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你喜欢
显微镜下的成都

显微镜下的成都

书籍作者:王笛 ISBN:9787208162525
书籍语言:简体中文 连载状态:全集
电子书格式:pdf,txt,epub,mobi,azw3 下载次数:4480
创建日期:2021-02-14 发布日期:2021-02-14
运行环境:PC/Windows/Linux/Mac/IOS/iPhone/iPad/Kindle/Android/安卓/平板
内容简介

★一只四川蟋蟀,远离故乡,“在乡愁者的心窝”,唱了近30年的歌

★数十年心血构筑迷人微观世界,百年川地历史讲述“另一个中国”

★收录全新未刊访谈,选入数十幅珍贵插图,麻将研究首次结集出版

★作者五次校订,历时三载成书,精选精编

本书是著名历史学家、中国微观史研究代表人物王笛教授30年作品精粹。全书以四川地区四个特殊的历史/文化现象街头、茶馆、袍哥、麻将作为具体个案,将目光投注在小贩、茶客、堂倌、瓮子匠、 普通市民等小人物的身上,通过档案、口述史、地方志、小说、竹枝词、调查、新闻报道、图片等多种资料,还原了四川,尤其是成都地区的日常生活记忆,细致入微地绘制了一幅中国腹地大众公共生活的生动画卷。通过这种有情的叙事史,人们得以真正深入不同于沿海、华中等城市的“另一个中国”,发现普通民众充满活力的生活世界及其顽强的文化延续性。


作者简介

王笛,出生于四川成都,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博士,历史学家。曾担任美国得克萨斯A&M大学历史系教授,现为澳门大学杰出教授、历史系主任。主要关注中国社会史、城市史、新文化史、日常生活史和微观历史的研究,成果丰硕,著有《跨出封闭的世界:长江上游区域社会研究(1644-1911) 》《街头文化:成都公共空间、下层民众与地方政治(1870-1930)》《茶馆:成都的公共生活和微观世界(1900-1950)》《茶馆:成都公共生活的衰落与复兴(1950-2000)》《袍哥:1940年代川西乡村的暴力与秩序》等。相关作品荣获美国城市史研究学会最佳著作奖、吕梁文学奖等多个图书奖。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历史爱好者 对中国西南内陆城市、对四川、对成都地区的历史和文化感兴趣的读者

★中国微观史研究代表人物、美国城市史学会最佳著作奖得主王笛30年作品精粹——

数十年心血构筑迷人微观世界,在乡愁者心窝,唱四川蟋蟀之歌。

★升华乡愁的解法,书写有情的正史——

赋予历史研究以情感、血肉和文学性,笔调动人。

★从成都观察“另一个中国”——

将成都作为内陆城市的样本,考察其特殊的社会转型过程和传统文化的延续性,观察不同于北京、上海、汉口或广州等沿海、华北及华中城市的“另一个中国”。

★刻画小人物元气淋漓的日常生活世界——

将小贩、堂倌、茶客、瓮子匠等无名之辈的鲜活生命写入历史舞台,再现长期为人忽略的下层民众生活。

★见微知著,由公共生活的常变兴衰,揭地方与国家的张力和互动——

聚焦街头、茶馆、袍哥、麻将这些具体而微的物质空间和文化现象,呈现它们在成都百年来所经历的衰落与复兴,由此重新思考地方与国家的关系问题。

★史料丰富扎实,视野广阔——

钩沉档案、小说、竹枝词、地方志、口述史,综合中日美三国文献。

★图像证史,栩栩如生——

收录数十幅珍贵图片资料,大部分均首次作为史料披露及使用。图文并茂,使一个西南内陆地区的文化风貌跃然纸上。

★结构缜密,层层递进,清晰勾勒中国微观史学的发展路径——

正文各部分体现了作者趋于微观、偏向叙事的史学研究路径,而附录部分则收录了作者较为宏观、具有计量史学色彩的早期研究。这不仅是作者的个人学术转向过程,也是中国史学在过去30年发展路径的缩影。


