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作者:乔尔·萨托 | ISBN:9787571335168 |
书籍语言:简体中文 | 连载状态:全集 |
电子书格式:pdf,txt,epub,mobi,azw3 | 下载次数:4039 |
创建日期:2024-04-09 | 发布日期:2024-04-09 |
运行环境:PC/Windows/Linux/Mac/IOS/iPhone/iPad/Kindle/Android/安卓/平板 |
内容简介:
“影像方舟”项目创始于2005年,获联合国推荐,在全世界范围内引起关注。本书作为影像方舟系列的全新力作,精选460余种奇特有趣的新动物,辅以生动形象的文字,适合5岁以上的读者阅读。
书中用绝美肖像照的方式呈现这些物种真实的神态,展现出了这颗星球令人震撼不已的物种多样性和演化之神奇,如形似一泡鸟屎的树蛙,拥有伪装术的蜥蜴,五彩斑斓的魔花螳螂。
这些动物来自全球各处的动物园或水族馆,照片最大程度地还原了动物的生动神态,文字记录了动物的濒危状况和生活习性,每一个动物就像是一个档案,具有特殊记录意义,具备难得一见的真实性、生动性、趣味性。
作者简介:
[美] 乔尔·萨托(JOEL SARTORE)
美国《国家地理》30多年的御用摄影师、作家,美国国家野生动物艺术博物馆朗格斯奖(Rungius Medal)得主,美国《国家地理》2018年度探险家。2005年,他一手创立了国家地理“影像方舟”项目,专注于记录世界各地的濒危物种和地貌景观。已出版的《国家地理珍稀鸟类》《珍稀动物全书》,均被选入“中国科学院优秀科普图书”“2022年全国优秀科普作品”。
除了国家地理项目,乔尔·萨托还为《奥杜邦》《体育画报》《纽约时报》《史密森尼》等众多杂志供稿。
译者简介:
綦敏博,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在读博士,研究方向为利用化石校正分子钟方法计算脊椎动物演化史中数次全基因组加倍事件的发生时间,据此讨论脊椎动物类群高度多样性产生的背后原因,探寻“生命之树”中重要演化事件的准确时间线,并为相关研究提供线索与证据。
胡晗,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博士,目前为澳大利亚新英格兰大学博士后、英国牛津大学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脊椎动物功能形态学及鸟类的演化。译著有《国家地理珍稀鸟类全书》《珍稀动物全书》。
编辑推荐:
1、国家地理“影像方舟”(PHOTO ARK)全新力作,460余种动物的趣味百科图鉴!
“影像方舟”历时17年,跨越全球,拍摄、记录的动物超过1万多种。本书选取了460余个有趣的、具有代表性的动物,涵盖哺乳、爬行、两栖、鸟类、鱼类、昆虫,聚焦于这些动物的奇特外观、生存技巧和现状。全书语言幽默,生动活泼,适合家庭阅读和收藏,宛如一座“纸上动物园”。
例如头似外星人的巨型竹节虫、将舌头当作鱼饵来捕鱼的大鳄龟、会挖陷阱的巴西彩树捕鸟蛛。鲜活展现动物的生存策略,揭晓人们意想不到的动物生存之道!
2、从内容到编排突破传统,独具匠心,呈现不一样的动物记录和幕后密辛!
本书打破常规,以某一趣味特征将不同动物串联起来,分为形状、花纹、极致和姿态四个章节,带领读者从不同角度感知多样生灵和演化奇迹。
书中将具有相似点的动物编排在一起,生动呈现不同生物之间的“缘分”,捕鸟蛛和箭毒蛙的身上都带有危险又迷人的钴蓝色,长得凌乱的金色波兰鸡和像一盘意大利面的海葵“比邻而居”,颇具编排上的巧思。
此外,乔尔·萨托还前所未有地分享了拍摄中的各种幕后密辛,包括他和孩子一起被锁在捷克动物园里的奇妙之夜,还有在拍摄时被蝙蝠屎砸中眼睛的惊险故事。书中还对生僻字进行注音,阅读更顺畅,适合家庭共读。
3、《国家地理》御用摄影师的扛鼎之作,为读者奉上一场视觉盛宴!
乔尔·萨托辗转于近50个国家,从数万张图中选出460余幅动物肖像照,其中包含普通人可能一辈子也见不到的濒危物种。作为动物摄影权威专家,乔尔在照片中极力突显不同动物的个性与特点,刻画出读者前所未见的动物神韵与肌理,极具感染力,为读者带来动物之美与摄影之美的双重美学享受。
4、联合国推荐!延续有温度的动物百科理念!
