 | 发布日期:2021-02-14 |
运行环境:PC/Windows/Linux/Mac/IOS/iPhone/iPad/Kindle/Android/安卓/平板 |
本书是清代文人吴庆坻的友朋书札整理。吴庆坻(1848—1924)字子修,又字敬疆,号补松老人。钱塘(今杭州)人,光绪十二年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散馆后授编修。历 任四川学政,湖南提学使,政务处总办,资政院硕学通儒议员。参与《杭州府志》《浙江通志》的攒修。
吴庆坻,1849-1922,字子修,号稼如,晚号补松老人,别署悔余生、横山老樵,浙江钱塘人。1886年进士,先后担任四川学政、湖南学政,曾赴日本考察,与沈曾植等 交好。是晚清著名文人。著有《补松庐文录》《补松庐诗录》等多种。
《中国近现代稀见史料丛刊》总序
在世界所有的文明中,中华文明也许可说是“*从古代存留至今的文明”(罗素《中国问题》)。她绵延不绝、永葆生机的秘诀何在? 袁行霈先生做过很好的总结:“和平、和谐、包容、开明、革新、开放,就是回顾中华文明史所得到的主要启示。凡是大体上处于这种状况的时候,文明就繁荣发展,而当与之背离的时候,文明就会减慢发展的速度甚至停滞不前。”( 《中华文明的历史启示》,《北京大学学报》2007 年第1期)
但我们也要清醒看到,数千年的中华文明带给我们的并不全是积极遗产,其长时段积累而成的生活方式与价值观具有强大的稳定性,使她在应对挑战时所做的必要革新与转变,相比他者往往显得迟缓和沉重。即使是面对佛教这种柔性的文化进入,也是历经数百年之久才使之彻底完成中国化,成为中华文明的一部分;更不用说遭逢“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数千年未有之强敌”(李鸿章《筹议海防折》),“数千年未有之巨劫奇变”(陈寅恪《王观堂先生挽词序》)的中国近现代。晚清至今虽历一百六十余年,但是,足以应对当今世界全方位挑战的新型中华文明还没能*终形成,变动和融合仍在进行。1998 年6月17 日,美国三位前总统(布什、卡特、福特)和二十四位前国务卿、前财政部长、前国防部长、前国家安全顾问致信国会称: “中国注定要在21 世纪中成为一个伟大的经济和政治强国。”(徐中约著《中国近代史》上册第六版英文版序,香港中文大学2002 年版)即便如此,我们也不能盲目乐观,认为中华文明已经转型成功,相反, 中华文明今天面对的挑战更为复杂和严峻。新型的中华文明到底会怎样呈现,又怎样具体表现或作用于政治、经济、文化等层面,人们还在不断探索。这个问题,我们这一代恐怕无法给出答案。但我们坚信,在历史上曾经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必将凤凰浴火,涅槃重生。这既是数千年已经存在的中华文明发展史告诉我们的经验事实,也是所有为中国文化所化之人应有的信念和责任。
不过,对于近现代这一涉及当代中国合法性的重要历史阶段,我们了解得还过于粗线条。她所遗存下来的史料范围广阔,内容复杂, 且有数量庞大且富有价值的稀见史料未被发掘和利用,这不仅会影响到我们对这段历史的全面了解和规律性认识,也会影响到今天中国新型文明和现代化建设对它的科学借鉴。有一则印度谚语如是说:“骑在树枝上锯树枝的时候,千万不要锯自己骑着的那一根。”那么,就让我们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与能力,为承载和养育我们的中华文明做一点有益的事情———这是我们编纂这套《中国近现代稀见史料丛刊》的初衷。