前言

导论

从望远镜到显微镜

虽然这些年来,我的研究和写作主要集中在微观历史,但是我对长江上游地区的研究,是从宏观开始的,有点像用一架望远镜来观察这个巨大的区域。我于1993年出版的《跨出封闭的世界—长江上游区域社会研究(1644—1911)》(下文简称《跨出》)一书,受到了施坚雅(G. William Skinner)研究的极大启发,没有把研究局限在四川省,而把整个长江上游区域作为对象,便是其影响的结果。《跨出》受两大史学思潮的影响:一是以布罗代尔(Fernand Braudel)为代表的法国年鉴学派,一是现代化理论。前者尤以布罗代尔的《地中海与菲利普二世时代的地中海世界》对我启发甚多,后者则是C. E. 布莱克(Cyril Edwin Black)的《现代化的动力—一个比较史的研究》使我获益匪浅。在年鉴学派影响下,《跨出》虽然篇幅很大,但研究对象基本集中在从生态、人口到社会经济、组织和文化上,对政治事件涉及甚少。如果说年鉴学派对我选择研究对象作用甚巨,那么现代化理论则使我能够把如此丰富的资料和复杂内容统一于一条贯穿全书的主线之下。

与许多现代化问题研究者不同的是,我并不认为传统与现代化是完全对立的,正如我在《跨出》“导言”中所表明的:“我们不能把社会从传统到现代的演化看作是一场简单的转变,而应将其视为从远古时代到无限未来连续体的一部分。这即是说,传统和现代并不是一对截然分离的二项变量,而是由两个极构成的连续体。因此严格地说,传统与现代都是相对的,没有截然分离的界标,也不像革命那样有一个明确的转折点。在从传统向现代的过程中,社会犹如一个游标,愈来愈远离传统的极点而愈来愈趋近现代的极点。”因此,《跨出》是以“动态的眼光去看待长江上游区域社会的演化”。

这样的构想,使我避免了在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很容易出现的偏向,即把晚期中华帝国或早期近代中国,视为一个停滞的社会—— 这正是西方和中国史学界普遍接受的观点。从黑格尔“一个无历史的文明”之说,到马克思“密闭在棺材里的木乃伊”之形容,还有马克斯· 韦伯(Max Weber)所谓中国“没有形成一个成熟的城市共同体”的论断,以及中国史家“闭关自守”之论证,无一不是这种认识的反映。2 然而在《跨出》中,无论从农业经济、传统手工业,还是从区域贸易、城市系统与市场网络,以及教育、社会组织、社会生活和社会文化方面,都可以看到这种发展,证明即使是中国的一个相对封闭的区域中,仍然存在着发展的内在动力,而且社会从未停止它的演化。

不过,也必须承认,我在进行《跨出》的这项研究时,主观上并未把“停滞论”作为自己所要论辩的对象,而且该书是在现代化理论影响之下完成的,其宗旨是探索一个传统的社会是怎样向现代演化的。在这种思想指导之下,把传统的丧失和现代因素的出现都视为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并给予这种发展积极的评价;换句话说,《跨出》是从现代化精英的角度来看待社会变化的,把主要注意力放到他们的思想和活动上。研究地方精英,无疑是了解清代长江上游社会发展的一个极好窗口,然而这个角度也制约了我在该书中语言的使用,用目前比较时髦的话来说,是接受了精英的“文化霸权”(cultural hegemony)和 “话语”(discourse)。例如在讨论民风民俗一节时,所使用的“懒散作风”“惰性”以及“不良社会风气”,把大众宗教都简单地归于“迷信”等,都是当时精英批评下层民众的常用语言,而我在使用这些带价值判断的词汇时却未做认真辨析。

但是十年以后,我的研究风格却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对照《跨出》,从《街头文化:成都公共空间、下层民众与地方政治(1870—1930)》和《茶馆》两卷本(《茶馆:成都的公共生活和微观世界[1900—1950]》《茶馆:成都公共生活的衰落与复兴[1950—2000]》),可以看到我的学术兴趣、学术观念、学术方法的极大转变。如果说《跨出》是以精英的眼光去看社会变化的话,那么后三本著作则是从下层民众的角度探索现代化对他们日常生活的影响(虽然《跨出》也观察了普通民众,但并未对他们予以足够的重视),即注重传统的价值,并把下层民众作为自己的主要研究对象,而且把重点从对社会的全面考察,集中到对社会生活和社会文化,特别是大众文化的探索之上。在分析社会演变时,我更加注意下层民众的反应,以及他们与精英和国家权力的关系,并考察民众怎样为现代化付出代价,同时揭示他们怎样接受、怎样拒绝他们所面临的变迁。如果说《跨出》注重“变化”,那么对街头文化和茶馆的研究虽然也讨论变化,但是更强调日常生活和文化的“持续性”(continuity)。因此我的研究范围也大大缩小,从整个长江上游区域集中到一个特定的城市,从社会的各方面聚焦到公共空间和公共生活,从200 多年漫长的清代限定到20 世纪前后60 年(街头文化)和20 世纪(茶馆)的历史。

