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你喜欢
聚裂:云+AI+5G的新商业逻辑

聚裂:云+AI+5G的新商业逻辑

书籍作者:何振红 ISBN:9787111646082
书籍语言:简体中文 连载状态:全集
电子书格式:pdf,txt,epub,mobi,azw3 下载次数:9038
创建日期:2021-02-14 发布日期:2021-02-14
运行环境:PC/Windows/Linux/Mac/IOS/iPhone/iPad/Kindle/Android/安卓/平板
内容简介

在云计算、人工智能和5G三项技术交融共生、聚变的平台上,各个产业将会进行个性化创新,当各个行业的创新变得富集时,产业智能革命就孕育而生,必将对商业和经济产生重大影响。

下一个十年,既是人们的恐惧所系,也是希望所在。本书畅想了即将发生的变革,包括大公司的平台商业模式,小公司的创新商业机会,工业互联网、车联网和智能电网等领域的新产业机会,区域经济和城市数字平台等新技术、新产业叠加带来的“核爆炸一样的能量”。

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红利,*大的红利往往属于那些善于把握机遇的先行者。本书进行了大量实地调研,选取了基因测序、云游戏、智慧能源、智能汽车、智能制造、数字政务、智能物流和智能化媒体八个领域的典型案例。案例涉及行业广泛,企业类型众多,覆盖产业链的各环节,而且渗透到企业管理与运行机制多方面。案例鲜活而生动,转型效果显著,对各个企业都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本书还展望了物联网、区块链、量子计算、异构计算等新技术,它们将会与“云+AI+5G”融合。“数字溢出”概念揭示了这样一个事实,公司进行技术投资给企业带来的好处很有可能“被低估”,也许在账面收益上数字不好看,但它将从本质上改变公司以及行业。面对即将到来的智能化时代,政府和企业应该加大对于ICT技术的投资。


作者简介

何振红,《中国企业家》杂志社社长。曾荣获“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全国巾帼建功标兵”等称号,多次获中国新闻奖。

刘梦羽,《中国企业家》杂志新领袖学院案例总监,有12年媒体从业经验,长期从事政经、产经领域报道。目前主要从事华为、格力等“中国制造”典型案例,以及企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研究。

张鹏,华为云CMO,曾在欧洲、日本、中国从事品牌与营销工作,对云计算、人工智能、5G领域有深入的洞察与理解,具有丰富的市场体系运营与管理经验。

车海平,华为高级副总裁、数字转型首席战略官。2010年起担任全球产业组织TM Forum(电信管理论坛)董事,推进电信及相关行业的数字化转型。

徐昙,《中国企业家》杂志执行副总编辑,从业10余年,专注产业、公司的研究和报道。

王雷生,《中国企业家》杂志记者,长期致力于人工智能、云计算、5G等方面的研究报道,著有百余篇公司与企业家的深度报道。曾在知名咨询机构担任管理咨询师。

胡坤,《中国企业家》杂志智库案例总监,长期关注宏观经济形势走向和商业模式变迁。


编辑推荐

在智能化产业时代,算力就是“电力”,云计算、人工智能、5G三大技术聚合将会释放出巨量的技术红利和商业机会

前言

推荐序一

“云+AI+5G”重构工业生态

中国工程院院士

邬贺铨


随着信息通信技术快速迭代和发展,我们实现了从 “1G空白、2G跟随、3G突破”到“4G同步、5G引领”的跨越。5G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它的出现会催生很多意想不到的新业态,是带动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

当前数字化进程加速,产业的数字化升级与智能化转型已经成为企业的战略制高点,其中尤以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为代表。智能制造基本目标是“产业数字化”,而数字化的第一步即是设备的联网,设备联网后即实现“Internet +”,从而深入递进至智能化阶段。5G进一步激活了人工智能与物联网的深度结合,形成智联网(AIoT),开启万物互联的智能时代。

在智联网中云计算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云本身是一种集约化的应用,为了能够更好地利用数据进行分析,节约企业信息化成本,传统产业均会深度上云,积极利用云服务。5G除了提供空中接口低时延外,还需要云从单一的云演变为中心云和边缘云两级,使计算能力更靠近用户。

