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目录
第1章 助产士门诊概述 1
第一节 助产士门诊产生背景 1
一、助产士门诊定义 1
二、助产士工作范畴 1
三、内外需求推动助产士门诊发展 2
第二节 助产士门诊国内外发展现状 2
一、助产士门诊国内外发展现状 3
二、助产士门诊开展模式 8
第三节 助产士门诊的重要作用与发展前景 8
一、助产士门诊的重要作用 8
二、助产士门诊的发展前景 9
第2章 助产士门诊的构建与管理 11
一、布局与设施 11
二、组织管理架构 11
三、职责范畴 11
四、转诊制度 12
五、信息化管理 12
六、质量评价指标 13
七、保密制度 13
第3章 助产士门诊助产士的素质要求与培养 15
一、助产士门诊助产士的遴选条件 15
二、助产士门诊助产士的角色定位 15
三、助产士门诊助产士的工作流程 16
第4章 孕前期相关理论与实践 17
第一节 概述 17
一、孕前保健与健康促进定义 17
二、我国孕前保健与健康促进现状 18
三、国内外相关孕前保健指南与健康促进指南 18
四、助产士在孕前保健与孕前管理中的作用 20
第二节 孕前期主要健康问题 21
一、身体问题 21
二、负性情绪 36
三、不良行为与生活方式 36
四、生活与工作障碍 37
第三节 孕前评估 39
一、评估环境与基本物品配置 39
二、评估工具 39
三、评估内容 39
四、评估方法 47
第四节 孕前期指导 50
一、生殖道感染患者的孕前指导 50
二、生殖道畸形患者的孕前指导 65
三、月经异常患者的孕前指导 65
四、肥胖与消瘦患者的孕前指导 66
五、血压异常患者的孕前指导 74
六、糖尿病患者的孕前指导 77
七、血脂异常患者的孕前指导 86
八、贫血患者的孕前指导 88
九、肝炎患者的孕前指导 89
十、肾功能异常患者的孕前指导 92
十一、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的孕前指导 94
十二、行为及生活方式指导 97
十三、生活与工作环境指导 102
十四、生活与工作压力指导 103
第5章 孕期相关理论与实践 111
第一节 概述 111
一、孕期保健定义 111
二、我国孕期保健与健康促进现状 111
三、国内外相关孕期保健指南与健康促进指南 112
四、孕期保健与孕期管理存在的问题 113
五、助产士在孕期保健与孕期管理中的作用 114
第二节 孕早期母儿变化及主要健康问题 115
一、孕早期母体身体变化 115
二、孕早期胎儿发育 115
三、孕早期主要健康问题 116
第三节 孕中期母儿变化及主要健康问题 129
一、孕中期母体身体变化 129
二、孕中期胎儿发育 130
三、孕中期主要健康问题 130
第四节 孕晚期母儿变化及主要健康问题 141
一、孕晚期母体身体变化 141
二、孕晚期胎儿发育 141
三、孕晚期主要健康问题 141
第五节 孕期评估 155
一、评估环境与基本物品配置 155
二、评估工具 155
三、评估内容 155
四、评估方法 162
第六节 孕早期指导 167
一、防流产 167
二、防畸形 169
三、防感染 170
四、防营养失调 172
五、防低血糖 175
六、防尿酮阳性 175
七、防负性心理 176
八、不良生活习惯改进 176
九、工作压力协调 178
十、防家庭暴力与增加支持力度 179
十一、提高对妊娠知识知晓 182
十二、便秘预防及指导 183
十三、睡眠障碍的指导 184
第七节 孕中期指导 188
一、防营养失调 188
二、防体重过度增长 194
三、防妊娠期糖尿病 198
四、防妊娠期高血压 202
五、妊娠期运动指导 204
六、胎教指导 226
七、孕期贫血指导 234
第八节 孕晚期指导 236
一、防早产 236
二、防分娩恐惧 239
三、防胎位异常 249
四、防难产 259
五、防急产 260
六、防过期妊娠 262
七、会阴按摩指导 266
第6章 孕期疼痛相关理论与实践 270
第一节 概述 270
一、孕期疼痛的定义 270
二、国内外孕期疼痛的研究现状 270
三、国内外孕期疼痛预防与护理的研究进展 270
