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你喜欢
夏日木屋札记

夏日木屋札记

书籍作者:妮娜·波顿 ISBN:9787559860743
书籍语言:简体中文 连载状态:全集
电子书格式:pdf,txt,epub,mobi,azw3 下载次数:7121
创建日期:2024-04-17 发布日期:2024-04-17
运行环境:PC/Windows/Linux/Mac/IOS/iPhone/iPad/Kindle/Android/安卓/平板
下载地址
内容简介

一本诞生于瑞典夏季小木屋的优雅小品,一次奇妙又有趣的乡间避暑之旅。

瑞典奥古斯特文学奖获得者妮娜·波顿全新力作,讲述了作者在母亲的乡间木屋度假时,与周围世界的小生物邂逅、互动的奇妙经历。飞蚁共舞其实是一场盛大的“婚礼”?看似讨厌的乌鸦其实聪明可爱又有同情心?在作者笔下,狐狸、蜜蜂、松鼠等动物是启发日常哲思的邻居与访客,植物和细菌也有着独特的生命语言和沟通方式。作者以诗意而洗练的文字,呈现了一位文学家兼生物学家眼中的生命百态和物种进化史,同时呼吁人们与不同物种平等对话,和谐共生。


作者简介

作者:妮娜•波顿(Nina Burton),瑞典皇家科学院文学协会成员,斯德哥尔摩KTH皇家理工学院客座诗人。2016年出版专著《古腾堡星系新星》(The Gutenberg Galaxy Nova),获得2016年瑞典国内最高文学奖——奥古斯特文学奖。

译者:薛荷仙,语言学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外语教学,研究领域为英汉语言对比分析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国际传播。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大众

本书卖点

1.继《鳗鱼的旅行》之后,备受瞩目的自然文学作品

瑞典极负盛名的文学大奖——奥古斯特文学奖获得者妮娜·波顿全新力作。2020年,作者凭借本书,再次入围奥古斯特文学奖决选。

2.一本诞生于瑞典夏季小木屋的优雅小品,真实记录了一段奇妙有趣的乡间避暑时光。

在这片以小木屋为活动中心的生命乐土上,人与动物和谐相处,共享清凉夏日:与松鼠、狐狸共享居所,与蚂蚁、蜜蜂共享美食,与獾和狐狸无言对视,与榆树、桦树亲切交谈……这些邂逅、互动成就了作者笔下一幅幅温馨有爱的画面。

3.一本兼具趣味性与知识性的科普小书,展现生命百态,探讨动物与自然的智慧,启发日常哲思。

飞蚁共舞其实是一场盛大的“婚礼”?看似讨厌的乌鸦其实聪明可爱又有同情心?人类有语言,蜜蜂有舞蹈,鸟儿会唱歌,那么植物和细菌如何沟通?……纷繁的生命形态,多彩的自然语言,作者从生物学家的角度带你踏上一次有趣又有料的自然科普之旅。

4.一本富含深意的散文集,带领我们探究生命本质,与万物和谐共生。

在作者笔下,每一种生物都在生命长河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并在地球家园的创建过程中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她呼吁人类在与不同生物的邂逅中,放下心中的戒备,与万物平等对话,和谐共生。

5.清新治愈的文字,生动可爱的木刻风彩色插图,直观呈现自然万象,带你身临其境走进一段文艺又清凉的夏日时光。



编辑推荐

一间木屋,坐落在乡间,外表是有点锈蚀的铁红色,内饰是淡雅的白色,天花板有些低矮,但窗户采光都很棒,阳台有可坐可卧的大床和软软的沙发……

炎炎夏日,在这样一间古老的北欧风木屋里避暑,是一种什么感觉?

如果还能跟野蜂、松鼠、狐狸、獾不期而遇,旁观它们在各自的地盘安营扎寨又互不打扰,会是怎样的体验?

每年6至8月,是瑞典最令人期待的季节,短暂而美好的夏天,平均气温20°C到25°C,温暖舒适。向往自然的瑞典人对木屋有着很深的情结,超过50%的人都拥有自己的木屋!

