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你喜欢
史记(全十册)

史记(全十册)

书籍作者:司马迁 ISBN:9787101103144
书籍语言:简体中文 连载状态:全集
电子书格式:pdf,txt,epub,mobi,azw3 下载次数:3292
创建日期:2021-02-14 发布日期:2021-02-14
运行环境:PC/Windows/Linux/Mac/IOS/iPhone/iPad/Kindle/Android/安卓/平板
内容简介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通史,是“二十四史”中很早的一部,也是重要的一部史书。全书共一百三十篇。《史记》叙事,始自黄帝,下迄西汉太初,采用了综合性的叙事模式,囊括记言、纪事、编年、国别等形式,开创纪传体史书“纪、传、表、志”的体例。就内容而言,《史记》是对前代史学的一次总结;就体例而言,《史记》也是集大成之作。
  1959年,在毛主席、周总理的指示下,顾颉刚先生等知名学者以金陵局本作为底本,对《史记》进行分段标点,并以方圆括弧来表明字句的删补,形成新中国以来有影响力的《史记》点校本。
  2007年,中华书局组织点校本“二十四史”的修订工程,将《史记》作为重中之重,在原点校本的基础上,不仅对底本、通校本、参校本作了复核和补充,还改变了方圆括弧的校勘形式,增加了上千条校勘记;对原标点一一复核,进行修改和统一,以期达到新时代古籍整理的高水准。
  2013年10月,《史记》(修订精装本)出版后,受到广大读者和学术界的热烈关注,掀起新的一轮“《史记》热”。2014年8月,在吸纳读者意见和自我完善的基础上,推出《史记》(修订平装本),以飨读者。
作者简介

  赵生群,博士、南京师范大学中国古典文献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史记研究会副会长。著有《太史公书研究》、《史记文献学丛稿》、《春秋经传研究》、《史记编纂学导论》等。

编辑推荐

  《史记(修订本,套装全十册,名家盖章本)》内容特色如下:
  1,内容丰富,质量上乘
  与通行五十年的绿皮点校本《史记》相比,扩大校勘范围,统一体例;增加三千四百余条校勘记;改正标点千余处;
  采用繁体竖排全式标点,版式清晰大方;
  增加十幅珍贵版本书影;
  附录《三皇本纪》、《主要参考文献》等;
  每一版每一印次都及时吸收合理建议,持续完善图书品质。
  2,细节设计合理,提升阅读体验
  正文中的校码均加上灰色底纹,方便查找;
  目录增加分册信息,便于检索;
  每一册均加上版次记录,解决多印次配书不易的难题。
  3,装帧典雅,印制精良
  平装本采用与精装本同样的大32开本,阅读舒适;
  同样的封面设计,大气庄重;
  正文用纸为70克高品质白胶,不易污损,保证每印次无色差;
  装订采用锁线胶订,不易散线脱页。
  4,平价销售,回馈读者。
  平装本同样分为十册,4000余面。由于修订本增加了三千余条校勘记,相应地比通行本多出了近一册的内容,定价为380元,比精装本590元的定价,大大减轻读者购买压力。

