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目录
序一
序二
前言
主要符合表
第1章 绪论 1
1.1 微生物土的定义 1
1.2 微生物土的学科含义 1
1.3 微生物土的研究方法 2
1.4 微生物土的作用类型 3
1.5 微生物土的工程技术 8
第2章 微生物土微观机理 15
2.1 微生物诱导矿化原理 15
2.2 MICP加固方法 17
2.2.1 两相法MICP加固方法 17
2.2.2 pH法MICP加固方法 18
2.2.3 MICP加固的影响因素 19
2.3 微生物诱导矿物分布 21
2.4 微生物诱导矿物成分表征 22
2.5 微生物诱导矿化微观结构 24
2.6 本章小结 30
第3章 微生物土抗压及抗拉变形与强度特性 31
3.1 概述 31
3.2 无侧限抗压变形特性 32
3.2.1 试验方法 32
3.2.2 应力–应变特性 32
3.2.3 变形模量 34
3.3 劈裂抗拉变形特性 35
3.3.1 试验方法 35
3.3.2 载荷–位移曲线 36
3.4 无侧限抗压强度特性 39
3.4.1 加固程度对抗压强度的影响 39
3.4.2 干密度对抗压强度的影响 40
3.5 劈裂抗拉强度特性 42
3.5.1 加固程度对抗拉强度的影响 42
3.5.2 干密度对抗拉强度的影响 43
3.6 抗拉强度与抗压强度的关系 45
3.7 本章小结 46
第4章 微生物土剪切变形与强度特性 47
4.1 概述 47
4.2 微生物土三轴固结不排水变形特性 48
4.2.1 试验方法 48
4.2.2 应力–应变特性 50
4.2.3 孔压–应变特性 52
4.2.4 有效应力路径 54
4.3 微生物土三轴固结排水变形特性 56
4.3.1 试验方法 56
4.3.2 应力–应变特性 57
4.3.3 体积应变特性 60
4.4 微生物土三轴固结不排水强度特性 63
4.4.1 峰值应力比 63
4.4.2 破坏包线 67
4.4.3 脆性指数 68
4.5 微生物土三轴固结排水强度特性 70
4.5.1 峰值强度 70
4.5.2 强度指标 74
4.5.3 脆性指数 76
4.6 本章小结 79
第5章 微生物土动孔压与变形特性 80
5.1 概述 80
5.2 微生物土循环三轴试验 81
5.2.1 试验材料及仪器 81
5.2.2 试验方案与步骤 82
5.3 微生物土动孔压特性 86
5.3.1 孔压发展时程曲线 86
5.3.2 典型孔压发展模式 89
5.3.3 动孔压模型 92
5.4 微生物土动变形特性 101
5.4.1 试样变形模式 101
5.4.2 微生物土动应变曲线发展规律 103
5.4.3 破坏标准的影响 109
5.5 本章小结 112
第6章 微生物土液化与动强度特性 114
6.1 概述 114
6.2 微生物土液化特性 114
6.2.1 砂土液化概述 114
6.2.2 土液化特性 115
6.2.3 抗液化性能 121
6.2.4 微观结构分析 123
6.3 微生物土动强度 128
6.3.1 动强度理论 128
6.3.2 动强度曲线特性 129
6.3.3 动强度经验公式 136
6.3.4 统一动强度准则 138
6.4 本章小结 142
第7章 微生物土本构理论 144
7.1 概述 144
7.2 土体本构理论 145
7.2.1 土体强度准则 145
7.2.2 土体本构模型 147
7.3 微生物土本构理论 150
7.3.1 MICP加固砂土的力学特性分析 150
7.3.2 破坏包络线 151
7.3.3 临界状态线 153
7.3.4 屈服面方程 155
7.3.5 塑性势函数与流动法则 156
7.3.6 弹塑性增量关系 157
7.3.7 塑性模量 158
7.4 微生物土本构模型预测与验证 158
7.4.1 模型参数分析 158
7.4.2 模型预测与验证 159
7.5 本章小结 167
第8章 微生物土工程应用 168
8.1 概述 168
8.2 微生物加固岛礁地基169
8.2.1 试验场地 169
8.2.2 微生物培养与运输 170
8.2.3 岛礁地基加固方法及效果检测 171
8.2.4 结果与分析 171
8.3 微生物加固边坡抗侵蚀应用 175
8.3.1 试验场地及土体工程性质 176
8.3.2 现场菌液与反应液配制 177
8.3.3 边坡加固方法及试验方案 178
8.3.4 现场边坡冲刷及数据采集 179
8.3.5 现场边坡抗侵蚀结果及分析 181
8.4 微生物矿化修复文物 188
8.4.1 修复石窟文物 188
8.4.2 修复陶器文物 191
8.5 本章小结 194
参考文献 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