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作者:[美] 马立安 | ISBN:9787550728851 |
书籍语言:简体中文 | 连载状态:全集 |
电子书格式:pdf,txt,epub,mobi,azw3 | 下载次数:9422 |
创建日期:2021-02-14 | 发布日期:2021-02-14 |
运行环境:PC/Windows/Linux/Mac/IOS/iPhone/iPad/Kindle/Android/安卓/平板 |
本书是由美国学者、深圳荣誉市民马立安等9位来自世界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中西方学者所写作的,一部全面反映深圳改革开放经验、成果及其评价的学术性调查报告。作品正面肯定了深圳的改革开放精神,分析了深圳经济特区的成功经验。既赞赏改革开放政策的远见卓识和执行魄力,也看到了其落地实施过程中所触及的时代难题和领导者们寻求突破的大胆创新,同时指出了探索及改革过程中的经验局限。
全书以时间为轴分为三个部分:一、试验(1980—1992);二、突破(1992—2004);三、发展(2004—2017)。从社会经济改革试验、城市规划建设、现代城市文明塑造、社会人文变迁、文化艺术发展、医疗体系建设等方面,记述、分析深圳从中国改革开放的试点窗口到现代化模范都市的进程,向读者展现了世界有史以来发展最快城市之一的成长足迹。
原著于2017年由芝加哥大学出版社在美国出版,出版后曾引起很大轰动,成为西方世界了解深圳的重要读物。此番引进出版中文版,为我们了解西方学者如何看待中国的改革开放提供了一个的窗口。
主编简介
马立安,人类学学者,从1995年开始在深圳从事文化人类学研究,20多年来一直关注着深圳的建筑、城市规划及人文变迁,尤其是城中村的组织形态和文化底蕴,对深圳的城中村历史变迁颇有见解。在福田城中村居民的眼里,她不仅是“中国通”,更是“福田通”。如今,她对深圳主要城中村的历史文化研究已经获得了业内甚至本地居民的认可。她的研究活动包括在深圳白石洲创办“握手302”艺术空间”,并同深圳飞鸟剧场进行合作,旨在深圳不同社区以艺术的方式探索文化地理的可能性;她的博客“深圳笔记”对改革开放后深圳的城市化发展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她的研究成果发表于《戏剧评论》《东亚文化批评》和《文化研究》香港特刊等。旁观者与亲历者的双重角色为马立安带来了更多体验与思考,她以自己独特的视角观察、解析这座城市的成长轨迹。
黄韵然,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修辞学和艺术史助理教授。她从事现当代艺术和视觉文化历史的研究,特别关注有关原作,原创作品的赝品、仿品、临摹,伪作等方面的问题。她研究深圳大芬村的专著《凡·高的订单:中国和现成品》(芝加哥大学出版社,2014年)2015年获得亚洲研究协会颁发的约瑟夫·莱文森图书奖。她其他关于深圳的研究还有关于深圳华大基因的研究报告。目前她在撰写一部关于18世纪和19世纪广州外贸绘画史的著作。
乔纳森·巴赫,纽约市新学院大学全球研究系的教授。他的作品着眼于德国和中国的社会转型,重点关注记忆、物质文化、城市变化、空间和身份等问题,著有《遗存:德国与社会主义过去的日常遭遇》(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2017年),是《城市重新中心化:社会主义现代性的全球突变》(加利福尼亚大学出版社,2020年)的联合编辑。他的有关深圳的研究作品包括《深圳:城市建设,重建主题》《现代化及经济特区的都市想象》《从农民到市民的转变:深圳经济特区里的城中村》等。
译者简介
王立弟,北京外国语大学学士及硕士,香港中文大学硕士及博士,现任香港中文大学( 深圳)人文社科学院副院长、翻译系主任,北京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深圳市学科带头人。
