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作者:林颖 | ISBN:9787510082078 |
书籍语言:简体中文 | 连载状态:全集 |
电子书格式:pdf,txt,epub,mobi,azw3 | 下载次数:9017 |
创建日期:2021-02-14 | 发布日期:2021-02-14 |
运行环境:PC/Windows/Linux/Mac/IOS/iPhone/iPad/Kindle/Android/安卓/平板 |
“中国地理百科”丛书创新地把中国全境按山川形胜划分出数百个地理单元,并力求融“百科全书词典”的简洁准确,与“有图通俗读物”的生动有趣为一体,通过大量图片和词条之间的互相诠释,充分展示每一地理单元。《粤东岭谷》即以中国岭南“客家之都”——广东梅州为中心,辐射至河源、揭阳、汕尾的区域,向读者展示了粤东北一带由莲花山、凤凰山和罗浮山等一系列山地所构成的自然地貌,并呈现了受其所限而衍生发育出来的地垒状山块、断陷谷地、串珠状沿河谷地和众多夹杂其中、面积较小的中低山丘陵地貌。同时,书中还有针对“山地性”生物群落和自然保护区,以及当地人因地制宜、利用山区丰富的矿石和林木资源发展出来的山地经济的介绍。梅州作为历史上客家民系繁衍、聚居及最终形成地,是全世界客家华侨祖籍地及精神家园,有关这里的客家民族迁徙历史、宗族观念、代表性建筑、特色菜肴、传统祭祀仪式及中原遗留风俗在书中都有着精彩的呈现。
·中国首套规模达到数百分册的地理科普丛书,范围无缝覆盖中国全境。打破传统认识上的行政区划的界线,本分册是依据粤东平行山谷地貌和客家文化特征进行区域范围划分的。
·介绍南亚热带与中亚热带过渡区对古老珍稀植被的保育状况。
·展示当地人因地制宜、靠山吃山的经典山地经济模式。
·多方面呈现客家历史文化:围龙屋、客家宗祠、侨乡古镇、半山客、酿豆腐及腌面等客家菜肴……
·形式新颖,文字精简而通俗,图片真实而精彩,这两者的交互使科普阅读变得生动有趣。
“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中科院地学部多位院士担任顾问,中国首套图文并茂,系统地介绍自然、经济、文化、历史等多方面知识的地理百科全书。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是人—地关系的中国式表述。基于这一认知,中国地理百科丛书尝试以地理学为基础,融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于一体,对中国广袤无垠的天地之间之人与环境相互作用、和谐共处的历史和现状以全方位视野实现一次全面系统、浅显易懂的表述。学术界在相关学科领域的深厚积累,为实现这种尝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本丛书力图将这些成果梳理成篇,并以读者所乐见的形式呈现,借以充实地理科普读物品种,实现知识的“常识化”这一目标。
为强化本丛书作为科普读物的特性,保持每一地理区域的相对完整和内在联系,本丛书根据中国的山川形胜,划出数百个地理单元(例如“成都平原”“河西走廊”“南海诸岛”“三江平原”等),各地理单元全部拼合衔接,即覆盖中国全境。以这些独立地理单元为单位,将其内容集结成册,即是本丛书的构成主体。除此之外,为了更全面、更立体地展示中国地理的全貌,在上述地理单元分册的基础上,又衍生出另外两种类型的分册:其一以同类型地理事物为集结对象,如《绿洲》《岩溶地貌》《丹霞地貌》等;其二以宏大地理事物为叙述对象,如《长江》《长城》《北纬30度》等。以上三种类型的图书共同构成了本丛书的全部内容,读者可依据自己的兴趣所在以及视野幅宽,自由选读其中部分分册或者丛书全部。
本丛书的每一分册,均以某一特定地理单元或地理事物所在的“一方水土”的地质、地貌、气候、资源、多样性物种等,以及在此间展开的人类活动——经济、历史、文化等多元内容为叙述的核心。为方便不同年龄、不同知识背景的读者系统而有效地获取信息,各分册的内容不做严格、细致的分类,而只依词条间的相关程度大致集结,简单分编,使整体内容得以保持有机联系,直观呈现。因此,通常情况下,每分册由4部分内容组成:第一部分为自然地理,涉及地质、地貌、土壤、水文、气候、物种、生态等相关的内容;第二部分为经济地理,容纳与生产力、生产方式和物产等相关的内容;第三部分为历史地理,主要为与人类活动历史相关的内容;第四部分为文化地理,收录民俗、宗教、文娱活动等与区域文化相关的内容。