夏季尼娜·伯顿都会到木屋避暑,本书讲述了她在那里避暑度夏的时光以及她发现的小屋周围世界的奇妙故事。

屋顶变成了松鼠窝,松鼠妈妈在外出觅食时会到厨房窥视一番;木工棚的地板下是狐狸一家四口出入的狐狸洞,它们在那里交配、产下幼崽、育儿,露天库房变成幼崽们的游戏室;獾看起来远离人群,但是它们羞怯又大胆,独立又爱玩;蚯蚓的大脑不仅能预警和避开危险,还能感知土壤和地面而准确找到食物……平静的屋子里,是生命和交流不止。作者所有感官都被调动起来,渐渐听懂了它们的语言,发现它们的创造力。

所有这些为波顿打开一个新世界,在追溯物种起源中探寻生命本质,思考人与自然如何和谐共生。


《夏日木屋札记》电子书免费下载

pdf下载 txt下载 epub下载 mobi下载 azw3下载

前言

序言:到大自然中去

在我们周围,活跃着各种地球生命,有的来去无影,有的繁衍不息,有的相互敌对,有的和睦友爱。小时候,为了向世人宣告我的存在,我天真地写下自己的名字、地址,还编造了“世界”的大小参数,构建出属于自己的城堡,在此称王。渐渐地,我疑惑地发现,其他人也把自己看作世界的焦点。不仅如此,人类好像并不是世界唯一的主角——同为主角的,还有大自然里的万千生灵。

那什么是自然呢?有人说,自然指的是外部环境,或是人与生俱来的内在特质;但与此同时,“自然”(nature)在英文中形似“出生”(nativity),所以它似乎也与无限的新生存在某种联系。简单来说,大自然里有数不尽的生命,在这里,每个生命都是世界的焦点,都闪烁着自有的光芒,按照自己的节奏,循着自己的思路而活动,尽可能地汲取着大自然的一切。

上高中时,我主修文科,但同时选修了生物。正是在那时,我了解到博物学家卡尔·林奈( Carl Linnaeus)和达尔文(Darwin)将人类归为动物的一种,这才明白人类归属于自然。

后来上大学时,我兼修了文学和哲学,并确信这两个专业的组合能指引我探索生命的奥秘。但文学主要关注的是现实个人,而哲学聚焦的是抽象问题。所以那时,我真想回到过去,去会会那些对大自然发问的古希腊哲学家。著名哲学家德谟克利特( Democritus)研究的是原子和恒星;泰勒斯( Thales)则通晓水文;阿那克西曼德( Anaximander)通过研究化石,推测人类是鱼类的远亲;而赫拉克利特(Heraclitus)则发现世间万物都像河流一样千变万化。

继他们之后,亚里士多德( Aristotle)则将热情投注于生命的方方面面,从物理、气象到语言、诗歌,无所不包。其兴趣点可以用两个希腊词来概括: bio(生命)和 logos(措辞或辩理);而且这两个词都能和其他词任意搭配,比如,bio和 logos可以组合成单词 biology(生物学)。但是亚里士多德并不甘于纯理论研究,后来他在莱斯沃斯岛隐居了一年,以便对自然展开更具体深入的探索。在他的学生提奥弗拉斯特( Theophrastus)关注植物与环境的关系时,亚里士多德已投身于动物的研究,细致地绘制动物的身体结构和发育过程。最终,亚里士多德开创了动物学学科——直到今天,其观点在动物学的很多领域仍然适用。

最初,亚里士多德研究的是我们最熟悉的动物——人类。但他很快发现人类并不比其他物种更高贵,所以又将目光转向了其他物种,如鸣禽和鸽子,乌鸦和啄木鸟,蚂蚁和蜜蜂,头足类动物和鲸鱼,狐狸和其他四足动物。他记录蝉的生命周期,观察蛇类相互缠绕的交配过程;还解剖生物的受精卵,发现生命早在胚胎时期就已拥有眼睛、血管和跳动的心脏。在深入了解遗传问题的过程中,亚里士多德大胆猜测遗传的发生取决于某种物质,他把其称为“相”(eidos),并把这个概念类比为单词中字母的顺序。如此一来,他离遗传性 DNA概念的解释又近了一步。

