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你喜欢
秦伯未治疗新律(翻译版)

秦伯未治疗新律(翻译版)

书籍作者:丁一谔 ISBN:9787117330404
书籍语言:简体中文 连载状态:全集
电子书格式:pdf,txt,epub,mobi,azw3 下载次数:3077
创建日期:2023-05-13 发布日期:2023-05-13
运行环境:PC/Windows/Linux/Mac/IOS/iPhone/iPad/Kindle/Android/安卓/平板
下载地址
内容简介

秦伯未先生是我国著名的中医学家,其代表作《治疗新律》受到海内外学者广泛欢迎。书中秦老以中医学的核心理论为基础,总结出13个辨证纲要和56条基本的治疗策略,形成了辨证和治疗之间的关系。内容清晰,贴切临床,具有很高的价值。本书据英文版《治疗新律》翻译而成,书中除包含秦老原著内容外,还增加了秦老学生吴伯平教授对其原文的解读与评注,以及Jason Blalack教授的阐释。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

作者简介

丁一谔

——沪上名医孟河医派丁甘仁的嫡传四世孙,海派中医流派“丁氏内科”代表性传承人。美国加州中医药大学客座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佛罗里达州大西洋中医学院博士生导师。现任常州孟河医学会副会长。主译多部图书。


编辑推荐

★秦伯未先生是我国著名的中医学家,一生致力于中医事业,造诣颇深。本书是其代表作之一,颇受读者喜爱。

★秦伯未先生认为中医治疗规律繁复漫散,有必要予以总结。所撰《治疗新律》即是以中医学的核心理论为基础,结合临床实用,介绍了痰、食、气、血、虚、风、寒、暑、湿、燥、火、疫、虫十三纲,将百病症因治法概括为五十六律,并附有方药。

★本书据英文版《治疗新律》翻译而成,书中除包含秦老原著内容外,还增加了秦老学生吴伯平教授对其原文的解读与评注,以及Jason Blalack教授的阐释。

★本次翻译成中文版,一方面弥补了国内版本之缺憾,使得中医药精华得以传承发展;另一方面,也是中医学在中、西方之间往复交流,实现螺旋式、阶梯式提升,对弘扬中医药文化,传播中医药知识,守正创新,走向世界、服务人类具有重要意义。


《秦伯未治疗新律(翻译版)》电子书免费下载

pdf下载 txt下载 epub下载 mobi下载 azw3下载

前言

在介绍秦伯未的原文之前,我想提出一些重要的观点。《治疗新律》是我的老师秦伯未先生基于他的老师——20 世纪早期德高望重的名医丁甘仁先生所教授的113 种治法所做的关于基本治疗法则的总结。它也整合了《内经》中关于病机十九条的观点以及程钟龄1 和莫枚士2 对病因及治疗原则的思考。秦老以中医学的核心理论为基础,从这些资源中总结出了13 个辨证纲要和56条基本的治疗策略,从而形成了辨证和治疗之间的关系。中医从业者和学生发现,这本著作由于清晰的编排、易于遵循的概要以及临床实践的取向,具有很大的价值。
在1953 年首次出版时,《治疗新律》只印刷了很少的数量,所以以后出现了疯狂的传抄行为。而这些手抄本几经辗转,出错也就在所难免了。从1959年开始,为了能让公众获取正确的版本,秦伯未在《北京中医学院学报》上陆续发表了三篇系列文章(1959 年10 月,1960 年1 月及1960 年3 月)。这一系列文章题为《中医辨证论治纲要》。当时,期刊的发行基本上局限于学院内部的人。但由于公众对这份材料的极大需求,1961 年它被转载在《中医杂志》(第1~3 期)上。
在接下来的20 年里,由于时间的推移和“文革”时期的动荡,秦伯未这本书的原文已很难找到。1988 年,我和我的朋友吴大真、王凤岐收集了秦老的原著,并在合适的地方加入我们自己的评注,在《中国医药学报》上发表了题为《秦伯未治疗格律研究》的由两部分组成的系列文章。2003 年,吴大真和王凤岐将其改名为《治疗格律》,并把它归纳到了《秦伯未医学名著全书》里。
1 程钟龄(1662—1735),又名程国彭,清代著名医家,名传至今。他的书通俗易懂,条理清晰,且非常实用。其最著名的作品之一是《医学心悟》(1732)。
2  莫枚士(1862—1933),清末著名中医学家,以校注中医经典和阐释中医术语而闻名,著有《经方例释》《神农本草经校注》及《研经言》。
这本书的书名曾多次变更,这份材料也经历了多次修订和补充。因此,偏离原文是不可避免的。为了保留秦伯未出版作品的最初面貌,本书所选用的版本直接取材于秦老于1953 年发表的原著。这是已知的最早的版本。而为了防止进一步的变动,秦老的原话则在书里以阴影文字呈现。
为了让《治疗新律》更适合初学者临床运用,在1962 年,正好是我毕业之前的两个月里,秦老师常与我在课外见面,并向我解释文章的含义。他特别解释了他是如何为每一种治疗方法挑选出基本的七味中药以及加减应用。这些信息对理解和应用《治疗新律》中的内容大有裨益。
吴伯平

目录

引言/1
第一章痰的治疗律/10
(一)宣散化痰法/14
(二)清热化痰法/18
(三)肃气化痰法/21
(四)燥湿化痰法/24
(五)温化痰饮法/27
(六)清降痰热法/34
(七)攻逐痰积法/36
(八)消磨痰核法/37
第二章食的治疗律/40
(一)消食化积法/42
(二)攻下食积法/46
(三)助脾消食法/48
第三章气的治疗律/56
(一)疏利气滞法/59
(二)镇静浮气法/64
(三)升举气陷法/67
第四章血的治疗律/73
(一)清凉血热法/79
(二)温和血液法/83
(三)通经祛瘀法/86
(四)攻破血积法/89
(五)利气散瘀法/92
(六)收敛血管法/95
第五章虚的治疗律/99
(一)补肺养阴法/105
(二)补益建中法/108
(三)补卫固表法/111
(四)生津滋液法/113
(五)养营补血法/115
(六)滋阴填坎法/118
(七)固摄精关法/121
(八)温补下元法/124
第六章风的治疗律/127
(一)宣肺疏风法/129
(二)调和营卫法/133
(三)追风达邪法/138
第七章寒的治疗律/144
(一)疏解表寒法/145
(二)温运中宫法/148
(三)温暖下焦法/151
(四)温降厥阴法/154
(五)温散表里法/158
第八章暑的治疗律/160
(一)宣热祛暑法/161
(二)清心涤暑法/163
第九章湿的治疗律/166
(一)芳香化湿法/171
(二)温燥湿浊法/175
(三)下行利湿法/179
(四)逐湿利水法/183
(五)发汗祛湿法/186
(六)清化湿热法/189
第十章燥的治疗律/196
(一)润上清燥法/198
(二)润中清燥法/203
(三)润下清燥法/204
第十一章火的治疗律/208
(一)宁静君火法/212
(二)苦泄相火法/214
(三)承制实火法/217
(四)宣发郁火法/220
(五)潜养虚火法/225
第十二章疫的治疗律/229
(一)辟秽化浊法/230
(二)清瘟荡涤法/232
第十三章虫的治疗律/236
(一)消积杀虫法/237
(二)辛酸苦降法/239
附录1如何使用这本书/242
附录2中药炮制/245
附录3名词解释/247

产品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