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你喜欢
论语说什么

论语说什么

书籍作者:梁冬 ISBN:9787218139524
书籍语言:简体中文 连载状态:全集
电子书格式:pdf,txt,epub,mobi,azw3 下载次数:1198
创建日期:2021-02-14 发布日期:2021-02-14
运行环境:PC/Windows/Linux/Mac/IOS/iPhone/iPad/Kindle/Android/安卓/平板
内容简介

  如果说,当今社会有一套帮大家如何获得快乐、如何避免不快乐的知识体系,那显然孔子的思想体系更合适。它能让你成为一个没有敌人的人——仁者,起码也能让你变成一个在朋友圈有吸引力和比较受尊重的人。

  很多人这辈子都没活好,总想活出chao越这辈子的境界,但很容易走偏。其实,《论语说什么》告诉我们:哪怕我们在正道上前进得慢一点儿,也比走岔路而绕不回来的好。

  一个人上半生主要是求存,下半生慢慢就要求真。求存是向外的,求真是向内的。不管是求存,还是求真,都要有一个学习的过程。因为你改变不了命运,但可以通过学习改变自己处理命运的能力。

  读《论语说什么》,zui起码可以让你在糟糕的生活中成为一个不太糟糕的人——勤勉而好学,爱生活但不炫耀,正确地好色……


作者简介

  梁冬

  正安康健创始人,正安自在睡觉创始人,冬吴相对论出品人。

  师承国医大师邓铁涛先生、中医大家李可先生,同时也是中医大师郭生白先生的入室弟子。

  《生命·觉者》系列纪录片出品人及访谈人。电台节目《冬吴相对论》《冬吴同学会》《梁冬私房笔记:庄子的心灵自由之路》《睡睡平安之梁注论语》《梁品》,电视节目《国学堂》出品人及主讲人。

  出版图书《论语说什么》系列、《梁冬说庄子》系列、《处处见生机》、《唐太宗的枕边书——梁言群书治要》、《欢喜》、《无畏》、《黄帝内经》系列、《相信中国》等。


编辑推荐

  ★梁冬的《论语说什么》与同类书相比有什么特色

  凤凰卫视前著名主持人、百度前副总裁梁冬继《黄帝内经说什么》《梁冬说庄子》之后,又一逐字逐句解读经典的心血佳作。

  解读《论语》的书历来层出不穷,大多是从解读圣贤的角度出发,或是偏重解字词释义,或是偏重儒家思想的阐发。而梁冬则用zui生活化的语言,zui接地气的事例,一一精讲《论语》中可以让我们普通人在生活和职场中活得更好的智慧和方法。

  ★读《论语说什么》能带给我们什么好处

  《论语》是人生“老司机”——孔子给我们现实生活中的种种快乐幸福指南。读懂《论语》的人,这辈子不会遭遇大的厄运,因为面对这样的人,再恶的人都会无意间生出隐隐的尊重。

  仔细读《论语说什么》并随时践行其中的大智慧,哪怕是只言片语,冥冥中我们就能得到“仁”的加持,慢慢地,我们就变得“仁者无敌”——“仁”就是孔子给我们灵魂的一把Wi-Fi万能钥匙。有了它,你走到哪里都不会有敌人。

  也就是说,“一个人这辈子如果外不欺人,内不自欺,那人世间就没有什么能欺他、负他的东西了。”

  读《论语说什么》,我们还知道“人世间绝大部分烦恼,都来自一句话——‘人家不了解你’。”“一件事值不值得做、一个人值不值得交、一种钱值不值得赚,有一个很重要的标准——能否让你在晚上睡个好觉。”“如果你做了好事让别人知道,也许别人会回报你;如果你做了好事别人不知道,也许天地会回报你。”……

  ★装帧经典大气,可收藏,可馈赠亲友,可自珍自藏

  采用裸脊锁线装帧,可180°平摊,让您随心阅读无压力。封面击凸+烫金工艺,大气典雅,可珍藏并时时翻阅,亦可作为馈赠亲友的高品质书礼。


前言

  内心有仁,走到哪里都不会有敌人

  “演”个好人也可以

  我到了四十三岁才开始惭愧起来,为什么小时候没有人系统地告诉我《论语》到底说了什么,以至于人们提到《论语》、提到孔子的时候,我总带着某种不以为然——我们在没有接触他之前,居然对他进行判断,这种情况实在是太普遍了。

