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你喜欢
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从原理到实践

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从原理到实践

书籍作者:唐人虎 ISBN:9787121433993
书籍语言:简体中文 连载状态:全集
电子书格式:pdf,txt,epub,mobi,azw3 下载次数:6166
创建日期:2023-04-11 发布日期:2023-04-11
运行环境:PC/Windows/Linux/Mac/IOS/iPhone/iPad/Kindle/Android/安卓/平板
下载地址
内容简介

碳排放权交易是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核心政策,未来碳市场的年交易额有望达到万亿元。本书结合2005年以来全球碳市场的实践经验,从原理、碳市场历史、试点实践、全国碳市场制度等角度向读者进行介绍,并从各级政府、重点排放企业、第三方机构等不同相关方的角度提出了参与碳市场的建议,能够帮助零基础的读者全面、系统、深入地认识碳市场。

作者简介

唐人虎博士:北京中创碳投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担任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青年Qian人计划”评审专家、世界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WBCSD)气候变化及能源项目中国首席顾问等职位,是中国最早一批投身低碳事业的开拓者之一。陈志斌:北京中创碳投科技有限公司首席分析师,世界银行、亚洲发展银行专家库成员。参与全国碳市场、地方碳交易市场体系设计、建设和管理项目,并为国内外大型能源工业集团提供碳管理、碳交易、碳金融等领域的咨询服务。

《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从原理到实践》电子书免费下载

pdf下载 txt下载 epub下载 mobi下载 azw3下载

前言

让市场机制成为助力“双碳”目标的重要推手


气候变化是全人类的共同挑战。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在2022年2月发布的《气候变化2022:影响、适应和脆弱性》评估报告指出,人为造成的气候变化正给自然界造成危险而广泛的损害,全球大约有33亿至36亿人生活在气候变化高脆弱环境中。如果平均温度上升超过2℃,陆地生态系统物种的3%~18%将有可能面临高灭绝风险,地球生态系统面临不可逆的毁灭性风险。我国地域辽阔,部分地区(高山、沿海等)属于高脆弱性地区,国民健康、粮食生产、城市基础设施等同样面临气候变化带来的极端气象灾害风险。因此,应对气候变化,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关乎人类前途命运。

作为负责任的大国,我国高度重视应对气候变化工作,以中国理念和实践引领全球气候治理新格局,是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和引领者。自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9月22日向全世界宣布我国“双碳”目标以来,国内政策体系不断完善,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到《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再到《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中央推动碳达峰碳中和力度前所未有,将对现行能源和工业体系进行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系统性变革,并对我国未来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根本性、革命性、长期性影响。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实现“双碳”目标时间更紧、幅度更大、困难更多、任务异常艰巨。不过,“双碳”目标对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在碳排放约束下,各个产业必须由粗放型发展转向精细化高质量发展,传统产业中以低碳为导向率先转型升级的领先企业将得到更好发展机遇和更强市场竞争力,高端制造等新兴产业凭借自身的低碳属性和高技术禀赋,也将迎来新一轮快速发展,这将持续形成绿色低碳发展新动能,促进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实现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

要实现全社会低碳转型,除了采取强制行政措施或通过财税方法影响产业发展外,一个普遍做法是针对实际的碳排放和碳减排进行量化和定价,从而将温室气体排放的负外部性内部化,纠正市场失灵。受碳定价政策的引导,排放企业和投资者通过评估碳价对其成本和收益的影响,能够识别潜在气候风险、减排成本和盈利机会,从而引导其将资金流向低排放和产业和技术创新中去。通过这种方法,政府真正将碳排放变为企业内部决策的重要因素,推动企业积极且持续地进行低碳转型。

为此,在充分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我国自2013年启动了试点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并在2021年启动了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这意味着,我国已经进入“排碳有成本,减排有收益”的时代。随着碳排放权交易制度不断完善,我国碳价不仅对碳市场管控的重点排放企业产生影响,也能帮助金融机构在更广泛的气候投融资中对碳减排的经济效益定价,对各行各业落实“双碳”目标有着深远影响。

国内外碳市场经验表明,碳排放交易体系从一项经济学理论到引导全社会转型的政策工具,其建立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事,需要政府、企业、审核机构、投资机构等各相关方积极参与,共同推动,持续完善。《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从原理到实践》一书,以碳市场的原理为起点,介绍中国碳市场从试点到全国统一市场的演变历程,解剖全国碳市场政策,并分别从地方政府、重点排放企业、第三方核查机构、减排项目业主、投资机构等不同参与方角度,提出建设完善碳市场的中肯意见。希望本书的面世,能够让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和参与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成为推动我国碳市场不断完善、碳金融创新积极开展的推手,最终为实现以市场机制撬动社会资源助力“双碳”目标做出积极贡献。


