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你喜欢
数智供应链:打造产业数字化新引擎

数智供应链:打造产业数字化新引擎

书籍作者:程慧 ISBN:9787115628169
书籍语言:简体中文 连载状态:全集
电子书格式:pdf,txt,epub,mobi,azw3 下载次数:7107
创建日期:2024-04-30 发布日期:2024-04-30
运行环境:PC/Windows/Linux/Mac/IOS/iPhone/iPad/Kindle/Android/安卓/平板
内容简介

本书共10章,梳理了数智化的基础知识、系统框架和关键技术;详细介绍了数智供应链在全渠道销售、智能制造、科技创新、如何应对不确定性等方面的实践探索,以及如何以供应链数智化推动产业转型。书中还介绍了中国移动、华为、京东、联想、吉利、美的、顺丰、邮政等企业探索出来的实战经验,值得学习与借鉴。

作者简介

程慧,科普作家,高级经济师,闽江科学传播学者,福建省政府质量奖评审员。深耕通信、终端行业多年,发表行业深度分析文章数百篇,目前在运营商从事供应链相关工作。已出版《智能手机的秘密》《移动互联网的秘密》《教师的互联网素养》《互联网运营的秘密》等书,受到业界广泛认可。

张艺溶,华南农业大学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广州市团校(广州市志愿者学院)志愿讲师,专注数字社会与乡村振兴领域,曾参与“和美乡风”等多项社会科研项目。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本书适合企业管理者、供应链从业人员、信息行业管理者,以及地方供应链产业链政策制定者阅读。

1.作者结合大量研究报告和实践案例,通过深度分析、高度概括、敏锐观察,从产业思维为我们提供了数智供应链重构的重要参考。

2.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阐述数智供应链管理,涵盖框架、路径、要素、关键技术等内容,高度和实操兼备。

3.作者在运营商从事供应链相关工作,有着数智化和供应链双重的实践经验。


目录

第 1章 重新认识供应链 / 001

1.1 从1到N / 004

1.2 产品流、信息流和资金流 / 008

1.3 库存 / 012

1.4 SCOR模型 / 017

1.5 “全球供应链Top 25”榜单 / 021

第 2章 数智化转型 / 025

2.1 数据化、数字化、数智化 / 028

2.2 转型势在必行 / 032

2.3 三重理解 / 036

2.4 范式转移 / 040

2.5 中小微企业转型路径 / 045

第3章 数智供应链架构 / 051

3.1 数智化转型服从数智化战略 / 054

3.2 数智供应链系统框架 / 058

3.3 业务模块 / 063

3.4 解耦能力和业务服务化 / 072

第4章 关键技术与应用 / 075

4.1 技术的关注重点 / 078

4.2 关键技术 / 085

4.3 打造中台 / 092

4.4 案例:中国移动“三新”赋能供应链 / 096

第5章 全渠道的供应链转型 / 101

5.1 消费新业态、新模式 / 104

5.2 支撑全渠道“一盘货” / 109

5.3 各方角色的第二增长曲线 / 113

5.4 更高效率的即时零售 / 119

5.5 案例:美的集团战略转型的供应链支撑 / 124

第6章 智能制造的供应链转型 / 129

6.1 智能制造任重道远 / 132

6.2 智能制造的策源地和主战场 / 135

6.3 “灯塔工厂”的指引之光 / 140

6.4 新能源汽车的全产业链整合 / 144

6.5 案例:三一重工从产品到服务的产业升级 / 149

第7章 科技创新的供应链转型 / 153

7.1 科技自立自强支撑高质量发展 / 156

7.2 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 159

7.3 国产大飞机拉动产业链升级 / 164

7.4 华为的欧拉和鸿蒙操作系统 / 166

7.5 智能手机与信息终端全产业链 / 171

7.6 案例:中国移动泛全联盟的供应链底座 / 175

第8章 不确定性的应对实践 / 179

8.1 用增强链韧性面对未来 / 182

8.2 政府的“有形之手” / 187

8.3 市场和社会的“无形之手” / 191

8.4 应对危机,“下功夫”在平时 / 195

8.5 实战:制造业的应对攻略 / 199

第9章 供应链和现代产业链 / 203

9.1 产业链升级的两个方向 / 206

9.2 “链长制”是重要抓手 / 210

9.3 区域产业一体化 / 216

9.4 产业升级的全球机会 / 221

9.5 推进全链“产融协同” / 225

第 10章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 231

10.1 理解世界格局的新视角 / 234

10.2 助力实体经济发展的新企业形态 / 237

10.3 以世界一流企业带动产业发展 / 240

10.4 夯实构建“双循环”的基础 / 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