  当我们评价一件事好或者不好的时候,内心应该保持一种声音:“看过吗?用过吗?了解过吗?”然后才能评价——我曾经看过一篇影评,第一句话是“我没看过这部电影”,后面写了八千多字……人们总是太匆忙地进行表达。

  我是在2018年才开始系统地学习《论语》的,那时恰好正在做《生命·觉者》系列,访谈了心理学界、科技界、哲学界的很多大家。知道了关于生命的秘密之后,再去读《论语》,发现这些秘密在《论语》中早就讲过了。

  试举一个例子,我以前总是不喜欢孔子言必称君子和小人,总是提醒我们要时时刻刻,念兹在兹,哪怕做不成君子,心里也要想着君子,要与君子做朋友,让自己成为君子。我以前认为这是一种思想迫害,起码是不自由的想法。

  为什么人一定要被分成好人和坏人?当我认真读完《论语》才发现,其实这是一个活明白的人的降维说法。

  难道孔子不懂得道吗?难道孔子不知道好坏相生吗?以孔子的学习力,他应该比我们更能理解上古时期更多出名、得道的人。

  为什么孔子要在《论语》里如此强调我们该怎么跟朋友相处、跟父母相处、跟自己相处,怎么每天对自己有点儿要求?为什么孔子要把自己落入一个二元的世界里,而不是在一个超越二元的,终极的,不生不灭、不垢不净的世界里?

  我现在隐隐地觉得这其实是孔子的慈悲使然,他相信大部分人此生在俗世间还是要通过相对世界发表自己对世界的认知,也就是在不了义的境界下过完此生。所以在一个相对世界里,好坏的标准就显得很重要。

  当我们在这个层面讨论好坏的时候,你就会发现,如果心里总念叨自己要成为好人,就会对自己的言行有所警惕,对自己的想法有所警惕,对自己的朋友圈也有所警惕。根据吸引力法则,你念想的是这样的人,结交的是这样的人,哪怕你只是“演”一个好人,时间长了大概也会成为一个不坏的人。

  没有方向的船,任何风都不是顺风

  孔子做到了他追求的圣人境界吗?起码在他的自谦里不认为自己做到了。连自己都没有做到,为什么仍然要提呢?原来圣人和君子根本就不是真实存在的,只是我们人生中的一个方向。没有方向的船,任何风都不是顺风。

  而且在一个普遍社交化的时代,孔子日常关注的世界处于一个人际网络社交时代。当然他也为《易经》作注,整理了《诗经》《尚书》,但他在《论语》里其实是做了一次自我降维,他在另一个更不垢不净、不好不坏,更宏观的世界里,让自己从那个维度降了下来。

  他难道不知道会因此在后世留下一个不那么高级的名分吗?也许他想过,但他觉得要对学生负责,要对最爱的人负责——你这辈子都没活好,总想活出超越这辈子的境界,很容易走偏。

  过去几十年,中国、韩国、日本、新加坡在经济上的崛起,难道不正是儒家思想勤勉、诚恳、守信、务实的体现吗?所以在这个基础上,我认为未来的越南和朝鲜,如果得以实现生产力的释放,会成为地球上最重要、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因为它们同样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

  每一次我早上六七点钟出差,在首都机场看见乌泱乌泱的人群,我就在想这个民族怎么会不好?这里有一群最勤奋、最爱学习的人,他们创造了世界经济的奇迹,也将会创造世界文明的奇迹。这些人是什么人?他们在世间奋斗的时候不都是凭着仁、义、礼、智、信做事吗?如果说当今中国的世俗社会里有一套需要大家共同去了解、学习的知识体系,我认为孔子的思想体系更合适,起码他能让你成为一个在朋友圈比较受尊重的人。哪怕中间有对自我的约束,让你觉得不爽;哪怕你在读《论语》的时候,觉得每句话都在打自己的脸(我就有这样的体会,每一篇读起来都很惭愧)。

  但就是这点儿惭愧心,帮助我们在恶势力面前,帮助我们每天在造各种口业、做各种不合理的事情时,有点儿羞愧感,哪怕是一点点。这一点点就是良知,就是我们没有堕落成一个终极坏人的基础。当然并不是说学完《论语》之后,我们就不需要了解佛经,不需要了解空性,不需要学习《庄子》……而是当我们能对自己有这样的要求后,再来学习更超脱于世界的一切,才会发现孔子的用心良苦。

