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作者:马伯庸 | ISBN:12649161 |
书籍语言:简体中文 | 连载状态:全集 |
电子书格式:pdf,txt,epub,mobi,azw3 | 下载次数:6370 |
创建日期:2021-02-14 | 发布日期:2021-02-14 |
运行环境:PC/Windows/Linux/Mac/IOS/iPhone/iPad/Kindle/Android/安卓/平板 |
《显微镜下的大明》
本书讲述的,是六个深藏于故纸堆中的明代基层政治事件。
作者从明代的一系列罕见民间档案文书里,挖掘出这些尘封已久的故事。这些档案是中国历史中的奇迹,它们着眼于平民的政治生活,而且记录极为详尽。在这里,我们能看到朴实的百姓诉求、狡黠的民间智慧、肮脏的胥吏手段、微妙的官场均衡之术,从无数个真实的细节里,展现出一幅极其鲜活的政治生态图景。
这六个事件聚焦于一府一县乃至一村之内,记录的是底层平民的真实政治生活:当遭遇税收不公时,他们如何愤起抗争;当家族权益受到损害时,他们如何兴起诉讼;当政治利益与商业利益发生矛盾,他们如何与官府周旋博弈;当朝廷要求整顿户籍,他们又是如何从中造假牟利……
《学霸必须死——徽州丝绢案始末》:万历年间,一项不公正的税收政策在徽州府引发了旷日持久的混乱。乱民、县官、州府、户部、首辅、皇帝等诸多利益集团的博弈之局。
《笔与灰的抉择——婺源龙脉保卫战》:婺源县一场持续了六十四年的经济争端,反映了一个县级官员,是如何在重大议题上平衡一县之利害的。
《谁动了我的祖庙——杨干院律政风云》:歙县一桩民间庙产争夺案。诉讼双方在这场绵延八年的官司中各展所长,用尽心思,上演了一场精彩绝伦的嘉靖法律大戏。
《天下透明——大明D一档案库的前世今生》:一个坐落于后湖(玄武湖)中的冷门机构——大明黄册库从建立到衰败的全过程。了解明代的基层统治,是如何一步步垮掉的。
《胥吏的盛宴——彭县小吏舞弊案》:一件小到不能再小的官司,却引来了无数贪婪蚊虫的叮咬。胥吏之恶,被刻画得淋漓尽致。
《正统年间的四条冤魂》:四个无辜的清白老百姓,是如何裹挟入朝廷斗争的。
作者力图以冷静克制的零度叙事,替那些生于尘埃、死于无闻的蝼蚁之辈作传,转述他们湮没于宏达历史中的声音。想要读懂大明,想要读懂中国古代政治,不可只注目于朝堂,亦要听到底层的呐喊。在一个个普通人的遭遇中,才蕴藏着真实的规律。
《马伯庸笑翻中国简史》
本书是一本简练、生动的两千年中国德性史。作者打破了以往或按朝代、或按人物、或按事件的写史逻辑,从“王朝的德性”这一新颖角度出发,上起战国秦汉,下至晚清民国,梳理出一条暗藏于成王败寇历史卷轴中的“受命于天”王朝更替论,让刻板的历史碎片鲜活了起来,初看捧腹笑翻,再看掩卷长叹。
书中既展现了秦、汉、三国、隋、唐、宋、元等众人熟知的历史朝代不为人知的一面,也讲述了前赵、前燕、前秦、刘宋、后周等并不起眼的政权的兴衰故事。在谈笑风生中,说尽历史背后的荒唐与无奈。
马伯庸
作家。人民文学奖、朱自清散文奖、银河奖得主。被评为沿袭“‘五四’以来历史文学创作的谱系”,“文字风格充满奇趣”。
代表作:
《显微镜下的大明》《长安十二时辰》《三国配角演义》《马伯庸笑翻中国简史》《七侯笔录》《古董局中局》《三国机密》《风起陇西》《草原动物园》
《马伯庸笑翻中国简史》
上至战国秦汉,下至晚清民国,马伯庸带你看清中国历朝德性
从“王朝的德性”的这一新颖的角度出发,上至秦汉,下至晚清,用五德相胜相生解读两千余年中国历朝德性,揭秘中国历史幕后的一条文化伏线,解读贯穿历代王朝的天命之谜。
一部简练、有趣又生动的两千年中国通史
战国、秦、汉、三国、隋、唐、宋、元等历史时期将轮番上阵,颠覆争霸、强盛的历史形象,展现它们不为人知的一面;新朝、前赵、前燕、冉魏、刘宋、后周等并不起眼的政权也一个不落、各具特色地接连登场,在魏晋南北朝、五胡十六国、五代十国等混乱时代演出一场场鲜活、生动的荒诞剧目。
在谈笑风生中,说尽历史背后的荒唐与无奈
两千年中国古代史,几经朝代更替,数不尽的风流人物。新颖的主题穿插以马式冷幽默的犀利评点,在历史的细节中,窥见那些深藏于史书的荒唐史实。
《显微镜下的大明》
★ 六件罕为人知的明代档案,六个尘封已久的民生往事
★ 生动的基层治政手册,于细微处读懂真正的古代中国
★ 这本书娓娓道来,用笔绵密细致。读者读来也可以从一个又一个细节当中,编织起一个复杂的大明帝国。——张宏杰
《显微镜下的大明》
开门见山,先澄清一下读者看完书后可能会产生的两个误会:这本书不是小说,是历史纪实;我不是专业的明史学者,我是个作家。那么一个以虚构为业的作家,为什么突然要写这么一本非虚构的历史纪实?
