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你喜欢
西方艺术人类学研究指南

西方艺术人类学研究指南

书籍作者:李修建 ISBN:9787503973253
书籍语言:简体中文 连载状态:全集
电子书格式:pdf,txt,epub,mobi,azw3 下载次数:4613
创建日期:2024-03-27 发布日期:2024-03-27
运行环境:PC/Windows/Linux/Mac/IOS/iPhone/iPad/Kindle/Android/安卓/平板
下载地址
内容简介

本书精选西方艺术人类学经典论文11篇,作者集一时之盛,如罗伯特·莱顿、霍华德·墨菲、纳尔逊·格雷本、弗雷德·迈尔斯、阿纳德·施耐德等人,皆为西方艺术人类学界的重量级学者。选文有两个特点:一是集中于艺术人类学的基础理论,如艺术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学术史、艺术的定义、艺术的结构与能动性等,如哈塞尔伯格的《民族学艺术的研究方法》,全文8万余字,对于艺术人类学研究具有颇好的指导意义;二是展现艺术人类学的前沿研究,如艺术的涵化、挪用、旅游艺术以及当代西方艺术人类学的最新研究范式等。本书对于艺术人类学、艺术学和美学相关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

李修建,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学研究所所长、艺术人类学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中国美学和艺术人类学,出版《中国审美意识通史(魏晋南北朝卷)》、《艺术人类学》(合著)等多部,独译或合译《审美人类学》《艺术人类学》《原始艺术》《国外艺术人类学读本》《世界艺术研究:概念与方法》等10余部。

编辑推荐

◎范丹姆作序推荐,经典之作引领研究趋势

◎艺术人类学、艺术学、美学……拓宽学科视野的重要参考书目!

◎罗伯特·莱顿、霍华德·墨菲、纳尔逊·格雷本、弗雷德·迈尔斯、阿纳德·施耐德……艺术人类学“大咖”学者重磅之作


《西方艺术人类学研究指南》电子书免费下载

pdf下载 txt下载 epub下载 mobi下载 azw3下载

前言

有些人能够以学术为职 业,诚为一大幸事。不过, 学者应该关注什么主题,涉 猎哪些领域?在学术生涯中 ,确定研究范围至为重要。 一旦选定,就需投入全部精 力,而无暇他顾。 推而广之,我们在研究 中会提出哪些问题,抑或反 之,是什么问题将我们带入 研究之中,也是如此。无论 如何,问题意识都至为重要 :为何会提出某些问题,而 不提出其他问题? 一旦确立了问题,接下 来需要考虑,要用哪些方法 或路径解决这些问题。为何 会选择此方法而不用彼方法 ? 因此,每个学者都会面 对三个基本问题:为什么我 要关注某一特定的研究领域 ?为什么我要提出那些问题 ?为什么我觉得我的研究方 法是恰当的? 这三个问题貌似简单。 纵观科学史,学者们多 在一个特定的“范 式”(paradigm)中从事研 究。“范式”是一种共享的心 理框架,在特定的时间段和 特定的研究传统中,通过优 先对待某些主题、问题和方 法来引导学术。在特定范式 内工作的学者,往往意识不 到这种知识框架深刻地影响 了他们的研究:他们还以为 他们所做的是“正常的学术” (normal scholarship)。 只有当一个研究领域受 到新主题、新问题和新方法 的冲击(所谓的“范式转换” )时,人们才会意识到,自 己原来一直在一个特定的、 受局限的框架中工作。研究 中所说的“替代方 案”(alternatives),以及 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学术可以 在多个过程的不同层面进行 选择,都强烈地表明了这点 。 这些历史经验,可以鼓 励每位学者对自己的研究做 出反思:我的研究目标是什 么?为何会选择这些目标— —它们能满足怎样的更大目 的?我是如何达成这些目标 的?阅读理论文本有助于进 行深刻的学术自我反思。对 一个学者来说,阅读理论著 作可能好处多多,但无疑会 促进并加深对研究意义的认 知。 理论文本可以采取多种 形式。但大都有一个共同点 ,那就是它们在抽象的层面 上,以或此或彼的方式,关 注我们如何进行学术研究。 事实上,一些学者对学术研 究的方法给以特别关注,而 另一些人则更强调分析。 因此,理论文本与对具 体细节的研究迥然有异,后 者专注于收集并整理经验性 数据,大多数艺术人类学研 究即是如此。 理论文本可以激发读者 思考他们自认为富有成效的 治学方式。因此,每个学者 在对自己的研究主题、问题 和方法做出选择时,必须增 强批评意识。如此一来,我 们会对自己的研究特点,及 其在更大的学术框架内的地 位,更具自知之明。这反过 来可以帮助我们以更为自觉 和更为清晰的方式向同行阐 述我们的方法和结论。 李修建博士和我有着相 同的学术旨趣,我们都关注 艺术人类学的理论问题。这 本书是他精心编选的又一部 艺术人类学文集,我希望本 书能够激发读者的学术思考 ,并对大家的学术事业带来 助益。


《西方艺术人类学研究指南》编后记

在《国外艺术人类学读本续编》(中国文联出版社 2020 年版)的《编后记》中,我大致交代了成书的缘起、选编的原则,对相助的师友表达了谢意:

近年来,除了从事中国美学研究,我的泰半精力,放在学术翻译上。这个工作,费力不讨好,许多人不屑为,更多人不能为。个中甘苦,译者自知。之所以坚持不辍,是觉得有其价值。艺术人类学作为一个新兴研究领域,虽在学科体制中尚无一席之地,却也广受关注,研究者众多。不过,大家对于一些基础的理论问题,多是一知半解,尚处于摸索探求之中。这个时候,看看西方人是怎么想的,如何做的,对我们不无借鉴意义。有赖众多学界师友的帮助,我于 2016 年编选《国外艺术人类学读本》,出版之后,得到不少同道好评,首印很快售罄,旧书网上一度高价叫卖,好在已经再版。这本书,沿续上一本的思路,故名《续编》。

选文力求少而精,能够代表西方学界的最高研究水平。所选 11 篇文章,其中 6 篇已发表于《民族艺术》等杂志。另有纳尔逊·格雷本先生的《第四世界的艺术品》一文,收入赵红梅等人译的《人类学与旅游时代》(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年版),感谢赵红梅老师与格雷本先生慨允收入本书。原译文的参考文献空缺,在英国剑桥大学访学的刘桂荣师姐往返多次图书馆,帮我复印到这篇文章的原文,我对照原文补充了若干参考文献,并对部分译文略有润色或改动。奥地利学者哈塞尔伯格的《民族学艺术的研究方法》和澳大利亚学者霍华德·墨菲的《艺术人类学:定义、概念与方法》应是本读本中的重量级文章,涉及艺术人类学的重要理论问题,皆为首次译出。哈塞尔伯格的文章发表于 1961 年,较少受到英美学者关注,正文 2 万余字,后附 25 位学者的批评意见,达 6万余字,总字数 8 万余字,这种治学方式为国内所无,颇值参考。

本书的作者,范丹姆和罗伯特·莱顿是老朋友,霍华德·墨菲、纳尔逊·格雷本和阿纳德·施耐德虽未谋面,却也互通邮件,不觉陌生,上一读本就收入了他们的多篇文章。玛利亚·克里斯蒂奇、格拉尔德·L. 波丘斯等人,都痛快地赐予版权。尤其是老友范丹姆,身染恶疾,仍冒着北欧少见的酷暑,为本书作一精炼序言,其情可感。

所收文章,除 3 篇以外,其余 8 篇为我翻译或参译,译文中难免存在问题,作为编者和译者,我自然承担责任。

这部译文集,是在《国外艺术人类学读本续编》的基础上修改而成,主要有如下改动:

一是书名,改为《西方艺术人类学研究指南》。这个改动乃政策要求,并非有意为之,不过“研究指南”四字,倒也契合本书意旨。

二是篇目,删去了雷蒙德 · 弗思的《提科皮亚的艺术与社会》和范丹姆的《艺术人类学与跨文化比较——范丹姆学术研究之路》,前者偏重个案研究,与本书理论旨趣稍异,后者已做了本套丛书中范丹姆所著《审美人类学》的附录,不再重复收入。补充了尤金妮亚 · 辛和弗雷德 · R. 迈尔斯合写的《艺术终结后的艺术人类学:艺术—文化体系之争》,这篇文章由陈韵翻译,曾发表于《内蒙古艺术学院学报》2021 年第 3 期。文章对当代西方艺术人类学的理论动向做了精彩的分析,富有理论价值。还有艾德丽安 · L. 凯普勒的《舞蹈民族志与舞蹈人类学》,这篇文章对西方舞蹈人类学的研究取向和研究成果做了清晰的论述和深入的剖析,对国内学界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三是译文。本书编辑钟诗娴女士工作极为认真,她对照着原文认真核校,改正了不少误译,又补充了一些原本删除或遗漏的注释。本书的两篇重头文章:哈塞尔伯格的《民族学艺术的研究方法》和霍华德 · 墨菲的《艺术人类学:定义、概念与方法》,更是多有修改润饰,大大提升了译文质量。在此感谢钟诗娴女士的辛苦付出。

四是导读。相应篇目的调整,对编者导读做了改动,重点补充了对《艺术终结后的艺术人类学:艺术—文化体系之争》一文的介绍。

最后,希望这部著作不负“研究指南”之名,能为学界提供参考。对于书中存在的问题,还请读者诸君不吝赐教。

李修建

2022年11月15日



目录


[荷]范丹姆/著,李修建/译
编者导言
李修建
民族学艺术的研究方法
[奥]赫尔塔·哈塞尔伯格/著,李修建/译
艺术人类学:定义、概念与方法
[澳]霍华德·墨菲/著,李世武/初译,李修建/校译
民俗艺术的四个维度
[加]格拉尔德·L.波丘斯/著,李修建/译
艺术:人类学的视角
[美]纳尔逊·格雷本/著,李修建/译
第四世界的艺术品
[美]纳尔逊·格雷本/著,杨黎/译
艺术的结构与能动性
[英]罗伯特·莱顿/著,关祎/译
艺术人类学的中国视角
[英]罗伯特·菜顿/著,李修建、罗易扉/译
艺术终结后的艺术人类学:艺术—文化体系之争
[美]尤金妮亚·基辛、[美]弗雷德·R.迈尔斯/著,陈韵/译
挪用:当代艺术人类学研究的一个重要主题
[挪]阿纳德·施耐德/著,秦佩、李修建/译
人类学研究中艺术方法的应用——对马库斯的批判性阅读
[塞尔维亚]玛利亚·克里斯蒂奇/著,李修建/译
舞蹈民族志与舞蹈人类学
[美]艾德丽安·L.凯普勒/著,李修建/译
编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