  哪怕他是一个已经把《周易》韦编三绝的人,哪怕他对上古时期文化的理解远比我们深刻,这样一个对各类知识都了然于胸的人,为什么在《论语》里呈现出善良的邻家老伯形象?这肯定是他对学生的爱使然。如果没有这份爱,他完全可以表现得更高冷,但这就不是孔子了。

  这就涉及一个很深刻的讨论,你是不是一定要显得比你真正能达到的境界更高一些?孔子选择了相反的道路,他在《论语》里显得比自己真正的境界低了半格,而这半格真正成就了他。这是他在中国的主流价值观里,成为万圣师表,而且这么多年来被那么多人最后接受的原因。

  如果你真正研究过海灵格家族系统排列,研究过人的意识对他人的影响,研究过新意识的作用,并且在日常生活中有所实践,便会发现,其实孔子在平凡的语言里,包含了非常深远的宇宙终极秘密——仁。

  仁者无敌

  仁是什么?仁就是将心比心,就是用自己的心感受宇宙,用自己的心感受他人,用自己的心感受有情与无情的众生。当你有这种瞬间的感受力时,套用一句科幻电影的说法——可以用你的心穿越宇宙的虫洞,宇宙的终极秘密是爱(《星际穿越》)。这个爱不是小情小爱,我觉得更接近于孔子说的仁爱——你能否随时把自己的意识频谱调到与任何人对接,并且在他的身上积蓄能量。

  打个不恰当的比喻,你是否拥有Wi-Fi万能钥匙,走到哪儿都能连接上网?仁就是孔子给我们灵魂的一把Wi-Fi万能钥匙。

  有了它,你走到哪里都不会有敌人,这才是真正的仁者无敌。而且我们越深入体会孔子,就越能理解为什么每当国家有危难的时候,总会有儒生站出来——从同情自己的家人到同情自己的乡党,到同情自己的族人,再到同情人类这样一种广泛而深远的爱,让他们涌现出舍生取义的勇气。所以孔子说以人为本,就是后来生发的信念、勇气、责任、担当……都是以内在的同情心为核心的。

  辜鸿铭说,东方人,尤其是中国人,最伟大的品质就体现在广泛的同情心上。我理解的广泛的同情心就是仁,而仁是需要训练的,是需要从小培养的,是一门心理养成术,要先从亲密关系的联结中开始培养。一个人如何在与兄弟、父母、老师、同僚的情感联结中学会尊重,保持宽容,都是从小浸染而来的。所以现在我对儿子的教育还是以儒家思想打底,我希望他不会在太小的时候被“空”“无”这样的字面含义引入虚无主义的氛围。

  我在看《无问西东》的时候,深深地被王力宏饰演的角色感动——他的家族三代五将,一辈一辈最优秀的、最有担当的中国人,都怀着对他人的大爱,支撑起民族的脊梁。所以我们对孔子的误解导致了太多混乱,是时候重新提倡人本主义思想,并且以人本主义为基础,追溯我们本来就拥有的责任与担当。

  学《论语》,最起码可以让自己成为一个不太糟糕的人

  很多人对孔子的第一大误解就是为权力阶层背书,其实这是一个误会。在清朝末年,四万万中国人,只有三十万人吃皇粮——国家发工资,大部分管理都是靠乡绅阶层自治。为什么在乡绅自治的情况下会涌现出那么多优秀的知识分子?因为不管你在哪里,在山西还是广东,在绍兴还是西安,用的几乎是同一套教育体系——儒家思想。

  而且他们的管理是自主管理,以礼来管理,而不是用刑。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意思是如果你用法律、制度和非常明确的KPI考核,也许老百姓会避免做坏事,但他的内心是没有羞耻感的——犯了规就接受惩罚,所以很多人就想怎么钻法律的空子。但如果你“道之以德,齐之以礼”——用道德、仁心、尊重、爱来管理,老百姓的内心是有羞耻感的,这就是差别。法律和技术也许会帮助我们建立起一个规范的社会,但不会培养出温暖的人民。

  我在香港工作的时候,发现香港的农村其实仍然延续着清朝典型的乡绅自治制度。政府对他们的干预并不多,他们如何规划土地、培养弟子、发展出一套社群管理制度,完全是靠彼此之间共同遵守的价值观来推动的。

  这件事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人民最终还是要回到内心有道德标准的时代。也许我们对孔子的误读是因为后世儒家和统治阶级阉割了孔子的原本思想,如果你读《论语》原典,会看到一位热爱生活、对财富不抗拒,但对不义之财心生警惕的智者。