1.本书英文原著于2017年由芝加哥大学出版社在美国出版,出版后曾引起很大轰动,是西方世界了解深圳的重要读物,也是中国了解西方学者如何看待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
2.哈佛大学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前主任、《邓小平时代》作者傅高义作序。美国文化人类学学会前主席冯珠娣(Judith Farquhar)、香港中文大学人类学系教授戈登·马修斯郑重推荐。
3.来自哈佛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香港大学等世界高校或研究机构的多位中西方学者,分别从社会经济改革试验、城市规划建设、现代城市文明塑造、乡村城市化进程、社会人文变迁、文化艺术发展、公共医疗体系建设、航空交通运输等城市发展的关键领域进行调研写作,可谓是第一部全景式反映深圳改革开放经验和成果的西方学术性调查报告。
4.深入城市神经末梢采集调研素材,结合长居深圳的切身经历,从微观层面出发,对深圳多个领域的发展脉络提出了有别于宏观叙事的解读,作为对主流声音的补充。
5.既肯定了改革开放政策的远见卓识和执行魄力,也看到了其落地实施过程中所触及的时代难题;既强调了特区领导寻求突破的大胆创新,也指出了探索及改革过程中的经验局限。
6.书中附有相关历史图片、古地图,以及作者特制的插图,直观呈现作者观点。
世界上没有哪个城市能够赶上深圳的发展速度,这是中国通往世界的又一个南大门。1978年中国实施改革开放,当时的深圳还是一个只有3万人的小镇,四周都是稻田。截至2010年,深圳市的常住人口超过了1000万,比美国人口最多的城市纽约的人口还要多。深圳的高楼大厦没有超过30年的,城市里鳞次栉比的现代百货商场、酒店、写字楼和饭店熠熠生辉。
1980年,深圳建立经济特区,引燃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星星之火,成了全中国的一个新楷模。正如本书作者所描述的那样,深圳过去30多年的发展构成了一个非常奇特的故事。深圳经济特区是一个城市发展的混合体,同时也是把市场经济融入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中的一种尝试。特区成为这个发展滞后了近20年的国家汇入全球各种新思潮的试验田。1980年以来,深圳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试验田,将新的思想传播给那些到深圳学习取经的高官们。这些人来到深圳了解市场经济的运作,考察现代建筑和工业在深圳的发展。
到访深圳经济特区的有来自北京、广东省领导班子和宝安县的官员,也有来自香港乃至海外的人士。在深圳,来自天南地北的人们想方设法相互沟通,努力让改革开放的方针政策得以贯彻执行,同时还要照顾到当地人老一套的做事方式,不能同他们闹翻。深圳的故事让人称叹。今天我们有了这样一部由马立安、黄韵然和乔纳森·巴赫主编的专著,是一件值得称道的事情。这本书的作者们对深圳发展的多个方面进行了梳理,讲述的对象包括那些奔波劳碌的外来打工者,也包括当地的城市规划者和管理者,揭示他们如何应对史无前例的城市发展。
改革开放前夜的深圳
我第一次来到中国内地是在1973年5月,5年之后中国才开始实施改革开放政策。我当时和其他外国人一样,是从陆路经香港在深圳口岸踏上中国内地的土地的。那时候直通车还没有开通,我们在香港九龙乘火车到达边境口岸,在罗湖站下车,沿铁路桥步行来到内地一侧。之后,我就随着下车人流跨桥来到深圳。我们等了几个小时之后,登上了去往广州的列车。专设的候车室和边境站离深圳城区有几公里远,等车时有人给我们提供了一顿饭,用20年后的标准来看,那只能说是粗茶淡饭。
那天晚上,日期是1973年5月21日,初到深圳,我把所见所闻用一台老式录音机口述记录下来。用打字机誊写出来后变成了我初到中国的见闻录。关于深圳,我这样写道:
在这个边境小镇上,可以辨识出几拨不同的人群。其中一拨是海关人员,多数人都显得略微年轻,有男人也有女人,他们就住在离海关通关处不远的西侧。他们看上去基本都受过良好教育,对待客人也很和蔼。他们还特意告诉客人不用填写通关表格,行李也不需要检查。
