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你喜欢
庙堂之忧

庙堂之忧

书籍作者:鲍坚 ISBN:9787545555165
书籍语言:简体中文 连载状态:全集
电子书格式:pdf,txt,epub,mobi,azw3 下载次数:10188
创建日期:2021-02-14 发布日期:2021-02-14
运行环境:PC/Windows/Linux/Mac/IOS/iPhone/iPad/Kindle/Android/安卓/平板
内容简介

本书主线是讲述范仲淹传奇的一生,重点再现了范仲淹近三十年政治生涯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028—1038),政坛三起三落。他曾因直言上书、被人诬陷勾结朋党,三次被贬,但他从不在意个人得失,所到之处,不仅继续向朝廷提出各种改革意见,还一心一意为人民做实事。第二阶段(1038—1043),御守边疆。1038年,西夏元昊登上王位,随即发动了对大宋王朝的大规模军事行动。西北边境压力陡增,范仲淹被重新启用,负责西北军政事务。他到任后,采取了一系列行动:进行兵制改革,提升军队战斗力,团结羌、吐蕃等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加固城防、修建城堡,从而保证了西北边疆的稳定。第三阶段:庆历新政(1043—1045)。1043年,西方边事稍宁,仁宗又将范仲淹召回京师,着手清除弊政的改革——庆历新政。范仲淹陆续提出了《答手诏条陈十事》等改革意见,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教育、科举等领域。当改革生现成效之时,以范仲淹为首的改革派被扣上了朋党的大帽子,改革很快被叫停,范仲淹再次被贬到地方,直至去世。

范仲淹布衣时为名士,在州县为能吏,在书院为严师,在边疆为名将,在朝廷又为良相,如此全能又完美,他是如何做到的?本书用优美的散文笔法,生动感人的历史细节,带入感十足的故事情节、人物对话,360度全方位立体呈现一个人格独立、文武双全又充满家国情怀的范仲淹。

本书在叙事过程中还穿插讲述了北宋的官僚体系以及这些体系背后蕴藏的中国传统政治理念,讲清了北宋君臣共治的国家治理模式的来龙去脉,从而解答了庆历新政为何会从挽救国家于危亡的改革走向意气和任性,并最终陷入政治纷争的。另外,本书也讲述了宋、辽、西夏三国间的外交、军事始末,介绍了北宋独特的军事制度,从而让读者明白北宋军事孱弱的症结所在。


作者简介

鲍坚,福建省永泰县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现为中华文学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中国作家出版集团管委会副主任。出版长篇小说《清风有骨》、散文集《无非世事》,发表长篇小说《俯仰之间》。


编辑推荐

★文学笔法展现范仲淹 “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世界以及他传奇的一生。

重点揭示、分析了其政治生涯,探寻其以天下为己任的忧乐精神,为国家、民族挺身而出的大无畏精神形成、发展的思想动因,从而揭示中国士大夫阶层的人格气节、治国齐家平天下的历史使命感的精神来源。而范仲淹精神正是中国现阶段的改革特别需要的,我们需要学习、借鉴和发扬。

★这不仅是一本历史人物传记,更是一本君臣共治国家治理模式的解密之书。

庆历新政是北宋历史上最浓墨重彩的一笔。本书用海量史料讲述这场刀刃向内的改革的来龙去脉,力图从宏大的历史视野,用传神历史的细节,还原范仲淹及其所在的士大夫阶层是如何与统治者实现君臣共治的国家治理模式,又是如何用精神和行动影响大宋王朝的命运,乃至整个中国历史的走向。

★ 抽丝剥茧,探寻北宋独特的军事制度,和你聊聊宋、辽、西夏“新三国”时代的外交、军事始末!

为何在经济、文化上一骑绝尘的大宋王朝在对外战争中却屡吃败仗,不得不用金钱换和平?本书不仅深度剖析了北宋独特的军事制度,还精彩再现了三国之间惊险激烈的战争实况,唇枪舌剑的外交风云。

★范仲淹手迹+精美宋画插图,随书赠董其昌书作《岳阳楼记》长卷。

书附多幅范仲淹等一大批宋朝士大夫的书法、绘画作品,以及反映当时自然、社会风貌的精美宋画。更随书赠送明代大书法家董其昌书作《岳阳楼记》,一纸在手,双重享受——领略《岳阳楼记》的文字之美、精神之美!