研究街头文化和茶馆的课题是怎样形成的呢?在霍普金斯大学做博士论文之前,系里要求每个博士生必须提交一篇在原始资料基础上写成的研究论文,并在系里举办的讨论会上宣读和答辩。在选题的时候,一开始我打算写晚清成都的改良人物傅崇矩,从他的经历和思想来观察社会日常生活和文化,通过他的眼睛来看晚清的城市社会。在晚清,精英人物大部分关注的都是很大的问题,如国家政权问题、经济问题、社会弊病问题、专制问题,还有关于西学东渐和西方影响的问题。傅崇矩的独特之处在于他非常关注下层民众的问题。他做了一个详细的社会调查,编成了八卷本的《成都通览》包罗万象,犹如晚清成都的百科全书。他还创办白话文报纸,这些都反映了地方知识分子对他们所处社会的观察。深入这个题目后,我发现需要收集的资料涉及很广,我把触角延伸到档案、游记、日记、报刊以及文学资料,包括诗歌和小说,其中有不少描述了下层民众在公共空间中的活动,包括商业、娱乐、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因此我决定把研究范围扩大到观察下层民众在公共空间的活动。虽然公共空间、下层民众和大众文化其实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不过我把研究限定在成都这个比较具体的区域上。

《街头文化》的英文题目“Street Culture”的形成则带有某种偶然性。在我1998年题为“Street Culture”的论文发表之前,可以说英语世界并没有这个用法,尽管当时对“urban culture”(城市文化)、“popular culture”(大众文化或通俗文化)、 “mass culture”(平民文化)、“plebeian culture”(庶民文化)等概念的使用已十分普遍。记得1995年在草拟论文提纲时,我的最初题目是“Popular Culture on the Street”,直译便是“街头上的大众文化”。但在论证这个题目时,有时为方便起见,行文中也用“street culture”。不想我的导师罗威廉(William Rowe)教授在审读这份报告时,对“street culture”这一组合十分欣赏,建议以此作为题目,以更简洁醒目。因此,这组合虽然是我偶然中所造,却是罗威廉教授帮我提炼而成的。

把研究的着眼点聚焦在街头文化,使我能集中深入考察和回答一些问题,包括:公共空间在城市日常生活中有何功能?城市民众与城市公共空间有何关系?谁是城市公共空间的主要占据者?普通民众是怎样使用公共空间的?国家和地方精英在多大程度上控制街头和社区?改革和革命是怎样改变人们的日常生活的?在这个社会转型时期,大众文化和公共空间是怎样发生变化的?在公共空间中,下层民众、地方精英与国家权力的关系是什么性质?以及大众文化与地方政治是怎样交互影响的?这些问题对认识中国城市十分重要,但仍缺乏研究,而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无疑加深了我们对近代中国城市的理解。

《街头文化》完成后,在美国国家人文科学基金的资助下,我把全部精力放在完成关于20 世纪成都茶馆和公共生活的两卷本专著上。茶馆的课题是街头文化研究的一个逻辑发展。从1995 年着手写作《街头文化》一书起,我便竭力发掘关于地方文化的细节资料,然而困难重重。直到20 世纪90 年代末在成都市档案馆翻检出关于成都社会的各种珍贵档案资料时,我才真正有了进入这个城市的微观世界的可能。当我在成都市档案馆阅读那些卷帙浩繁的案卷时,一份又一份有关日常生活的资料浮出水面,当时激动又兴奋的心情,仍然记忆犹新。好在那个时候档案查阅相对开放,允许复印。那些档案的复印件,我在回美国的路上一直随身携带,甚至不放心托运,须臾不敢让它们离开自己的视线,生怕有任何闪失。

回到美国,我仔细通读这些档案资料,成都微观世界的秘密在我脑海徐徐展开:我看到了晚清和民国时期整个国家剧烈的政治动荡,在经历经济、社会、文化变迁之时,一个内陆城市的日常生活是怎样进行的,人们怎样利用茶馆进行聊天、消遣、娱乐等各种休闲活动,但这些茶馆远远超出其休闲功能,实际上,从经济上讲,茶馆是一个市场;从政治上讲,则是地方政治的大舞台,亦是一个复杂的社会机构,是当时为数不多的公共空间之一,是人们能够承受的公共生活和乐意光顾的最大众化的设施。

