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你喜欢
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史

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史

书籍作者:陈晓明 ISBN:9787301329030
书籍语言:简体中文 连载状态:全集
电子书格式:pdf,txt,epub,mobi,azw3 下载次数:5440
创建日期:2023-03-28 发布日期:2023-03-28
运行环境:PC/Windows/Linux/Mac/IOS/iPhone/iPad/Kindle/Android/安卓/平板
内容简介
中国现代的文化转型或许本来也可以像西方现代的文化展开一样,有一个浪漫主义文化运动伴随始终,但在中国,转型中的现代文化一直受社会现实的紧急需要支配,社会现实并未给它以少许喘息的余地,结果是,这样一项本来是浪漫主义的文化运动,却变成了一项大张旗鼓的现实主义运动。
本书把现实主义的理论批评作为一条主线,揭示出它建构与运动、激进与转折、变异与多元的整个过程,来审视中国当代文学批评走过的艰难道路。 因为现实主义之故,中国的文学批评严格地限制自身,只能在现实主义给定的界线里舞蹈;也因为现实主义之故,中国文学批评被深深印上自己的历史印记。 所有现实的渴求、重负、挣脱,都与此有关,文学批评与文学创作,仿佛是为现实承担和赎罪。 如此之文学批评史,就不只是政治的肯定与否定可以简单论定的,它激烈而悲怆,粗陋且复杂,直接却多变。
作者简介
陈晓明,男,1959年2月生,福建人。1990年获文学博士学位。曾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工作十多年,2003起在北京大学中文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当代先锋派文学和后现代文学理论等。出版有《无边的挑战》《不死的纯文学》《德里达的底线》《众妙之门》等著作,发表论文评论300多篇。曾获首届“华语传媒文学大将”年度评论家将项,2007年获鲁迅文学奖理论评论奖等奖项。担任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等职。
目录
目录

绪论曲折与激变的道路
——20世纪中国文学理论与批评的历史变异


第一章现实主义文学批评范式的确立

一现代批评传统的继承与改变:冯雪峰、茅盾

二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中国化:周扬

三现实主义的异端:胡风的理论批评及其被批判

四《文艺报》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文艺批判运动

第二章现实主义文学批评的内在建构

一现实主义广阔道路与开放的可能性

二围绕赵树理方向的文学批评

三围绕《创业史》《红旗谱》《青春之歌》的文学批评活动

四关于革命历史叙事、民族形式的探讨

第三章现实主义的学理化与政治化

一关于“人性论”的论争

二关于美学大讨论

三关于典型性与形象思维

四姚文元代表的政治激进化批评

第四章诗化的政治与政治的诗化

一共和国抒情诗的塑造:关于贺敬之诗歌的评论

二诗的现实与激情:关于郭小川诗歌的评论

三诗的情感与形式:关于闻捷、李瑛诗歌的评论

四诗的格律问题的讨论:诗的民族性与世界性

第五章恢复的现实主义文学批评

一“拨乱反正”的批评家:冯牧、陈荒煤、张光年、周扬

二“保卫马克思”阵营:林默涵、郑伯农、程代熙、陆梅林

三现实主义的坚守:朱寨、张炯、曾镇南、顾骧、刘锡诚、蔡葵

四当代文学学科的建制:北大与多所高校的当代文学学科


第六章现实主义文学批评的深化

一新的美学原则:1980年代美学热与学理重建

二新现实主义的理论建设:钱中文、童庆炳

三新现实主义的批评:雷达、何西来等

四《当代文艺思潮》《当代文艺探索》等批评刊物

第七章批评的个性化与审美的能动性

一审美的反思:变革中崛起的新一代

二开创新的文学观念:现实主义再出发

三未完成的现代主义批评

第八章新的美学原则与诗歌批评的更新

一体现“新的美学原则”的新诗潮批评

二兼重历史意识和实验精神的“先锋诗歌”批评

三学院派诗歌批评与诗人批评

四1990年代以来的诗歌论争:叙事性、知识分子和民间写作

第九章多元文化语境中的文学批评

一“重写文学史”与“人文精神讨论”

二后现代主义理论的引介和批评

三1980年代后期以来的先锋派文学批评

四1990年代以来的文学批评格局

第十章女性批评

一参照系:1950—1970年代

二“女性文学”与“女性文学批评”

三“女性文学批评”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四“女性文学热”及其后

第十一章当代台港文学批评历程

一台湾文学批评:从光复到1950年代

二现代主义文学时期的批评

三乡土文学运动中的文学批评及其流变

四台湾文学批评的多重脉络

五1950—1970年代的香港文学批评

六从文学香港到香港文学
——1980年代以来的香港文学批评

第十二章美国的中国当代文学批评

一重写中国现代文学史:夏志清、李欧梵

二重新想象中国的方法:王德威

三张隆溪、奚密、张英进、刘剑梅

四刘禾、张旭东、唐小兵、刘康、王斑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