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作者:夏志清 | ISBN:9787201157535 |
书籍语言:简体中文 | 连载状态:全集 |
电子书格式:pdf,txt,epub,mobi,azw3 | 下载次数:5913 |
创建日期:2021-02-14 | 发布日期:2021-02-14 |
运行环境:PC/Windows/Linux/Mac/IOS/iPhone/iPad/Kindle/Android/安卓/平板 |
张爱玲能和简·奥斯汀一样地涉笔成趣,一样地笔中带刺;但是刮破她滑稽的表面,我们可以看出她的“大悲”。她早年的生活并不快乐,现世的家常人生,从来无缘享受。但她把祝福与希望寄托给了夏家人。鱼雁往返,见字如面,阅读、创作、生活、病痛、情感、体悟……书信中的一字一句,一笔一画,皆是故事背后的真实的她。
全书包括:
(1)陈子善撰文,2020年精装新版序言一篇
(2)编注者夏志清《自序》一篇
(3)张爱玲与夏志清的通信(张爱玲43-74岁间)
时间:1963年至1994年
地点:
华盛顿,一九六三年五月~一九六六年九月;
俄亥俄州牛津,一九六六年十月~一九六七年三月;
曼哈顿,一九六七年四月~六月;
麻州康桥,一九六七年六月~一九六九年六月;
加州柏克莱,一九六九年七月~一九七二年十月;
洛杉矶,一九七二年十月~一九九四年五月。
数量:
一九六三~一九六九年计四十六封;
一九七○~一九七九年计四十九封;
一九八○~一九八九年计十七封;
一九九○~一九九四年计六封,
共一百一十八封。
(4)夏志清按语:
通常在每封信后面有夏志清所写的按语,对信里所载之事实及其背景做注解和说明,第一○三封以后的信,按语为其妻王洞所加。
(5)夏志清给张爱玲的回信17封
(6)夏志清与张爱玲通信及信封、贺卡、书影等影印件共68张
(7)王德威代跋一篇《“信”的伦理学》
夏志清(1921—2013)
中国知名文学评论家,著有《中国现代小说史》《中国古典小说》《文学的前途》等多部中英文著作。他的《中国现代小说史》在20世纪60年代最早向英语世界介绍中国文学,并发掘出张爱玲、钱钟书、沈从文等重要作家。
1921年生于上海浦东
1942年自沪江大学英文系毕业
1946年随长兄夏济安至北大担任助教
1947年赴美读书
1951年在耶鲁大学取得博士学位
1961年用英文出版《中国现代小说史》
1969年起担任哥伦比亚大学中文教授
1991年荣休,任哥大名誉教授
张爱玲(1920—1995)
中国现代女作家。1943年,张爱玲在《紫罗兰》上发表小说《沉香屑·第一炉香》,在上海文坛崭露头角。此后又陆续了发表《沉香屑·第二炉香》《茉莉香片》《倾城之恋》《红玫瑰与白玫瑰》等一系列文学作品。1955年,张爱玲赴美国定居。1969年以后主要从事古典小说的研究,著有红学论集《红楼梦魇》。
一、知名学者陈子善、王德威、止庵特别推荐
(1)陈子善新版序言:陈子善是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的知名学者,其对张爱玲的生平、创作的研究受到海内外学界关注。
(2)王德威书后作跋:王德威曾在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任教授,在学界发表过许多关于张爱玲生平的深度文章。
(3)止庵为新书撰写推荐语:止庵是研究周作人、张爱玲的知名学者、书评人,曾编辑《张爱玲全集》。
二、一代才女张爱玲后半生的珍贵书信集
书中收录文学评论巨擘夏志清和一代惊世才女张爱玲跨越三十余年的往复书简。书信原文+珍贵影印件+大评论家夏志清解读揭秘张爱玲真实的后半生:她在美国的生活为何不如意?晚年生活拮据和反复病痛之下的她有着怎样的心境?……特别赠送手绘“张爱玲小像”+张爱玲“手书祝福语”。
新版序言◎陈子善
自序◎夏志清
一 华盛顿,一九六三年五月~一九六六年九月
第1 ~ 19 封信—— 002
二 俄亥俄州牛津,一九六六年十月~一九六七年三月
第20 ~ 30 封信—— 050
三 曼哈顿,一九六七年四月~六月
第31 ~ 32 封信—— 080
四 麻州康桥,一九六七年六月~一九六九年六月
第33 ~ 37 封信—— 088
第H1 封信—— 101
第38 ~ 43 封信—— 110
五 加州柏克莱,一九六九年七月~一九七二年十月
第44 ~ 58 封信—— 136
六 洛杉矶,一九七二年十月~一九九四年五月
第59~107封信——184
第H2~H6封信——307
第108封信——317
第H7封信——320
第109封信——324
第H8封信——326
第110~112封信——327
第H9封信——333
第113封信——335
第H10封信——337
第114~115封信——339
第H11~H12封信——343
第116封——349
第H13~H14封信——351
第117封信——357
第H15~H16封信——359
第118封信——362
第H17封信——364
【代跋】“信”的伦理学◎王德威——366
这本书成于2013年,2013年又是夏先生逝世的那一年,那么这本书应该是92岁高龄的夏志清先生在世时,编注的最后一本书了。 夏志清先生作为张爱玲在美国独居几十年的密友,从这本书可以看出,无论是宋淇夫妇还是夏志清先生,张爱玲与他们的来往亲密到像是亲人,然而这种亲密几乎都局限在书信的世界里,现实生活里的他们,很少见面,更别像正常老友那样,坐下来一起吃顿饭了。 原因是张爱玲在美国期间的生活并不如意,丈夫...