这里有一拨人是建筑工人,他们也住在附近,一直忙忙碌碌地在运送建筑材料、竖起巨大的竹篙搭建脚手架,还干着其他活计。工地上建起了一些新的大型建筑(最高的也只有几层楼高,是那种老式的仿苏俄建筑,与后来建设起来的高楼大厦完全不能相提并论),用来满足日益扩大的跨境人流的需求。
再有一拨人是解放军战士,他们15至20人一起列队行进,肩上扛着步枪。还有身着藏蓝色制服的公安警察,分为两类:一类是铁路警察,由省属铁路部门管辖;另一类是当地派出所的警察,在海关西北方向大约3公里开外的县城里有一处派出所。
距离口岸东北2公里处就是深圳墟,是宝安县县城所在地,约有3万人居住在那里。县城里有许多国营商店,有一个水泥厂、一个砖厂和一个农机修配厂,还有两个小化肥厂,生产各种化肥。除了国营商店之外,县城里还有一个集市,每月逢1日、4日、7日、11日、14日……人们到集市上赶集,农民可以把他们在自留地里种植的少量蔬菜拿到集市上售卖。多数成年人从事工业、商业和服务业的工作,为周边的农村提供服务。但是县城在行政上是与周边的公社划分开的。宝安县县城严格来说是一个行政单位,深圳墟的商业设施不属于县城,公社也另外有他们自己的办公场所。
县城里的多数建筑都是1949年以前建的老式建筑,新建的楼房(那种只有几层楼高的苏俄式建筑)就在离关闸不远处,都是这些年为给部队和口岸其他工作人员提供住房修建的。当地人主要从事水稻种植。人们能够看到精心修整的水塘和稻田,北上的铁路沿线都是如此。农户饲养鸡、鸭、猪,卖给供销社,供销社再卖给国家,运往外地,多数运往香港。农户饲养的鸡归个体所有,但是多数鸭子和猪归公社下面的生产队所有。部队战士有时也会到田里帮助干农活,特别是在农忙季节。水稻的收割一般是在6月下旬。
……
新时代的开始
我再次来到深圳是在1980年,此行是要去中山大学与我妻子艾秀慈(Charlotte Ikels)一道花两个月的时间研究广州周边地区的发展。广州在深圳的西北方,距离深圳100多公里。在接下来的几年里,我几乎每年都要路过深圳。1987年我作为广东省经济委员会聘请的外国专家,有机会对深圳做些研究。我写过一本关于广东发展的书,结果我成了1983年成立的广东省—马萨诸塞州友好省州委员会的成员。时任州长迈克尔·杜卡基斯访问广东省时,我是他的顾问。广东省的领导回访时,我又成了家乡人民的代表。此后,广东省邀请我来研究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于是,我多次到广东,有一次待了7个月。我把考察的结果写成一本书,叫做《先行一步:改革中的广东》。
……
到了1987年,地处深圳西端的蛇口已经建成了一小片工业基地。当时袁庚意识到现有的船舶已老旧不堪,不如将这些船拆解,利用拆解下来的废铁回炉造新船。在拥挤的香港建拆船厂显然行不通,因此早在1978年之前的好几年,袁庚就向上级报告,建议在地处深圳西端的蛇口建设拆船厂。蛇口临海,周围有许多青壮劳力盼望有人能够给他们一份工作。
我在香港采访袁庚,发现他是做这件事的不二人选。他是宝安人,在抗战期间加入了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1949年后,他在中共中央联络部担任领导工作,中联部是负责中国共产党对外工作的职能部门。袁庚常来香港,同东南亚一带的华侨也有着广泛的联系。建拆船厂首先要经过交通部的批准,当时的交通部部长是曾生,也是宝安人,是抗战期间袁庚在东江纵队的战友和上级。袁庚在香港工作生活多年,熟谙国际经济发展动向。他清楚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经济中,中国应该发挥什么作用。显然,袁庚是担此重任的理想人选,他能够赢得领导的信任,同时也得到手下人的爱戴。
1987年,蛇口建起来的除了拆船厂,还有一个小型炼钢厂和小型炼铝厂。除此之外,还有中国改革开放后最早的中外合资企业之一,一家引进了匹兹堡平板玻璃专利技术的大型工厂,专事生产玻璃制品。袁庚一直在深圳蛇口工业区主政并且同中央领导保持密切的关系。1984年,邓小平对特区的肯定让袁庚大受鼓舞。1992年,邓小平第二次南方视察,接待他的人中就有袁庚。邓小平在这次南方视察的谈话中督促要坚定不移地继续贯彻执行改革开放的大政方针。