前言
修订前言
  一
  《史记》,司马迁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从开始撰写到最后成书,经过了司马谈、司马迁父子两代人的努力。司马氏先人“世典周史”,司马谈仕于“建元、元封之闲”,长期担任太史令,曾“学天官于唐都,受易于杨何,习道论于黄子”(《太史公自序》)。他熟悉史事,精通诸子之学,有意继《春秋》而作史,以创作《史记》为己任,但生前未能如愿。汉武帝元封元年(公元前一一○年),司马谈病危,嘱咐司马迁继承父业,完成《史记》撰著。
  司马迁,字子长,汉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市)人,生于汉武帝建元六年(公元前一三五年),卒年无考,约在武帝末年。司马迁“年十岁则诵古文,二十而南游江、淮”(《太史公自序》)。在南游之前数年间,他曾向董仲舒请教过《春秋》之学,向孔安国学习过《古文尚书》。元封三年(公元前一○八年),司马迁任太史令,“紬《史记》石室金匮之书”,开始搜集史料。太初元年(公元前一○四年),司马迁参与修订的《太初历》正式颁布施行,于是开始撰写《史记》。天汉三年(公元前九八年),司马迁因李陵事件得罪武帝,被处腐刑。《汉书?司马迁传》云,“迁既被刑之后,为中书令,尊宠任职”。遭受腐刑摧残的司马迁,更加坚定了完成《史记》的决心。征和二年(公元前九一年),司马迁作《报任少卿书》,云:“仆窃不逊,近自托于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失旧闻,略考其行事,综其终始,稽其成败兴坏之纪,上计轩辕,下至于兹,为十《表》,《本纪》十二,《书》八章,《世家》三十,《列传》七十,凡百三十篇。”(《文选》卷四一)概述全书及各部分篇数,与《太史公自序》全同,可见此时《史记》已经基本完成。
  《史记》原名太史公书,《汉书?杨恽传》称“太史公记”,《汉书?艺文志》称“太史公百三十篇”,《风俗通?正失》称“太史记”。大约在东汉桓帝时,《史记》之名已经通行。
  二
  《史记》叙事,始自黄帝,下迄西汉太初。《太史公自序》云“余述历黄帝以来至太初而讫,百三十篇”,又云“汉兴已来,至于太初百年”,又云“百年之闲,天下遗文古事靡不毕集太史公”,其他各篇也多次提及太初断限。《太史公自序》云:“汉兴五世,隆在建元,外攘夷狄,内修法度,封禅,改正朔,易服色。作《今上本纪》第十二。”太初下限的确定,也与其时汉朝文治武功臻于鼎盛有关。今本《史记》中涉及太初以后之事,多为后人增补。
  《史记》全书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太史公自序》、《汉书?司马迁传》皆有明文。但在司马迁去世之后不久,《史记》便已残缺。《后汉书?班彪传》引班彪《略论》云:司马迁“作《本纪》、《世家》、《列传》、《书》、《表》凡百三十篇,而十篇缺焉”。《汉书?艺文志》云:“《太史公》百三十篇。十篇有録无书。”《汉书?司马迁传》也说其中“十篇缺,有録无书”。所谓“有録无书”,指篇名虽存,而其书已亡。《汉书?艺文志》系据《七略》节缩而成,而《七略》本于刘向《别録》,据此可知刘向、刘歆时《史记》已有亡佚。实际上十篇亡佚的时间,当更在刘向父子之前。汉宣帝、元帝之时,褚少孙已称求《三王世家》、《龟策列传》不能得,因未尽见诸本,所以他不敢断言亡阙与否,实则其篇已佚。
  《汉书?司马迁传》注引三国魏张晏列举十篇亡书云:“迁没之后,亡《景纪》、《武纪》、《礼书》、《乐书》、《兵书》(按即《律书》)、《汉兴以来将相年表》、《日者列传》、《三王世家》、《龟策列传》、《傅靳列传》。”后人讨论此十篇存亡,多有争议:或以为十篇草创未成(如刘知幾)或以为部分亡佚(如吕祖谦),或以为十篇未亡(如李长之)。余嘉锡《太史公书亡篇考》折衷群言,详加考证,多精当之论,可以参看。
  今本《史记》十篇俱在,当出后人续补。张晏又云:“元成之间,褚先生补缺,作《武帝纪》、《三王世家》、《龟策》《日者列传》,言辞鄙陋,非迁本意也。”张晏所云褚少孙补《史记》四篇,其中三王世家、龟策列传二篇,褚氏明言求《史记》原书不能得,因而补其缺,所补文字标明“褚先生曰”;《日者列传》虽未明言为补亡之作,但褚补文字俱在,亦称“褚先生曰”,应无疑义;今本《孝武本纪》钞《封禅书》成文,篇中无“褚先生曰”,当非褚少孙手笔。钱大昕云今本《孝武本纪》“或魏晋以后,少孙补篇亦亡,乡里妄人取此以足其数尔”(《廿二史考异》卷一)。褚少孙续史篇目有六篇,分别为《三代世表》、《建元以来侯者年表》、《外戚世家》、《梁孝王世家》、《田叔列传》、《滑稽列传》,亦皆标明“褚先生曰”。至于《孝景本纪》、《礼书》、《乐书》、《律书》、《汉兴以来将相名臣年表》、《傅靳蒯成列传》六篇,为何人所补,今已难以考定。余嘉锡云:“张晏虽能知十篇之目,然于其六篇不言为谁何所补。虽明知《景纪》为刘歆、扬雄、冯衍、史岑等所记,而终不能得其主名。”(《太史公书亡篇考》)
  褚氏之后,继作者颇多。刘知幾史通》云:“《史记》所书,年止汉武,太初已后,阙而不録。其后刘向、向子歆及诸好事者若冯商、卫衡、扬雄、史岑、梁审、肆仁、晋冯、段肃、金丹、冯衍、韦融、萧奋、刘恂等相次撰续,迄于哀平间,犹名《史记》。”(《史通通释》卷一二《古今正史》)班彪以为各家所撰续书多鄙俗,不足以踵继《史记》,“乃继采前史遗事,傍贯异闻,作后传数十篇”(《后汉书 班彪传》),班固等在此基础上撰成《汉书》百篇,而各家续书遂亡。
目录
书影彩页
点校本二十四史及清史稿修订工程组织机构
史记整理人员名录
点校本二十四史及清史稿修订缘起
修订前言
修订凡例
第一册分目录
第二册分目录
……
第一〇册分目录
附录一
史记集解序
附录二
史记索隐序
史记索隐后序
补史记序
三皇本纪
附录三
史记正义序
史记正义
论史例
论注例
论字例
论音例
音字例
发字例
谥法解
列国分野
附录四
史记点校后记(一九五九年版)
主要参考文献
史记(全十册)的书评