这完全是机缘巧合。
2014年我和一位喜欢明史的朋友聊天,她讲到万历年间徽州有一桩民间税案骚乱,过程跌宕起伏,细节妙趣横生,结局发人深省,这引起了我的极大兴趣。听完讲述,我意犹未尽,去搜寻了一番资料,发现关于这桩案件的资料实在太丰富了。当时的一位参与者把涉案的一百多件官府文书、信札、布告、奏章、笔记等搜集到一起,编纂成了一本合集,叫作《丝绢全书》。在中国历史上,很少有一个地方性事件能够保存下来如此全面、完整的原始材料。这桩丝绢案在《明实录》里却只有一句冷冰冰的记录,但如果把《丝绢全书》里的细节加入其中,整个事件就立刻变得鲜活起来。里面的钩心斗角,里面的人心百态,当时官场和民间的各种潜规则,简直比电视剧还精彩。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是一篇篇生动细腻的故事。
这种史学意义上的“起死人,肉白骨”,已具备了文学上的美感。
兴奋之余,我迫不及待地想跟别人分享这个发现。可是对大部分人来说,阅读原始史料太过困难,无法自行提炼出故事。我自己动手,把这桩丝绢案整理出来,用一种不那么“学术”的方式转述给大众,遂有了《学霸必须死——徽州丝绢案始末》。
是文最初发表于我自己的微博,立刻引起了广泛关注,读者们的热情程度让我始料未及。我好奇地问他们,这篇文章到底什么地方最吸引人?他们纷纷表示,这些沉寂于历史中的细节太迷人了。
长久以来,历史在我们脑海中的印象,是烛照万里的规律总结,是高屋建瓴的宏大叙事。这虽然是正确的,但视角实在太高了,高到没什么人情味。即使有些讲述者有意放低视角,也只停留在庙堂之上、文武之间,关心的是一小部分精英,再往下,没了,或者说记录很少。
普通老百姓的喜怒哀乐,社会底层民众的心思想法,往往会被史书忽略。即使提及,也只是诸如“民不聊生”“民怨鼎沸”之类的高度概括,很少会细致入微地描写。
柳宗元的《捕蛇者说》为什么名扬千古?因为他没有泛泛地感慨一句“苛政猛于虎”,而是先细致地勾勒出了一个百姓的真实生活状态——抓到了蛇,便弛然而卧;抓不到,就要被悍吏骚扰。读者们看到这些细节,自然就能明白为何他要冒着生命危险去抓蛇,从而理解作者的深意。
《丝绢全书》的价值,也正在此。从官修实录的视角来看,徽州税案只是一句简单的记载,记下有这么个事就够了。可这起案子如何而起,如何演变,如何激化成民变,又如何收场,详尽过程还得看《丝绢全书》才能了然于胸。具体到每一笔银子怎么分摊,具体到每一封状书怎么撰写,具体到民众闹事、官员开会的种种手段,具体到各个利益集团的辩论技巧,一应在目,恍如亲临。
写完徽州丝绢案,我对这个领域充满了兴趣,随后又相继写了《笔与灰的抉择——婺源龙脉保卫战》《谁动了我的祖庙——杨干院律政风云》《天下透明——大明第一档案库的前世今生》等几篇纪实。
几篇纪实的侧重点略有不同。在《学霸必须死——徽州丝绢案始末》里,我们看到的是一项不公平的税收政策,如何在诸多利益集团的博弈下发生变化;《谁动了我的祖庙——杨干院律政风云》讲的是歙县一桩民间庙产争夺的案子,通过几个平民的视角,见证了明代司法体系在基层的奥妙运作;《笔与灰的抉择——婺源龙脉保卫战》讲的是婺源县一条龙脉引发的持续争议,我们可以看到县级官员如何在重大议题上平衡一县之利害;《天下透明——大明第一档案库的前世今生》讲的是大明黄册库从建立到毁灭的全过程,从中探讨明代政治是如何一步步垮掉的。
这些事件和徽州丝绢案的风格如出一辙,通过丰富的细节来考察某一个切片、某一个维度。这些都是具体而微的细节,但恰恰从这些“小”中,我们才能真切地见到“大”的意义。它就像是一台显微镜,通过检验一滴血、一个细胞的变化,来判断整个人体的健康程度。
这就是为什么我给这本书起名叫《显微镜下的大明》。我相信,只有见到这些最基层的政治生态,才能明白庙堂之上的种种抉择,才能明白历史大势传递到每一个神经末梢时的嬗变。
张立宪在评论著名纪实文学《巴黎烧了吗?》的两位作者时说:“真正的叙事高手从来不用定性或装饰性质的字眼,而是把得出结论的权利和快乐留给读者,这一点拉莱·科林斯和多米尼克·拉皮埃尔也做到了。”我对这句话心有戚戚焉,因此也效仿先贤,在这几篇文章里,尽量不去下什么结论,而是忠实地把所有的事情都展现出来,交给读者自己去判断。