是什么在背后驱动着这些生命形式?亚里士多德认为,每个生命体内都蕴有一种元气,这种元气能激活体内物质,指引各种养分到达身体的各个部位。在他看来,大自然似乎有一种独特的能力,能创造出日渐复杂的生命体;因为它们都必须适应生存环境,所以环境是最大的决定因素。就好比在一个家庭里——成员之间可能会起争执,但也有齐心协力的时候;就像太阳、月亮和星星一样,每个家庭成员都各自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总而言之,就像一幢房子有了四壁一样,生命由此有了特定的活动圈子,有了平衡机制。事实上,今天人们熟知的“生态”( ecology)一词正是从希腊语中的“房子”(oikos)一词演变而来。

虽然我是在城市里出生长大的,但是我对大自然并不陌生。我们家从未拥有过属于自己的避暑小屋,但每逢暑假,母亲都会为我们租上一栋乡间小屋,住上一段。即便后来姐姐嫁到了国外,我们仍旧保留了这个习惯。为了缓解思乡之苦,姐姐每年夏天都会回到瑞典,租借乡村避暑别墅,在姐夫的假期到来之前,我和姐姐还有她的孩子们会共享这些房屋。

与此同时,我相继和不同乡间的同居伙伴共度了三十年。受他们的影响,我的兴趣出现了分化:作为一名作家,我深知如何运用文字拓展世界;而作为一名生物学家,我知晓自然界存在的各种联系。有的动物学家,比如杜立德博士(Doctor Dolittle),他赢得了动物们的信任,甚至能去抚摸一只经常出没在他家门廊上的松鸡。而我,大部分时间都在生物学图书馆里畅游,了解各种野生动物。

换句话说,以往我只是偶尔到访大自然;直到母亲去世,我们把她的庄园改造成了避暑小屋后,我才对自然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这份遗产是有生命的,它在不同方面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一些新的意义。对我姐姐来说,这处庄园成为她和儿孙们一起度假的完美居所;而对我来说,这里是隐居创作的不二之选,毕竟自然和生活就是我的创作素材。

小屋坐落在一大片生机勃勃的平地上,在南面成片的松树和橡树中间,隐约可见一座长满青苔的小山丘;西面有一条穿过蓝莓灌木丛的秘密小路;北面则与一些公共用地陡然相接,水声潺潺。四周并没有明确的分界线,所以一切既私密,又开放。

这处庄园本身可能看起来很大,相比之下,小屋就显得很小。这是一个单间,是很早之前的主人心血来潮按照传统避暑小屋的样式建成的。阳台上的玻璃换成了墙壁,以容纳两张双层床,然后又扩建了一间厨房和一间浴室。后来,受到地形限制,就没有进行更多的扩建。

好在庄园的每个角落都有一个小的附属建筑。其中一间以前用作厕所,现在被改成了工具房;另一间是木工棚,旁边还有一个露天仓库;在第三个角落有一间小茅屋被用作游戏室;而第四个角落是一个简易工棚,后来成了我的秘密创作之地。

这样的房产自然会存在这样那样的缺陷,何况它还不在保险免责范围内。所以就连请来的木匠都嘀咕说,还是再建一座新的吧。他这样说真令人扫兴,难道他看不出这间小屋独特的田园风味吗?