“云+AI+5G”的深度融合将重构工业的生产模式,实现工业产业链中各要素的互联互通,加速工业产业数字化转型。5G实现产业链上各个价值要素的互联互通,高带宽、低时延的特性能够满足对工业领域实时性场景的需求,而连接产生的大量数据汇聚到云端,由云为工业应用提供多元算力,最后由AI平台对工业数据进行训练和推理。ICT技术融入工业产业发展中,可以实现工业互联的全流程信息感知和事件决策,直接驱动智能终端和智能机器人从工具向助理的角色转变,使工业产业摆脱以往“粗放、低效、高能耗”的生产模式,向着“高品质、高能效、智慧化”的方向发展。这种智能化转型不是简单地应用新技术,终极目标是重新定义客户价值,开拓全新业务模式和颠覆固有的工作方式。

本书主要探讨如何通过“云+AI+5G”的技术聚合,促进形成新的产业生态和新的商业逻辑。本书还展望物联网、边缘计算、异构计算、量子计算等新技术,它们将会与“云+AI+5G”融合,进一步增强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能力。

本书作者对华为公司有较为深入的调研,总结了华为“云+ AI+5G”的战略实践,特别是华为与各类企业紧密合作推进数字化转型的丰富经验,涉及行业广泛,企业类型众多,覆盖产业链的各环节,而且渗透到企业管理与运行机制多方面,案例鲜活而生动,转型效果显著,很有参考价值。

希望华为这样的公司始终以担当使命责任的姿态勇立时代发展潮头,希望《中国企业家》这样的媒体作为时代记录者,为产业和社会提供更多富有启发的洞见,希望中国有更多的企业抓住新一轮产业变革的机遇,更好地发挥新一代信息技术引擎的作用,为中国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推荐序二

抓住换道超车的历史机遇

中国工程院院士

刘韵洁

“云+AI+5G”技术聚合下的新一轮科技革命给中国实体经济带来重要的发展机遇。

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产业端正在发生“化学反应”。云计算、AI和5G等技术将进一步推动产业变革,但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在工业互联网阶段,网络不再只是为人服务,更主要的是为设备服务,有时需高带宽,有时需低时延,这些都需要确定性的网络空间。确定性网络可以在一个网络域内给承载的业务提供确定性业务保证的能力,这些确定性业务保证能力包括低时延、低时延抖动、低丢包率等。

谈到实体经济的智能化,人们更关心的是如何用新技术解决实体经济中的实际问题。在转型创新中,那些痛点最多的领域往往有机会从红海走向新蓝海。例如工业制造业的数字和智能化转型,智能医疗解决医疗资源的分配不均、缓解老龄化面临的养老压力,以及智能教育解决教育公平问题等。

只有当技术拥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时,才能拥有蓬勃的生命力。

5G的生命力在于融合。5G不仅拥有更快的速度,更拥有解决现有痛点的能力,其最大特点是能够提供多元化和差异化的用户产品,包括G比特的实时参数、极低的时延和自动化的管理控制等。只强调速度而不强调产业融合,就不能体现出5G强大的生命力。

云计算的生命力在于协同。随着上云深度的加强,企业的所有数据都要被迁移到云上。原来以电信运营商为中心的架构将变成以数据中心为中心的架构。将来公有云、私有云都会在全国大的城市进行布局,还要实现云边协同计算,既有大的数据中心,也有边缘的数据中心,大小数据中心共用一个网络。

人工智能的生命力在于理解场景。仅仅是算力的增强,没有数据和算法模型,就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需要更脚踏实地解决技术问题,深入做好基础研究,理解场景需求,解决人类因生理所限而无法解决的问题。在云化、云网一体的背景下,人工智能与网络将会更深入地结合在一起。无人机、自动驾驶以及机器人等新设备大量出现,全部联网的时候需要更多的智能来管理和控制。再过十年,AI将会无处不在,如果没有AI,就没有办法推动整个社会和各个行业的发展。