……
随着深圳建设起中国最早的摩天大厦和现代工厂,中央和地方的许多官员陆续来深圳考察学习。市场经济让这些人大开眼界,此前他们当中许多人对此是持怀疑态度的,认为市场经济散发着资本主义的铜臭。
……
那些想去西方国家但是一直没有机会的青年知识分子蜂拥到深圳。在这里,他们可以得到在中国其他地区得不到的自由和更好的生活。其他地方的官员希望有更好的发展前景,也来到深圳学习现代建筑、现代商务,享受更好的生活待遇。深圳和广东其他地方的许多官员尽管担心政策会有反复、“左”倾变得更加保守,但在改革的浪潮中他们还是甘愿承担风险。促成深圳发展的原因部分是由于党和国家的领导,同时也是由于现代、开放和全球化的发展浪潮让许多人欲罢不能。到了20世纪90年代末,外国人可以直接飞到北京和上海而不必经过深圳,香港居民可乘坐直通车到达广州,中途也不必在深圳下车。
北方人来到深圳,深刻意识到广东话、岭南文化和香港都市生活对这里的影响。可是,深圳并非像香港那样到处都是操着粤语的广东人,这里是北方人和普通话的天下。深圳是个大熔炉,在这个现代大都市里,外来的新观念被来自北方的人们和本地人拿来进行试验,之后再传播到中国其他地方。深圳被批准建立股票交易所,很快就成为中国最大的金融交易中心之一。深圳居民在早期是不能够随意到香港或者国外旅行的,但是他们可以不受限制地接收香港的电视节目。虽然今天初到深圳的访客依然会被这里的高楼大厦和琳琅满目的商店搞得眼花缭乱,但是深圳再也不是一枝独秀,中国许多城市都在效仿深圳。但是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正如本书的作者们所描述的那样,深圳是开拓者,是帮助塑造中国现代生活的开路先锋。
对于深圳的学术研究尚不多见。今天大家看到的这样一部专著,向人们展现了深圳的城市发展历程,描绘了这座高速发展的都市其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变革的全景。
……
本书的作者们基本上赞成中国主流的政治话语所表达的观点,认为把深圳作为一个关键个案来研究,可以学到许多有用的东西。但是我们的分析与官方讲述的“深圳奇迹”有所不同,我们指出了实际参与这场改革的另外一些人和一些其他要素。官方强调的是贯穿于这场改革的政策与规划,我们则认为当时的情况更为复杂。实际上,深圳当时的许多尝试都是不被理解的,有些方面甚至超出了特区本身的政策范围。此后人们把深圳的发展经验积极地推广到其他城市、产业和区域的发展中去。作为研究者,我们在调查中不断看到人们通过政策的试验和模范的树立来带动改革发展。我们共同呼吁:应该对这一发展历程进行更加深入细致和微观层面上的研究,我们对于那种动辄用“城市”理论来解释区域、国家甚至全球发展的做法持批判的态度。因此,我们强调深圳发展历程中不断演替和相互作用的因素,这些因素有的姓“资”,也有的姓“社”。我们的研究细致地描绘了被戴维·斯塔克称为“用社会主义的棋子来下资本主义的棋”的这一案例。同样,我们的调查研究既不侧重国家制定的方针政策,也不侧重全球经济的市场力量,而是关注深圳的特区建设和深圳模式的形成过程。我们的研究将把那些在常见的深圳发展史叙事中未提及的众多参与者和团体呈现出来,探求改革的尝试者如何成为了新秩序下的楷模。这些研究聚集在一起,将展现社会主义的神话与资本的逻辑如何共同创造出一种新的奇迹。
本书概要
本书详尽阐述了深圳从改革开放的试点到模范城市的发展变化过程。从这些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到,深圳发展初期,人们凭借一种“冒险”精神往前闯,随着城市的发展,政府部门对于微观的社会变革的影响愈加明显,深圳惊人的经济成就被纳入宏大的国家政治叙事之中。如此一来,深圳的发展史成了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目标的范例之一。