不管怎样,小屋显然还有很多地方需要修缮。我很高兴能有机会和木匠打交道,因为在写书时我感觉自己也是在一砖一瓦地建造楼房。到手的工程图总是新的,我必须自己慢慢摸索,要找出各种不同材料之间的正确配比可不容易。因此,我每天都埋头在办公桌前与这些技术问题死磕。

在全身心投入到生活和自然之前,我还有几件事情要做。其一是研究河流是如何滋养自然和孕育文化的,其二是研究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是如何将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结合起来的。鹿特丹文学家伊拉斯谟( Erasmus)为散文这一体裁注入了新的活力,他是我的榜样。让我狂热追随的还有伟大的百科全书式学者康拉德·格斯纳( Conrad Gessner)。他和亚里士多德一样,研究范围也涉及动物学和语言学等众多学科。他的作品涵盖了对成千上万种植物的描述和对众多作家及其作品的评价;在自然界各物种之间奇妙关系的启发下,他还专门研究了上百种语言之间的联系。

我一直对格斯纳百科全书式的研究理念深表认同,这种研究赋予了自然界中大大小小的角色同等的重要性;因为没有主次之分,他的研究可以从不同角度呈现世界。对我来说,格斯纳的观点在万物中得到了呼应。在那本《文艺复兴》( Renaissance)中,我虽然只用了寥寥几章来介绍格斯纳,但我很欣赏他把生物和语言、植物和文学结合起来的研究方法。

格斯纳的著作多达七十部,只可惜我的写作角太小,无法完全容纳这些书籍;而小屋周围的生物种类也可能没那么丰富。在这样的条件下,我还能读懂它们之间的对话吗?人类文字记载是我以往了解地球生命的主要渠道。那些在我周围或飞或爬、或攀或游的生物必然有它们各自适应于大自然的语言。它们可能像根一样试探性地向前冒险,也可能是脚踏实地的,又或是轻盈而有翅膀的。那么我该如何穿越时空,去发现那些早在文字出现以前就已有了自己语言的古老生物呢?差异常常会在不同的物种间竖起一堵堵高墙。

然而对于这类问题,生命往往自会给出答案。

——选自《夏日木屋札记:一场跨越物种的生命对话》,(瑞典)妮娜·波顿 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3年6月


目录

*辑一 小屋秘密初探

蓝色的屋顶 3

初遇松鼠 7

鸣声四起 14

与松鼠、蓝山雀为邻 24

鸟儿的迁徙 30

鸟儿的歌声 41

晚餐时的不速之客 49

*辑二 门外翅声不停

忙碌的昆虫 55

被遗弃的蜂巢 60

熊蜂与红梅森蜂 66

蜂巢、蜂蜜——合作的结晶 76

蜜蜂的语言 83

相似的世界观 93

门外翅声不停 98

*辑三 墙上的蚂蚁军团

蜜蜂的远亲 105

蚂蚁与信息素云 109

孤岛邂逅蚂蚁 115

蚂蚁的“婚飞” 121

蚂蚁与人类 127

墙上的蚂蚁军团 135

蚂蚁驱逐行动 141

*辑四 海景阳台

水与生命 149

大海的声音 155

聪明的海洋生物 161

生命的起源 166

沙丁鱼与鲱鱼 172

共同的生命旅程 179

大洪水就要来了 184

*辑五 荒野的力量

与狼一般的狐狸四目相对 191

雪地上的串串足迹 200

狐狸的生存智慧 204

被驯服的过程 211

狐狸耐心养育幼崽 215

喜欢独处、胆小又勇敢的獾 220

*辑六 守护树

植物给予种子父母般的关怀 233

豌豆实验揭开的生命奥秘 240

植物会繁衍交流,也会听歌睡觉 250

蚯蚓对土壤振动的感知 263

不同气味背后的情感连接 267

细菌创造的新世界 275

不同物种的无声联结 285


短评

毛姆说: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我的理解,读书是借鉴别人的人生经验,丰富自己的生命。 它会在你遇到困惑时,用最有效的形式给你提供思路和方法。 所以说,养成阅读的习惯,等于为自己筑起一座小型的避难所。

2023-09-04 19:25:18

自然文学适合读出声来

2023-08-30 09:58:41

趁着JD搞活动,入手了一直想要购买的《夏日木屋扎记》。书籍的装帧设计非常棒!很走心,是我个人喜欢的风格。物流送货速度很快哦。下次有需要送朋友的话,还会购买的。

2023-07-27 22:56:59

产品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