书名中的“近现代”,主要指1840—1949 年这一时段,但上限并非以一标志性的事件一刀切割,可以适当向前延展,然与所指较为宽泛的包含整个清朝的“近代中国”、“晚期中华帝国”又有所区分。将近现代连为一体,并有意淡化起始的界限,是想表达一种历史的整体观。我们观看社会发展变革的波澜,当然要回看波澜如何生,风从何处来;也要看波澜如何扩散,或为涟漪,或为浪涛。个人的生活记录, 与大历史相比,更多地显现出生活的连续。变局中的个体,经历的可能是渐变。《丛刊》期望通过整合多种稀见史料,以个体陈述的方式, 从生活、文化、风习、人情等多个层面,重现具有连续性的近现代中国社会。
书名中的“稀见”,只是相对而言。因为随着时代与科技的进步, 越来越多的珍本秘籍经影印或数字化方式处理后,真身虽仍“稀见”, 化身却成为“可见”。但是,高昂的定价、难辨的字迹、未经标点的文本,仍使其处于专业研究的小众阅读状态。况且尚有大量未被影印或数字化的文献,或流传较少,或未被整合,也造成阅读和利用的不便。因此,《丛刊》侧重选择未被纳入电子数据库的文献,尤欢迎整理那些辨识困难、断句费力、裒合不易或是其他具有难度和挑战性的文献,也欢迎整理那些确有价值但被人们习见思维与眼光所遮蔽的文献,在我们看来,这些文献都可属于“稀见”。
书名中的“史料”,不局限于严格意义上的历史学范畴,举凡日记、书信、奏牍、笔记、诗文集、诗话、词话乃至序跋汇编等,只要是某方面能够反映时代政治、经济、文化特色以及人物生平、思想、性情的文献,都在考虑之列。我们的目的,是想以切实的工作,促进处于秘藏、边缘、零散等状态的史料转化为新型的文献,通过一辑、二辑、三辑…… 这样的累积性整理,自然地呈现出一种规模与气象,与其他已经整理出版的文献相互关联,形成一个丰茂的文献群,从而揭示在宏大的中国近现代叙事背后,还有很多未被打量过的局部、日常与细节;在主流周边或更远处,还有富于变化的细小溪流;甚至在主流中, 还有漩涡,在边缘,还有静止之水。近现代中国是大变革、大痛苦的时代,身处变局中的个体接物处事的伸屈、所思所想的起落,藉纸墨得以留存,这是一个时代的个人记录。此中有文学、文化、生活;也时有动乱、战争、革命。我们整理史料,是提供一种俯首细看的方式,或者一种贴近近现代社会和文化的文本。当然,对这些个人印记明显的史料,也要客观地看待其价值,需要与其他史料联系和比照阅读, 减少因个人视角、立场或叙述体裁带来的偏差。
知识皆有其价值和魅力,知识分子也应具有价值关怀和理想追求。清人舒位诗云“名士十年无赖贼”(《金谷园故址》), 我们警惕袖手空谈,傲慢指点江山;鲁迅先生诗云“我以我血荐轩辕”(《自题小像》), 我们愿意埋头苦干,逐步趋近理想。我们没有奢望这套《丛刊》产生宏大的效果,只是盼望所做的一切,能融合于前贤时彦所做的贡献之中,共同为中华文明的成功转型,适当“缩短和减轻分娩的痛苦” (马克思《资本论》*卷*版序言)。
《丛刊》的编纂,得到了诸多前辈、时贤和出版社的大力扶植。袁行霈先生、傅璇琮先生、王水照先生题辞勖勉,周勋初先生来信鼓励, 凤凰出版社姜小青总编辑赋予信任,刘跃进先生还慷慨同意将其列入“中华文学史史料学会”重大规划项目,学界其他友好也多有不同形式的帮助…… 这些,都增添了我们做好这套《丛刊》的信心。必须一提的是,《丛刊》原拟主编四人(张剑、张晖、徐雁平、彭国忠), 每位主编负责一辑,周而复始,滚动发展,原计划由张晖负责第四辑,但他尚未正式投入工作即于2013 年3月15 日赍志而殁,令人抱恨终天, 我们将以兢兢业业的工作表达对他的怀念。
《丛刊》的基本整理方式为简体横排和标点(鼓励必要的校释), 以期更广泛地传播知识、更好地服务社会。希望我们的工作,得到更多朋友的理解和支持。
2013 年4月15 日
整理说明
吴庆坻(1849—1924),字子修,又字敬彊,号稼如,晚号补松老人,别署悔馀生、蕉廊、横山老樵,浙江钱塘(今杭州)人。钱塘吴氏自明末迁杭至于民国,前后三百年,累世簪缨,诗礼承家。其高祖吴颢,乾隆二十四年(1759)举人,肆力于经史,编选《国朝杭郡诗辑》。祖吴振棫,嘉庆十九年(1814)进士,官至云贵总督,重辑补作《杭郡诗续辑》,著有《花宜馆诗钞》《养吉斋丛录》等。子吴士鉴,光绪十八年(1892)进士,位列榜眼,民国时曾任清史馆总纂,撰《晋书斠注》《九钟精舍金石跋尾》等,为晚清史学名家。
