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你喜欢
碳中和与汽车:中国汽车产业的零碳之路

碳中和与汽车:中国汽车产业的零碳之路

书籍作者:刘斌 ISBN:9787111726296
书籍语言:简体中文 连载状态:全集
电子书格式:pdf,txt,epub,mobi,azw3 下载次数:6157
创建日期:2024-03-24 发布日期:2024-03-24
运行环境:PC/Windows/Linux/Mac/IOS/iPhone/iPad/Kindle/Android/安卓/平板
下载地址
内容简介

为厘清汽车碳排放, 本书将汽车碳排放划分为汽车生产碳排放、汽车行驶碳排放和汽车上下游碳排放三类; 运用需求/ 产业预测、情景设置、排放分析三个模块, 对当前汽车碳排放以及基线情景、双碳情景下的未来汽车碳排放进行了预测分析; 针对汽车碳排放的重要排放源, 从低碳制造、低碳交通、低碳材料、低碳能源四个维度探讨减碳的技术路径、减排成本、责任主体和措施建议; 畅想了双碳目标下的汽车新生态, 结合国际零碳汽车相关政策和国内外汽车企业的碳中和目标, 围绕我国的汽车零碳之路, 提出了汽车产业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路径与政策建议。
本书适合汽车行业从业人员作为科普读物阅读, 更适合汽车行业企业管理人员、双碳研究人员、汽车政府管理部门、关心交通领域减碳的研究人员作为产业研究的读物, 也适合汽车、交通等领域高等院校教师和学生参考学习。

作者简介
刘斌,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博士、教授级高工。现为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首席专家、中国汽车战略与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曾参与起草《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及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成品油价税费改革等政策研究,目前受工业和信息化部委托研究《汽车产业绿色低碳发展路线图》。发表论文20多篇,多次获得汽车工业科技进步奖等奖项。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汽车行业从业人员,包括汽车行业企业管理人员、 双碳研究人员、 汽车政府管理部门人员、 关心交通领域减碳的研究人员,以及汽 车、 交通等领域高等院校教师和学生

1.知名专家科普专业知识。作者刘斌,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博士,从事汽车碳中和研究近20年,参与我国多项汽车相关政策的研究和制订,目前受工信部委托开展《汽车产业绿色低碳发展路线图》研究。专业科普,但是通俗易懂!
2.众多知名专家联袂推荐。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潘家华、北京中创碳投总经理唐人虎联袂作序,中国工程院院士贺克斌、浙江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国投招商汽车首席专家李钢、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张永伟联袂推荐。精品好书,的确值得推荐!
3.全彩色印刷、精品装帧。大量彩色图表,既易于理解,又赏心悦目;优质好纸,提高阅读体验。设计精美,好马必须配好鞍!

