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鼓乐/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丛书
书籍作者:闫若彧 |
ISBN:9787503972522 |
书籍语言:简体中文 |
连载状态:全集 |
电子书格式:pdf,txt,epub,mobi,azw3 |
下载次数:7065 |
创建日期:2023-06-02 |
发布日期:2023-06-02 |
运行环境:PC/Windows/Linux/Mac/IOS/iPhone/iPad/Kindle/Android/安卓/平板 |
内容简介
本书对西安鼓乐的发展和保护进行了阐述,是一本值得收藏的书籍。西安鼓乐源于唐代燕乐,之后又融入了宫廷音乐,安史之乱期间随宫廷乐师的流亡而流入民间。西安鼓乐至今仍然保持着相当完整的曲目、谱式、结构、乐器及演奏形式。西安鼓乐曲目丰富、内容广泛、调式风格多异、曲式结构复杂庞大,演奏形式有坐乐、行乐,其中还包括有套曲、散曲、歌章、念等。作者深入田野,跟随学者探究了西安鼓乐的乐理和诸多特色,将西安鼓乐的价值进行梳理,并提出了对西安鼓乐的保护,学术价值较高。
前言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内
容
西安鼓乐是流行于西安
及其周边县区的中国传统音
乐乐种,是以笙、管、笛吹
管类乐器配合鼓、锣、铙、
钹、梆等打击类乐器演奏的
大型合奏音乐体裁,主要在
朝山进香、迎神祈福、庙会
等仪式活动中使用。2006
年西安鼓乐经国务院批准列
入第一批***非物质文化
遗产名录,2009年入选联
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
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对西
安鼓乐的学术研究始于20世
纪50年代,1952年、1953
年以杨荫浏先生为代表的中
央音乐学院民族音乐研究所
(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
所前身)与西安地方学者组
成联合考察小组,两度对鼓
乐进行调查研究,并于
1954年由杨荫浏执笔完成
《陕西的鼓乐社与铜器社》
,成为学术界第一篇关于西
安鼓乐研究的经典考察报告
,也由此开启了学术界对于
西安鼓乐长达70年的持续研
究。
本书之所以选择西安鼓
乐作为研究对象,是为了进
一步展现西安鼓乐的音乐文
化魅力,在当代社会背景下
进一步发掘其学术研究价值
。
首先,西安鼓乐根植于
西安这片历史底蕴深厚、文
化资源丰富的土地之上,服
务于地方民俗文化活动之中
。西安作为中国历史上著名
的十三朝古都以及丝绸之路
的起点,在中华民族的文明
进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历史
地位,正是西安得天独厚的
文化与地理条件,在历史上
汇集了各类优秀音乐形式,
为西安鼓乐的建构、传承、
发展提供了丰厚的文化资源
。在西安鼓乐的音乐形态中
,蕴藏着自唐、宋以来历代
音乐品种、音乐体裁的遗存
,这些优秀的古代音乐,如
同文化基因一般,在西安鼓
乐之中保存、延续、传承下
来,塑造了其今天的形态,
成为一部活态的中国古代音
乐史。因此西安地区悠久、
深厚的文化底蕴,构成了西
安鼓乐的人文根基。
其次,西安鼓乐是一个
高度体系化的音乐品种,具
有严密、完善、自成体系的
音乐理论基础,其核心内容
为律、调、谱、器、曲等音
乐本体要素,这是中国传统
音乐在千百年积淀与发展中
形成的重要乐学理论,代表
着中国人对于自身音乐文化
体系的认知与建构过程。此
外西安鼓乐中涉及的演奏技
法、音乐风格、音乐术语、
乐社组织、传承方式等,同
样是西安鼓乐音乐本体形态
的重要内容,成为维护西安
鼓乐传承与发展的重要依托
。西安鼓乐依据传承关系与
音乐风格形成了僧、道、俗
三个流派,拥有六大具有百
年历史的乐社,会集了众多