中信集团原董事长

中信改革发展研究基金会理事长

莫干山研究院名誉院长

孔丹


目录

目录


第 1 章∣ Chapter 1


碳市场建设背景1


1.1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严峻挑战1


1.1.1气候变化的影响和危害1


1.1.2全球合作应对气候变化3


1.2碳排放权交易:以市场机制应对气候变化9


1.2.1碳市场“奖优淘劣”,创新发展路径 9


1.2.2碳市场已成为全球主要减排政策工具10


1.2.3国际碳市场实践13


1.3中国碳市场对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作用20


第 2 章∣ Chapter 2


碳排放权交易体系基本知识及运作方式23


2.1碳排放权交易体系基本原理23


2.1.1基于总量控制交易机制的碳排放权交易体系24


2.1.2基于基线信用机制的减排量交易体系26


2.1.3两种交易体系的关系27


2.2碳排放权交易体系的核心要素28


2.2.1覆盖范围29


2.2.2配额总量30


2.2.3配额分配32


2.2.4排放监测、报送与核查36


2.2.5履约考核41


2.2.6抵消机制42


2.2.7交易机制44


2.2.8市场监管46


2.2.9配套的法律法规体系49


2.3碳排放权交易体系支撑系统51


2.3.1碳配额注册登记系统51


2.3.2碳排放数据报送系统53


2.3.3交易系统和结算系统54


第 3 章∣ Chapter 3


中国碳市场发展现状和制度设计56


3.1清洁发展机制为国内碳排放权交易机制奠定基础57


3.2碳排放权交易试点为全国碳排放权交易提供实践经验58


3.2.1试点建设运行基本情况58


3.2.2自愿减排市场交易情况63


3.2.3试点碳市场减排成效65


3.2.4试点建设经验66


3.3全国碳市场核心要素设计68


3.3.1全国碳排放权交易政策体系69


3.3.2全国碳市场覆盖范围73


3.3.3全国碳市场配额总量的制定81


3.3.4全国碳市场配额分配方法及流程82


3.3.5全国碳市场 MRV 制度92


3.3.6全国碳市场履约制度97


3.3.7全国碳市场抵消机制99


3.3.8全国碳市场交易结算制度100


3.4全国碳市场首年运行情况105


3.5碳普惠机制推动全民积极参与碳市场108


3.6全国碳市场运行面临的挑战112


第 4 章∣ Chapter 4


各级政府参与全国碳市场的步骤和措施116


4.1中央与地方的责任分工116


4.2地方主管部门参与碳市场建设重点任务118


4.2.1建立工作机制118


4.2.2组织排放数据报告与核查120


4.2.3做好重点排放单位名单管理121


4.2.4做好配额年度分配与调整122


4.2.5做好企业履约管理123


4.2.6建立市场监管机制123


4.2.7建立健全评估机制124


4.3落实碳市场保障措施124


4.3.1领导高度重视124


4.3.2加大资金支持125


4.3.3强化能力建设125


4.3.4积极宣传引导126


第 5 章∣ Chapter 5


重点排放单位参与碳排放权交易实操指南128


5.1碳排放管理体系建设128


5.1.1建立专业的组织机构128


5.1.2企业碳排放管理制度132


5.1.3将碳排放下降纳入工作考核136


5.2碳排放 MRV 工作内容138


5.2.1碳排放数据监测管理138


5.2.2企业碳排放报告139


5.2.3完成碳排放第三方核查141


5.3碳排放履约交易管理145


5.3.1履约账户的管理145


5.3.2交易和结算账户的管理146


5.4加强能力建设147


5.4.1不同职位的人员的能力建设内容147


5.4.2能力建设方式148


5.5建设信息化管理工具149


5.5.1信息化管理的优势149


5.5.2信息化系统建设的两大原则150


5.5.3信息化碳管理系统的五大模块151


第 6 章∣ Chapter 6


自愿减排项目实操指南153


6.1项目基础知识153


6.1.1CCER 项目政策体系153


6.1.2试点自愿减排机制介绍155


6.2CCER 项目开发流程160


6.2.1编制项目设计文件175


6.2.2项目审定178


6.2.3项目备案179


6.2.4项目实施与监测180


6.2.5减排量核查与核证180


6.2.6减排量备案签发180


6.3CCER 项目开发周期与成本181


6.3.1项目开发周期181


6.3.2项目开发成本181


第 7 章∣ Chapter 7


第三方核查机构实操指南183


7.1全国碳市场第三方核查机构实操指南183


7.1.1第三方核查机构法律体系和技术标准183


7.1.2第三方核查机构管理办法185


7.1.3第三方核查机构核查程序190


7.2CCER 审定与核证机构实操指南194


7.2.1审定与核证机构备案要求196


7.2.2审定与核证工作要求199


7.2.3CCER 审定与核证工作的基本原则及程序201


第 8 章∣ Chapter 8


碳排放权交易实操指南210


8.1碳排放权交易策略制定的要点210


8.1.1做好碳市场风险管理211


8.1.2制定自身交易策略215


8.2碳资产管理的主要手段216


8.2.1减排量与配额置换216


8.2.2套期保值交易217


8.2.3储备碳减排项目222


8.3碳金融产品开发案例223


8.3.1融资类金融创新223


8.3.2资产管理类创新229


8.3.3多元化投资类创新232


第 9 章∣ Chapter 9


全国碳市场发展展望236


9.1出台法规条例,支撑碳市场建设237


9.1.1明确碳市场的地位和作用237


9.1.2明确开展跨部门联合监管238


9.1.3制定和分配着眼长远的配额总量238


9.1.4提出严格的违规处罚239


9.2完善碳市场基础制度239


9.2.1完善监管制度239


9.2.2增加纳入行业和主体240


9.2.3完善总量设定和配额分配方法241


9.2.4重启 CCER 机制241


9.3让碳期货等衍生品发挥更大作用242


9.4提升碳市场参与度和专业性243


9.5全国碳市场和其他碳市场连接展望244


参考文献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