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你喜欢
艺术与物性

艺术与物性

书籍作者:巫鸿 ISBN:9787547931004
书籍语言:简体中文 连载状态:全集
电子书格式:pdf,txt,epub,mobi,azw3 下载次数:8316
创建日期:2024-04-04 发布日期:2024-04-04
运行环境:PC/Windows/Linux/Mac/IOS/iPhone/iPad/Kindle/Android/安卓/平板
下载地址
内容简介

本书是著名美术史家、艺评家、策展人巫鸿主持编著的“中国材质艺术”丛书第一辑。该丛书通过专题分析的方式,针对中国艺术中的各种材质,展示不同材料的开发和使用在中国美术史中的重要性,探索这些材料所承载的历史、文化、宗教、政治、性别和思想上的含义。


本辑涵盖了中国美术史的全过程,从史前时代到当代艺术,分别聚焦于史前玉器和特殊陶器、中古时期以不同材质制作的造像、物质文化与视觉文化中对玻璃的使用、瓷的材质性和清代皇家的瓷器制作,以及当代中国艺术中的“材质艺术”潮流。由此开启一个从“材质”角度研讨中国艺术的小型系列。


作者简介

巫鸿,著名美术史家、艺评家、策展人,美国国家文理学院终身院士。现任芝加哥大学美术史系和东亚语言文化系讲座教授、东亚艺术研究中心主任。主要著作有 《武梁祠:中国古代画像艺术的思想性》《中国古代美术和建筑中的“纪念碑性”》《重屏:中国绘面的媒介和表现》《黄泉下的美术:宏观中国古代墓葬》《废墟的故事:中国美术和视觉文化中的“在场”与“缺席”》《“空间”的美术史》《中国绘面中的“女性空间”》《空间的敦煌:走进莫高窟》《中国绘画 : 远古至唐》等。

林伟正,芝加哥大学艺术史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佛教美术、墓葬美术、中国建筑史等。《亚洲艺术档案》(Archives of Asian Art)杂志特邀审稿人。著有《建筑灵山:中国五台山的佛教建筑》等。

刘礼红。密西根大学艺术史系莎莉??迈克尔逊??戴维森(Sally Michelson Davidson)中国文化与艺术讲席教授暨艺术史系助理教授,纽约大学艺术史博士。研究领域包括中国艺术史(以明清书画为主)、早期现代中国与欧洲艺术与物质文化交流、丝绸之路艺术、艺术史与科技史的互动、艺术史学理论。

黄爱伦,美国加州帕萨迪那艺术中心设计学院副教授,耶鲁大学获得学士学位,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获得博士学位。研究领域包括艺术、科学和材料之间的关系,重点关注中国的设计和物质文化领域。


编辑推荐

从史前到当代,涵盖中国美术史的全过程

从物质到精神,承载艺术表现中的关键作用

纵观古今,深入理解中国艺术的文化基因与特性


《艺术与物性》电子书免费下载

pdf下载 txt下载 epub下载 mobi下载 azw3下载

前言

中国材质艺术??艺术与物性

前言

巫鸿

欣赏和研究艺术品的角度有多种。一个习用的角度是“图像”,其基础定义是人类创造的视觉再现。许多重要的艺术史研究方法,如图像志、图像学、符号学分析等都是从这个角度出发的,其成果也被历史学、文化研究、文学研究等领域吸收,产生了超出艺术史的深远影响。另一个角度是“物件”,即人类制造的器物,包括常规意义上的所有艺术品。从这个角度看,每件艺术品都是特定的物质构成,那些承载图像的物件亦获得了“媒材”的意义。受到人类学理论的启发,近年流行的一种艺术史研究将视点从“图像”转移到“物件”上去,不但研究其制作、构成、功能而且追究其流通、变异、毁坏以及变化中的意义,也就是“物之生命”。

本丛书中的各缉意在引进第三个研究和理解艺术品的角度,即从其材料或质料出发,也就是本辑标题中的“物性”。“物性”这个概念常被定义为客观物质固有的性质和特征,但就如本辑中首篇文章提出的,对于非实用性的纪念碑建筑和更大量的艺术品来说,它们的首要目的是承载纪念性和象征意义、满足人们的精神和审美需要,其价值体现在精神层面而非物质层面上。用以制作这些特殊物品和建筑物的材料也不仅仅在于其物质性能,而往往由于它们可以引起特殊的感知和感悟,以满足对美的追求和其他种类的精神需要。即使是以通常材料制作的艺术品和建筑物,也会通过材料的对比和配合,引出精神层面上的意义。本辑所说的“物性”因此包含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一是用以制作艺术品和建筑物的物质材料(material);二是材料在意识形态和审美层次上的“质量”(quality) 。“材质”一词综合了这两个方面,同时指涉着艺术品的“材”和“质”。


目录

001 前言

005 巫鸿 I“材质”与中国艺术的起源

033 林伟正 Ⅱ 万佛:中国中古佛像材质的思考

075 刘礼红 III玻璃之灵晕:兼论容器的物质氛围

131 黄爱伦 IV 转化的艺术:清代瓷器中窑变釉的再造

173 巫鸿 V当代中国艺术中的“材质艺术”

225 图版目录


产品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