技艺高超的***、省级非
遗传承人,积累了几百首不
同体裁的曲牌,保存了大量
不同朝代、不同内容的手抄
本乐谱,构成了西安鼓乐特
有的音乐形态特质。
最后,西安鼓乐作为一
个渊源有自的传统乐种,已
成为中国传统音乐研究领域
重要的议题。自20世纪50
年代初,西安鼓乐进入了学
者的研究视野以来,在国家
级研究机构的带动与影响下
,不仅在全国范围内引起强
烈反响,而且吸引了海外学
者的关注,西安地方学者更
是形成了不同年龄层次的学
术梯队,西安鼓乐成为西安
地区各大高校、学术机构的
特色研究课题,涌现出丰硕
的研究成果。正是在这样的
学术积淀下,西安鼓乐研究
的内涵与外延得到不断深化
与拓展、已不是一种学术理
论,一个学科范围所能涵盖
。研究内容涉及乐律学、古
谱学、乐器学,中国古代音
乐史、中国传统音乐、民族
音乐学、民俗学、社会学,
文化人类学等多种学科,近
年来又引人非遗保护、高校
传承等理念。可以说西安鼓
乐的学术研究形成了持续性
、开放性的发展态势,立足
于70年实践成果基础之上,
凝聚了一代代学者的心力与
智慧,汇集了跨学科、多角
度,复合性的研究思路,一
直处于学术研究的前沿位置
,不断产生新的成果,构成
了西安鼓乐重要的学理支撑
。
二、西安鼓乐称谓与乐
种定义
“西安鼓乐”这一称谓是
由西安鼓乐研究大家李石根
先生在20世纪50年代首先
提出的,学界对这一乐种还
有“长安古乐”等不同称法,
并存在一定的学术争议。其
实,这两种学术称谓都是学
者提出并命名的,“长安古
乐”注重对长安这一历史区
域的文化内涵的呈现,“西
安鼓乐”则注重音乐演奏形
态内容的呈现,两者有着各
自的侧重方向与学术解读,
并且在一定时期内都对这一
乐种的保护、研究起到了积
极的促进作用。在2006年
这一乐种申报***非物质
文化遗产名录时,由政府文
化管理部门出面协调,统一
命名为“西安鼓乐”。“西安
鼓乐”这一称谓涵盖音乐的
流传区域与演奏形式,突出
其中的表演特性,得到了大
部分学者的认可。
实际上西安鼓乐在民间
称为“乐器”“细乐”,乐社被
称为“香会”“水会”“乐器社”
等。西安鼓乐的各种不同称
谓是因其音乐性质与使用环
境不同而造成的,例如“乐
器”是相对于“铜器”而言的
称谓,乐器社使用吹奏乐器
与打击类乐器配合演奏的音
乐,区别于使用纯打击乐器
演奏的铜器社。“细乐”则是
比较于“粗乐”的概念,在陕
西地区人们习惯将唢呐等乐
器演奏的音乐叫作“粗乐”,
把用笙、管、笛等乐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西安鼓乐的历史文化背景
第一节 西安鼓乐文化背景概述
第二节 西安鼓乐对各个历史时期音乐文化的吸纳
第三节 西安鼓乐鼓乐社与铜器社的关系
第二章 西安鼓乐的重要鼓乐社及其传承人概述
第一节 都城隍庙鼓乐社
第二节 东仓鼓乐社
第三节 大吉昌鼓乐社
第四节 周至南集贤东村鼓乐社
第五节 周至南集贤西村鼓乐社
第六节 何家营鼓乐社
第七节 西仓鼓乐社
第三章 西安鼓乐的乐器
第一节 西安鼓乐乐器概述
第二节 西安鼓乐乐器配置与组合表演形式
第四章 西安鼓乐的乐谱
第一节 西安鼓乐乐谱概述
第二节 西安鼓乐重要乐社乐谱
第五章 西安鼓乐与表演音乐体裁形式
第一节 坐乐演奏形式
第二节 行乐演奏形式
第三节 歌唱表演形式
第四节 音乐体裁形式
第六章 “调”与“拍”——西安鼓乐的调性与节奏概念
第一节 西安鼓乐的调性与音阶构成
第二节 西安鼓乐的节奏概念
第七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观念下的西安鼓乐重建
第一节 西安鼓乐非遗保护的观念与内容
第二节 西安鼓乐在当代的文化重建
第八章 西安鼓乐的传承与发展
第一节 西安鼓乐的传承空间与传承对象
第二节 西安鼓乐的传承方式
第三节 传承人发挥作用
第四节 文化变迁背景下西安鼓乐的生存与发展
第五节 学术界对于西安鼓乐的研究与推动
结语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