我们将深圳的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79年深圳市的设立和1980年深圳经济特区的建立开始至1992年特区内的所有村镇被划定为市区;第二阶段从1992年开始,在此阶段出现了许多打破常规的举措;第三阶段是从2004年开始,深圳的“模范”身份得以确立和巩固,关外地区的乡镇也都被纳入城市发展中。到了2010年,深圳作为“模范”的国家叙事已经基本形成,深圳经济特区的边关也正式撤销,尽管特区之“特”已经不复存在,但是整个城市此时都成了“经济特区”。因此,我们将本书分为三部分:试验、突破与推广。这一方面是出于依照时间顺序的考虑,另一方面也反映深圳在自身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实际变化。
在第一部分里,“试验(1980—1992)”的缘起是人们如何在观念上将政治与经济发展分离开来,“特区”的建立成为政府实施新的方针政策的最佳选择。巴赫在第一章里分析了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和全球条件下选择深圳作为特区的经济优势,阐释了深圳从一个不循规蹈矩的特例演变成人人仿效的“模范”城市的发展逻辑。他指出深圳的崛起是基于两个出发点,一个是人们要依照经济发展规划把特区建立起来,使之能够增加资本的积累;另一个是,特区是一个人们想象中的理性城市和追求实现自身现代化的城市,一切与之相悖的东西都将被排除出去。作者认为特区在开展这样的社会试验过程中,需要同时面对政策的支持与限制,这才创造出了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在第二章里,马立安详细讲述了在深圳早期发展过程中发挥过重要作用的三位领导,他们曾经披荆斩棘开展改革但又饱受争议。他们的故事构成了特区发展过程中经济发展与政策取向角力活生生的例子。试验就意味着首先要面对失败,深圳早期的发展很能说明这一点。马立安回顾了深圳经济特区发展的政治历程,追溯了深圳建设初期的那些领导如何对毛泽东时代所奉行的理论做出全新的论述,以及对邓小平时代所坚持的社会主义理论做出的调整和阐释。他们进行了大胆的试验,一度成为那个时代的“特区英雄”。作者讲述了这些人的从政历程,特别关注特区发展过程中塑造“样板”的重要性。本书接下来的章节也是围绕不同的“样板”进行探讨,包括在官方的宣传中被广为称颂的模范城市和模范人物。
……
深圳本身就是带有试验性质的一个特区,但是在其发展过程中又衍生出许多新的例外,无论是在城市空间拓展、经济发展还是在行政管理方面。本书第二部分“突破(1992—2004)”中的一组文章着重探讨了第一部分中谈到的那些“样板”如何塑造和构建特区,包括边界地区和过去是农村而现在是城区的地区。深圳经济特区中的“特区”对于城市的经济发展和地区及全球竞争力的形成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但同时它们也成为城市中的孤岛,处于被社会发展边缘化的境地。这包括城中村、边境地区和打工者,在公共话语中他们的身影并不显眼。
在第五章中,马立安描述了作为深圳城市化发展支点的城中村的政治地理和文化地理变化的复杂历程。文章揭示在改革开放时期,主政者如何更新毛泽东时代的社会主义理论和价值观念,这为中国城市改造带来了广泛影响,并导致了城中村的出现。作为城市发展的一种特殊类型,这种城市里的特别地段,往往能够采取灵活多变的措施来应对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矛盾。一提到中国农村人口流入大城市成为打工者,西方人首先想到的是他们到北京和上海这些具有百年以上历史的大都会。在深圳这样一个新兴城市里,打工者和乡村与城市的关系从一开始就不一样。深圳的城中村为在城里工作的各行各业的雇员提供了居所,让他们能够安居乐业。但是这些地方始终强调自身“村”的特色,外来打工者们在迅速崛起的现代都市环境下依靠城中村过着日常生活,在那儿他们依旧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天地。
