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你喜欢
一滴敢报江海信

一滴敢报江海信

书籍作者:黄启键 ISBN:9787550738041
书籍语言:简体中文 连载状态:全集
电子书格式:pdf,txt,epub,mobi,azw3 下载次数:1013
创建日期:2024-04-03 发布日期:2024-04-03
运行环境:PC/Windows/Linux/Mac/IOS/iPhone/iPad/Kindle/Android/安卓/平板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本散文随笔。作者以在深圳三十多年的生活经历、工作经历为基础,结合自己的人生阅历,随感记事而成。全书大致由人、事、物、忆四条主线组成。作者记录了因生活、工作结缘的形形色色的人及他们的经历;记录了走过、看过的自然风光;记录了工作、生活中遇到的难事、趣事;记录了对过去的回忆及对未来的展望。通读全书,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广东风情,也能更直观地体会作者的人生感悟。书名亦饱含深意:虽离乡已久,但自己依旧是故乡的“一滴水”,饮水思源,不忘其本。

作者简介

黄启键,出生于1964年11月,广东大埔人。毕业于梅州师范学校,曾从事教师、机要员、政策研究和新闻秘书工作。曾任深圳市宝安日报社社长、总编辑。2006年4月起,先后在深圳市宝安区龙华街道、龙华新区、龙华区工作。

从事文字工作多年,爱好阅读和分享。近十年专注于散文写作,作品曾在各级报刊发表,偶有获奖。2018年,创建“出门一笑大江横”微信公众号。


编辑推荐

想了解深圳?这里有深圳的历史人文,这里有深圳的地理风物。不提深圳历史,却处处是深圳历史。

想了解广东风情?这里有传统、古朴的岭南文化。浓厚的本地风情在山水画卷中若隐若现,独有一番风味。

作者带着传统岭南文化的印记,在深圳这个年轻又充满活力的城市扎根。传统与潮流,在这里碰撞、交融。


前言

执着追求中的并不意外的收获

范以锦

1997年生机盎然的春天,我为黄启键的新闻作品集《历史的跨越》写了序。26年后的 2023年,又是春暖花开时,心情愉悦中分享了启键轻松活泼的散文集,心情愈发愉悦。这本散文集虽与新闻作品集不同,但其抒发的情感对我的触动依然一样。岁月不居,笔墨有情,有感而发,欣然作序。

我与启键交往 30 余年。初次认识时,他刚履新大埔县新闻干事岗位,后又转任新闻秘书,曾连续三次获广东省“十佳新闻秘书”荣誉称号。广东在县一级设立新闻秘书一职,是南方日报社向省委提议的。停止这一称谓数年后,趁改革开放中机关机构进行调整之机,南方日报社又向省委建议,恢复了新闻秘书岗位。所以,南方日报社的采编人员与新闻秘书的关系极为密切。我曾在南方日报社驻梅州记者站工作,调任报社编辑部后又常回梅州釆访,加上我与启键又是梅州大埔老乡,自然互相有着特殊的情感融合,对他的作品我倍加关注。品读他的诸多新闻作品,及与他交往的印象中,我认定他在新闻领域是个可塑之才,日后必成大器。不出所料,他从大埔调到深圳宝安从事调研和文字工作几年后担任了《宝安日报》总编辑、社长。既是缘分,也是工作需要,我在南方日报社任上曾几次进入宝安日报社调研,与启键交谈甚欢。当年为他的新闻作品集写序时,我曾问过他将来会出文艺作品集吗?他回答还未考虑过。的确,当时他一心一意在新闻领域耕耘,写散文和出版散文集未曾想过、计划过。26年过去了,他从执着的新闻人跨越到文学领域,出版了散文集,对他来说似乎是意外的收获。其实在新领域有所获一点也不意外,这是他捕捉新闻的惯性使然,也是在新闻岗位上练就的文字功夫积淀的必然收获。

散文属于文学创作的一种体裁,写新闻与写散文有差别,也有内在联系,尤其是新闻通讯作品与散文更有相近之处。新闻讲究真实性,散文叙述的人和事一般来说也不是虚构的;采写新闻要有新意,写散文讲究意境;采写新闻要善于挖掘材料,写散文需细心寻找闪光点;新闻写作要晓畅,散文写作要如行云流水。新闻当然与散文不同,新闻必须绝对真实,不能夸张和渲染,散文可以营造想象的空间,虚虚实实;新闻要突出主题,阐述不能扯得太远,散文可以“散”,但“形”散“神”不散。其实散文也有一个鲜明的主题,只是比较隐晦而已。可见新闻与散文两者其实是有相通之处的,再分析一下启键的散文作品,去掉宣泄情感的想象性的描写,也是很不错的新闻通讯作品。在启键的散文集的“真情纪实”部分,他写道:“新闻历练形成的对真实性的追求,体现在写景状物力求精确的表达,叙事和表意尽可能用平实的语言。用心体察,精心磨炼,字里行间突破陈词滥调的框框,凸显个性化的表述和新意。我实地勘探寻访、检索求证,真实地兴发、真实地记述,凝就带着现场感的纪实文本。”在“寻道探幽”篇中又写道:“走进大自然,驻足观察、体验,我顺从内心,以山的方式与森林对视,以水的情怀拥抱泥土,对自然满怀敬意,身心产生无法言喻的快乐之感。流连于古城古村,探寻历史与现实的况味。把自然生态和人文美景,存于内心,品识韵味,在笔端流淌探幽寻道的实景真情。”这番话道出其散文功力是从新闻采写的历练中自然凝就而成的,把接触社会、细心观察的习惯和采访的技能自然延伸到了散文创作的实践中。