《碳中和与汽车:中国汽车产业的零碳之路》电子书免费下载

pdf下载 txt下载 epub下载 mobi下载 azw3下载

前言

汽车是改变世界的机器。随着电动汽车的兴起, 汽车产业处在百年未有之变革中, “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 (简称“四化”) 风起云涌。除了戴姆勒、福特、大众、丰田、日产、宝马、通用等实力雄厚的众多跨国汽车企业, 近二十年来也有特斯拉、比亚迪、宁德时代、蔚来、小鹏、华为、小米等诸多新的市场进入者, 他们正在改变着百年汽车产业。中国汽车市场规模已占到全球的1/3 左右, 巨大的市场规模使得中国成为全球汽车企业的“ 兵家必争” 之地, 中国的需求特征、产业演进、政策变化等也深深影响着全球汽车产业的发展。譬如, 在国家支持、企业大力推动下, 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年销量从2012 年的不到2 万辆发展到2022 年的689 万辆, 占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份额的六成以上, 引领并加快了全球汽车的电动转型进程。
2020 年9 月, 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郑重宣示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 年前达到峰值, 努力争取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中国汽车产业也将迎来最大的外部影响———碳达峰、碳中和( 以下简称双碳) 的影响。双碳究竟对汽车产业产生什么影响? 纯电动汽车是否低碳? 双碳下国家会提出什么目标? 能源使用导致了碳排放, 汽车未来使用什么能源?禁燃会愈演愈烈吗? 哪些算汽车行业的减碳责任, 哪些算其他行业的? 行业内的整车企业、零部件企业、充电设施企业、研究机构等众多相关者纷纷在热议,探索双碳的影响以及这些问题的答案。“四化” 是为了汽车产品给人们更好的体验, 而低碳可能决定汽车还能不能生产(用什么材料造车?)、能不能跑(能否上路行驶? 用什么低碳能源才能上路行驶?), 从这个角度来看, 汽车产业的“四化” 或许要让位于低碳化, 未来的汽车产业可能是“碳索未来”。
我在2004 年进入汽车行业, 一直做产业政策方面的研究。2014 年, 我协助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研究加州的零排放汽车积分政策, 希望能依靠碳交易市场建立中国的新能源汽车积分交易制度, 形成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长效机制。借此机会与碳结缘, 不仅与清华大学的段茂盛、欧训民老师、中创碳投的唐人虎总经理学习了碳市场的相关基础知识, 了解条例的研究进展, 并到上海、广东等地方试点的碳交易所进行调研。2020 年下半年, 双碳目标的提出, 我供职的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简称“ 中汽中心”) 也高度关注双碳对汽车产业的影响, 为此, 计划开展面向碳中和目标的汽车产业实施路线图重大课题研究工作, 后来我荣幸地成为该课题的总负责人。2021 年初, 汽车产业的管理部门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也委托我们开展面向碳达峰、碳中和的汽车产业实施路线图研究, 之后, 由中汽中心和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共同配合工业和信息化部开展研究, 并将课题名称更新为“汽车产业绿色低碳发展路线图”。在团队的共同努力和学习下, 研究不断深入、成果逐渐丰富, 我个人也在逐步补充碳达峰碳中和的相关知识。在这个过程中, 我一方面认识到课题的研究需要做精做深, 永无止境; 另一方面, 也意识到汽车是社会关注度非常高的产业,无论是汽车行业, 还是能源、交通、材料等其他行业的从业者, 甚至还有众多的热爱汽车、关心汽车的社会大众, 可能都需要通过以双碳与汽车为主题的“大道至简” 型的书籍来加强基本了解。为此, 我计划在工作之余, 用一年的时间尝试写一本类似的书籍, 和大家共同探讨双碳与汽车相关的工作。汽车产业链条长, 相关行业众多, 为此, 本书定位于对双碳与汽车行业及相关产业的影响分析, 汽车行业主要包括整车、零部件企业, 相关产业主要包括能源( 油
气电氢)、材料等行业。本书的读者对象是汽车整车企业、零部件企业、车用能源企业、车用材料企业的管理人员, 汽车与温室气体相关的研究机构、高校,以及关心汽车、能源的热心读者。
全书共分10 章。第1 章介绍中国的双碳目标与汽车产业, 在厘清气候变化与汽车相关基础概念的基础上, 基于国家温室气体清单的分类, 将汽车的碳排放分为直接排放和间接排放, 国家双碳工作的部署也将影响汽车交通等行业的发展。第2 章分析汽车碳排放现状并预测未来, 将汽车碳排放分为汽车制造、汽车行驶、汽车上下游三个范围的排放, 分析2021 年的排放现状以及到2060年在两种情景下的演进趋势。第3 章讲述低碳制造, 介绍汽车制造碳排放, 包括汽车生产流程、排放现状、减碳技术和措施。第4 章讲述低碳交通, 分析汽车交通碳排放的现状、影响因素, 探讨面向碳达峰碳中和的汽车技术路线及成本。第5 章讲述低碳材料, 分析汽车使用的主要材料、材料生产环节的碳排放及主要减碳路径。第6 章讲述低碳能源, 分析车用能源的结构、生产及其主要碳排放, 研究主要路径和措施。第7 章讲述零碳生态, 探讨碳中和对汽车新生态的影响、汽车产业发展趋势, 以及新生态下的产业治理变化。第8 章讲述零碳经验, 对碳中和与汽车的国际政策进行分析, 包括愿景目标、产品管理、碳税碳市场与积分政策。第9 章讲述零碳竞赛, 分析汽车整车企业、零部件企业
的碳中和目标及其减碳路径。第10 章讲述零碳之路, 分析汽车产业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路径与政策, 包括零碳发展路径、“三步走” 战略及相关政策建议。在本书的写作过程中, 马乃锋、刘可歆、么丽欣、石红、祝月艳等协助进行了数据分析, 陈宜霖、简晓荣等协助收集了国外政策, 此外一些同事、家人等都提供了支持。研究中也得到了斯堪尼亚等汽车企业的资料支持, 涉及能源等行业研究时也得到中国石油、中国石化、清华大学、国家电网等相关研究机构和高校老师的帮助、指导, 诸多专家都不吝赐教。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尤其需要感谢的是, 清华大学力拓资源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高级工程师杨珊珊对书稿进行了认真审阅, 并结合其多年国家温室气体清单编写经验帮我新增了温室气体清单的定义。初稿完成后,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潘家华和北京中创碳投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唐人虎, 欣然为书稿作序。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院长贺克斌老师,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先生, 国投招商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汽车首席专家李钢先生,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兼秘书张永伟先生, 百忙之中还为书稿写推荐语。同时也感谢机械工业出版社汽车分社母云红等诸位编辑老师的辛苦工作。我不胜感激! 虽然绿色低碳之路“ 道阻且长”, 但相信在以上
热心专家的推动和指导下, 一定会增加更多的同行人, 最后共同推进我国早日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
这是我第一次独立完成一本书的编写, 未写之前认为自己有多年汽车行业经历, 写起来肯定文如泉涌, 结果动笔之后才发现自己懂得太少, 不仅急需补充众多基础知识, 有时在电脑前坐半天还写不了一个字。我深深地认识到个人能力、学识极其有限, 有些东西个人了解的可能只是皮毛。本书中肯定也还有不少错误、纰漏, 恳请各位读者在谅解的同时, 也能给予指正和提供更多的建议。
刘斌