本丛书不是学术著作,也非传统意义上的工具书,但为了容纳尽量多的知识,本丛书的编纂仍采用了类似工具书的体例,并力图将其打造成为兼具通俗读物之生动有趣与知识词典之简洁准确的科普读本——各分册所涉及的广阔知识面被浓缩为一个个具体的知识点,纷繁的信息被梳理为明晰的词条,并配以大量的视觉元素(照片、示意图、图表等)。这样一来,各分册内容合则为一个相对完整的知识系统,分则为一个个简明、有趣的知识点(词条),这种局部独立、图文交互的体例,可支持不同程度的随机或跳跃式阅读,给予读者最大程度的阅读自由。
总而言之,本丛书希望通过对“一方水土”的有效展示,让读者对自身所栖居的区域地理和人类活动及其相互作用有更全面而深入的了解。读者倘能因此而见微知著,提升对地理科学的兴趣和认知,进而加深对人与环境关系的理解,则更是编者所乐见的。
受限于图书的篇幅与体量,也基于简明、方便阅读等考虑,以下诸项敬请读者留意:
1. 本着求“精”而不求“全”的原则,本丛书以决定性、典型性、特殊性为词条收录标准,以概括分册涉及的知识精华为主旨。
2. 词条(包括民族、风俗等在内)释文秉持“述而不作”的客观态度。
3. 本丛书以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提供的1∶100万矢量地形要素数据(DLG)为基础绘制相关示意图,并依据丛书内容的需要进行标示、标注等处理,或因应实际需要进行缩放使用。相关示意图均不作为权属争议依据。
4. 本丛书所涉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市(地区、自治州、盟)、县(区、市、自治县、旗、自治旗)等行政区划的标准名称,均统一标注于各分册的“区域地貌示意图”中。此外,非特殊情况,正文中不再以具体行政区划单位的全称表述(如“北京市朝阳区”,正文中简称为“北京朝阳”)。
5.历史文献资料中的专有名词及计量单位等,本丛书均直接引用。
这套陆续出版的科普丛书得到不同学科领域的多位专家、学者的悉心指导与大力支持,更多的专家、学者参与到丛书的编、撰、审诸环节中,大量摄影师及绘图工作者承担了丛书图片的拍摄和绘制工作,众多学术单位为丛书提供了资料及数据支持,共同为丛书的顺利出版做出了切实的贡献,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囿于水平之限,丛书中挂一漏万的情况在所难免,亟待读者的批评与指正,并欢迎读者提供建议、线索或来稿。
中国地理百科丛书编委会
前言
区域地貌示意图 1
岭东山地 2
一 自然地理
南岭山地亚区 9 / 粤东低山丘陵区 9 / 罗浮山—项山甑山地东北段 11 / 七目嶂山地 11 /
梅蕉平山地 12 / 铁山嶂山地 12 / 梅江谷地 13 / 梅县盆地 13 / 粤东变质岩构造带 14 /
梅县山字型构造 15 / 莲花山断裂带 16 / 粤东岩浆裂陷带 16 / 莲花山脉 17 / 凤凰山脉 18 /
阴那山 18 / 梅江水系 19 / 松源河 19 / 程江 22 / 南亚热带—中亚热带气候 22 /
多雨区·雨影区 22 / 红壤·赤红壤 23 / 黄沙嶂 24 / 明山嶂 25 / 笠麻顶 25 / 王寿山 25 /
九龙嶂 26 / 龙牙岩 27 / 松口盆地 27 / 隆文河 28 / 阳天嶂 28 / 狮子岩 29 / 和山岩 29 /
兴宁盆地 30 / 宁江 30 / 渡田河 31 / 罗岗河 31 / 汤湖温泉 32 / 西岩山 32 / 鸡髻山 33 /
帽山 33 / 双髻峰 34 / 湖寮盆地 34 / 汀江下游 35 / 梅潭河(大埔段) 36 / 银溪 36 /
铜鼓嶂 37 / 释迦岽 37 / 鸿图嶂 38 / 韩山 38 / 龙鲸河峡谷 38 / 龙归瀑布 39 / 揭岭飞泉 40 /
北河 40 / 产溪河 40 / 大胜溪 41 / 汤坑温泉 41 / 大北山区 42 / 河婆盆地 42 /
金和—棉湖平原区 42 / 黄满磜瀑布群 43 / 上龙潭瀑布 44 / 榕江南河中上游 44 / 横江河 44 /
五经富温泉 45 / 乌凸山 45 / 火山嶂 46 / 观天嶂 46 / 黄布寨瀑布 47 / 旱崆地下河 47 /
螺河中上游 47 / 上护温泉 49 / 玳瑁山 49 / 石马髻 49 / 天堂岽 50 / 洋塘山 50 /
长布盆地 51 / 水寨平原 51 / 五华河谷 52 / 琴江(五华段) 52 / 五华河 53 / 蕉州河 53 /
汤湖热矿泥 54 / 益塘水库 54 / 野猪嶂 55 / 金石嶂 55 / 大帽山 55 / 霍山 59 /
东江(龙川段) 59 / 青山湖 60 / 九龙湾 61 / 梅子坑泉水 61 / 铁场河·鹤市河 61 /风吹蝴蝶 62 / 五花嶂 62 / 合水—大坝低山区 63 / 李田岩 64 / 浰江 64 / 鱼潭江 65 /
热水温泉 65 / 铁山嶂 65 / 五指石 66 / 南台山 67 / 凤石谷 67 / 仁差盆地 68 / 长田盆地 68 /