  有能力、有钱的时候可以为人民谋福利,可以“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道德沦丧、环境不允许的时候,可以退而独处。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孔子说:“可也。未若贫而乐道,富而好礼者也。”就是说,你能不能做到在没钱的时候寻找快乐,而不至于怨天尤人;有钱的时候不骄横,同时保持一种真正意义上的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尊重。

  我们现在开始学习《论语》虽然晚了点儿,但不迟。种下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读书也是一样,哪怕是即将沦为年过半百的中年人,才像以前的小童子一样重新学习《论语》,未必能学得多么好,在训诂和义理上可能错漏百出,但你仍然可以在学习《论语》的过程中时时提醒自己,不要成为一个太糟糕的坏人。

  做君子也可以,做小人也不是不可以——不要做一个太卑鄙的小人;但在诚实和虚伪的君子之间,你还是可以选择做一个诚实的普通人。哪怕你能做到这一点,孔子也会认为你就是君子。

  我发现学习《论语》可以帮助自己培养一种正心诚意、温暖喜悦之情——正心诚意是儒家的核心心法,温暖喜悦是做人的优秀界面。

  成为好领导、好父母的基础是,你首先成为好员工和好儿女

  第二个误解是人们认为孔子不高级,说的都是大白话,家长里短,显得不够哲学范儿。黑格尔曾经表达过类似的看法,他以前对孔子挺尊敬的,但看了《论语》之后很失望。大体是因为他没有看过孔子对《易》的评注,没有看过孔子对《尚书》《春秋》的整理,包括对历史的记录,尤其是他没有看过《易传》。所以他在《论语》里读到的是一个絮絮叨叨的老头,反复说很多事:你要认真学习;如果你学不了太多东西,起码要有门手艺;你得把手艺练好;做事不能太着急;如果赚不到钱,也不要忘记简朴的生活里也有快乐;做人不要太泛泛,对所有人保持谦卑,保持学习的心态……好像都不是特别深刻的东西。

  这时问题就来了,连这些都做不到,深刻有什么用?我觉得学《论语》最起码可以让自己成为一个好下属、好儿女——连下属都做不好,怎么做好领导?连儿女都做不好,怎么做好父母?成为好领导、好父母的基础是,你首先成为好员工和好儿女。

  第三个误解是很多人对好色这件事的看法。孔子是一个对生活充满激情和爱的人,我相信他是爱南子的,也是爱美食的,他对器物的鉴赏能力很高,他知道什么是好马,在学生中,谁能帮他,谁能更好地传承,他一眼就能看到,这说明他是一个有品位的人。如果今天你去中国“富而好礼”的地方,比如江苏、浙江、广东、四川等地,碰到那些很有成就但很低调的民营企业家,你会在他们的身上看到一种东西——勤勉而好学,爱生活但不炫耀,这是让他们成为今天这样的人的主要原因,是中国中产阶级的核心基础。

  我很高兴看到现在很多城市的定位和文化,都语出《论语》,这充分说明儒家思想的确是中国民间社会的主流思想。在这个基础上,有一天你放弃一切,看破红尘,了悟生死,证到三藐三菩提,可喜可贺;如果没有证到这个,你只是成为一个温暖的小老头,也不失为成功。

  梁冬(太安)

  2019己亥年秋于自在喜舍


目录

第一册

学而篇第一

1.1和圣人在一起,自己就会变得心安从容

1.2被误解,几乎是所有表达者的宿命

1.3让自己和孩子都成为孝顺的人,是这辈子最重要的福

1.4不忘“本”的人才睡得香

1.5当一个人表现出讨好的样子时,第一个伤害的,是自己

1.6很多人之所以不能忠于别人,其实是因为不忠于自己

1.7如果一年后你会后悔做一件事,那现在就不要做了

1.8是做,而不是学,让我们获得真正的安定感

1.9我们最主要的烦恼都来自同一个东西——人际关系

1.10让孩子拥有这个能力,他一辈子都有贵人相助

1.11现在的大户人家,会选什么样的女孩子做未来的女主人

1.12成为孩子的榜样,这会构成他非常美好的生命底层代码

1.13不要因为亲密而丧失了分寸,也不要因为距离远了而心生抱怨

1.14始乱必会终弃:后来的一地鸡毛,往往都是开始时没有认真选择的结果

1.15任何事一旦让你感到太舒服,就会形成一种绑架

1.16好的人生就是塑形和不断打磨细节

1.17许多太太从来不理解先生内心对她唯一的请求——“让我回家沉默一下”