四、孕期疼痛预防与护理中存在的问题 272
五、助产士在孕期疼痛预防与护理中的作用 272
六、孕期疼痛的预防与护理 273
第二节 孕期常见疼痛 274
一、孕期腰背痛 274
二、孕期腿抽筋 274
三、孕期颈部疼痛 275
四、孕期肩部疼痛 275
五、孕期肋骨疼痛 276
六、孕期臀部疼痛 276
七、孕期尾骨疼痛 277
八、孕期坐骨神经疼痛 277
第三节 孕期疼痛评估 277
一、评估环境 277
二、评估工具 277
三、评估内容 281
四、评估方法 281
第四节 孕期疼痛指导 281
一、常见孕期疼痛的预防与指导 281
二、孕期疼痛的追踪与评价 297
第7章 产褥期相关理论与实践 298
第一节 概述 298
一、产褥期定义 298
二、产褥期保健背景与进展 298
三、我国目前主要的产后照护模式及存在问题 299
四、助产士的作用 300
第二节 产褥期常见问题 300
一、晚期产后出血 300
二、产褥感染 301
三、妊娠高血压/子痫前期 301
四、妊娠期糖尿病 302
五、产后疲乏 302
六、产后睡眠障碍 302
七、会阴疼痛 303
八、女性盆底功能障碍 303
九、新生儿黄疸 303
十、新生儿尿布疹 304
十一、新生儿哭闹 304
十二、新生儿发热 304
十三、新生儿呕吐 305
十四、新生儿便秘 305
十五、鹅口疮 305
第三节 产褥期评估 305
一、环境评估 305
二、评估工具 305
三、评估内容 311
四、评估方法 311
五、评估记录表 312
第四节 产褥期指导 316
一、晚期产后出血 316
二、产褥感染 317
三、妊娠高血压/子痫前期 318
四、妊娠期糖尿病 319
五、产后疲乏 319
六、产后睡眠障碍 320
七、会阴疼痛 321
八、女性盆底功能障碍 321
九、新生儿黄疸 324
十、新生儿尿布疹 325
十一、新生儿哭闹 326
十二、新生儿发热 326
十三、新生儿呕吐 326
十四、新生儿便秘 327
十五、鹅口疮 327
第8章 围产期心理相关理论与实践 328
第一节 概述 328
一、孕产妇心理健康促进定义 328
二、助产士门诊心理健康促进工作背景 328
三、孕产妇不同阶段心理状态及高危因素 329
第二节 孕产妇心理健康评估 331
一、心理评估原则及作用 331
二、孕产妇心理评估内容及判断标准 331
第三节 孕产妇常见心理健康问题及应对措施 343
一、负性情绪 343
二、产后抑郁症 344
三、自杀 345
四、创伤后应激障碍 345
五、精神障碍 346
第四节 促进孕产妇心理健康基本技术 347
一、基本技术 347
二、适用于孕产妇心理健康促进技术 350
第五节 个案分享 356
第六节 追踪与评价 358
第9章 围产期母乳喂养相关理论与实践 359
第一节 母乳喂养产前教育 359
一、概述 359
二、助产士的作用 360
三、教学者条件 360
四、教学对象 360
五、教育时机 361
第二节 产后72h母乳喂养 361
一、产后第1个24h母乳喂养 361
二、产后24~48h母乳喂养 362
三、产后48~72h母乳喂养 362
第三节 哺乳期母乳喂养常见问题 363
一、哺乳期常见乳房问题 363
二、母婴分离 366
三、乳汁分泌不足 366
四、哺乳期营养不良 367
五、离乳 371
第四节 产前母乳喂养评估与指导 372
一、评估 372
二、指导 372
第五节 产后72h母乳喂养评估与指导 375
一、第1个24h母乳喂养评估与指导 375
二、产后24~48h母乳喂养评估与指导 381
三、产后48~72h母乳喂养评估与指导 384
第六节 哺乳期常见乳房问题评估与指导 387
一、乳房肿胀的评估与指导 387
二、乳头疼痛的评估与指导 389
三、乳汁淤积的评估与指导 393
四、哺乳期乳腺炎的评估与指导 396
第七节 母婴分离母乳喂养评估与指导 397
一、评估 397
二、指导 398
第八节 乳汁分泌不足评估与指导 405
一、评估 405
二、指导 408
第九节 哺乳期营养指导 413
一、评估 413
二、指导 414
三、追踪与评价 416
第十节 离乳指导 416
一、评估 416
二、指导 417