方晓读书笔记:孔子诛少正卯•思想言论罪

鲁定公九年(公元前501年),五十一岁的孔子出任鲁国中都宰,一年之间,四方效法。不久升司空,再升大司寇,职掌司法,之后又以大司寇行摄相事,代理执政。 执政的第七天,孔子就诛杀鲁国大夫少正卯于东观之下。.........

2009-06-01 15:19

1972年版

前两天买了一套中华书局1959年出版1972年印刷的史记,比近年印刷的质量好多的,正在慢慢的看,这两年来电脑前坐得太久,书读的少了。......

2008-09-22 21:35

宽容笔记:种豆等于诽谤朝廷

杨恽,丞相杨敞之子,司马迁的外孙,素有才学,喜好结交英才俊士,廉洁无私,先后继承父亲和继母的财产约一千多万,统统分给了别人。但他生性刻薄,侍才凌人,喜欢揭发别人的隐私,对于违逆自己的人,想法设法加.........

2009-10-16 12:23

读书笔记:多少罪恶,都是奉理想的大旗呢

公元前221年,秦王政始灭六国,号始皇帝,史无前例的庞大帝国如何管理,大臣们提出了不同的见解。丞相王绾等以诸侯初破,燕、齐、楚地方偏远,不置诸侯王则无以镇服,请封诸皇子。秦始皇交由臣下讨论,群臣都认为.........

2009-08-25 12:05

方晓读书笔记:隐士•道德原教旨主义

在中国,真正的隐士是受尊崇的。隐士们也有一种道德标杆,就是和现实连接的紧密程度。 这种判断,远在尧舜时代就开始了。 唐尧到山西拜访许由,要把王位禅让给他,许由不接受,逃到颍水之滨,箕山之下。唐尧又.........

2009-06-04 12:00

战国四公子与私企管理

□ 韦芈 在战国时人才分成几级,最高级的人才称为子,就是先生的意思,能称为子的都是国士,国士当然就比较牛比,魏惠王有次问孟子,国王和儒士谁轻谁重,孟子马上回答,儒士牛比于国王,然后搬出大堆理由,驳.........

2009-04-27 09:33

标签
历史,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中国古代史,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正史,汉代
产品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