云计算、人工智能、5G等技术融合的生命力,像是底层生态系统的土壤,每一个具体产业都像是富饶土壤的有机肥料,是产业智能的灵魂。

产业端与消费端的变革在普惠性、便捷性、经济性方面是相同的,不同的是时延性、安全性和更高阶的经济性。

进一步讲,消费领域追求的是更多用户,本质上是一种“眼球经济”“流量经济”。但在产业领域,技术与实体经济的融合是深度的,最终需要提高解决核心问题的能力,意味着对效益、质量和效率的要求更高了。

我们需要的是一种价值经济。真正的数字经济比“眼球经济”复杂、困难得多,这是过去的技术满足不了的。如果把互联网比作交通的话,传统的互联网就只是一条普通的马路,从消费端来看,这条马路是够用的,但当进入工业互联网阶段,这条马路就会变得拥堵不堪。因此,我们必须将它升级为一条高速公司,而且是一条可以灵活调度的智能高速公路,这就是未来的世界图景。

举个例子,关于“上云”这件事,中国企业上云率远不及欧美发达国家。为什么?“上云”是手段而非目的,云的生命力在于降本增效。云计算需要构建生态环境,所以,充分整合资源和信息共享至关重要。现在的云是相互分割的,还不能形成生态。另外,对于安全级别的高要求是企事业机关部署云计算的决定性因素。

在产业智能时代,应该会出现更多“BAT”这样的巨头公司。目前中国最成功的互联网巨头,其成功仅仅局限于以全球买卖为主的消费领域,但在整个制造业的产业价值链、供应链等方面,很多大公司并没有完全解决好。相较于消费端,产业端巨头的诞生需要更长的周期,也会遭遇更波折痛苦的经历。历史总是相似的,新巨头的出现一定代表着强大的行业整合能力和生态环境的构架能力。

在传统互联网发展阶段,中国的贡献有限,只是一个追随者。但是在未来的变革当中,我们迎来了换道超车的机会,将会做出更多贡献,赢得更多话语权,有机会成为未来的引领者。

我们正在通过科技力量的崛起构建生态。针对未来的需求,我国已经推出了网络操作系统,这给各种使能技术的应用和工业互联网数字经济的发展带来极大的帮助和底气,这能产生难以估量的促进作用,使我国在未来的全球竞争中处于有利的位置。

此外,随着网络技术架构的变革,我国通过自主技术将网络的“黑盒子”透明化,网络变得更加普惠、部署灵活、方便快捷。最底层生态的逐步构建将推动云计算、边缘计算、各种使能平台和数据中心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像催化剂一样促进化学反应,惠及各行各业。

虽然新技术可以带来经济红利,但前期也需要承担投资成本,既要看到变革所带来的重要机遇,也要正视实际的困难和挑战。

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尽管产业领域的变化比消费领域的变化难度要大得多,但目前全世界的主要发达国家都在朝这个方向一致努力,谁能率先占领产业领域的制高点,谁就将主宰今后十几年乃至几十年的经济话语权。

在下一个十年开启的重要时刻,《中国企业家》杂志用35年新商业史记录者的身份,提出了许多关于未来机会与趋势的洞察。本书从华为云使能千行百业的典型案例出发,提炼出的技术聚变和产业裂变理论让人耳目一新。希望这些领先者的案例能够启发大家迈向未来新征程,取得更大的成就!




preFace序

开启下一个十年

《中国企业家》杂志社创作组

2020年是个重要的历史节点。从国家层面来看,我们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那将是中国历史乃至人类发展史上一个令人激动的重大时刻。

从科技层面来看,5G全面商用,加上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蓬勃发展,如同催化剂和加速器,正推动人类社会生产生活的新一轮变革,万物互联曙光闪现。

从产业层面来看,消费侧“发动机”转速放缓,流量红利几乎释放殆尽,在交易成本和交易效率里“掘金”越来越难,供给侧“新引擎”蓄势待发,产业智能正一路过关闯隘,蹒跚前行。

从企业层面来看,创业者觉得投资人的“钱”越来越难找,“门”越来越难进了;一路高歌猛进的“BAT”也免不了陷入集体“焦虑”,承担“第二增长”使命的智能单元还在襁褓之中,抓不稳新机会,顶峰就可能变成衰落的起点;当产业智能化升级成为趋势之时,不少传统企业还看不清楚“热火朝天”的机会到底在哪里。

在人类迈向智能世界的宏大图景里,作为长期关注企业和企业家群体的媒体,我们在思考:云计算、人工智能、5G、区块链、量子计算……这些技术给人类世界带来了什么?世界将会朝什么方向走?影响未来的商业趋势是什么?公司之间的竞争逻辑会有什么变化?在新的智能战场上,哪些公司会获得先行者红利?哪些公司会成为赢家?