吴庆坻早岁随祖父宦游南北,历经川、陕、鄂、晋等地,蒙受其教,有志于经世之学。同治七年(1868)侍祖返里,同年俞樾来主杭州诂经精舍,乃入院肄业,广结师友,识见日增。此后数年,祖、父相继卒世,始终丁忧在籍。直至光绪二年(1876),参加本省丙子科乡试,中式第七名举人。是科中选,吴庆坻尤得座主王先谦的赏识,为感拔举之恩,终身以师礼敬之,自是师生之情笃厚。
光绪四年(1878),杭州名士吴兆麟倡组铁花吟社,其成员有沈映钤、盛元、夏曾传、丁丙等人。吴庆坻为吴兆麟族侄,故多与社集,诸老皆年长,而雅兴不减,前后经九年,洵为一时风雅。光绪十二年丙戌(1886),吴庆坻三十九岁,赴会试,中式第十九名,保和殿覆试,钦定一等第十名。本科主考祁世长、嵩申、孙毓汶,激赏其文,行谊遂相契合。至光绪十五年(1889),散馆授编修,充会典馆帮办,总纂中外图籍。在馆期间,交识友朋至多,诸如沈曾植、沈曾桐、冯煦、刘岳云等,京师乃人才荟萃之处,切磋砥砺,唱和社集亦多不乏。是年八月,其子吴士鉴应浙江乡试,中式第四十四名。光绪十八年壬辰(1892),吴士鉴再登进士第,得榜眼,父子同馆,士林称盛。
光绪二十三年(1897),吴庆坻出任四川学政,以次按临地方考试。二十六年庚子(1900),西太后挈光绪帝西奔,吴庆坻闻讯后,奔赴行在复命,原委具载自撰《庚子日记》。二十九年癸卯(1903),典试云南。同年出任湖南学政,次年以疾归。三十二年丙午(1906),又任湖南提学使。时科举已废,清廷新设学部,撤销各省学政,重新设立提学使司。正式上任之前,各省提学使奉命先往日本进行教育考察,学习相关的管理制度、教学方法等,为期三月。此次考察团计十六人,黄绍箕、刘廷琛、沈曾植等亦在列。即在本年六月,吴庆坻随考察团由沪出发赴日。又以在日行程活动录为《日本东京各学校参观笔记》,内容翔实,不失为清末教育史料。而后在湖南任提学使期间,吴庆坻著力发展教育,期于有成。若新式学堂经费无出,酌从牙厘、矿务等局拨得款额办学;又定盐捐为三路师范之用,创立优级师范学堂。在湘任职五年,兼署湖南布政司、提法司,士民皆颂其德。
宣统二年庚戌(1910),吴庆坻述职至京。辛亥后,移家沪上,与冯煦、沈曾植、陈夔龙、梁鼎芬、樊增祥等结超社、逸社,为文字之聚。越二年,归杭家居,不出。民国三年(1914),与沈曾植、喻长霖等受聘续修《浙江通志》,稿未成,于十三年(1924)卒于家,享年七十七。显然,结社唱酬、纂史修志成为吴庆坻晚年遗老生涯的两大寄托。
逊清的遗老们,故国之思始终萦绕心怀,虽有激进者奔走于复辟,更多的则是沉溺于旧典,或闭门纂述,或联吟结社,不外是寄身排遣的方式。吴庆坻之流隐归林下,远离政治,是末世之不得已,自况之下,所能为者惟寄情山水、诗书为伴,亦用谓自娱。吴庆坻主要参与了沪上的超社、逸社活动,集会之频繁,酬作之富盛,足见彼此心境萧索,同气相求,以此作为怡情释怀、甚至宣泄纾郁的载体,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文化遗民”的自我诉求。
吴氏专研经史,尤注意乡邦文献,为文服膺桐城义法,其诗亦醇雅冲和,合乎正则。现存诗文集主要有《补松庐文录》《补松庐诗录》《悔馀生诗》,另著有《蕉廊脞录》《补松庐杂钞》《辛亥殉难记》《庚子赴行在日记》《入蜀纪程》《使滇纪程》等;又编撰《吴氏一家诗录》《四川通省忠义总录》等。此外还曾参纂《杭州府志》,撰《艺文志》十卷,晚年又主持续修《浙江通志》,惜未成书。