……
《马伯庸笑翻中国简史》
序:贯穿中国历史的主题
2004 年,我在新西兰读书。我所在的小城镇是个极其无聊的地方,晚上一过六点,大部分店铺就关门了。有的同学和异性朋友聚会,有的同学开车去另外一个城市的赌场消遣。而我作为一个标准的宅男,只想缩在家里看书或者上网。这里的大学图书馆中文书很有限,而且多是学术类的,几乎没有流行小说,我反复搜检,只借到了一本《史记》回去翻,翻来翻去,无意中看到了刘邦斩白蛇的故事。
人在穷极无聊的时候,思维往往特别敏锐,看事物的角度也与平时不同。《史记》我从前读过,浮光掠影一扫而过,但当我再次读到这故事时,空虚的脑子里却突然产生一个小小疑问——为什么会有这么一个故事?这个疑问很小,却在我的脑海里反复纠缠,挥之不去。我心想左右无事,遂决定查查资料考证一番,为自己把这个疑问彻底解决。
我最初的目的,只想为一个小小问题找出一个小小答案。我从斩白蛇查到了赤帝,从赤帝又查到了顾颉刚的疑古论,从顾颉刚又顺藤摸瓜找到刘歆,接下来三统说、五德终始说、天人感应一路调查下去……
结果我很快发现,随着考证的不断深入,范围越来越广,资料越来越多,从一个汉初小典故的冰山一角,竟牵扯出纵贯整个中国历史的大主题。这感觉有点儿像是《黑衣人》里的威尔?史密斯,本来只是个抓小毛贼的警察,最后却被牵扯进了外星人毁灭地球的大阴谋。到了这个时候,我已经骑虎难下,不能也不舍得停下来,便不自量力地继续挖掘,并把整个考索过程写成一篇文章,发到了天涯社区的“煮酒论史”版块上——这就是本书的雏形。
最初的网文连载只有三万多字,兴之所至,游戏文字,因为行文匆忙,还充斥着不少望文生义的叙述和考据错误。我的一个朋友赤军评论说:“你这篇东西里的漏洞,简直可以拿来做网兜了。”这次有机会出书,我不敢掉以轻心,三顾赤军于小饭店,请他帮我把关。赤军是个有情有义的好汉,不光帮我修订了若干错误,还四处搜集增补了许多材料,终于让这个网兜变成了一个布口袋。在这里要对其特别鸣谢。
历代王朝的德性是一件无聊而重要的大事儿,如何把一件无聊的事儿尽量说得有意思又保证精准翔实,是一项很有挑战性的工作。如果读者能够开卷通读不闷,掩卷略有所得,我想我就心满意足了。
《显微镜下的大明》
学霸必须死——徽州丝绢案始末
笔与灰的抉择——婺源龙脉保卫战
谁动了我的祖庙——杨干院律政风云
天下透明——大明第一档案库的前世今生
胥吏的盛宴——彭县小吏舞弊案
正统年间的四条冤魂
《马伯庸笑翻中国简史》
好评
2020-06-25 23:00:42
趁着搞活动 赶紧入手了马伯温的新书显微镜下以及笑翻中国简史 认识马伯温是从网剧长安十二时辰开始的 书的质量很好 对于马伯温的新作还是很期待的 从作者的视角来诠释了大明王朝以及不同的视角来看中国的历史 晚间读物!
2020-06-26 20:47:19
非常好的购物体验,第二天一早就收到了!
2020-06-21 23:35:24
书是精神食粮 买它买它买它
2020-06-22 08:41:04
不错,三周就送到了加拿大。包装完好
2020-06-01 13:30:13
买了马伯庸的一系列,还没读,只能先评价一下书的质量了。纸质很好,印刷清晰,字体大小合适。最值得称赞的是自营店的物流以及包装,书本没有任何损坏或者破损的地方,这个是很多物流做不到的。的包裹舍得用专用纸箱打包,这点非常赞赞赞赞。所以我只买自营店的书。其他店我都不考虑。爱书的人不能容忍收到的书本边角破了,伤了,非常影响心情,虽然不影响阅读,但是既然花了钱,肯定想买到没有破损的书呀。
2020-06-18 11:54:13
开卷有益,时间有限,只读经典
2020-06-20 13:23:29
给孩子买的套装,618优惠买的,孩子喜欢看书
2020-06-18 18:21:26
内容非常精彩,印刷质量非常好,非常满意。
2020-06-18 22:52:33
套装可以,都是想看的。
2020-06-17 13:0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