我们的目光一直在10年乃至30年后的世界里穿梭,“聚与裂”的“商业大发现”是我们献给未来的思考:技术聚变引发行业裂变,新一代商业逻辑正在酝酿,商业主战场从消费端转向生产端;知识生产工具发生革命性变革并为传统产业赋能,技术变革“打”掉行业边界,每个行业都要具有自己的AlphaGo能力,所有行业都值得重新做一遍;先行者红利刚刚开始释放,智能城市、智能医疗、智能交通、智能物流、智能游戏、智能制造、基因测序等领域涌现出典型案例;企业的竞争逻辑改变,以HATG(华为、阿里巴巴、腾讯、格力电器)为代表的大公司将成为智能时代的赢家,以TMP(今日头条、美团大众、拼多多)为代表的新生代来势凶猛,成为商业竞争的最大变量。

通过大量的采访研究,我们梳理出了12条脉络。

—在人类走向智能时代的进化历程中,技术进步和商业进化两条轴线并驾齐驱,两者互为表里,交相辉映,合力推动真正的智能时代的到来。

—我们正处于一个转折点,旧引擎日渐衰竭,如同 “海平面”不断上升,新技术革命将毫不留情地淹没那些传统行业,行业巨头也概莫能外。沿着旧地图找不到新大陆,企业若不能及时洞察并采取行动,随时有毁灭之虞。

—以“云+AI+5G” 技术聚变为标志的新引擎正在蓬勃兴起,正在成为“智能基础设施”,如同“智能手机+iOS/安卓系统+ App”构成消费智能的底座一样。“云+AI+5G”既承载一连串的技术创新,又催生一波又一波的产业裂变,引领人类智能世界。

—商业主战场已经转移,智能革命主战场从消费端迁移到生产端,产业智能成为主要矛盾,如同原子核的裂变,技术变革“打”掉产业边界,在“所有行业都重新做一遍”的商业逻辑下,每个行业都有可能建立起自己的AlphaGo能力。

—新一代知识生产工具涌现,各行业知识生产装备体系发生革命性升级,“微笑曲线”被颠覆,生产商变成举足轻重的角色,云、AI、5G等技术要素在场景化中,整装为行业知识数字化/智能化创造再生产的工具平台。各行各业探索出自己的知识生产工具,行业知识在生产原料、生产装备、生产工艺和流程、制成品业务流中的有效注入,成为有力地支撑全局优化的一个核心动能。

—未来场景已经从模拟一群人的智能到实现复杂巨系统的智能化,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相济相融,在全新的赛博空间里,人类不仅可以看到物理空间新的一面,还能通过信息空间直接改造物理空间。

—技术底座“大爆炸”,技术溢出效应凸显,数字经济将超规模发展,云计算、AI、5G之外,物联网、区块链、量子计算与异构计算也将产生深远影响。人们很有可能会低估技术投资带来的好处,它从根本上改变了世界,面对智能化的大势,只有加大对ICT技术的投资,才能不落伍于时代。

—人类社会有望赢来“第四次社会大分工”,即人脑与机器大脑的分工。届时,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将发生根本变革,机器像人一样,可以去听、去看、去思考、去行动,人脑智能和机器智能两者各有所长,它们联合起来构建了一个比人和机器更聪明的智能体。

—在产业裂变的进程中,系统性创新成为显著标志。大公司是“扁平化世界的领航者”,它们打造基础设施,逐渐向平台化方向演进;小公司是“飞轮效应”的推动者,它们抓住垂直领域机会,在应用上做文章,在不同层面和大公司协同。