为政篇第二

2.1不要轻易否定自己的负面情绪,因为这是你解开灵魂那把锁的钥匙

2.2如何判断什么是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

2.3做一个纯粹的坏人是很难的,你我都做不到

2.4哪怕我们在正道上前进得慢一点儿,也比走岔路而绕不回来的好

2.5所谓的幸福,就是没有不幸福

2.6孔子相人之术的核心只有三个词

2.7我们对未来的信心,来自对历史的学习

2.8吹牛是这个世界上最愚蠢的行为之一

2.9学和思的前提是,你已经深入生活,并且在实践了

2.10什么样的人才算是高手

2.11我不知道的远远多于我知道的

2.12孔子告诉我们的升官之道

2.13让内在那个正直、有担当的人呈现出来

2.14许多人之所以被工作伤害,并非因为身体累,而是因为内心不接受这件事

2.15一个人要想对自己好,其实是要花心思的

2.16不学《论语》,怎么可能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

八佾篇第三

3.1如果一个人没有做他这个位置上应该做的事,会很可怕

3.2同情心和共感力构成了一切美好事物的基础

3.3信仰比一个国家还重要吗

3.4如果你觉得自己已经很努力了,但仍然没有做好,可能只有一个原因

3.5你已不知道要成为什么样的人了——去问童年的自己

3.6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就请想想成为他以后你会做些什么吧

3.7坚持做该做的事,就会产生自己想都不敢想的结果

3.8儒家精神——人格上独立,姿态上谦和,专业上过硬

3.9时间可以把一切平凡的事变伟大,当然也可以把一切伟大的事变平凡

3.10之所以喜欢某些人,是因为你知道他很有料,但他居然从来没有显现出来

3.11为什么很多人能力并不差,却在职场上郁郁不得志

3.12快乐不要太过于放纵,悲哀不至于伤到自己

3.13人们总是花时间去寻找错误,却忘记了解决问题

3.14仅仅一小部分人活得好,国家绝不可能长久

3.15做哪些事需要先学习,做什么事用套路就可以了

3.16世道再混乱,过一个周期就会变

附录

学而篇第一

为政篇第二

八佾篇第三

第二册

里仁篇第四

4.1如果我们处在一个不好的环境和气场里,该怎么办

4.2什么样的快乐是长久的,不需要条件的

4.3做一个真诚的人太不容易了

4.4一个人对世界最大的贡献,就是让自己成为一个不拖累世界的人

4.5富贵和不富贵的心智模式385

4.6世间总有一种你不知道的东西,在推动着一切发展

4.7穷自然有穷的价值,匮乏自然有匮乏的力量

4.8跳出自己的好恶,就没有那么多情绪

4.9略微提高身体里君子的比例,你会更加尊敬自己

4.10总是按怎么对自己有好处的目的做事,得到的恐怕只是怨恨

4.11人生的最高境界是没名有料,最差境界是有名无料

4.12有了人生主线,做决策其实不会很难

4.13于己者忠,于人者恕

4.14以义为先,以利为后

4.15你会跟父母相处吗

4.16如果不孝敬父母,将来你的孩子就会用同样的方式回报你

4.17如果你常常诸事不顺,反省一下是不是说得太多、做得太少

4.18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像弹簧一样

公冶长篇第五

5.1把自己修炼成想成为的人,就会吸引类似的人

5.2除了读书,还有一个方法可以帮我们改变命运

5.3警惕那些因世俗的成功而被拿走的东西

5.4口才很好的人会很快交到朋友,但口才不好、木讷的人,可能会有很久的朋友

5.5没有那么大的头,就不要戴那么大的帽子

5.6人生美好的状态就是,知道什么时候把门打开,什么时候安静地走开

5.7被孔子称为“仁”的状态可能不是品格,而是能力

5.8要的多一分,自由就少一分;贪婪多一分,恐惧就多一分

5.9尽管这辈子我们能做的事很少,但还是应该努力参演人生这出大戏

5.10一个体力差的人,意志力也不会太强

5.11每个人都要觉察自己表现出刚强时,那些可能会被别人利用的欲望

5.12做一个不给别人添麻烦的人,是做人的最高智慧

5.13别人告诉你一百种巧克力的不同,都不如你亲口吃一块

5.14我们做的一切,都会有回报;说的一切,都会在未来让自己汗颜

5.15很多选择困难症,都是因为没有站在结局往前看

5.16时时刻刻提醒自己保持节制:做人的艺术

5.17太多人以爱的名义掩盖教养,而克制和尊重可能比爱更重要

5.18每个人都只能自己保佑自己

5.19不要太执着,人生总有不可知、不可遇、不可控的事情发生

5.20仁和真正的科学一样,没有终点,只有方向

5.21这一招,专治思前想后下不了决心

5.22比别人聪明很难,比别人愚更难

5.23人所有的努力,不过是为了最后做一个说话有底气的老师

5.24有时事实很重要,但比事实更重要的是内在的情绪和心智模式

5.25如何与贵人相处——把最真实的样子呈现在他面前

5.26一句话专治各种焦虑:“你没那么重要”

