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你喜欢
中国礼仪之争

中国礼仪之争

书籍作者:李天纲 ISBN:9787300272542
书籍语言:简体中文 连载状态:全集
电子书格式:pdf,txt,epub,mobi,azw3 下载次数:1241
创建日期:2021-02-14 发布日期:2021-02-14
运行环境:PC/Windows/Linux/Mac/IOS/iPhone/iPad/Kindle/Android/安卓/平板
内容简介
“中国礼仪之争”是发生在明末清初中国,扩展到欧洲,并对此后的西方和中国文化产生影响的大事件。争论的核心关乎中国人的祭祀仪式,如“敬天”“祭祖”“祀孔”等礼制。徐光启等儒家天主教徒保持祭祀,利玛窦等耶稣会士则以“补儒易佛”的宽容态度加以容纳。这种做法后来受到怀疑,终于在康熙年间酿成冲突。莱布尼兹、伏尔泰、孟德斯鸠等启蒙思想家参与论战,欧洲“汉学”对此形成一系列看法,深刻地影响了20世纪的中国思想史。《中国礼仪之争:历史、文献和意义/当代中国人文大系》使用“中国礼仪之争”汉语文献,首次对这段历史做出详细描述,并指出其在明清史、教会史、中西文化交流和比较经学研究中的重要意义。
作者简介
李天纲,1957年生于上海,现任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宗教学系教授、系主任,上海宗教学会副会长。毕业于复旦大学历史系中国思想文化史专业,获学士、硕士、博士学位。主要从事中国基督教、中国宗教以及上海文化研究。著有《金泽:江南民间祭祀探源》(2017)、《南京路:东方全球主义的诞生》(2009)、《跨文化的诠释:经学与神学的相遇》(2007)、《人文上海——市民的空间》(2004)、《文化上海》(1998)等,编有《中国近代思想家文库·马相伯卷》(2014)、《徐光启全集》(2011)、《万国公报文选》(1998)等。
前言
一、世界性的议题
  “中国礼仪之争”(Chinese Rites Controversy),按现有中西方学者的研究,有狭义和广义的两种。狭义地讲,“中国礼仪之争”只是指18世纪初年康熙时期的那场论战。论战分成对立的双方:一方是在北京的康熙皇帝,另一方是在罗马的天主教教宗。但是广义地说,这场论战其实缘起于明末天主教耶稣会士始人中国之时。不但开始得早,而且结束得迟,一直迁延到1939年。这一年,罗马天主教宣布废除以往对中国礼仪的禁令,允许中国天主教徒进行祭祀祖先和孔子的仪式。如此算来,“中国礼仪之争”在中西宗教和思想史上历经了三百多年。
  在儒家文化与基督教文化接触的历史上,关于中国礼仪的争论和研究一直处于十分显眼的位置。“中国礼仪之争”和后来历史上发生的其他“文化冲突”有很大的不同。至少在争议初期,它没有夹杂利益纠纷。学者们一般也把“中国礼仪之争”称作“教案”。①但是,应该加以区别的是:鸦片战争以后发生的所有“教案”,都夹杂着政治、军事、外交、法律、经济的冲突。“教案”中所谓的宗教问题,并不完全是宗教性的,而更主要是社会性的。然而在“中国礼仪之争”开始时,中西双方都只是为了维护宗教信念上和文化上的纯洁性,主要目的是纯粹观念性的。这个区别很重要,也很有意思。为了保住中国天主教的地盘,罗马教廷很犹豫地坚持其批评中国文化的己见。同样,康熙皇帝也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有分寸地驱逐传教士。中世纪后期的欧洲人仍然固执于自身的理念,而中国人亦固守其文化自大的精神传统。他们都看重思想上的差异。因此说,“中国礼仪之争”在开始时是一场观念之争,是从中世纪社会过渡到近代社会过程中那种比较纯粹的文化冲突。
  正是因为如此,“中国礼仪之争”在中国、在西方都产生了深刻的思想影响。“中国礼仪之争”超越了教会内部的争论,扩大到整个社会思想文化界,成为18世纪以来一个世界性的热门话题,可以说它是中外历史上规模空前的“中西文化大讨论”。
  当时法国著名的历史学家圣西门蒙(de Saint-Simon),在他1700年的《论文集》中说:“中国有关信仰孔夫子和祖先的礼仪之争开始大肆渲染起来了。耶稣教会允许新人教者这样做,而外国教会又禁止他们这样做。这一争论对整个历史产生了可怕的后果。”同年,另一位法国历史学家皮埃尔·贝尔(Pierre Bayle)在《历史评论辞典》中说:“耶稣会士们关于中国礼仪的争论响彻整个欧洲。他们在罗马互相指责,世界红衣主教会议、巴黎大学、国王、作家等都在这一问题上轰动起来了。”
  争论从宗教界扩大到思想文化界。后来的思想家.如伏尔泰(Voltaire,1694-1778)、孟德斯鸠(Montesquieu,1689-1755)、莱布尼兹(Leibniz,1646-1716,又译莱布尼茨)、沃尔夫(Chris-tian Wolff, 1679 1754)、康德(Immanuel Kant, 1724-1804)、赫尔德(Johann Gottfried Herder,1744-1803)、谢林(Friedrich Wilhelm Joseph Schelling, 1775-1854)、黑格尔(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1770-1831)等,都热心关注这场争论,发表看法。
目录
前言
一、世界性的议题
二、比较文化

第一章 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的大事变
一、缘起
二、争论大爆发
三、中西大遭遇
四、争论的余波

第二章 “中国礼仪之争”的汉语文献
一、关于汉语文献
二、两个典型文本
三、几个争论焦点
四、关于文献写作和作者

第三章 “中国礼仪之争”的文化史意义
一、宗教抑或伦理
二、北京和罗马
三、“西学”与“汉学”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教宗克莱芒十一世通谕《自那一天》(1715)
附录二 洪意纳爵等附录三 李九功《证礼刍议》
附录四 中国礼仪之争:研究方法及其拓展
后记
再版后记
中国礼仪之争的书评

這本書是我目前為止看到過得有關中國禮儀的最好的一部著作,好過黃一農的《兩頭蛇》,黃的書可以說是肖像化描寫,著重點是一些著名天主教徒的生活。李的書是圍繞重大歷史事件寫的,對爭論各方的神學立場做了透徹和公允的分析。作者的文筆也很好,全書深入淺出,描寫生動,信息...

2018-08-26 03:32:16

标签
礼仪之争,明清史,历史,礼学,思想史,基督教在中国,天主教,基督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