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你喜欢
中国经济改革进程(第2版)

中国经济改革进程(第2版)

书籍作者:吴敬琏 ISBN:9787520212298
书籍语言:简体中文 连载状态:全集
电子书格式:pdf,txt,epub,mobi,azw3 下载次数:9727
创建日期:2023-05-21 发布日期:2023-05-21
运行环境:PC/Windows/Linux/Mac/IOS/iPhone/iPad/Kindle/Android/安卓/平板
内容简介
《中国经济改革进程(第2版)》从中国经济体制和经济政策变迁的历史维度,分专题梳理了中国经济改革进程的前因后果及其演化路径,从中也可以看到市场经济和统制经济两种不同的模式在中国经济改革进程中长期存在的矛盾和冲突,以及市场化和法治化改革停顿会给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重大风险。尽管“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已经写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议,但市场经济取向与统制经济模式之争并不会就此消失,因此从历史经验中汲取智慧仍然对国运兴替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简介

吴敬琏:1954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经济系。长期担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和中国经济50人论坛领导成员。现任中欧国际工商学院(CEIBS)荣誉终身教授,中国经济50人论坛学术委员会荣誉成员,乐平公益基金会创会常务理事,《比较》辑刊主编。

1984—1992 年五次获得中国经济学的最高奖项孙冶方经济科学奖。2004年国际管理学会(International Academy of Management, IAM)授予他“杰出成就奖”。2005 年获“中国经济学奖杰出贡献奖”。2011 年国际经济学会授予他荣誉会长称号。

吴敬琏倡导并努力推进市场化、法治化、民主化的改革,是“整体改革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关于比较制度分析和经济增长模式转型的研究成果,对中国改革和经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编辑推荐

中国经济学界的泰斗、改革守望者吴敬琏代表作!一本深刻又好读的中国经济改革史,系统梳理中国经济改革进程的理论巨著!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张卓元、孙冶方经济科学基金会理事长李剑阁、国史专家萧冬连、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刘守英、财新传媒总编辑王烁等人对本书做了高度评价。

全新修订,新增吴敬琏亲自撰写的5000字长文《再版序》,对中国的经济改革做出了独特判断!

一本书讲透:中国经济改革的暗流涌动和成败得失;40多年改革开放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市场力量如何推动中国经济崛起……

作为中国经济改革的参与者、亲历者和研究者,吴敬琏认为:“推动中国经济崛起最重要的因素,是市场的扩展使个人和企业的选择权得到了一定的发挥空间。”党的十八大以来的经济指导思想和重大政策举措为进一步市场化、法治化改革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但各种阻力和障碍依然不可忽视,能否坚定不移地执行已有改革规划,是中国能否顺利地实现持续稳定发展的关键所在。


前言
读者面前的这本书,是为纪念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首版于2018年的作品。转眼4年过去了,中国经济出现了许多新的现象,特别是近两年来,我国的外部环境更加复杂和不确定,国内经济发展也面临诸多风险和挑战。当前,我国经济在还没有走出延续多年的“经济增长换挡期、经济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等“三期叠加”困境的情况下,又面临着“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的“三重压力”。在朝野上下都集中注意力于如何应对现实问题,政府也正在采取一系列“稳住经济大盘”的政策措施来应对挑战的当下,重印讲述40年改革开放历史的这本旧著的意义何在呢?
  在我看来,在当前的形势下,采取应急性的应对措施是必要的。但是仅仅这样做还远远不够,因为现实状况是由过往历史造成的。就拿我们当前遇到的困难来说,虽然某些带有偶然性的突发因素,例如新冠肺炎疫情加剧了问题的严重性,但大量问题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如果受制于轻视理论思维的传统,热衷于追逐五光十色和千变万化的表面现象,对所谓“热点问题”作出表面的回答,或者采取并非针对病因,而是针对症状的“对症治疗”措施来缓解矛盾,而不能透过变动不居的现象去把握具有恒定性的事物本质和长期驻留的事物运动规律,触及经济发展的基本问题,就难免陷入扬汤止沸的误区,而无法收到釜底抽薪的效果。
  相当长的时期以来,中国经济面临的是两大基本问题:第一个是如何从过去那种高指标、高投入、低效率的增长方式转变为效率驱动的增长方式,以便实现持续的高质量发展;第二个是怎样改变过去那种封闭僵化的落后体制,建立起一个富有生机与活力的体制。《中国经济改革进程》这本书的基本内容,就是对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到21世纪10年代中期与这两大基本问题相关的理论争论和政策演变的系统梳理。
  粉碎“四人帮”和结束“文化大革命”以后,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第一个大问题就是旧有的增长方式成为中国经济的沉重的负担,使它难于真正“起飞”。针对这一问题,1981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的《政府工作报告》要求采取“经济建设十大方针”,“围绕着提高经济效益”,“走出一条速度比较实在、经济效益比较好、人民可以得到更多实惠的新路子”。可惜的是,新方针只执行了一年,就遭到自称“坚持马克思主义再生产理论”的政治家和理论家的抨击,旧有增长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复归。
  由于粗放的增长方式必然造成的种种恶果,1984~1985年和1992~1993年一再出现了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的风潮,所以在1995年研究制定“九五”(1996~2000)计划时,国家计划委员会提出了进行经济增长方式从投资驱动的粗放增长到效率驱动的集约增长转变的建议。
目录