乔尔所拍摄的动物大多是罕见、濒危的,这些照片很可能是它们留给我们的遗照。他用这些照片把我们带进了其所记录的每一只动物的灵魂深处。它们无论是纤弱还是庞大,是凶猛还是胆小,都是人类的生存伙伴,都值得我们去关心,并采取行动来保护这个与动物共享的星球。
刚刚过去的三年对全球的人类来说都是从未有过的体验和考验,因为达到类似级别的病毒大流行——“西班牙流感”大流行已经是一个世纪以前的事。此前,新冠病毒让人们待在家里,阅读成了必须,尤其是能在书中浏览自然世界的神奇和美丽,可以给人带来慰藉和松弛感,安抚焦躁不安的心情。乔尔·萨托的“影像方舟”系列丛书就具有这样的功能,因此当他新的一本著作《多样的生命》的中译本邀请我作序时,我毫不迟疑地欣然接受了。
我们在这本书里也能体会到对病毒感染的畏惧和个中惊险:萨托前往乌干达去探访一个挤满了埃及果蝠的洞穴,可能携带致命病毒的一团蝙蝠屎正好落入他的眼中,不仅导致他被刺激性成分灼伤,还迫使其紧急返回美国整整隔离了3 周才确认没被感染。与他在本书里讲到的一些拍摄旅行中的故事一样,这不仅带给我们更多身临其境的感受,也让我们了解到不少照片是多么来之不易。另外,正是由于全球肆虐的病毒阻挡,萨托不能外出四处旅行,却使他有机会认真去拍摄昆虫——这类至关重要却又在“影像方舟”项目中被严重忽视的动物,因此在这本最新著作中出现了许多昆虫和其他无脊椎动物。仅仅在他位于美国内布拉斯加州的家附近大约30 千米的范围内,萨托就拍摄到了700 多种昆虫。这也启示我们,动物离我们并不遥远,只要用心观察,不用承受萨托那些惊心动魄的冒险经历,普通人也能接触到缤纷多彩的自然世界。
我猜想也有不少人羡慕甚至向往萨托的那些艰苦旅行和冒险经历,因为那其实也是我的愿望:到荒野追踪野生动物并记录下它们的行为。上大学前,我曾无意中读到过达尔文的日记,也就是他随小猎犬号军舰环球航行的科学考察记,我完全被吸引住了。不过,大多数人对野外(或者用时髦的词来说叫“户外”)的兴趣常常是间歇性或者短暂的,而萨托却当成了一生的理想并传递给他的家人。“只要他倾心于某事,就会全身心投入,毫无保留”,萨托的“影像方舟”赞颂了大自然存在的美好,同时也记录了难以挽回的消逝的生灵。
在萨托的书中,大到犀牛,小到一只步甲幼虫,他都拍得纤毫毕现。比如苏门答腊犀虽然是5 种现生犀牛中最小的一种,其体重也能超过1 吨,它以体毛发达为特点,但常因为皮肤上蹭满泥土很难被观察到,而萨托的照片将这个特点精细地刻画出来。他描述动物形态的文字也写得非常幽默,比如将地中海蛇锁海葵形容为“长得就像一大盘乱糟糟的意大利面”,问金色波兰鸡的羽冠“究竟是有着高贵帝王般的庄严,还是只有疏于打理的流浪汉般的凌乱”?
虽然我们在书中看到的都是动物,但萨托的描述确实有拟人化的倾向。他也清楚在学术领域是不提倡拟人化的,但认为从科学传播的角度看,对动物的拟人化是一种令我们意识到自己与其他生物之间有着诸多联系的方式。除了描述,萨托在拍摄中是否特别着意于动物拟人化的表情和姿态?他没有说。
作为人类的近亲,书中的灵长类尤其惹人关注,作者也把它们拍得更有灵性。我们看分布在南美地区的稀有灵长类动物米勒僧面猴(本书第92 页),它的爆炸头和八字胡是如此有趣,我甚至疑心有些足球明星是在模仿它的发型和髭式;皇狨猴(第210~211 页)的胡须活像齐白石的美髯;东黑白疣猴基库尤亚种(第230 页)的形象和神态似乎在模仿鲁本斯的自画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