在《街头文化》中,我对茶馆已经进行了初步探索,提出了不少问题,其后我关于茶馆的专著则把许多已经提出的问题深入化、具体化和微观化了。这个课题使我的研究范围进一步缩小,即从整个成都城市各种公共空间缩小到茶馆这一特定的公共空间,把茶馆作为一个微观世界来考察,去探索整个20世纪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政治环境下,人们的公共生活是怎样变化的,并由此去观察那个大世界的变迁。空间范围的限定,使进行非常细致的分析成为可能,从一定意义上来说,这项关于茶馆的研究或许可以说是“微观历史”(microhistory)。“微观历史”虽然在西方史,特别是中世纪欧洲史的研究中已有一定的发展,然而在中国史的研究中则基本阙如。这除了史学方法的问题外,还因为对于中国社会和社会生活的研究缺乏系统的资料。在中国几乎找不到像欧洲教会、宗教裁判所那么大量、系统和完整的档案记录。虽然我并未能克服这种资料的缺陷,但多年的努力—从挖掘档案到实地调查——使我能够进入茶馆的内部,去探索那丰富多彩、变化多端的微观世界。

我在《茶馆》的第一卷中强调了两个主要观点:一是所谓的国家文化(national culture)怎样影响到地方文化;二是以茶馆为代表的地方文化,怎样抵制和反抗国家文化的渗透和主宰。实际上,我是在考察两者是怎样互动的。读者不难看到,我对近代以来国家权力无限的扩张是持批评态度的,这当然也反映了我的史学观— 总是站在弱者一边观察问题,同情下层弱势群体的遭遇。在此,值得强调的是,我并不同意有些论者所言,认为我在该书中忽视了现代国家政权在现代化过程中所扮演的积极角色。相反,我从未否认这一角色。但我关心的问题是,在推进现代化的无数措施中,普通民众究竟得到了多大好处,又做出了怎样的牺牲?

当然,我关于微观史的实践,不仅限于城市日常生活,同时还关注乡村,特别是关注乡村社会的权力结构。我在《袍哥:1940 年代川西乡村的暴力与秩序》这本微观史的著作中,通过这个在四川地区散布最广的秘密社会组织,观察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影响,探索其发生、发展的秘密。袍哥作为一个反清的政治组织,在长期的生存和斗争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整套仪式、语言和行为模式。渗透到各种社会、经济活动之中。这个组织既垄断了许多地方政治和经济资源,又为许多平民提供了保护伞,所以大量民众加入其中,并创造了其独特的次文化,这种次文化至今仍然潜伏在中国当代社会之中,同时也是我研究的重点。这个课题可以帮助我们深入理解中国社会,理解秘密社会的长远影响。揭露一个秘密社会内部的秘密,揭示一个地区在一个长时期的社会控制,揭开一个占人口相当大比重的群体的秘密生活,对我们认识过去中国社会、文化、社区控制,以及今天中国社会的许多问题,均有所裨益。

我对袍哥的研究涉及过去中国秘密社会研究所缺乏的问题,考察了这个组织与民众的关系、组织的性质、语言、仪式、兄弟情谊、帮规、社会网络、分层和分野、组织结构、暴力、社区影响和控制力,在地方社会调解和稳定中所扮演的角色等,以及与社会各阶层、政府、军队、政党(包括国民党和共产党)的关系等。关于仪式,这一研究并不把袍哥当作一种民间宗教,我认为袍哥的各种仪式与其说是一种宗教崇拜,倒不如说是身份认同—作为兄弟会结盟的组织,这种仪式对于相互认同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以袍哥的语言为例,秘密语言具有各种功能,如保护组织内部的秘密,提供一种表达手段,以达到特殊的目的,并在限定的集团内稳定成员,控制信息流动以及交换。袍哥隐语的发展基于两个重要因素:一是其组织的反应机制,二是社会环境所造成的政治卷入。秘语与暗号为袍哥创造了一种身份认同,为其成员与他人之间建构了一条分界线,从而把自己与其他人分离开来。袍哥隐语成为四川大众文化之组成部分。随着袍哥势力的扩展,其秘密语言也逐渐影响到地方社会。通过他们的隐语及暗号,我们可以进一步理解四川的政治和社会环境,追溯这个社会集团怎样在与国家权力斗争的过程中,在民众中建构了一个坚实的社会基础并创造出一种独特的次文化。