目录

序一 释放汽车产业的零碳动能(潘家华)
序二“双碳”目标的实现需要产业发展
紧密结合探索零碳之路(唐人虎)
前言
第1 章 气候雄心:国家碳达峰、碳中和与汽车产业/ 001
1. 1 基本概念/ 002
1. 2 国家温室气体清单/ 008
1. 3 汽车温室气体排放/ 010
1. 4 碳达峰与碳中和总体部署/ 013
1. 5 小结/ 015
第2 章 排放摸底:汽车碳排放现状及未来预测/ 016
2. 1 汽车碳排放界定/ 016
2. 2 汽车碳排放核算方法/ 017
2. 3 汽车碳排放现状分析结论及预测/ 024
2. 4 小结/ 028
第3 章 低碳制造:汽车工业排放与减碳路径/ 030
3. 1 汽车生产/ 030
3. 2 排放现状/ 032
3. 3 减碳技术/ 035
3. 4 主要路径/ 036
3. 5 减碳成本/ 038
3. 6 减碳主体与措施/ 039
3. 7 小结/ 040
第4 章 低碳交通:汽车交通排放与减碳路径/ 041
4. 1 排放现状/ 041
4. 2 影响因素及趋势/ 043
4. 3 面向碳达峰的汽车技术路线/ 049
4. 4 面向碳中和的汽车技术路线/ 051
4. 5 减碳成本/ 062
4. 6 小结/ 065
第5 章 低碳材料:车用材料排放与减碳路径/ 066
5. 1 车用材料/ 066
5. 2 车用材料碳排放分析/ 073
5. 3 主要减碳路径/ 080
5. 4 减碳主体与措施/ 082
5. 5 小结/ 083
第6 章 低碳能源:车用能源生产环节排放与减碳路径/ 084
6. 1 车用能源结构及低碳发展趋势/ 084
6. 2 车用能源的生产/ 088
6. 3 车用能源生产环节碳排放分析/ 095
6. 4 主要路径/ 102
6. 5 减碳成本/ 105
6. 6 减碳主体与措施/ 106
6. 7 小结/ 108
第7 章 零碳生态:碳中和背景下汽车产业新生态/ 110
7. 1 碳中和对汽车新生态的影响/ 110
7. 2 新生态下汽车产业发展趋势/ 112
7. 3 新生态下的汽车产业治理/ 115
7. 4 小结/ 117
第8 章 零碳经验:碳中和与汽车国际政策/ 118
8. 1 愿景目标/ 118
8. 2 产品管理/ 124
8. 3 碳税、碳市场与积分/ 133
8. 4 小结/ 145
第9 章 零碳竞赛:车企碳中和目标及路径/ 147
9. 1 汽车企业的低碳发展目标/ 147
9. 2 零部件企业的减碳路径/ 151
9. 3 整车企业的减碳路径/ 155
9. 4 汽车企业的低碳路径比较/ 164
9. 5 小结/ 168
第10 章 零碳之路:汽车产业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路径与政策/ 169
10. 1 零碳发展路径/ 169
10. 2 实施“三步走”战略/ 178
10. 3 零碳发展政策建议/ 180
10. 4 小结/ 182
参考文献/ 183