原以为新闻工作会成为启键的终身事业,却想不到他最终进入党政机关当了领导。然而,无论是当业余通讯员、从事专职新闻工作,还是在党政机关当干部乃至当领导,启键从来就没有止笔,也从来没有放弃读书和细心观察事物、认真思考问题的习惯。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启键作为参与者、见证者,自然会被热火朝天的现实激发无限情怀,他以独特的视角观察时代变迁,以专业能力记录现实的新人新事物。正如他在散文集的开头篇“鹏城景象”中所说的:“融入深圳家园,日夜感受气象万千的变化和突飞猛进的发展。我在这里热爱着、关注着、参与着、燃烧着、写作着。立足当下,注重现场,为自己的经历和见闻赋型,以自己的真实感知耕耘,我获得一种时代的历史感和纵深感,收获了独特的文字篇章。”于是,一篇又一篇散文见于报刊,厚积薄发,终于能结集出版了。

细读启键的散文集,感觉有两个鲜明的特色。一是不忘根基的谦卑。他把自己及其作品比喻成“一滴水”,来自家乡的山溪,汇入江河,再融入大海。从“我”到“我们”,从山区到特区,这滴水折射出自然界和人世间的光泽。他人生的成长轨迹与其写作思路是完全吻合的,这也是本书取名“一滴敢报江海信”的意蕴所在吧。二是他坚持且熟稔“观察与思考”,文章具有真实性、在场性和较强的逻辑性、思想性。写真情实感,对人物的刻画、对事物情节的描述细腻真切,总能让读者从文中感觉到他就在现场。文字最长久、最深沉的力量还是在于思想,启键深明此理。不管面对哪一种题材,他的写作都经过一番脑海泛舟、思想碰撞,他会提出一个“发现”、倡扬一种理念、表达一份情怀或分享一段感悟。因而,其行文思路清晰,逻辑严谨,且不乏新意。

启键一直通过文字将自己与世界相融,写作视野越来越宽阔,先是要求作品能够在报刊公开发表,后来为了更广泛地传播交流,还顺应时代潮流创立微信公众号发布散文作品。公众号里的散文均申请了“原创”,不少篇章还收获了很高的阅读点击量。从其公众号接近 4.3 万的关注人数,且每有作品更新均有“粉丝”增加的趋势看,他已拥有自己专属的笔耕园地。祝愿启键在无限的网络虚拟空间与现实世界互动相融中有更多线上线下的佳作问世。

(作序者为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名誉院长、教授、博导,南方日报社前社长)


目录

第一章 鹏城景象

前海那片海

城在园中日日新

此心安处是吾乡

华章从这里开始

敢用疯狂弄大潮

赤湾山上稔花开

铁仔山上观大潮

乘物以游心

惟精致方能优雅

双界河无界

心思细如丝

百花山上的蚂蚁

第二章追光人生

折折叠叠为了谁

码字生涯苦亦甘

大丈夫只能向前

他要做刺猬

老董事长捡垃圾

英雄不是我

抵御焦虑的方式

行动抵抗衰老

行者常至

温柔的部分

谁道人生无再少

成长的快乐

一盏小台灯

一把老藤椅

晨昏莫忘亲嘱咐

真爱从来不缺席

其命惟新

扣篮王梦想

弯弓男儿

难易之间

鲜血的传续

第三章韩江两岸

归读客乡

一滴敢报江海信

万古三河韩江源

千年窑火高陂瓷

自适其适茶阳城

常来长寿湖寮城

大麻的河唇古渡

走在三十六巷

生命的盘虬

丝弦幸未绝

风物长宜放眼量

山中有真味

乡村四月闲人少

永不消逝的村庄

可以造就的莒村

又是一年柚花开

恬静怡然的坳背

围屋里的小作坊

平和意境坑尾村

第四章真情纪实

仰之弥高人境庐

从来不需要想起

蜈蚣山的见证

无足轻重的用心

一颗星的光源

事理看破胆气壮

青山遮不住

只有付出的慈爱

舞动的英歌

海滩淘金者

万里归心来时路

第五章 寻道探幽

又到丰溪看翠竹

茶山寻芳

猛志固常在

南方有嘉木

培田再遇老校长

祥瑞满山人不老

行藏只此验天心

灵岩有致可度化

飞天马山景物记

探幽寻道山水间

鲤城骑行记

第六章岁月深处

遥远的青春

人生能得几清明

梅潭河月色

贫困记忆

那年那月中师生

没有你哪有我

知恩图报

我的老师何其严

岁月中有痛

考试进入宝安县

第七章我思我在

百忍成金

凌波仙子

洁净之道

谦卑是一盏灯

蹚过泥泞的心路

安知鱼之乐

快慢之间

等闲拈出便超然

自省自励的境界

想赢不怕输

云霞明灭或可睹

一步之遥

节奏的信徒

于不疑处存疑

养怡之福得永年

百岁人生何足道

后记 心存敬畏


产品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