马立安的文章将深圳的发展放在城市化和乡村化并存这样一个框架下进行研究。之后,在第六章中,马欣和布莱克韦尔勾勒出“一线”(深港边界)和“二线”(特区边界)的历史。他们描述了二者的“差异化管理手段”,并接着讨论了一些地区(村庄或者街道)由于跨越行政线而形成的特殊地段。比如黄伟文在其文章中提到的那些城市发展蓝图,在规划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管理上的空白,让那些不同程度合法的与不法的行为有机可乘。在分析深圳发展过程中一直存在的非法活动时,作者强调了这些边关哨卡在管制劳动力和资本流动中的核心作用。
深圳似乎在划界方面具备异乎寻常的能力,合法与非法,正式与非正式,成功与失败,乡村与城市,各种界线不断涌现。在第七章中,巴赫试图厘清那些在城市规划与法律上处于模糊状态的灰色地带在行政管理方面与民间实际之间存在的矛盾与冲突,他的分析让人们看到这些村子如何利用乡村文化来共同参与城市的塑造。巴赫认为将农民的身份转变为城镇居民以及这种身份转变所带来的文化想象都是一个伪命题。他描述了在农村土地出让政策制定、城市扩容,以及把乡村作为城市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对其进行“重新发现”和重新改造这些方面,乡村与城市所表现出的不同诉求与反响。
第三部分也是最后一部分—“推广(2004—2017)”探讨了深圳模式,从早期的模范领导、模范工作者、模范村庄和模范市民,到当下的城市发展中的模范企业、城市模范管理者和模范行业。深圳依照国际化都市的范例将特区建设成一个国际化大都市样板,并且渴望得到全世界的认可。这部分的文章讲述了深圳不同领域的发展,包括创意产业、公共卫生和道路交通的建设,强调深圳越来越重视其“模范”的声誉和作为城市发展特例这一“样板”的号召力。不过我们则认为,深圳愈是将自身呈现为其他城市发展的“模范”,就愈适得其反地使自身发展所凭借的那些纷繁的本土历史、特殊的位置和民众及其所创造的和所经历的那些往事变得模糊不清和难以辨识。
……
如果说农村来的打工者常常把城市中的专业人士当作效仿对象,那么这些专业人士则常效仿国外。在第九章里,凯瑟琳·A.梅森研究的对象是深圳的公共医疗卫生。作者阐述了深圳对流行病传播控制的专业化发展,比较了国际上预防流行病传播的不同手段和全球卫生话语。这篇文章讲述了深圳把美国的国际医疗卫生标准作为样板,成功引进这一国际卫生防疫模式,却在2009年抗击甲型H1N1流感过程中遭遇公共医疗卫生危机。为了更好地认识深圳公共医疗卫生体系模式的双重效应,作者回顾了2003年SARS危机时的情景。那一次,深圳由于采取了适当的公共医疗卫生措施,比香港更加有效地控制了该流行病的传播,作者把那一次的做法同2009年抗击甲型H1N1流感的不同做法进行了比较。通过分析深圳本地的不同需求,作者指明,采用国际卫生防疫标准并不能保证这项工作能够深入持久地做下去。文章最后,作者又回到专业人士如何服务外来打工者,让他们得到社会公平这一伦理道德问题上来。
……
本书通过详细记述深圳的发展历程,为那些专门从事中国城市研究的学者和学生,以及那些对中国研究、全球发展研究、亚洲和其他地区后现代文化和社会研究有兴趣的读者,展示了一个全球化发展的绚丽多彩的篇章。中国城市,特别是北京、天津和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它们在政治上更加显赫,与外界打交道的时间也更长;其他城市如厦门、重庆和长三角的城市有同样的机会引进外资,与外部世界打交道。但是深圳在毛泽东时代结束后的中国的发展具有其独特性。深圳早期的发展得益于中央政府对非计划经济的,甚至在当时的条件下属于合法外的经济活动所给予的宽松政策,这些经济活动在特区内的各个不同区域得以开展,不断创造财富、知识和新的价值观念,同时也创建出一个国际化的都市,诞生了一批世界公民。深圳的发展对中国其他地区的发展带来了深远的影响。今天,全球经济发展的格局正在经历调整,同时,中国社会的群体生活也在发生变革。这种变革的意义是什么呢?从这个意义上说,作者们期望本书所阐述的内容能够让深圳的城市发展给上述这些方面提供借鉴,并且能够引发人们进一步思考。
序 言..............................................................傅高义 001
前 言........................................马立安 黄韵然 乔纳森·巴赫 001
