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作者:[美] 米罗·沃尔德 | ISBN:9787559634863 |
书籍语言:简体中文 | 连载状态:全集 |
电子书格式:pdf,txt,epub,mobi,azw3 | 下载次数:5872 |
创建日期:2021-02-14 | 发布日期:2021-02-14 |
运行环境:PC/Windows/Linux/Mac/IOS/iPhone/iPad/Kindle/Android/安卓/平板 |
本书以大纲式的手法对西方音乐发展进行了清晰描述,既保持了音乐史著作的学术性特点,又突出了实用性。迄今出至第9版,读者甚众。
全书共十章,按年代顺序对古代、中世纪、文艺复兴、巴洛克、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和二十世纪的西方音乐进行了介绍。文中对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下音乐所具有的不同功能,展现出的不同风格特征作了细致分析。此后,简要地列举了各个时期重要作曲家的生平、创作风格和代表作品,有力地说明了音乐家对音乐发展的重要贡献。
本版增加了与音乐和作曲家相关历史事件的年代表,有助于读者更快了解各个时期音乐的发展状况。对讨论流行音乐的章节也进行了扩充和更新,以带给读者更多现代音乐学家zuixin的学术观点。
著者简介
米罗·沃尔德(Milo Wold),1936—1974年执教于林菲尔德学院,并担任音乐学的荣誉教授。其后人为纪念他和他的夫人对学校教育的贡献,于2008年在林菲尔德学院设立了“米洛和布兰奇·沃尔德纪念奖学金”(Milo and Blanche Wold Memorial Scholarship)。主要作品有《西方世界中的音乐与艺术》(与加里·马丁、詹姆斯·米勒、埃德蒙·塞克勒等合著)等。
加里·马丁(Gary Martin),俄勒冈大学音乐学名誉教授,研究方向为音乐教育与音乐史。1966年开始执教于音乐教育学院,主要开设音乐教育、音乐课程发展史等课程。曾任德国国际音乐教育中心主任。主要作品有《音乐基本概念》、《西方世界中的音乐与艺术》(合著)等。
詹姆斯·米勒(James Miller),俄勒冈大学声乐和合唱音乐专业的名誉教授,曾任欧洲音乐教育中心德国与英国区的主任。1988年,他在英国巴思开设了名为“英国音乐社会史”的课程。在俄勒冈州,他多次担任国家声乐独奏与合奏比赛的评委。主要作品有《西方世界中的音乐与艺术》(合著)。
埃德蒙·塞克勒(Edmund Cykler),俄勒冈大学音乐学院教授,主要作品有《用于多种乐器演唱和表演的121首卡农》、《西方世界中的音乐与艺术》(合著)、《比较音乐教育》(论文)等。
译者简介
刘丹霓,上海音乐学院博士毕业生,现为天津音乐学院音乐学系教师。
Ø 脉络清晰
本书概括出从古希腊到20世纪近3000年的西方音乐发展脉络。每章按固定体例,分别论及时代和文化背景、音乐的功能和风格特征、表演实践、体裁类型以及重要的作曲家、史学家、著述家,让读者在较短的篇幅中鸟瞰音乐文化。
Ø 实例丰富
书中收录《西方音乐发展史:精选集》、《欧洲音乐遗产:800—1750》及《诺顿西方音乐选集》等多部经典谱例集中的乐谱,并附大量作曲家手稿及反映各时期音乐文化生活的历史图片,使读者能够全方位深层次了解作为文化的音乐行为。
Ø 查阅方便
每章提供与音乐相关的历史事件年表,固定的小节标题鲜明提示每章内容,书末还附有乐器介绍及延伸阅读书单,给读者更满意的阅读体验和更方便的查询指导。
序言 通过音乐的历史走进音乐
随着国内音乐生活日趋丰富,人们对音乐知识和相关信息的需求也日益增长。《西方音乐史十讲》中译本的出版,正是顺应和满足这一需求增长的自然产物。聆听和理解音乐,实际上须臾不可脱离历史语境与风格常规的导引——否则,音乐就成为一堆没有意义的音响堆砌。记得曾有人询问笔者,学习音乐为何一定要学习音乐的历史?我的回答是,没有历史的音乐根本就不曾存在,因而不懂得音乐的历史也就谈不上懂得音乐。无论对于音乐人,还是对于爱乐者,进入音乐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途径,就是进入音乐史。或者说,通过音乐的历史走进音乐,那是步入音乐殿堂的正途大道。