前言

看那艘历史的轻舟

(再版序)

时隔多年,在修订中重读此书,依然让我心起波澜。

回想起来,此书的创作动念于十年前,而出版则是在三年后的2012年。如果我们能够让眼光超越现实,而从未来对现在做一个历史的观察,那么应当会认可这样一个判断:2012年必将是中国历史上十分重要的一年——因为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和它给国家政治、经济、社会各方面带来了全新的进步。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重读此书的心境与之前是截然不同的。各是什么样的心境?不言而喻。如果要说,那会是另一本书。

意大利历史学家克罗齐有一句名言:“一切真历史都是当代史。”如果那些已经远离当代的历史仍然展现出它对现实的影响,那么它就跨越了时间的长河而回到现实,成为当代史的一个细胞、元素,甚至是重复的片段。所谓国事如家事,历史也是现实。我们听说过的那些帝王将相或英才俊杰,在如今就是有能力影响国家和社会发展的人士;书本里记载的乱世炼狱或是盛世太平,即使今天的我们未必都经历过,难道不值得我们去探究它们的社会原因和历史规律而加以规避或借鉴吗?东晋的王羲之也有一句名言:“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现实就是历史。两位哲人的话,其言殊异,其旨归一。如果我们能够选择身处的时代,我们一定要生存于这样的当代,而不要成为那样的往昔。

我不是历史的专家,我只是历史的读者。我写这本书的出发点,与克罗齐和王羲之无关。我只是认为,读历史是一定要与现实呼应甚至是共鸣的,否则这历史就白读了。至于呼应、共鸣的深浅如何或是畸正与否,那是另一个问题;如果要落在纸上、写在书中,就让读者去体味和评判吧。

这本书的书名,修订前的第一版是《清风有骨》,其实我更爱这个名字,虽然我也知道它有些孤冷,让人不太容易接近。承此书再版的策划人高欣先生建议,改为现名。书的名字如同人的相貌,如果能让读者因为书名而更愿意接近此书,同时又不至于改变它的品质,我是乐于接受的。更何况,现在这个名字也能够准确地表达此书的一个观点——范仲淹和他的时代的确深深地影响了国家的命运,无论是那时的当代史还是未来史。

有些历史,自成为历史之后就被湮没于尘埃之下,不知踪迹,其自身甚至也几近于成为历史的尘埃,它们在克罗齐看来不是“真正的历史”。而范仲淹和他的时代,应当是我们国家和民族永远的、清晰的“真历史”。


目录

目??录

第一章??山深自有道??..........??1

第二章??君子何所忧??..........??91

第三章??谁将补天裂??..........??171

第四章??云帆难济海??..........??269

第五章??所不朽者万世心??..........??347



短评

如果有道德觉悟而没有能力,往往会在爱国之余误了国家;没有道德觉悟却又能力很强,则会发挥他们以权谋私的特长;既无德又无能之辈,则会让百姓失去对国家的信心。”希望中国多一些范仲淹式的读书人,才是国家之幸!

2020-07-27 08:48:18

“宁鸣而死,不默而生。”范仲淹的这句话,深深触动了我。我把它抄在笔记本上,勉励自己不要混吃等死。

2020-07-27 13:47:44

“一个国家经历了一段时期的和平发展之后,必然会出现沾沾自喜、不思进取的现象……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这是人间至理。不知变革,国家岂能长久!”范仲淹的这一段话,在将近一千年后的今天读来,仍然是那么振聋发聩。居安思危,打破舒适区,不仅对国家,对个人也同样重要。

2020-07-27 13:53:59

孩子今年开学就要上初中了,正处在三观形成的关键期,就想找些正能量的历史人物传记让他读读。范仲淹出身微寒,却靠自己的勤奋与才华取得了成功,他身上的优点,比如严格自律、奋发向上、勇于担当,都是特别值得孩子学习的。

2020-07-27 12:51:23

记得上学时老师常苦口婆心地劝告我们“读书是为了自己”,但如果人人为己,谁来为国?向范仲淹学习,心怀天下,舍己为人,恐怕会离幸福更近一些吧!

2020-07-27 15:34:40

要说对现代中国最有借鉴意义的朝代,在我看来非宋代莫属。它的经济、文化最为活跃、开放,政治最为清明,国际生存环境却十分糟糕。历史有时会有惊人的相似,从历史中找经验教训,能少走不少弯路。

2020-07-26 22:37:48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因为处境、事情、个人所得的优越而高兴;也不因环境糟糕、人生失意而难过。范仲淹肯定不是天生就拥有这种强大的内心,他是如何修炼成的?这是我 感兴趣的,希望这本书能给我答案。

2020-07-27 09:18:45

前段时间追了《清平乐》,爱情讲得挺动人,庙堂之上的争斗也很精彩,一下子勾起我对这段历史的兴趣。新书架上看到这本讲范仲淹的书,买来一翻,正好看到宋仁宗、曹皇后的事,讲的比电视剧还精彩,特别有画面感。等看完,再追评。

2020-07-27 11:11:30

记得读书时,老师和家长常劝告我们:“读书是为了自己,懈怠懒惰是对不起自己。”这自然是为了我们前途着想的一片苦心,只是与周总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相比,境界相差何其远也。然而我们这一代人就是在这种纯实用主义的教育中“成材”的。我们会为每年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而落泪,为奋不顾身为他人牺牲的报道而唏嘘,但转身就会告诉自己的孩子,先保护好自己,不要去管“闲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话人人尽知,但有几个人能付诸行动? 正是范仲淹的这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忧国忧民的精神,感动了一代代的知识分子去奋斗。我也曾被感动和激励过,但被现实磨灭了一腔热血。看到出了这书,立刻秒入手。希望能找回年轻时的自己。

2020-07-27 10:15:48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2020-07-23 13:49:03

标签
政治,历史,传记,人物,中国
产品特色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