第一部分 试 验(1980—1992)
第一章 深圳:从突破禁区到树立样板............................... 乔纳森·巴赫 002
第二章 特区英雄:探索改革及其局限... ................................马立安 023
第三章 深圳溯源:北京、香港和宝安.... ....... .........................黄伟文041
第四章 如何做一个深圳人:深圳发展第二个十年中的外来工........艾瑞克·佛罗伦斯 065
第二部分 突 破(1992—2004)
第五章 深圳乡村的发展:城市包围农村............... ..................马立安 086
第六章 深圳“一线”和“二线”的政策设计..............马欣 阿德里安·布莱克韦尔 107
第七章 “他们来时是农民,离开时是市民”:城中村与深圳的发展... ....乔纳森·巴赫 123
第三部分 推 广(2004—2017)
第八章 深圳的艺术家群落和他们的创新中国梦............................黄韵然 166
第九章 深圳的公共医疗卫生事业.................................凯瑟琳·A.梅森 190
第十章 从深圳国际机场看深圳的国际化发展........................麦克斯·赫什 208
结 语 向深圳学习................................马立安 黄韵然 乔纳森·巴赫 234
鸣 谢..................................................................... 245
梁湘、袁庚、罗征启,这些人物的心胸、胆识、气魄真令人倾心。富有魅力的领导是敢于在决策时冒险但自己承担责任,又放手让手下人去做事,让他们也获得名声。经历了革命年代,还能身体力行改革开放的这些开拓者,不愧是让深圳真正有“精神”的先锋。
2020-08-18
旁观者总能清扫一些盲点。一个在深圳生活了20多年的美国人类学学者眼中的深圳,一群国际顶尖高校的西方学者,以及深圳建设的一线规划师,从城市规划、社会变迁、历史人文、艺术创新、公共医疗建设、交通发展等领域,对深圳这个中国改革开放的试验田所做的一次全景式的调研报告。
2020-08-06
非常好的一本社科读物,由外国作者所写,从另一个角度来审视中国的改革开放。
2020-08-07
旁观者明,期待拿到这本书
2020-08-13
袁 园 深圳市特区文化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深圳,作为中国大陆第一个也是最成功的经济特区,自其诞生以来,就持续引发全球瞩目。2017年,英国著名财经杂志《经济学人》刊发长文,公开指出“改革开放近40年,中国最引人瞩目的实践是经济特区。全世界超过4000个经济特区,头号...
2020-08-17 18:08:49
《向深圳学习》是长期居住在深圳的美国学者玛丽安等人编著的一部关于深圳经济特区的专著。这是国外主流学者第一次全面、正向和系统地介绍和论述深圳经济特区的历史、发展与现状的大型学术调查报告,2017年在美国芝加哥大学出版社出版后,在欧美引起较大反响,成为国外读者...
2020-08-14 10:18:20
Foreword "During the Maoist period when the border was tightly closed and contact with the outside was strictly controlled, Bao'an County was stagnated and remained poor because of the misguided policies of the Great Leap Forward, which tried to establish l...
2019-02-20 19:3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