过去的研究虽然也重视社会控制,但是主要局限在政府对地方社会的控制,几乎没有关注到秘密社会组织对地方的控制。通过对袍哥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到国家权力之外的社会力量。以其在地方社会调解和稳定中所扮演的角色为例:在四川,人们之间有了冲突,一般不是上法庭,而是到茶馆评理和调解,称为“吃讲茶”,这样茶馆就成了一个解决纠纷之地。袍哥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经常被请去做调解人,这样的活动也显示了人们对官方权力的不信任,更愿意让自己的命运掌握在自己人手中。这一实践显示了市民的相对自治状态,有人称茶馆是“最民主的民众法庭”,民众试图在没有官方介入的情况下解决冲突,说明一种国家之外的社会力量的存在,可以反映出地方非官方力量的扩张。

中华晚期帝国时期以来,社会许多领域中政府权威的缺失,为地方精英留下了巨大的权力真空,其活动成为社会稳定的基础。虽然这种非官方力量从来没有发展到与官方对立或直接向其发起挑战的地步,但是它的存在及其对社会的影响,都使官方的“司法权” 在社会的基层被分化。袍哥参与吃讲茶的活动,表现了精英活动的另一个侧面,那就是精英们如何处理个人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冲突。如果我们认真考察这种活动的存在及其存在的环境,我们便不得不惊叹其韧性和深厚的社会土壤。许多事物在政治经济的变迁中,在国家的控制和打击下,在各种思想文化浪潮的冲刷下,都一个一个地消失了,但茶馆讲理却顽强地生存下来。这类活动在1949 年共产党政权建立之后,才随着袍哥的毁灭而消失。

目录

导论:微观历史、叙事与历史书写

第一部分 街头:进入城市内部

城市环境:城墙和街道

商业空间:店铺与地摊

日常空间:家与邻之间

街头剧场

庆典空间:节日与仪式

以家庭和宗族为基础的庆典

以街邻为单位的庆典

社区自治:共同体意识

春节的庆祝

城隍出驾

清明节

第二部分 茶馆:打开微观世界

1900年与1949年:两处历史现场

1900年1月1日:早茶

1949年12月31日:寻梦

作为公共舞台的茶馆

坐茶馆与吃闲茶

社交:一个社区和信息中心

茶馆文化:茶馆中的语言和习惯

茶馆休闲的多重角色

第三部分 袍哥:解谜秘密社会

川西乡村的命案与调查

杀死亲生女

调查的开始

佃户“舵把子”

何处是“望镇”

神秘的语言和沟通:袍哥的隐语、身份认同与

政治文化

联络的秘密政治

隐语与自我身份认同

饮茶吟诗中的力量角逐

语言与历史记忆

第四部分 麻将:跨世纪的困惑

麻将的政治

打麻将引发的官司

争端与居委会

麻将造成的社会问题

麻将问题上的国家与个人

国家对麻将的管控

个人权利和集体利益的矛盾

城市、休闲与日常生活的冲突

城市形象和城市精神的争论

麻将、休闲以及日常生活

附录 巨区:从长江上游出发

重庆与成都

城市与茶馆

啯噜与袍哥

啯噜:游民的帮伙

袍哥:四川的哥老会

代跋: 探寻历史的多面性

征引资料目录

主要著述目录

后记


短评

这本王笛的文集说是精选精编一点都不过分。如果没读过王笛的书,我觉得读这本就够了,它串联起了王笛几乎所有的主要研究,《跨出封闭的世界》、《街头社会》、《茶馆》、《袍哥》,还有他正在酝酿中的《麻将》。导言很值得一看,是他微观史研究方法论的自述。这其实是一本很好的入门读本。

2020-07-14

从成都的四个特产切入:街头,茶馆,袍哥和麻将,主要视角定于民国年间。成都的魅力在于依赖于街头的市民文化,虽然随着城市的发展高楼拔地而起,街头文化已近消失;茶馆数量急剧减少,有一些只是作为游客观光体验的节目而存在;袍哥早就被扫进历史的旧纸堆,但称兄道弟利益结交的习惯依然故我;麻将依然是成都市民最喜爱的运动,尤其对于老年人和节假日消遣而言,不过新社区里再也听不到麻将声,原因大抵还是因为街头文化和熟人社...