2020-06-28
今年读了一本《小团圆》,又读了《张爱玲传》,了解了这个人才能更好地阅读作品,期待这一本信件相关的书。能从另一个侧面了解张爱玲了!
2020-05-09
从这本《张爱玲给我的信件》中,从这一百一十八封信之中,我们看到了一个与我们所思所想的不一样张爱玲:她积极努力上进;也会为了生活奔波劳碌;为了自己的作品让友人们给与意见或批评;一方面为照顾生病的赖雅,一方面写作谋生;身患皮肤病却因没有固定收入,耽误了看好医生,将其视为跳蚤侵蚀,而屡次搬家……这些都充满着浓厚的烟火气息。一个为梦想、为生活,努力向上的才情女子!
2020-07-04
张爱玲的人如谜,而孤独好像是她的保护罩,以至于翻开这本《张爱玲给我的信件》,依然隐隐萦绕着这样的感觉,措辞间微微透露出的一股疏离便可以为证。或许这种感觉,性格内向的人都深有体会:话少并非是高冷,而只是实在不擅长人际关系。张爱玲亦如此。但她那淡淡的不经意的语气,以及毫无求助式的口吻,又让人觉得,好像这才是张爱玲,不懂得诉苦,也不愿意诉苦。
2020-07-03
好看哦,这个版本的封面更加吸引人。
2020-06-19
张爱玲在这个世界上始终是谜一般的存在,她的际遇、她的内心,她的乱世沉浮、她的孤帆只影。凡俗如我只能以凡俗的境界遥想她的存在。 读了《张爱玲给我的信件》,却发现世间种种又常常在不经意间误打误撞在了“真相”两字上面。我要说的,就是,凡俗。 张爱玲与...
2014-07-22 17:13:23
一口氣看完。 三点感想: 1、離開固有的文化土壤,也即離開固有的文化等級結構,進入到一個完全異質的文化系統成為陌生人,那麼,要在給定的象征秩序中上升是非常艱難的——由於沒有文憑,張愛玲要進入美國學院體制,完全沒有可能;而她的文學成就也沒被普遍承認,因此也不可能...
2014-04-28 22:26:38
之前出版的庄信正等人和张的通信,因为不算平辈,比较事务性,和宋淇夫妇的通信集则并不完全,九十多岁的夏志清非常坦白,旁注从老师的角度出发,把值得注意的文献一一点评,给张迷和研究者指方向,旁及当年的文学现象。两个人是无话不谈的同辈人,尽管张的信都是有求于夏,也...
2015-02-12 01:37:09
当女神走下神坛成为女屌丝时 ——张爱玲不为人知且让人心疼的下半生 文/Sofia 1944年的夏天,张爱玲在《传奇》再版序中潇洒地写道:“呵,出名要趁早呀!来得太晚的话,快乐也不那么痛快。” 上个世纪40年代,是张爱玲的鼎盛时期,彼时的张爱玲的确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
2014-10-29 09:17:30
有许多人,一提起张爱玲的晚年就唏嘘不已,不知是真的喟叹天才与残酷现实的狭路相逢,还是在庆幸自己虽为一己凡人晚年也可享儿孙绕膝的安逸日子。 你管呢?哪怕她穿着爬满蚤子的华丽长袍孤独离世,可那一抹剪影早已切入时代的心扉,她不仅是沪上闻名的天才女子,更是一个兢兢...
2014-12-03 18:20:10
七月份,《张爱玲给我的信件》在大陆出版,由夏志清亲自编注与张爱玲三十余年的往复书简。其实,有苏伟贞《长镜头下的张爱玲》和庄信正《张爱玲来信笺注》珠玉在前,这本书并非是张爱玲晚年信件的首度曝光,却因其时间跨度之长,信件数量之多,以及夏志清“中国文评第一人”的...
2014-08-02 17:00:13
作为上世纪中国文学史上最著名的女作家,张爱玲的才学一直被大家追捧着,特别是在她去世的这十几年中,更是掀起了一股股热潮。 这位天才作家,早早就出了名,在当年的租界上海,可谓无人不知。张爱玲自己也曾写过一篇简短的文字讲述自己的天才梦,那篇散文写于她十九岁时,开...
2014-09-27 18:45:23
喜欢张爱玲的文字,书架了有多本她的作品,都是特别喜爱的,为此还有过一段插曲。老公家有不看闲书的传统,认为所有小说类的都是闲书,公公有鼻炎,需要频频洗鼻涕,大概是节俭吧,舍不得用抽纸,每每就裁报纸。我不太认同,但终归是他的习惯,也不好说什么,直到有一天,...
2014-08-05 19:01:53
近来晨昏间翻完两本张爱玲和他人的通信集。一本是和庄正信的,一本是和夏志清的。前者因为年龄上的差异,张爱玲只是简单交代需要他帮忙去做的出版或发表方面的事,信末惯式的嘘寒问暖外,少有闲言。后者因为年龄相当,闲话有时会多出一两句,但主要还是谈出版和发表。因为张爱...
2014-08-26 10:56:11
钱钟书在《围城》里写道:“如果你吃到一个鸡蛋,觉得好吃,你又何必去认识下蛋的母鸡呢?” 张爱玲是我极其喜爱的一个作家,曾经我认为爱她就读她的文字,对她身前身后的那些是非八卦还是远离为妙。然而,夏志清出了这本《张爱玲给我的信件》。此书收录了张爱玲在长达三十余年...
2020-06-24 15: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