差干河 69 / 柚树河 69 / 热柘温泉 72 / 金山笔 72 / 大峰嶂 73 / 天马屻 73 / 斋岩 74 /
旱坑峡谷 74 / 广福河谷地 75 / 蕉岭谷地 75 / 高思河谷地 76 / 石窟河蕉岭段 77 /
南磜河 77 / 七目嶂自然保护区 81 / 黄石坳自然保护区 81 / 枫树坝自然保护区 82 /
龙文—黄田自然保护区 82 / 皇佑笔自然保护区 83 / 铁山渡田河自然保护区 84 /
长潭自然保护区 84 / 丰溪自然保护区 85 / 阴那山自然保护区 86 / 大北山森林公园 87 /
翠山竹海 87 / 南万红锥林 87 / 鸡公山桫椤群落 90 / 蓝果树 90 / 秀丽锥 91 / 任豆 91 /
伞花木 91 / 白桂木 92 / 伯乐树 92 / 三尖杉 93 / 山乌桕 93 / 半枫荷 93 / 野茶树 94 /
大头茶 94 / 苏铁蕨 95 / 星毛冠盖藤 96 / 广金钱草 96 / 溪黄草 97 / 陆河花鳗鲡保护区 97 /
云豹 98 / 熊猴 98 / 苏门羚 99 / 大灵猫 99 / 水鹿 100 / 黄腹角雉 100 / 白颈长尾雉 101 /
白鹇 101 / 鸳鸯 102 / 虎纹蛙 103 / 唐鱼种群 103
二 经济地理
原始农业 107 / 陶瓷业 107 / 兴宁土布业 108 / “食山自足” 109 / 公堂田 109 / 山坑田 109 /
坪山千亩梯田 112 / 棉湖打铁街 113 / 水车窑 113 / “石匠之乡” 114 / “水客” 114 /
竹木贸易 115 / 长布清明圩 116 / “无兴不成市” 116 / 梅县机场 117 / 松源明清古桥群 117 /
霞岚钒钛磁铁矿 118 / 白石嶂钼矿 118 / 玉水硫铜矿 119 / 兴梅煤田 119 / 揭西稀土矿 119 /
合水水库 120 / 竹编 120 / 高陂陶瓷 120 / 黄蜂窝茶山 121 / 清凉山茶 122 / 大埔苦丁茶 122 /
油茶 122 / 双华板栗 123 / 梅州金柚 123 / 平远脐橙 124 / 五华禾梨 124 / 龙田龙眼 125 /
华城细核荔枝 125 / 陆河青梅 125 / 上护菠萝 126 / 上坪金柑 126 / 和平猕猴桃 126 /
和平白果 127 / 四都柿饼 127 / 梅菜干 127 / 白渡牛肉干 128 / 兴宁蓼花 128 /
松源麦芽糖 128 / 长乐烧酒 129
三 历史地理
越人 133 / 畲民 133 / “和辑百越” 134 / 客民北徙而来 134 / 聚族而居 135 / 龙川置县 136 /
“流人营” 136 / “八千子弟走勤王” 137 / “起于嘉应,灭于嘉应” 137 / 三河坝战役 138 /梅绢食邑 138 / 梅州 139 / 兴宁 139 / 坑子里遗址 140 / 子顶山商周遗址 141 /
屋背岭遗址 141 / 长乐台遗址 141 / 三河坝古城遗址 142 / 新圩编钟 142 / 兴宁潮州会馆 144 /丘逢甲故居 144 / 建桥围 145 / 松口古镇 146 / 茶阳古镇 147 / 仁居古镇 147 / 侨乡村 148 /茶山古村落 148 / 兴井古村落 149
四 文化地理
半山客 153 / 客家妇女 153 / 凤坪畲村 154 / 客家宗祠 155 / 客家围龙屋 156 / 南华又庐 156 /花萼楼 157 / 善述围 158 / 棉湖郭氏大楼 158 / 草鞋·木屐 159 / 客家头帕 162 /粤东客家菜 162 / 客家酿豆腐 163 / 梅州腌面 163 / 田心鱼生 163 / 陆河坑螺 164 /客家擂茶 164 / 客家粄 165 / 仙人粄 165 / 圆坟 166 / “转外家” 166 / 崇文尚武 167 /保密“胞衣” 168 / 祖先崇拜 168 / 敬祀“伯公” 169 / 灵光寺 169 / 千佛塔 170 /佗城正相塔 170 / 英烈庙 171 / 三山祖庙 171 / 梅州学宫 172 / 长乐学宫 173 / 石旗杆 173 /
风水林 175 / 上灯 176 / 广东汉剧 177 / 汉调音乐 177 / 梅州客家山歌 178 / 蕉岭竹板歌 179 /
天穿节 179 / 山村姐妹节 180 / 太阳生日 180 / 埔寨烧火龙 180 / 埔寨纸花 181 /
五华竹马 181 / 花环龙舞 184 / 平远船灯舞 184 / 程旼 185 / 祝枝山 185 / 罗芳伯 186 /
丁日昌 186 / 黄遵宪 187 / 张弼士 188 / 邹鲁 188 / 叶剑英 189 / 李金发 190 / 李惠堂 190 /
林风眠 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