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作者:列文·比斯 | ISBN:9787574601758 |
书籍语言:简体中文 | 连载状态:全集 |
电子书格式:pdf,txt,epub,mobi,azw3 | 下载次数:9286 |
创建日期:2024-05-06 | 发布日期:2024-05-06 |
运行环境:PC/Windows/Linux/Mac/IOS/iPhone/iPad/Kindle/Android/安卓/平板 |
以震撼人心的微距摄影呈现种子终极之美,继畅销书《牛津大学终极昆虫图鉴》之后又一自然科普力作!
英国摄影艺术家列文·比斯受爱丁堡皇家植物园邀请,在皇家植物园种子库中挑选100种果实或种子进行微距摄影。他用震撼人心的镜头捕捉种子与果实的细节。每一幅图片都展示了肉眼难以看见的种子纹理和质地,让读者得以想象植物种子数千年来的奇异惊人演化。每一幅种子图片均配有一段科普文字。
作者:列文·比斯(Levon Biss)
摄影艺术家,英国皇家摄影学会高级会士(FRPS)。
昆虫超微距摄影技术开创者,“微雕”(microsculpture)项目发起人。从业20 多年,拍摄类型多样,经常见诸《时代周刊》《GQ》《纽约时报》《美国国家地理》等国际媒体,应邀到TED及各大学演讲,作品在全球展出。列文的摄影专注于自然界,艺术性与科学性完美结合,揭秘隐藏的世界,为观看者提供观察珍贵的历史博物馆馆藏的机会。
代表作有《牛津大学终极昆虫图鉴》。
译者:李永学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博士、英国利物浦大学博士后,从事科研、教学工作多年,2016年退休后成为自由译者,现居英国。译有《森林之花:玛格丽特·米的植物学笔记》《旅程:布莱尔回忆录》《无言的宇宙》等。
前言
戴维·哈里斯 (DAVID HARRIS)
爱丁堡皇家植物园的植物标本馆中,珍藏着300余年来从全世界采集的300多万份植物干标本。而且,藏品的数量仍在增加——新的标本正以每年约10000份的速度不断加入,采集人员包括我们的工作人员、学生和各国同行。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科学家们持续利用植物标本馆发掘着植物和菌类的多样性。在这里,农作物、有毒植物、园林植物、药用植物、极小的草本植物和巨型雨林树木— 各种植物和菌类应有尽有。这座位于爱丁堡的植物标本馆,是一座植物材料“图书馆”,在帮助我们确定各种植物的生长地点和准确区分它们等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对世界自然历史的科学文献记录始于18世纪,是启蒙运动的一部分。被记录在册的苏格兰植物学家几乎都是男性,而女性或外国同行的贡献则很少被记录或书写。同时,馆中保存的一些标本也为全球范围内人们对自然资源的探索、获取与压榨,提供了历史性、殖民主义性的解读角度。重点在于,我们需要铭记一些样本被采集时的历史背景; 同样至关重要的是,馆藏的珍贵资源是面向全球的开放资源。尽管现代植物群落已经与300年前大有不同,但只有承认过去,才能获得更多的尊重与包容。
现在,面对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化危机的双重挑战,研究人员正在以新的方式利用植物标本,来理解与应对我们的星球正在遭受的威胁。例如,来自苏格兰前工业革命时代的古老植物标本就提供了一份环境“快照”,记录了人类活动尚未对环境造成重大冲击的时代。植物从空气与水中吸收污染物,这些污染物被存留在干标本中,通过分析标本馆中的藏品,我们能够从几乎零污染的时代起追踪污染度的起落。另一个例子是通过检视200多年来处于始花期的植物标本记录,我们可以追溯植物对于全球气温变化的反应。我们也可以利用标本的数据追踪植物的迁徙,并利用这一信息预测植物对于未来的气候变化会有何种反应。
在过去10年间,通过高分辨率图像采集技术,1/6的标本已经实现数字化,每张图像上都配有标尺(说明比例尺)和比色卡,并免费在互联网上公开。通过虚拟手段,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员都可以观测爱丁堡标本柜中的物质材料,并下载图像与相关的采集数据。这是我们开展的数项国际合作项目之一,旨在帮助致力于防止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工作人员获取数据。
标本馆的样品信息可用于确定《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植物物种的保护状况。这是关于各种植物、动物和菌类灭绝风险的至关重要的信息来源,它提醒人们要在全球范围内加紧保存生物的多样性。基于对野生族群的广泛评估,数以千计的植物已经被列入“易危”或“濒危”名单,而最严重的已被列入“灭绝”名单。
大多数标本样品被压平后固定在标准大小的卡片上,制成植物标本台纸。样品经过处理放入卡片,置入多层文件夹,平放在特别设计的橱柜架子上保存。但有些标本由于体积太大,无法在台纸上存身,就需要存放在不同大小的盒子或袋子里。上述标本统称种实类收藏品,因为它们几乎由果实和种子组成。
去年,我在因佛里斯豪斯画廊参观“微雕塑”展时,被列文·比斯的昆虫摄影作品如珠宝般的强烈色调深深震撼。但当有人提出他可能有兴趣拍摄种实类收藏品时,我并不确定他是否愿意在这些标本上寻找足够的色彩,尽管它们的形状如此多样。然而,当他第一次来到植物标本馆参观种实类收藏品时,我意识到这一想法也许能够成真。
他对于标本的浓厚兴趣令人振奋:他带着令人印象深刻的专注神情检视着藏品,目光从一个物品转移到另一个物品上,精力集中,偶然问些简短的问题。我曾经带许多人参观过标本收藏馆,我能够从他们的反应中判断他们是否真的感兴趣。短短几秒钟我就知道,列文已经入迷!
再次见到他时,他正在标本馆里工作。他手持相机,脸上专注的神情似曾相识——和我们经常在观察藏品的科学家们脸上看到的神情完全相同。我们希望分享的正是这样的入迷。
他也请我们提供所有植物的英语俗名,这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可大可小的问题。我们的工作是记录植物的拉丁文学名,因为我们知道,哪怕在苏格兰,俗名也是有争议的。不过出于合作精神,也因为理解拉丁文学名会成为部分读者欣赏植物的障碍,我们尽全力满足了列文的要求,为他提供了英语俗名。然而,由于一些植物没有英文名称,我们便使用能够找到的其他语言的名称替代。读者应该知道,在一些语言中同样的植物可以 有不止一个俗名,而我们没有能力在这些俗名之间作出抉择,甚至没有能力在各种语言之间作出抉择。我们武断地选择了一些俗名,让它们看上去像标准名字。有时候,我们甚至直接把拉丁文学名翻译为英语。如果你有意了解更多关于这些植物的信息,我们建议你用科学名字检索。
在这里,在艺术与科学的交会点上,我们看到了美。我希望这些摄影作品将启发人们,为了我们所有人更光明的未来,请更多地关心植物。
戴维·哈里斯
植物园标本馆馆长
2020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