短评

汽车是碳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因此在实现碳中和的过程中,汽车产业必须采取行动。在中国,汽车行业已经开始采取一系列措施来降低碳排放并实现零碳之路。 首先,中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来支持能源和汽车行业的转型。例如,政府鼓励企业开发新能源汽车和节能型车辆,并提供财政支持和税收优惠政策。 其次,许多汽车制造商在推出新产品时都将环保和能源效率作为设计的重点。例如,一些制造商正在推出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和氢燃料电池汽车等低碳车辆,以取代传统汽油和柴油车辆。汽车制造商还在研究轻量化技术和智能驾驶技术,以最大程度地降低车辆的能源消耗。 此外,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的建设也是零碳道路的关键。中国政府正在鼓励充电设施的建设,并制定了一系列支持政策。一些新能源汽车制造商也正在积极建设自己的充电桩和充电网络,以提供更全面的服务。 总之,中国汽车行业正在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实现零碳之路。随着政策的支持和技术的不断进步,未来将会出现更多的高效、环保、低碳的汽车产品,为实现碳中和目标做出更大的贡献。

2023-04-13 07:13:08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碳中和已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发展目标和政策方向。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之一,汽车产业的碳中和之路也备受关注。以下是中国汽车产业的零碳之路的一些趋势和实践: 1. 政策引领:中国政府已经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如燃油汽车退出计划、新能源汽车补贴等,以支持汽车产业向零碳转型。 2. 新能源汽车发展:中国正积极推广新能源汽车,特别是电动汽车。2019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已超过100万辆,占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的50%以上。同时,中国制造商也在积极研发和推广燃料电池汽车和氢能技术。 3. 减少碳排放:除了推广新能源汽车,中国汽车产业还在努力减少碳排放。这包括通过车辆轻量化、改进发动机技术、普及节能燃油等措施来降低排放量。 4. 智能化和共享:随着智能化和共享汽车的发展,未来可能会减少汽车的总量和出行距离,从而减少排放量。 总之,中国汽车产业的零碳之路仍在持续探索和实践中。未来,随着技术和政策的进一步发展,中国汽车产业有望实现碳中和目标,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2023-04-13 07:13:08

碳中和是指通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净零排放的目标。汽车是全球重要的温室气体排放来源之一,因此实现汽车碳中和是全球节能减排的重要举措。 在中国汽车产业方面,碳中和已成为重要的发展方向。一些车企已经开始采取行动,进行降低碳排放的措施。比如,许多汽车制造商在电动化领域上极力推进,加速推广新能源汽车。同时,也在传统燃油车减排改造方面下功夫,研发出符合国六排放标准的发动机,推广使用LNG、CNG等环保燃料。 此外,一些其他的技术措施也正在被采用,例如轻量化、智能化、新材料技术等。这些技术可以减少汽车的油耗和排放,从而实现碳中和的目标。 但是,中国汽车产业在实现碳中和的路上仍然存在一些挑战。首先,电动汽车的普及仍面临一些阻力,包括充电基础设施、价格和用户习惯等方面的问题。其次,传统燃油车的保有量仍然很高,推广新能源车的时效性仍需考虑。最后,技术和经济方面的成本问题也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解决。 总的来说,中国汽车产业在碳中和路上还面临着一些挑战,但也有积极的举措在推进中。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政策的支持,相信中国汽车产业也会逐渐实现零碳排放的目标。

2023-04-13 07:13:08

产品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