再版序/1

自??序 / 1

第 1 章??“文化大革命”的结束和后毛泽东时代的开始 / 1

1.1 “两个凡是”,还是探寻新路? / 2

1.2 “睁眼看世界”的启示 / 9

1.3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大历史转折 / 19

1.4 对经济改革“目标模式”的初步探索 / 29

第 2 章??初试“市场社会主义”?? / 34

2.1 市场社会主义的由来 / 35

2.2 市场社会主义的本土资源 / 45

2.3 扩大国营企业经营自主权的大规模试验 / 52

2.4 市场社会主义对中国改革的后续影响 / 57

第 3 章??增量改革引领民营经济发展 / 63

3.1 个体经营,还是“一大二公”:中国农村面临的选择 / 64

3.2 包产到户的最终胜出 / 71

3.3 增量改革使民营经济破土而出 / 82

3.4 增量改革的成就和不足 / 92

第 4 章??20 世纪 80 年代对全面改革的探索 / 99

4.1 “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改革目标的确立 / 100

4.2 对市场经济认识的深化和对总体改革设计的探索 / 104

4.3 1986 年:配套改革计划及其流产 / 108

4.4 80 年代末的大辩论、经济动荡和改革退潮 / 112

第 5 章??20 世纪 90 年代经济改革的整体推进 / 124

5.1 1989 ~ 1992 年的改革目标大辩论 / 125

5.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的确立 / 131

5.3 “50 条”《决定》的改革总体规划 / 133

5.4 财税、金融、社保等领域改革的进展 / 141

第 6 章??对外开放为改革和发展增添了动力 / 155

6.1 从内向型经济转向外向型经济 / 156

6.2 80 年代:从“进口替代”转向“出口导向” / 163

6.3 1994 年的外汇改革和出口导向政策的全面实施 / 172

6.4 走向全面开放 / 175

第 7 章??世纪之交:市场力量推动中国经济崛起 / 182

7.1 争议“基本经济制度” / 183

7.2 中共十五大的重大决策:“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 / 192

7.3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格局的形成 / 200

7.4 瞩目的成绩和未竟之业 / 203

第 8 章??国有企业改革与国有经济布局调整 / 215

8.1 企业承包制:独具中国特色的国企改革之路 / 216

8.2 现代企业制度的提出与实施 / 227

8.3 世纪之交国有企业的公司化改制浪潮 / 233

8.4 国资委建立后的国有经济改革 / 241

第 9 章??经济增长模式转变步履维艰 / 255

9.1 苏式经济增长模式的引进 / 256

9.2 从经济结构调整到增长模式转型 / 266

9.3 “十五”期间粗放增长方式的回潮 / 272

9.4 增长模式转型失利带来的恶果 / 280

第 10 章??宏观经济系统性风险隐现 / 291

10.1 刺激政策、货币超发和两种形态的“通货膨胀” / 293

10.2 投资热潮推动的货币超发和信用扩张 / 301

10.3 货币超发的后果:资产泡沫生成和资产负债表风险积累 / 308

10.4 对宏观经济政策的重新审视和改善宏观经济状况的艰巨任务 / 320

第 11 章??腐败行为的蔓延 / 325

11.1 90 年代铲除寻租制度基础的努力 / 326

11.2 世纪之初政府管控增强对扼制腐败的负面影响 / 335

11.3 腐败向其他社会领域的扩散 / 341

11.4 贫富差距的拉大和权贵资本主义的威胁 / 346

第 12 章??全面深化改革才能开辟光明未来 / 352

12.1 两种不同的估计和两种对立的方针 / 353

12.2 中共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的重大突破 / 359

12.3 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克服种种阻力和障碍 / 366

12.4 推动全面改革落地生根 / 370

本书作者主要著作 / 375

索引 / 377

后记 / 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