—中国利用突破算力的机会,弥补短板、“换道超车”,继续担当全球经济引擎。工业互联网、车联网、智能电网等领域孕育着无数产业新机会,区域与城市经济迎来新蜕变,先行者已享受智能红利,有的产业与城市(区域)一跃而起。

—在这场关乎未来战场的角逐中,活跃着三股力量:一是以华为为代表的信息通信类公司;二是以阿里巴巴、腾讯为代表的互

联网公司;三是以格力电器为代表的制造业龙头公司。换言之,HATG(华为、阿里巴巴、腾讯、格力电器)将成为智能时代的赢家。

—以TMP(今日头条、美团大众、拼多多)为代表的新生代十分凶猛,是有能力与HATG抗衡的不可小觑的力量。它们信奉“只有死去的人才能看到战争的终结”,不断地从BAT阴影中突围。它们认为,战斗是永远的,只不过是从一个战场转向另一个战场,当然也从一个机会转向另一个机会,所以,直接瞄准下一个战场、下一个机会。

…………

我们正处于爆炸式创新的前夜,也是“商业大发现”的时代。关于下一个10年乃至30年,最重要的洞察是,你的对手不是友商,是时代。要么成为颠覆者,要么被颠覆,没有中间道路可以选择。

相信有一天,我们一定能成功。正如华为公司创始人任正非所言:“桃子树上一定会结出西瓜”,虽然现在结的还只是“李子”。


目录

目录

推荐序一

推荐序二

作者简介

第一章 技术聚变与产业裂变 001

第一节 处于转折点的世界 004

旧引擎日渐衰竭 004

新引擎蓬勃兴起 008

下一个战场的角逐 010

第二节 云+AI+5G的超级聚变 014

5G赋能产业 014

云计算的价值 018

错过AI,错过一个时代 023

新技术交融共生 026

第三节 产业智能的链式裂变 029

主战场迁移 029

知识生产工具 031

微笑曲线与全局优化 035

第四节 云+AI+5G的新商业逻辑 037

换道超车的大好机会 037

崛起的“超级聚变时代” 041

所有行业都重新做一遍 043

第二章 链式裂变的能量大爆发 049

第一节 数字经济与新商业形态 051

“链式裂变”的三大基础 051

“链式裂变”的环境 053

“链式裂变”释放新红利 055

第二节 大公司走向平台 057

超级平台崛起 058

产业平台升维 060

平台商业模式:价值网协同共享 062

平台商业模式:“一切皆服务” 063

平台商业模式:生态联盟 065

第三节 小公司硬核创新 066

硬核创业的四个特点 067

商业机会:to B企业服务 069

商业机会:应用场景 071

商业机会:连接+协同 075

第四节 跨产业的迭代升级 078

产业智能的新逻辑 079

新产业机会:工业互联网 083

新产业机会:车联网 087

新产业机会:智能电网 090

第五节 地方经济数字红利 094

重塑区域经济格局 095

未来城市数字平台 101

让智能算力变得像电力一样 106

第三章 先行者红利 111

第一节 基因测序进入算力拐点 112

第二节 云游戏告别“内存危机” 117

第三节 从“傻大黑粗”到智慧煤炭 122

第四节 汽车业百年变局 127

第五节 中国制造重装上阵 137

第六节 政务进入云时代 143

第七节 物流行业告别“野蛮” 151

第八节 传统媒体下半场翻盘 157

第四章 启示与展望 163

第一节 不止云+AI+5G 164

物联网技术 167

区块链技术 175

量子计算与异构计算 182

技术底座“大爆炸” 188

第二节 拥抱智能化时代 190

智能转型的思维 190

智能化转型的挑战 195

智能化升级建议 201

第三节 飞驰的未来 207

数字溢出与被低估的数字经济 208

AI会带来什么 210

重新塑造企业 213

后记 216


短评

快递真的很快,临晨拍的,当天下午六点多就收到了(*^▽^)/★*☆。书不是很厚,对于我这种没耐心的人来说正好。

2020-02-26 00:12:11

不错的书,物流也很给力!

2020-02-22 18:38:09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2020-02-10 00:32:00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2020-02-27 17:39:45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2020-02-18 15:46:18

标签
商业,科技,投资
产品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