5.27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人会认为自己真的有错

5.28终身学习——一个人拥有好命的核心能力

附录

里仁篇第四

公冶长篇第五

第三册

雍也篇第六

6.1要舒服,内松外松;要成就,内紧外松

6.2看不见自己可以改进的地方,终将平庸一生

6.3把钱给出去要遵循两个原则——第一,给需要的人;第二,给匹配的人

6.4比拼爹更重要的是,相信自己可以超越爹

6.5把仁的状态持续很长时间,其复利效应会呈指数级增长

6.6“领导力的本质,就是有人愿意跟随你的能力”

6.7不做,常常是一种很高级的做

6.8不能轻易地把疾病与一个人的性格、品德,乃至心性画等号

6.9清贫和财富都要有一个度

6.10生活的真相,也许真的不需要被戳穿

6.11生活本身就是生活,而不是为生活做准备

6.12人生不过三万多天,尽量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6.13原来做一个朴素正直的人,是一种最好的方式

6.14你有哪些超乎寻常人的能力

6.15原来我们每天想和做了太多多余的事

6.16文质彬彬不是文弱、有礼貌

6.17一个人这辈子要外不欺人,内不自欺

6.18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发现曾经在内心那些不够好的自己

6.19一个人要经过很多努力,才能表现出不努力的样子

6.20你是否愿意做困难的事

6.21智中有仁,仁中有智,我们不可能仅仅成为“单片人”

6.22做人做事,是先仁后义还是先义后仁

6.23角色越清楚,做人越舒服

6.24如果你不能保全自己,拿什么来爱别人

6.25如果你在学习中触类旁通,还能有所实践,做人就不至于离经叛道

6.26在人世间,连圣人常常也要妥协

6.27中庸是一种非常高级的领导力和控制力

6.28让自己的情绪和别人的情绪共振,你就能立于不败之地

述而篇第七

7.1人在碎片化的时间里应该做什么

7.2《论语》其实是一本关于学习方法论的书

7.3如果学了知识却没有产出,只会给生命徒增混乱

7.4一个人越自律,活得越自在

7.5《论语》有意思的地方是,让我们看到了人的最终宿命

7.6一个强大的人,做人做事有四个维度

7.7再好的朋友,看他时都要记得带礼物

7.8笨妈妈、笨爸爸用很辛苦的方式败坏了孩子此生学习的乐趣

7.9当你看见祖先的墓碑时,一定会产生一种时不我待的感觉

7.10做人的真正艺术

7.11诚实的人都很爱钱

7.12我们要付出多少努力,才能显示出不努力的样子

附录

雍也篇第六

述而篇第七

就算命运被冥冥中安排好了,依然有机会改变


短评

小时候不喜欢背论语,长大了却想弄懂论语暗含的道理。 一直很喜欢梁冬的音频课,总能轻松地讲透人生。这本书光看目录,就能收获满满: 当一个人表现出讨好的样子时,第一个伤害的,是自己; 是做,而不是学,让我们获得真正的安定感; 我们最主要的烦恼都来自同一个东西——人际关系; 好的人生就是塑形和不断打磨细节

2019-12-16

事实上,《论语说什么》就是送给当下中国人的一门快乐的幸福公开课!

2019-12-10

论语说什么的书评

梁冬的书里的内容都是一针见血的,能够让人有一种顿时被点醒的感觉。之前一直以为论语中的需要没有那么深奥,但看了这本书的解读后才了解到论语中深藏着很多人生智慧和处世哲学。 解读《论语》的书历来层出不穷,大多是从解读圣贤的角度出发,或是偏重解字词释义,或是偏重儒家...

2019-12-10 19:53:52

标签
非常不错的一本书,论语,梁冬,好书,值得一读,期待已久的书,哲学,值得一看,中国人的幸福公开课
产品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