音乐史的著作和论述林林总总,而《西方音乐史十讲》的体例和思路与一般常见的叙述性音乐史相当不同,这就决定了本书的用途和读法会与一般音乐史书迥然相异。显而易见,本书的优势在于简明、清晰和条理,方便查阅,利于检索——英文原书已重印九版之多,说明使用者甚众,深受青睐。全书十章,囊括西方音乐发展最重要的各个阶段和风格单位,每章按固定体例,分别论及社会文化对音乐的影响、音乐的功能与作用、音乐的风格形式要素、音乐体裁、重要作曲家、音乐著述家及手稿来源,另还附有非常实用的乐器说明及重要词汇。这是一种别出心裁的安排——让读者在相对简短的篇幅中对每个时段的音乐文化有某种“一目了然”的鸟瞰式掌握。可以猜想,这种体例和论述对于初入音乐的学生(包括大学生和研究生),以及对音乐已有兴趣并希望进一步深入的爱乐者,最有实际的效用。一册在手,整体西方音乐史的面貌和轮廓便了然于胸。甚至,因其对音乐史实的概括简明而条理,如要应对相关考试,正好也可资参照。
本书的中文译文准确可信,行文流畅。这是译者的功绩,也是读者的幸运。由于音乐西学的汉译涉及诸多方面的要求——特别是音乐和语言两方面的功力和训练缺一不可,音乐翻译有其特别的难处。近来国内的某些音乐翻译出版物中出现了不少佶屈聱牙的行文,甚至牛头不对马嘴的误译,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国内音乐翻译及出版无法适应当前市场需要快速增长的窘境和问题。本书译者刘丹霓恰在音乐和语言两方面均有科班训练和扎实积累,因而担当此书翻译游刃有余,让作者的写作意图完好无损地保留在通顺规范的中译文里。为此,我们应向原作者、中译者和中译本出版社表示感谢和致贺!
杨燕迪
2011 年国庆期间写于上海音乐学院
已经记不清这是第几次看到新出版的音乐史而内心充满骚动了。后浪果然坚持了一贯的设计风格,这么调情的琉特琴手(哈斯,1626),只有勇敢的出版商敢这么造。 还没有拿到书,但总按捺不住那股骚动。回想过去追过的那些音乐史,我又是醉了。 高中时我不务正业,花了大把的钱去...
2015-01-13 16:34:36
读这本书时,我恰好在重听Miles Davis 1970年的经典专辑《Bitches Brew》。对爵士乐的历史稍有了解的人,一定知道这张专辑在Miles Davis职业生涯后期的重要性。《Bitches Brew》不但在销量上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一年卖掉了50万张),更为Miles Davis 重新夺回 “爵士之王”的桂...
2016-10-31 08:39:36
随着国内音乐生活日趋丰富,人们对音乐知识和相关信息的需求也日益增长。《西方音乐简史》中译本的出版,正是顺应和满足这一需求增长的自然产物。聆听和理解音乐,实际上须臾不可脱离历史语境与风格常规的导引——否则,音乐就成为一堆没有意义的音响堆砌。记得曾有人询...
2011-11-23 11:30:56
本文为出版后记 西方人的音乐,在传入中国之初多称“西洋音乐”,后因学科建设的需要而改作“西方音乐”,与“中国音乐”相区别。早在16世纪,西方音乐就已由传教士传入中国。直到1919年,中国人对西方音乐仍仅仅停留在猎奇的层面。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西方音乐逐渐成为大众...
2015-01-26 14:32:48
这本书概括出从古希腊慢慢到中世纪到文艺复兴时期,再到巴洛克时期,古典主义、浪漫主义时期直至20世纪近3000年的西方音乐发展脉络。每章按固定体例,分别论及时代和文化背景、音乐的功能和风格特征、表演实践、体裁类型以及重要的作曲家、史学家、著述家,让读者在较短的篇幅...
2015-05-11 16:31:34
我对部分翻译存有疑问。比如毕达哥拉斯分明提出的是“和谐理论”,书中翻译成了“和声理论”。这误会可太大了!再比如有关复调的几个概念,中文翻译和括号里给出的英文单词不完全符合。其他还有一些地方不是很精确。但我不敢说他翻译的就是错的。目前还没看完,已经发现太多概...
2016-01-05 18:47:32
如果你不想读中国人写的西音史教材,又嫌国外那些如雷贯耳的大部头厚而晦涩,资质平平,苦于入门而无门,那么这应该是你最想找的一本书。 那么,关于这本良心出版社后浪出品的艺术课系列,我力荐它的理由大概有这些: 1.没有废话,却没有任何的遗落。 音乐本身之外的东西,只挑...
2018-02-19 23:09:09
音乐一直是生活中最必不可少的背景,最开始是为了假装更高的品味,后来便成了习惯,这些年,相较流行音乐,最喜欢听的还是西方古典乐。特别是卡农D调的悠扬循环,让人怎么都听不厌。而说来惭愧,直到几年前,才如梦初醒地知晓,卡农并不是一首歌的名字,而是一种音乐体裁。随着...
2015-01-31 20:1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