此次整理的《吴庆坻亲友手札》,系上海图书馆藏近代名人手札一种,原封题“吴子修亲友手札”。这批手札汇集了吴氏百馀位师友函札,凡十四册,约七百通。当由其后人搜辑成册,之后赠予图书馆收藏。全套函札略经编次,除间有错乱者,每册内基本按作者归置一处,其中包括晚清政界、文坛诸多名家,如陈三立、易顺鼎、冯煦、陈夔龙、余肇康、朱祖谋、金武祥、宋育仁等,足见吴氏交游之况。内容上,手札所涉亦为广泛,交游酬答、论学评议、修史纂志、公事往来及日常请托等等并有所见,故于考察吴氏及相关师友的生平行止,以及晚清社会的政治变局、学术动态、教育发展等皆有裨益。
此次整理大体以原函次序编排,一册一卷,同一作者各函以数字标序,原有错装之处,酌加归并,尽可能地保持原貌。依《丛刊》体例要求,除个别人名字号保留原字外,其馀一律用通行简体。原札时有涂乙添改,整理本中正文用五号字体,注文用小五号,其他旁注及夹注则以“( )”标出,原删之字用“[ ]”标注,漫漶难辨的字用“□”替代。作者简介为便读者使用,按丛刊体例移至每人名下。囿于本人学识匮乏,少数人物无从考稽,暂阙以俟他日,亦祈望读者大家不吝赐教。
此书原为博士后出站报告,曾获导师吴格先生的诸多指导,深铭教诲。本书在整理过程中,多蒙上海图书馆历史文献中心黄显功主任、梁颖先生的关照和支持,以及古籍阅览室邹晓燕女史的指点、帮助;出版事宜幸得北京大学张剑先生、南京大学徐雁平先生的鼓励和推荐,并劳凤凰出版社韩凤冉编辑的悉心排版、校核,在此同致谢忱。而在文字审订方面,硕导王培军先生、南通博物苑赵鹏先生及孙田博士、冯先思博士等匡谬正讹,惠我良多,谨识不忘。最后,特别感谢中国美术学院鲁大东先生慷慨书签,为小书增辉生色,实感荣幸。
卷一
李辅燿(三十三通)
沈曾桐(二通)
汪兆镛(一通)
周大烈(二通)
卷二
宋育仁(五通)
林纾(一通)
金武祥(七通)
金蓉镜(一通)
易顺鼎(二十二通)
奎俊(五通)
胡嗣瑗(一通)
卷三
胡薇元(三通)
唐晏(二通)
夏孙桐(二通)
夏旹(三通)
孙宝瑄(二通)
袁学昌(六通)
郭曾炘(二通)
高云麟(五通)
高尔夔(一通)
高时丰(三通)
高时显(一通)
张元奇(四通)
张元普(四通)
张美翊(六通)
张尔田(二通)
张謇(一通)
崔永安(六通)
黄曾源(三通)
卷四
冯煦(五十五通)
卷五
朱福诜(二通)
□谦浦(二通)
庞鸿书(三通)
□馥(五通)
荣庆(一通)
陈毅(二通)
于齐庆(一通)
□潜(一通)
□枢(一通)
孙毓骥(一通)
蒋廷黻(二通)
劳乃宣(二十五通)
刘世珩(四通)
刘可毅(二通)
卷六
叶德辉(十一通)
叶在琦(一通)
廖树蘅(二通)
杨钟羲(七通)
刘廷琛(二十通)
卷七
余肇康(三十八通)
吴品珩(一通)
吴郁生(九通)
吴鲁(一通)
吴荫培(一通)
吴纬炳(一通)
卷八
吴重熹(二通)
李子荣(一通)
李嘉绩(六通)
刘果(一通)
刘春霖(二通)
刘学谦(二通)
樊恭钊(三通)
钱骏祥(三通)
戴兆春(二通)
戴启文(四通)
严修(一通)
顾瑗(一通)
徐仁铸(一通)
李传元(八通)
陆心源(三通)
刘启襄(一通)
陈伯陶(一通)
王颂蔚(一通)
张学华(二通)
李端榘(一通)
杨葆光(二通)
邹福保(二通)
陈曾佑(一通)
卷九
朱丙炎(一通)
朱廷利(一通)
朱延熙(十通)
朱祖谋(七通)
朱益藩(一通)
朱益濬(七通)
朱锡荣(一通)
那良(一通)
余诚格(五通)
江瀚(三十六通)
卷十
王永言(二通)
王同愈(一通)
王秉恩(二通)
王铭忠(二通)
王树枏(二通)
王龙文(一通)
王珏(一通)
王继香(二通)
左孝同(三十六通)
左绍佐(二通)
卷十一
王之春(十四通)
陶濬宣(十五通)
陆元鼎(八通)
陆懋勋(三通)
陆宝忠(二通)
卷十二
陈三立(十八通)
陈田(四通)
陈兆葵(二通)
陈敬第(三通)
陈曾寿(五通)
陈辅相(一通)
陈维(一通)
陈遹声(十六通)
卷十三
陈夔龙(五十八通)
卷十四
陈夔龙(四十七通)
杨鸿庆(一通)
褚成昌(一通)
彭述(一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