2020-08-09

作者主张宏大背景下的碎片化研究,呼吁对微观历史投入更多关注,正视其严肃性。本书之前作者写过袍哥、麻将、茶馆方面的专著,此书是一次浓缩和集结,聚焦市民日常生活,喝茶聊天、搓麻消闲、黑道求安全的小日子,力求以小见小,将市井文化和城市秩序并置的笔墨不多,倾向于引发小圈子和大社会之间的冲突和思考。成都作为区位中心承担着经济压力和责任,闲适惬意的情调是随物质浪潮逝去还是扭曲变形地存活,拭目以待。个人感兴趣的...

2020-08-10

世纪文景为知名城市史和社会文化史学者王笛老师策划的一部文集,其中绝大多数内容,要么来自《袍哥》《茶馆》等王老师代表作的章节精选,要么就来自王老师的代表性论文旧作。然而本书之所以值得推荐,就在于其责编的策划眼光,将这些旧论文和旧书摘,以王老师成都研究的精选集的形式呈现出来,不只达到了旧瓶出新酒的效果,也可以清晰管窥王老师从相对宏观和计量化的社会经济史,转向微观化的城市史和社会文化史的学术历程。其中每...

2020-07-08

买了,当当签名版,但没想到是之前看过的另外一本《袍哥》的作者,那本书粗制滥造拿民国学生乡土调查注水出书,读完把我恶心坏了,没想到这次又栽在这个b手里,想找一本扎扎实实研究四川地区社会学的书就这么难吗

2020-07-17

显微镜下的成都的书评

记者 | 赵蕴娴 编辑 | 黄月 “当这些小贩吆喝着经过茶馆时,不想回家吃早饭的茶客便摸出几文铜钱,叫小贩把点的小吃端进来,屁股不用离开座椅,早餐便已落肚。那时成都人最常吃的早餐,无非是汤圆、醪糟蛋、锅盔、蒸糕、糍粑、油条等,出三五文便可打发肚子,小贩们担一副挑子...

2020-07-30 14:59:40

在传统中国城市,虽然街道的基本功能仍然是交通,但人们也普遍将其用为自由市场和休闲空间。至少早在宋代,中国城市的商业活动就已非常活跃,例如13世纪的杭州不仅商铺辐辏,而且“饭馆、旅店、酒肆、茶房以及歌女表演场等数目繁多”。在近代,街道的这种商业功能更为明显,从...

2020-07-16 11:34:09

在历史学传统的学科分工里,以分析空间为主要工作的是历史地理学。不过,新史学扬弃了这个观点,空间不仅是历史地理学的基本范畴,也应成为社会文化史的重要分析对象。 王笛的史学研究始终围绕故乡成都及长江上游区域来描述、分析社会空间,代表作有《跨出封闭的世界:长江上游...

2020-07-29 10:17:34

一提到成都,人们都说是一个适合生活的好地方,节奏缓慢,舒适,安逸的城市。虽然发生过诸多的历史变迁,但它依然保持着独有的文化特征。《显微镜下的成都》以街头、茶馆、袍哥、麻将典型的代表,揭开传统成都的古老文化,悠闲生活。 作者王笛,历史学者,代表作《街头文化》获...

2020-07-27 15:55:50

半天时间刷完,怎么说呢?本来是想给四星的,因为这部书里的几个专题内容,王笛都有相关专著出版,而收入这部集子的文章中,对于很多细节问题多只能点到为止,有些限于篇幅或资料,甚至只能陈述,而无法做太多讨论。例如茶馆为什么会在建国后短暂消失?这个消失的过程中,不同...

2020-07-19 11:22:23

你才二十多岁,没遇到喜欢的人很正常,往后你会发现,大概是遇不到了。你努力之后才发现,智商的鸿沟是无法逾越的。等你以后老了,走不动了,我就每天用轮椅推你到广场上去,让你看着我和别的老头跳舞。这段日子迷惘又黑暗,撑过去了会有下一个黑暗的日子等着你。别灰心,人生...

2020-08-01 14:50:54

标签
成都,城市史,社会学,王笛,城市研究,社会史,文化史,城市
产品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