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你喜欢
第四次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特别报告

第四次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特别报告

书籍作者:《第四次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特别报告》编写委员会 ISBN:9787100220620
书籍语言:简体中文 连载状态:全集
电子书格式:pdf,txt,epub,mobi,azw3 下载次数:9807
创建日期:2024-05-04 发布日期:2024-05-04
运行环境:PC/Windows/Linux/Mac/IOS/iPhone/iPad/Kindle/Android/安卓/平板
下载地址
内容简介
碳市场作为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一种市场手段,对于激励中国相关企业和行业的碳减排、促进低碳和零碳产业的发展、提高中国碳减排各利益相关方意识和能力的提高、帮助中国以较低成本实现既定碳减排目标具有重要作用。
  《第四次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特别报告:国家碳市场评估报告》基于时间脉络,对中国碳市场发展的三个阶段,以卖家身份参加《京都议定书》所建立的清洁发展机制、建立与清洁发展机制并存的国内温室气体自愿减排市场、建立试点和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进行了系统的评估,总结了每个阶段的主要特点、发挥的作用和面临的主要问题。
  中国碳市场的设计充分考虑了中国的具体国情,具有鲜明的中国特点,《第四次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特别报告:国家碳市场评估报告》不但分析了这些特点,更深入阐述了这些特点的深层次原因及其影响。
作者简介

本书由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中国社科院生态文明研究所潘家华研究员,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所周大地研究员指导;清华大学段茂盛研究员担任领衔专家;集合清华大学、武汉大学、广州工业大学、上海能源环境交易所、中国质量认证中心等单位的专家学者、部门从业人员共同完成。

《第四次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特别报告》电子书免费下载

pdf下载 txt下载 epub下载 mobi下载 azw3下载

前言
2018年1月,科学技术部、中国气象局、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会同多部门共同启动了《第四次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的编制工作。四年多来,在专家委员会的精心指导下,在全国近100家单位700余位专家的共同努力下,在编写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的大力支持下,《第四次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正式出版。本次报告全面、系统地评估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相关的科学、技术、经济和社会研究成果,准确、客观地反映了中国2015年以来气候变化领域研究的最新进展。报告的重要结论和成果,将为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科技创新工作部署提供科学依据,并为中国参与全球气候合作与气候治理体系构建提供科学数据支持,意义十分重大。
  本次报告主要从“气候变化科学认识”“气候变化影响、风险与适应”“减缓气候变化”“应对气候变化政策与行动”四个部分对气候变化最新研究进行评估,同时出版了《第四次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特别报告:方法卷》《第四次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特别报告:科学数据集》《第四次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特别报告: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地方典型案例集》等八个特别报告。总体上看,《第四次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的编制工作有如下特点:
  一是创新编制管理模式。本次报告充分借鉴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工作模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编制过程管理制度,推进工作机制创新,成立编写工作领导小组、专家委员会、编写专家组和编写工作办公室,坚持全面系统、深入评估、全球视野、中国特色、关注热点、支撑决策的原则,确保报告的高质量完成,力争评估结果的客观全面。
  二是编制过程科学严谨。为保证评估质量,本次报告在出版前依次经历了内审专家、外审专家、专家委员会和部门评审“四重把关”,报告初稿、零稿、一稿、二稿、终稿“五上五下”,最终提交编写工作领导小组审议通过出版。在各部分作者撰写报告的同时,我们还建立了专家跟踪机制。专家委员会主任徐冠华院士和副主任刘燕华参事负责总体指导;专家委员会成员按照领域分工跟踪指导相关报告的编写;同时还借鉴IPCC评估报告以及学术期刊的审稿过程,开通专门线上系统开展报告审议。
  三是报告成果丰富高质。本次报告充分体现了科学性、战略性、政策性和区域性等特点,积极面向气候变化科学研究的基础性工作、前沿问题以及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紧迫需求,深化了对中国气候变化现状、影响与应对的认知,较为全面、准确、客观、平衡地反映了中国在该领域的最新成果和进展情况。此外,此次评估报告特别报告也是历次《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编写工作中报告数量最多、学科跨度最大、质量要求最高的一次,充分体现出近年来气候变化研究工作不断增长的重要性、复杂性和紧迫性,同时特别报告聚焦各自主题,对国内现有的气候变化研究成果开展了深入的挖掘、梳理和集成,体现了中国在气候变化领域的系统规划部署和深厚科研积累。
  本次报告得出了一系列重要评估结论,对支撑国家应对气候变化重大决策和相关政策、措施制定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一方面,明确中国是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最敏感的区域之一,升温速率高于全球平均。如中国降水时空分布差异大,强降水事件趋多趋强,面临洪涝和干旱双重影响:海平面上升和海洋热浪对沿海地区负面影响显著;增暖对陆地生态系统和农业生产正负效应兼有,中国北方适宜耕作区域有所扩大,但高温和干旱对粮食生产造成损失更为明显;静稳天气加重雾霾频率,暖湿气候与高温热浪增加心脑血管疾病发病与传染病传播;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对重大工程运营产生显著影响,青藏铁路、南水北调、海洋工程等的长期稳定运行应予重视。另一方面,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牵引下,本次评估也为今后应对气候变化方面提供了重要参考。总而言之,无论是实施碳排放强度和总量双控、推进能源系统改革,还是加强气候变化风险防控及适应、产业结构调整,科技创新都是必由之路,更是重要依靠。
  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碳中和目标表面上是温室气体减排,实质是低碳技术实力和国际规则的竞争。当前,中国气候变化研究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形成了以国家层面的科技战略规划为统领,各部门各地区的科技规划、政策和行动方案为支撑的应对气候变化科技政策体系,较好地支撑了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目标实现,但也要看到不足,在研究方法和研究体系、研究深度和研究广度、科学数据的采集和运用,以及研究队伍的建设等方面还有提升空间。面对新形势、新挑战、新问题,我们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和中央重要决策部署上来,进一步加强气候变化研究和评估工作,不断创新体制机制,提高科学化水平,强化成果推广应用,深化国际领域合作,尽科技工作者最大努力更好地为决策者提供全面、准确、客观的气候变化科学支撑。
  本次报告凝聚了编写组各位专家的辛勤劳动以及富有创新和卓有成效的工作,同时也是领导小组和专家委员会各位委员集体智慧的集中体现,在此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也希望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加强报告的宣传推广,提升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使其为中国乃至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提供更加有力的科学支撑。
目录
摘要

第一章 国内碳市场的发展
第一节 碳市场的形成
第二节 国内碳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第三节 本报告的结构安排
参考文献

第二章 清洁发展机制市场
第一节 CDM的基本规则
第二节 我国的CDM合作
第三节 CDM对我国的影响
第四节 CDM发展面临的挑战
参考文献

第三章 自愿减排市场
第一节 国内自愿减排市场的形成
第二节 CCER市场运行情况
第三节 碳普惠市场的发展
第四节 自愿减排市场的影响
第五节 CCER市场发展面临的挑战与完善
参考文献

第四章 试点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第一节 试点碳市场的制度建设
第二节 试点碳市场的运行状况与成效
第三节 试点碳市场的社会经济影响
第四节 试点碳市场面临的挑战
参考文献

第五章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第一节 从试点碳市场到全国碳市场
第二节 全国碳市场的法律基础
第三节 全国碳市场的基本要素
参考文献

第六章 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效果评估方法及与其他相关政策的协调
第一节 ETS效果评估的流程和方法
第二节 ETS与其他碳减排政策的协调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